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把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创设语文学习的良好环境,创造读写讲练的浓厚气氛,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意志、情感和个性有较好的状态。
【关键词】语文教学;心理学;关系
在新的世纪,教育要适应新的形势,走素质教育的道路,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语文教学也摒弃为“应试教育”而教的落后思想。
中学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很好地完成育人的任务,就必须了解语文教学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发展变化的规律,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中学语文教学是一门统合性极强的学科,它运用诸多科学的成果,来解决语文教学的问题,推动中学语文教学的进步,它有着广泛而深厚的学科知识,领会如何灵活地将它们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
所谓教学,是师生双方教学相长的活动。语文课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心智活动的过程;心理科学就必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理论。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为我们了解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变化提供了一把钥匙;同时,它也帮助教师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在与学生交流中的心理特征和变化规律。心理学有众多的分支学科。其中教育心理学、语言心理学以至于具体的阅读心理,写作心理等都为语文教学法提供心理科学的依据,但我们应着重学好普通心理学,努力把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下面,我结合自己当学生的切身体会和当教师的体验,谈谈语文教学同心理学之间的关系:
1.通过说理和指导实践,提高其学习语文的思想认识,使学生有正确的学习语文的目的和态度。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我们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认识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对学生今后长远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心理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正确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而且会学。
2.通过说理和指导实践,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意志、情感和个性上有较好的学习语文的心态。
很多语文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接手一个新班时,第一次作文评讲,一个学生的作文被列为好文章,哪怕这一”范文”其他方面写得平平,仅仅是在某一方面达到此次作文的要求,因而得到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的赞扬和肯定,结果,这个学习平平的学生在以后的作文乃至整个语文学习方面,会出现逐渐的乃至是飞跃式的进步。究其原因,就是老师在无意中帮助他树立了自信与成功的良好心理。也就是说学生是心理状态获得了优化,就可以使学习上表现平凡而变为表现不平凡。
我在读初中时,开学第一次作文讲评时,老师肯定了我“开头点题,发掘周延”的写法,并打了90分的高分,并在讲评中作“范文”宣读,结果我学习语文的热情日益高涨,上课时踊跃回答问题,还经常自写作文。结果中考语文得了112分。事实说明,学生的精神心理的自我观念的优化,是学好语文的根本原因。
同时,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学生每到一个新的班级学习,总会进行一次自我排队。这种排队的自我意识,往往影响到今后的整个阶段的学习与表现,或自卑或失望,阻碍蕴藏能力的开发,或自信或奋发,满怀信心地憧憬未来,猎取成果。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意志、情感和个性上有较好的状态,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们生活体验经历的结果,谁在后天获得成功越多,谁的自信心就越强;反之,就会产生落后的现象。在提高心理素质方面,我认为尊重与赞扬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对自己的任何一个学生,在内心要真挚地尊重,在外表要显露出对他学习劳动是热情赞赏,哪怕是失败的劳动,也不能轻易否定。
3.创设语文学习的;良好环境,创造读写讲练的浓厚气氛,诱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是习惯。
语文课枯燥无味,应该实施一种愉快的教学方法。愉快教学的实质,就是优化学生的心理因素,调动他们内在潜力,负起他们主人公的责任,在毫无压力下愉快有趣地学习。
例如,笔者在上《绝唱》一课,让学生扮成文中的几个重要人物进行表演,满堂充满嘻嘻哈哈的笑声,两节课下来,老师并不用多讲解,但学生却完全领会了课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人的差异产生业余时间”。这是爱因斯坦的一个论断。无疑这是正确的。如果只是困于课堂内,语文教师是不会获得成功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结合课文多号召,乃至组织学生到社会看看,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科技、文体兴趣小组活动。可以开展记者采访,搜集典故传说,办小报,出墙报拟写春联,知识抢答,各种辩论等,作文竞赛,演讲比赛等课外活动。这样就创造了学习语文的良好环境,创造读写的良好气氛,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对于差生,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用爱心激励他们施展才能。
作为语文教师,事前必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先前的优差好劣,使优好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完美,特别注意帮助差生打破他们差劣的自我意像,树立起“我现在与别人都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别人行,我也行。”的观点。重塑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学习困难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由于每个人的困难起因不同,内外各种因素的配置不同,相互作用的过程不同,个体内部的认识、情感、行为系统各项因素的发展水平不同,按照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特征可以把困难学生分为四种主要类型。
暂时性困难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没有偏常,但在学习行为上存在不少问题,如果教师组织教学不当,就会使学生陷入困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因当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语文学习。
能力困难型的学生:能力较差是学习上的主要障碍,教师很容易把他们的能力、方法问题视为学习态度问题。这种没有针对性的批评教育,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对立,产生不良效果。对于这种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引进学生改进自身的学习方法。
动力型困难的学生:这类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以及坚持性、自我控制等方面的问题教突出,不能正确的归因,缺乏学习动机,这样的学生,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应该调动他们的情感因素。
整体性困难的学生:这类学生的学习能力差,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低。其原因是大多数由于小学阶段持续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技能匮乏造成的。而长期的学业失败更使他们缺乏自信心,丧失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对于这种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帮助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复杂而又丰富多彩。当好一名语文教师 ,不仅要有好的专业知识,还要天文地理、哲学、人学、古人今事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普通心理学,它同语文教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更应该重视。
