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年西藏“一江两河”流域气候变化特征

来源 :应用气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i68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近40年的降水、气温、小型蒸发量、大风日数和沙尘暴日数等气象资料,采用现代气候统计诊断和环境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西藏“一江两河”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该流域呈现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的暖湿化气候特征。区域内年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了0.24℃,降水量前20年平均每年减少2.9mm,而后20年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加9.6mm;蒸发量、大风日数和沙尘暴日数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区域环境综合评价指数提高了5.24%。近期暖湿化的气候变化趋势对干旱半干旱的河谷地带而言,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但
其他文献
2004年9月2—6日四川盆地中东部发生了一次持续性强暴雨过程。利用时间平均合成分析方法对强暴雨维持期间(9月3日20:00—5日08:00,北京时)的探测资料进行合成平均,再对合成平均资料
基于2000—2006年(2004年缺)6年MODIS每8d的总生产力资料以及我国农业气象观测站点牧草的物候观测资料,定量分析了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以及牧草生长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北方
<正>~~
期刊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定义了一个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IWI),并发现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期东亚冬季风强度减弱,其后冬季风强度有所增强,80年代初期以后东亚冬
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SU)联合研制的第5代中尺度气象模式系统MM5对2006年12月24—27目江苏及其周边地区出现的一次罕见持续性大雾进行数值模拟
利用高分辨率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_NCC)对南海夏季风爆发进行模拟研究.研究表明:该模式对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选择十分敏感,其中以Kuo积云参数化方案为最好,可以比较成功地模
1资料和方法本文采用陕西黄土高原地区1961--2007年20站逐日降水记录,台站分布比较均匀,包括府谷、神木、榆林、定边、横山、绥德、清涧、志丹、子长、延安、洛川、黄龙、千阳
自提出在冰雹云中存在“穴道”-“零域”结构以来,已有一批相关模拟和观测研究论文发表,进一步深化了对这一现象的理解,同时在探讨和应用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或疑问:如“穴道”-“
分别利用碳成分分析仪、离子色谱仪和原子吸收光谱仪等获取浙江省I临安地区大气气溶胶在春、夏、秋、冬四季的质量浓度、离子与碳成分特性,并对不同粒径气溶胶成分分布特点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