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再只是“物质”
这是一架自行车。白色的木片构成了它的全部,车轮是方的,车身看起来即将散架—嗯,有点抽象,还好旁边友好地张贴了一句爱因斯坦的提示:生命就像骑自行车,想保持平衡,就必須前行。
但这不是一架自行车。两根细绳串起了车头车尾,请把它挂在脖子上。
这是一只鸟,一点都不抽象。鸟的羽毛,鸟的尾翼,鸟的眼神,一切都栩栩如生。如果不是因为散发出金属质感的巨大的喙,它看上去就是一只鸽子的迷你标本。
但这不是一副标本。请把它别在胸前。
这是一只熨斗。像大部分家用型熨斗一样,它是黑色。但是不对,熨斗上为什么会有一撮羽毛?噢,这是一副把手,羚羊皮包裹,质地高档,手感一流。
但这是一件首饰。请把它—顶在头上?摆在肩上?或者干脆端在手心?答案是:爱放哪放哪。
在中央美院美术馆举办的“十年·有声”国际当代首饰艺术展上,类似的作品比比皆是。24位当代国际首饰艺术家第一次集体亮相中国,直面由他们的作品在中国观众脸上激起的困惑、沉思和好奇。传统的首饰概念被彻底颠覆了,人们看到的是由全新材料制作成的首饰:木材、尼龙、羊皮甚至宣纸,以及它们暧昧不明的佩戴方式。
“首饰应该是一种贴身的生命体验,它可以是兴高采烈也可以是郁郁寡欢。”西班牙设计师拉蒙·普格·古耶斯(Ramon Puig Cuyas)对那些站在他的作品(一套用镍黄铜和氧化银做成的状如钟摆的首饰)前迷惑的观众如是说。他希望参观者能换一种角度看待首饰:不再纠结于佩戴在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以及表面上的美丑,还有那句该死的“它们表达什么?”而应注意它们的超乎寻常和独一无二的属性,注意它们作为手工艺术的精确和坚定,注意它们“精神上的滋养要远远高于装饰本身”。
“首饰艺术发展到当代,早已摆脱了财富、豪华、奢侈、经久耐用以及特权等寓意,而是专注于对材料、形式、色彩以及与身体关系等的研究。”滕菲—这次展览的策展人,也是中央美术学院首饰专业的创办者。和古耶斯一样,滕菲认为当代首饰的价值早已超越了装饰层面,它和当代艺术的任何门类一样,有追问、有挑衅、有思索,与时代密切对话,它不再只是“物质”的。
滕菲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专业,1990年赴德留学。在柏林艺术大学,她首先接触到的是材料研究。“材料实际上是艺术的基础课,今天做当代艺术都要涉及到各种材料,对材料有没有判断力、敏感性,审美上行不行,有没有经历过系统学习大不一样的。”她是在学习材料的过程中对首饰产生兴趣的。“中国的传统中首饰最大的价值其实是保值,装饰还在其次,人们常用玉、翡翠、金去做首饰,主要是基于材料的价值。”而在当代首饰设计中,运用何种材料以及如何运用,考虑的是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联、美学以及可能性的建立,“这种感觉是全新的,让我感觉有扇门哗地就打开了。”
纷呈的流派
而“当代”之名覆盖下的首饰艺术,本身也包括了纷呈的流派。比如拥有深厚金工传统的意大利,至今仍以难以逾越的细腻工艺取胜。如今已年至70的弗朗西斯科·帕万(Franceso Pavan),早在70年代便在欧洲掀起首饰革新的浪潮,为这次展览奉献了新作:一枚用黄金和珐琅制成的三角形立体胸针。收敛的几何形态充分展示了材质的对比与工艺的不凡。
“帕万的作品从来不会匆匆肤浅地表达自己。他一直是精致和复杂的平衡。”滕菲说,“用保守的表现手法来展示现代艺术,只有他的风格和技法才能做到,他是一位无可争议的大师。”
而在作为当代首饰艺术重镇的德国与荷兰,观念的前卫引导着艺术家们的创作步伐。德国设计师苏西卡·马凯特(Suska Mackert)将首饰创作视为一个“拥有强大力量的立方厘米空间”,而她试图探寻它的边界。她在指甲大小的圆形小盖子内侧填充上一些碎布条,然后在盖子表面摆放上一些涂抹有各式人眼神的薄膜。她喜欢的材料除了布、纸片,还有更为“离经叛道”的照片、文本、印刷品甚至视频—既然它们与现代社会如此息息相关,又为何不可与我们穿行于现代社会的身体息息相关?