收稿日期:2013-06-05
【关键词】语文教学;心理学;关系
在新的世纪,教育要适应新的形势,走素质教育的道路,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语文教学也摒弃为“应试教育”而教的落后思想。
中学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很好地完成育人的任务,就必须了解语文教学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发展变化的规律,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中学语文教学是一门统合性极强的学科,它运用诸多科学的成果,来解决语文教学的问题,推动中学语文教学的进步,它有着广泛而深厚的学科知识,领会如何灵活地将它们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
所谓教学,是师生双方教学相长的活动。语文课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心智活动的过程;心理科学就必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理论。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为我们了解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变化提供了一把钥匙;同时,它也帮助教师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在与学生交流中的心理特征和变化规律。心理学有众多的分支学科。其中教育心理学、语言心理学以至于具体的阅读心理,写作心理等都为语文教学法提供心理科学的依据,但我们应着重学好普通心理学,努力把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下面,我结合自己当学生的切身体会和当教师的体验,谈谈语文教学同心理学之间的关系:
1.通过说理和指导实践,提高其学习语文的思想认识,使学生有正确的学习语文的目的和态度。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我们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认识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对学生今后长远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心理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正确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而且会学。
2.通过说理和指导实践,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意志、情感和个性上有较好的学习语文的心态。
很多语文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接手一个新班时,第一次作文评讲,一个学生的作文被列为好文章,哪怕这一”范文”其他方面写得平平,仅仅是在某一方面达到此次作文的要求,因而得到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的赞扬和肯定,结果,这个学习平平的学生在以后的作文乃至整个语文学习方面,会出现逐渐的乃至是飞跃式的进步。究其原因,就是老师在无意中帮助他树立了自信与成功的良好心理。也就是说学生是心理状态获得了优化,就可以使学习上表现平凡而变为表现不平凡。
我在读初中时,开学第一次作文讲评时,老师肯定了我“开头点题,发掘周延”的写法,并打了90分的高分,并在讲评中作“范文”宣读,结果我学习语文的热情日益高涨,上课时踊跃回答问题,还经常自写作文。结果中考语文得了112分。事实说明,学生的精神心理的自我观念的优化,是学好语文的根本原因。
同时,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学生每到一个新的班级学习,总会进行一次自我排队。这种排队的自我意识,往往影响到今后的整个阶段的学习与表现,或自卑或失望,阻碍蕴藏能力的开发,或自信或奋发,满怀信心地憧憬未来,猎取成果。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意志、情感和个性上有较好的状态,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们生活体验经历的结果,谁在后天获得成功越多,谁的自信心就越强;反之,就会产生落后的现象。在提高心理素质方面,我认为尊重与赞扬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对自己的任何一个学生,在内心要真挚地尊重,在外表要显露出对他学习劳动是热情赞赏,哪怕是失败的劳动,也不能轻易否定。
3.创设语文学习的;良好环境,创造读写讲练的浓厚气氛,诱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是习惯。
语文课枯燥无味,应该实施一种愉快的教学方法。愉快教学的实质,就是优化学生的心理因素,调动他们内在潜力,负起他们主人公的责任,在毫无压力下愉快有趣地学习。
例如,笔者在上《绝唱》一课,让学生扮成文中的几个重要人物进行表演,满堂充满嘻嘻哈哈的笑声,两节课下来,老师并不用多讲解,但学生却完全领会了课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人的差异产生业余时间”。这是爱因斯坦的一个论断。无疑这是正确的。如果只是困于课堂内,语文教师是不会获得成功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结合课文多号召,乃至组织学生到社会看看,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科技、文体兴趣小组活动。可以开展记者采访,搜集典故传说,办小报,出墙报拟写春联,知识抢答,各种辩论等,作文竞赛,演讲比赛等课外活动。这样就创造了学习语文的良好环境,创造读写的良好气氛,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对于差生,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用爱心激励他们施展才能。
作为语文教师,事前必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先前的优差好劣,使优好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完美,特别注意帮助差生打破他们差劣的自我意像,树立起“我现在与别人都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别人行,我也行。”的观点。重塑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学习困难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由于每个人的困难起因不同,内外各种因素的配置不同,相互作用的过程不同,个体内部的认识、情感、行为系统各项因素的发展水平不同,按照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特征可以把困难学生分为四种主要类型。
暂时性困难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没有偏常,但在学习行为上存在不少问题,如果教师组织教学不当,就会使学生陷入困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因当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语文学习。
能力困难型的学生:能力较差是学习上的主要障碍,教师很容易把他们的能力、方法问题视为学习态度问题。这种没有针对性的批评教育,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对立,产生不良效果。对于这种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引进学生改进自身的学习方法。
动力型困难的学生:这类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以及坚持性、自我控制等方面的问题教突出,不能正确的归因,缺乏学习动机,这样的学生,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应该调动他们的情感因素。
整体性困难的学生:这类学生的学习能力差,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低。其原因是大多数由于小学阶段持续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技能匮乏造成的。而长期的学业失败更使他们缺乏自信心,丧失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对于这种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帮助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复杂而又丰富多彩。当好一名语文教师 ,不仅要有好的专业知识,还要天文地理、哲学、人学、古人今事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普通心理学,它同语文教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更应该重视。
收稿日期:201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