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网络安全标准化之争的中国因应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mour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标准化是实现全球互联互通以及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的重要手段.随着网络安全标准化在国内与国际层面的双重推进,国际网络安全标准制定话语权逐渐成为各国竞争的对象.当前,中国已将“参与国际网络安全标准化”纳入国家战略,并实施“政府主导网络安全标准化”策略以提高参与竞争的能力.然而,中国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仍面临着障碍:西方发达国家占据网络安全标准制定的主导地位,国际网络安全标准化机制过于依赖专家治理,以及我国在标准化进程中政府介入过多引发外界担忧.对此,中国的未来参与进路可采取措施有:推动形成国际网络安全标准化法律体系,拓展我国国际网络安全标准制定影响力的输出方式以及完善我国网络安全标准化的激励机制等.
其他文献
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工作.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这对党外知识分子增强责任意识和自身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党外知识分子人才结构多样化趋势日益显著,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进一步增强,大统战工作格局提出新的使命任务,这使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机遇.由此,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三条新路径是: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把握统战工作新要求,提高党外知识分子认同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