“在很多人眼里,珠宝首饰是贵重物件,我有意削弱这种物质性,让与它有缘的人能读到丰富的内涵。”马凯特说,“我的作品更多侧重于探索性而非功能性。”她甚至认为,在最终成型的作品中,功能性是无关紧要的。
如果不能佩戴,这些新奇古怪的艺术品在离开艺术家之手之后何去何从?滕菲说,欧洲有专门收藏它们的首饰艺廊,和画廊类似,首饰艺术家可与他们签约,也可以只是将作品放在其中寄卖。位于荷兰小镇Nijmegen的Marzee是欧洲最大的私人现代首饰廊兼美术馆,1978年建立,如今已有四层楼的规模,每个月有3-4次设计师个人展,馆藏首饰们被存放于160多个展柜中,客人可拉开任意的抽屉观看,但不能拍照。
而在德国慕尼黑,Schmuck国际当代首饰展被视为是业界最大和最重要的展览。该展自1959年以来,一年一度地为当代首饰艺术家提供机会,将他们的作品呈现给公众,每年都会吸引大量艺术家、收藏家、画廊、策展人和学生前来观展。
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首饰专业的刘骁—滕菲最早的学生之一获邀参展,成为唯一入选该展的中国青年首饰艺术家。他的这套名为“枯槁中的绽放”的作品,片状和丝状银材料架构出其漫不经心的造型,天然纸浆艰难地生长在金属支架和人造宝石的缝隙间,呈现出枯槁萧瑟的迹象,而显露在外的人造宝石则极尽所能地投射出光芒试图夺人眼球。
“尽管我们极力用美好和愉悦包裹自己,但我们的情感能力却不可避免逐渐削弱,这是一个普遍降格的过程。内在精神正变得枯萎与颓败,而正是这种颓败在岌岌可危地‘滋养’着当下的绚烂。”刘骁这样解释他的作品。
这是一架自行车。白色的木片构成了它的全部,车轮是方的,车身看起来即将散架—嗯,有点抽象,还好旁边友好地张贴了一句爱因斯坦的提示:生命就像骑自行车,想保持平衡,就必須前行。
但这不是一架自行车。两根细绳串起了车头车尾,请把它挂在脖子上。
这是一只鸟,一点都不抽象。鸟的羽毛,鸟的尾翼,鸟的眼神,一切都栩栩如生。如果不是因为散发出金属质感的巨大的喙,它看上去就是一只鸽子的迷你标本。
但这不是一副标本。请把它别在胸前。
这是一只熨斗。像大部分家用型熨斗一样,它是黑色。但是不对,熨斗上为什么会有一撮羽毛?噢,这是一副把手,羚羊皮包裹,质地高档,手感一流。
但这是一件首饰。请把它—顶在头上?摆在肩上?或者干脆端在手心?答案是:爱放哪放哪。
在中央美院美术馆举办的“十年·有声”国际当代首饰艺术展上,类似的作品比比皆是。24位当代国际首饰艺术家第一次集体亮相中国,直面由他们的作品在中国观众脸上激起的困惑、沉思和好奇。传统的首饰概念被彻底颠覆了,人们看到的是由全新材料制作成的首饰:木材、尼龙、羊皮甚至宣纸,以及它们暧昧不明的佩戴方式。
“首饰应该是一种贴身的生命体验,它可以是兴高采烈也可以是郁郁寡欢。”西班牙设计师拉蒙·普格·古耶斯(Ramon Puig Cuyas)对那些站在他的作品(一套用镍黄铜和氧化银做成的状如钟摆的首饰)前迷惑的观众如是说。他希望参观者能换一种角度看待首饰:不再纠结于佩戴在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以及表面上的美丑,还有那句该死的“它们表达什么?”而应注意它们的超乎寻常和独一无二的属性,注意它们作为手工艺术的精确和坚定,注意它们“精神上的滋养要远远高于装饰本身”。
“首饰艺术发展到当代,早已摆脱了财富、豪华、奢侈、经久耐用以及特权等寓意,而是专注于对材料、形式、色彩以及与身体关系等的研究。”滕菲—这次展览的策展人,也是中央美术学院首饰专业的创办者。和古耶斯一样,滕菲认为当代首饰的价值早已超越了装饰层面,它和当代艺术的任何门类一样,有追问、有挑衅、有思索,与时代密切对话,它不再只是“物质”的。
