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ya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华东地区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15年6月-2020年2月南京脑科医院就诊的106例抗NMDAR脑炎患者(男48例,女58例)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74.5%(79/106)的抗NMDAR脑炎患者出现行为异常,61.3%(65/106)患者起始症状为行为异常.67.0%(71/106)患者出现癫痫发作,31.1%(33/106)患者首发症状为癫痫发作.54.9%(39/71)癫痫发作为局灶性发作.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抗体滴度高的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数量多于CSF抗体滴度低的患者.分析92例患者的114次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发现在起病12d时EEG背景活动明显加重.72.5%(74/102)患者磁共振正常,27.45%(28/102)患者出现脑损伤.在疾病高峰期,23例患者接受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其中9例大脑结构异常的患者ASL显示高灌注.13例大脑结构正常的患者ASL也显示局灶性高灌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NMDAR脑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的因素包括意识障碍,EEG背景活动,临床症状数量和CSF抗体滴度增高.结论:抗NMDAR脑炎患者临床症状数与CSF抗体滴度有关.意识障碍、EEG背景活动恶化、临床症状数量和CSF抗体滴度增加是预后不佳的预测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热损伤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miRNA-199a-5p表达量的变化,以及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株(HSF)隔水52℃水浴30 s、60 s制造细胞热损伤模型,对比观察细胞热损伤状态;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热损伤24 h、48 h后细胞的增殖率;用qRT-PCR检测热损伤24 h、48 h后细胞miRNA-199a-5p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用划痕和Transwell测试细胞的迁移、侵袭功能;用模拟物提高热损伤细胞中miRNA-199a-5p的表达
目的:探讨激活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对小鼠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钠(monosodium iodoacetate,MIA)建立小鼠OA模型.模型小鼠随机分成MIA单独给药组、0.5 mg/kg烟碱(nicotine,Nic)治疗组、1 mg/kg Nic治疗组和Nic +α7-nAChR特异性拮抗剂甲基牛扁碱(methyllycaconi
目的:探讨中草药散沫花中活性成分散沫花素(lawsone)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选取2株TNBC细胞系MDA-MB-231和SUM1315作为研究对象,通过CCK-8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平板克隆、EdU以及细胞周期检测等实验探讨散沫花素对乳腺癌细胞的作用.结果:MDA-MB-231和SUM1315的72 h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49.87 μmol/L和158.34 μmol/L,散沫花素
目的: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探索子痫前期胎盘样本中的多肽表达,并对其中差异多肽的体外功能进行初步探究.方法:收集2019年5-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行计划性剖官产手术的4例正常足月孕妇胎盘和4例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组织.利用超滤法、LC-MS/MS检测样本中多肽的表达水平差异.通过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以及Transwell实验初步研究差异多肽405SPLFMGKVVNPTQK418对滋养细胞(HTR-8/SVneo)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成管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低反应(clopidogrel low response,CLR)与正常反应的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血小板miRNA表达谱的差异.方法:连续入选78例接受氯吡格雷治疗(负荷剂量300 mg,维持剂量75 mg/d)至少5d的冠心病患者,通过光学血小板聚集仪检测所有患者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induced by adenosine diphos-phate,PLADP),PLADP大于上四分位数
目的:比较荧光染料双染流式法和萤火虫荧光素酶法两种杀伤实验方法在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CAR-T)细胞针对不同性质靶细胞开展杀伤实验时的适用性.方法:针对两种不同性质的靶细胞(悬浮细胞和贴壁细胞),采用荧光染料双染流式法和萤火虫荧光素酶法开展CAR-T细胞的杀伤实验,比较实验结果的精确性和趋势的一致性.结果:荧光染料双染流式法在靶细胞为悬浮细胞的杀伤实验中能检测到具有统计意义的显著杀伤(P<0.01),但在靶细胞为贴壁细胞的实验中差异不显著;萤火虫荧光素
目的:在纯钛表面制备生物胶原蛋白涂层,并探究其对成骨细胞行为的影响.方法:将Ⅰ型胶原蛋白制成凝胶,并附着于纯钛试件表面形成生物胶原蛋白涂层.以光滑钛表面为对照组,胶原蛋白涂层改性钛表面为实验组.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试件表面微形貌,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分析试件表面元素组成,红外光谱测试仪(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检测试件表面基团,接触角仪检测试件表面亲水性.体外培养MC3T
目的:对比肺段切除术,分析肺亚段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病变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行肺段切除术或者肺亚段切除术的肺小结节患者367例.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肺亚段切除术组(107例)和肺段切除术组(260例),对比两组围术期临床资料和早期疗效.结果:肺亚段切除术组病灶切缘为(2.58±0.94) cm,拔管时间(2.56±0.85)d,术后住院天数(3.50± 1.07)d.与肺段组相比,病灶切缘(P=0.446)、拔管时间(P=0.639)、术后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21外显子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在接受埃克替尼单药或联合含铂双药化疗一线治疗中与EFGR19外显子突变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20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4例EGFR突变阳性初治晚期NSCLC患者,其中EGFR21外显子突变82例,38例埃克替尼单药治疗,44例埃克替尼联合含铂双药治疗;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发生迟发性出血风险的预测评分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0年1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行ESD术治疗的296例EGC(包括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资料,经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EGC 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其回归系数对独立危险因素进行赋分,建立术后迟发性出血风险预测评分系统,且根据评分及迟发性出血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