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新形势下对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要 求。从培养方案设置理论及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室和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等多 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希望对其他学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建设起到 抛砖引玉的效果。本文简述了该专业的历史渊源、当前状况以及发展前景。对该专业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实践教育环节进行了思考,旨在提高该专业 的专业建设水平。
关键词:铁路;轨道交通;信号控制;专业建设
引言
近年来我国铁路系统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我 国高速铁路技术走在世界最前列。对于建设“两带一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轨道交通信号与 控制”专业应运而生了。对于这样一个新设置的本科特设专业,应该如何进行专业建设,如何进行人才培养,如何使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够更好地 为 国家、社会服务,甚至走出国门将我国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推向世界就成为了一个较为紧迫的问题。
1 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1.1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专业建设发展
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明确应用技术大学及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抓住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技术发展机遇,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和创新链的特色专业集群,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1.2立足中小微企业,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运作高效的实践平台
根据学校“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完满教育”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机制、校企合作新路径、实践教学新体系,努力建立“五合作”(学校、地方、行业、企業和社区共同参与深度合作)、“四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高等教育与中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对接)的治理机制,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
2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优势专业建设内容及实施方案
2.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原则,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专业的办学特色,充分调研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相关行业、产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后,结合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出发,进一步优化完满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公关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大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与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对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各类课程之间有合适的比例;从人才培养规格、专业培养方案、专业改革与建设、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课程改革与建设、产学研结合、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凸显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特色,构建具有自身特色优势、符合应用技术大学本质属性要求。为了有利拓宽学生在轨道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和信号与控制专业知识面,形成人才培养特色教学模式,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性与择业竞争能力,推行“工学结合” 课堂教学模式,试点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和“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修订培养方案,以增强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推进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科学地运用先进教学技术手段,开展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建设。
2.2构建以专业能力体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
本科教育具有明显的基础性和阶段性,要“淡专业重基础”,加强专业基础培养,弄清楚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每一门课程或实践环节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应占学分、学时(理论、实验)、考核方式等,正确处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论文)、课程密度与学习自由度、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等关系。另外,在实践能力尤其是实验能力培养上,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实验环节减少验证性实验比例,加大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与开放性实验比例,加入大型综合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再者,在每一门课程构建科学的专业能力体系后,编写相应的教材,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形成一批具有学院特色的、比较成熟的、适用的应用技术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类本科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案、教材。
2.3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工学结合的基础。联系重庆轨道交通集团相关企业,建设校企合作基地,推行“工学结合、校企一体”课堂教学模式和“产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加强与城市轨道交通部门合作,努力建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并与企业深度融合,建立不同类别层次的基本工程技术技能训练,建设和扩展校外实训基地及实训功能,创新校内培养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方式方法(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改革,面向工程技术实际构建以专业应用技术能力测试为主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做到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和工程技术素养素质等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结束语
国内一些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地方铁路局以及城轨交通公司进行调研和学习后,对该专业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行了些许思考,总结于此。欢迎国内从事该专业教育的专家和学 者不吝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在今后的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中能够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将 “轨道 交通信号 与控制 ”这一新设立的特设专业办好,为国家和地方培养合格和优秀的人才,为我国的轨道交通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斯玮.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比较和展望[J].包装世界,2019(1).
[2]赵斯玮.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比较和展望[J].包装世界,2019(1).
关键词:铁路;轨道交通;信号控制;专业建设
引言
近年来我国铁路系统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我 国高速铁路技术走在世界最前列。对于建设“两带一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轨道交通信号与 控制”专业应运而生了。对于这样一个新设置的本科特设专业,应该如何进行专业建设,如何进行人才培养,如何使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够更好地 为 国家、社会服务,甚至走出国门将我国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推向世界就成为了一个较为紧迫的问题。
1 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1.1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专业建设发展
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明确应用技术大学及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抓住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技术发展机遇,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和创新链的特色专业集群,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1.2立足中小微企业,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运作高效的实践平台
根据学校“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完满教育”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机制、校企合作新路径、实践教学新体系,努力建立“五合作”(学校、地方、行业、企業和社区共同参与深度合作)、“四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高等教育与中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对接)的治理机制,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
2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优势专业建设内容及实施方案
2.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原则,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专业的办学特色,充分调研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相关行业、产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后,结合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出发,进一步优化完满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公关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大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与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对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各类课程之间有合适的比例;从人才培养规格、专业培养方案、专业改革与建设、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课程改革与建设、产学研结合、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凸显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特色,构建具有自身特色优势、符合应用技术大学本质属性要求。为了有利拓宽学生在轨道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和信号与控制专业知识面,形成人才培养特色教学模式,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性与择业竞争能力,推行“工学结合” 课堂教学模式,试点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和“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修订培养方案,以增强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推进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科学地运用先进教学技术手段,开展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建设。
2.2构建以专业能力体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
本科教育具有明显的基础性和阶段性,要“淡专业重基础”,加强专业基础培养,弄清楚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每一门课程或实践环节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应占学分、学时(理论、实验)、考核方式等,正确处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论文)、课程密度与学习自由度、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等关系。另外,在实践能力尤其是实验能力培养上,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实验环节减少验证性实验比例,加大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与开放性实验比例,加入大型综合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再者,在每一门课程构建科学的专业能力体系后,编写相应的教材,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形成一批具有学院特色的、比较成熟的、适用的应用技术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类本科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案、教材。
2.3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工学结合的基础。联系重庆轨道交通集团相关企业,建设校企合作基地,推行“工学结合、校企一体”课堂教学模式和“产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加强与城市轨道交通部门合作,努力建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并与企业深度融合,建立不同类别层次的基本工程技术技能训练,建设和扩展校外实训基地及实训功能,创新校内培养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方式方法(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改革,面向工程技术实际构建以专业应用技术能力测试为主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做到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和工程技术素养素质等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结束语
国内一些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地方铁路局以及城轨交通公司进行调研和学习后,对该专业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行了些许思考,总结于此。欢迎国内从事该专业教育的专家和学 者不吝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在今后的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中能够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将 “轨道 交通信号 与控制 ”这一新设立的特设专业办好,为国家和地方培养合格和优秀的人才,为我国的轨道交通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斯玮.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比较和展望[J].包装世界,2019(1).
[2]赵斯玮.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比较和展望[J].包装世界,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