滕菲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专业,1990年赴德留学。在柏林艺术大学,她首先接触到的是材料研究。“材料实际上是艺术的基础课,今天做当代艺术都要涉及到各种材料,对材料有没有判断力、敏感性,审美上行不行,有没有经历过系统学习大不一样的。”她是在学习材料的过程中对首饰产生兴趣的。“中国的传统中首饰最大的价值其实是保值,装饰还在其次,人们常用玉、翡翠、金去做首饰,主要是基于材料的价值。”而在当代首饰设计中,运用何种材料以及如何运用,考虑的是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联、美学以及可能性的建立,“这种感觉是全新的,让我感觉有扇门哗地就打开了。”
纷呈的流派
而“当代”之名覆盖下的首饰艺术,本身也包括了纷呈的流派。比如拥有深厚金工传统的意大利,至今仍以难以逾越的细腻工艺取胜。如今已年至70的弗朗西斯科·帕万(Franceso Pavan),早在70年代便在欧洲掀起首饰革新的浪潮,为这次展览奉献了新作:一枚用黄金和珐琅制成的三角形立体胸针。收敛的几何形态充分展示了材质的对比与工艺的不凡。
“帕万的作品从来不会匆匆肤浅地表达自己。他一直是精致和复杂的平衡。”滕菲说,“用保守的表现手法来展示现代艺术,只有他的风格和技法才能做到,他是一位无可争议的大师。”
而在作为当代首饰艺术重镇的德国与荷兰,观念的前卫引导着艺术家们的创作步伐。德国设计师苏西卡·马凯特(Suska Mackert)将首饰创作视为一个“拥有强大力量的立方厘米空间”,而她试图探寻它的边界。她在指甲大小的圆形小盖子内侧填充上一些碎布条,然后在盖子表面摆放上一些涂抹有各式人眼神的薄膜。她喜欢的材料除了布、纸片,还有更为“离经叛道”的照片、文本、印刷品甚至视频—既然它们与现代社会如此息息相关,又为何不可与我们穿行于现代社会的身体息息相关?
“在很多人眼里,珠宝首饰是贵重物件,我有意削弱这种物质性,让与它有缘的人能读到丰富的内涵。”马凯特说,“我的作品更多侧重于探索性而非功能性。”她甚至认为,在最终成型的作品中,功能性是无关紧要的。
如果不能佩戴,这些新奇古怪的艺术品在离开艺术家之手之后何去何从?滕菲说,欧洲有专门收藏它们的首饰艺廊,和画廊类似,首饰艺术家可与他们签约,也可以只是将作品放在其中寄卖。位于荷兰小镇Nijmegen的Marzee是欧洲最大的私人现代首饰廊兼美术馆,1978年建立,如今已有四层楼的规模,每个月有3-4次设计师个人展,馆藏首饰们被存放于160多个展柜中,客人可拉开任意的抽屉观看,但不能拍照。
而在德国慕尼黑,Schmuck国际当代首饰展被视为是业界最大和最重要的展览。该展自1959年以来,一年一度地为当代首饰艺术家提供机会,将他们的作品呈现给公众,每年都会吸引大量艺术家、收藏家、画廊、策展人和学生前来观展。
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首饰专业的刘骁—滕菲最早的学生之一获邀参展,成为唯一入选该展的中国青年首饰艺术家。他的这套名为“枯槁中的绽放”的作品,片状和丝状银材料架构出其漫不经心的造型,天然纸浆艰难地生长在金属支架和人造宝石的缝隙间,呈现出枯槁萧瑟的迹象,而显露在外的人造宝石则极尽所能地投射出光芒试图夺人眼球。
“尽管我们极力用美好和愉悦包裹自己,但我们的情感能力却不可避免逐渐削弱,这是一个普遍降格的过程。内在精神正变得枯萎与颓败,而正是这种颓败在岌岌可危地‘滋养’着当下的绚烂。”刘骁这样解释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