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程质量是路桥施工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其对于路桥施工工程的质量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是对路桥工程使用时安全的保证。但是,由于其施工的特点,会受到非常多的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的影响,会在路桥施工过程中产生非常多的病害问题,这对路桥工程来说对其质量有着较大的破坏性,而且对于路桥工程的正常使用有着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路桥施工;常见病害;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S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2-0139-01
1 路桥施工病害的基本类型
1.1 结构危害就是路面整体结构或组成病害,在正常情况下,对于路桥的正常使用并无多大的影响,只有当其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出现由整体结构或组成对车辆荷载的承受能力降低所造成的危害。
1.2 在桥梁工程中路面不平整等因素都会破坏路桥的预期设计使用功能,这就是功能性危害。在路桥施工中,施工区域、环境和具体情况的不同使得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病害也是多种形式的,具有极大的差异性。但大体来说,路桥施工中常见的病害主要有裂缝、松散、滑溜、波浪、坑槽、泛油、啃边等,这几种病害在施工中存在着普遍性和严重性,需要施工中进行重点关注,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 路桥施工中出现病害的原因
2.1 设计不够科学
在路基的初步设计中,由于没有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测和资料准备,仅靠观察地表外形结构判断路基的构造类型,出现误差的可能性比较大。在某条公路的施工建设中,就因为设计判断存在误差,对泥质页岩的路基竟然没有设置半刚性基层,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后,由于碰上阴雨天,随着雨水的不断渗入,导致泥质页岩及风化岩软化,沥青路面结构强度不足,进而出现了大面积的混凝土裂缝。
2.2 路面厚度不达标
一般来讲,路桥施工时,路面的厚度设计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对于特殊的工程项目,还需达到国家的强制性标准。但是,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施工方从节约成本、赶工等原因考虑,往往并不重视路面厚度的设计及施工工作,盲目地以为路基夯实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岂不知路面厚度大小对路桥工程今后的使用寿命影响巨大。
2.3 混凝土自身的特性
混凝土自身的特性也会造成裂缝等病害。混凝土的裂缝主要有3种:表面裂缝、深层裂缝、贯穿裂缝。混凝土在空气中硬结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的这种自发变形,受到外部约束时,将在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使得混凝土开裂,引起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和水分等。
2.4 改造方案粗糙
在旧路改造过程中,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先对所利用的路段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估,根据旧路强度弯沉指标等客观指数确定旧路的改造方案及补强厚度。但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没有认真细致的调查,大致给出补强厚度及路段桩号就草草了事,监理有职无权,无法严格监理,结果导致许多补强路段补强后弯沉值大于设计值,造成新铺好的路面强度不足,早期破坏严重。
3 施工中病害的预防措施
3.1 在施工的设计上要做到科学设计,对施工工期的安排要合理,这是对工程质量最根本的保证。在材料选用方面,特别是在集料场上一定要保持固定,并且必须使选用厂商的供料能够跟上施工进度;另外可以将材料的级配保证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级配中线的距离有所偏离。沥青材料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所在,选用的沥青一定要达到各项规范要求,对沥青的指标严格把关。
3.2 合理实际路桥施工的图纸、科学安排施工工期是保证路桥项目质量的重中之重。在材料选用方面,一定要按照施工要求的进行,杜绝一切不合格原料被引入施工现场。保证施工原料的质量才是确保工程顺利完成的基础,所以一定要把好原料的质量关。尤其是在集料场上一定要保持材料的稳定,使供料能够跟上施工进度;另外可以将材料的级配保证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级配中线的距离有所偏离。
3.3 对路桥旧地的改造要科学、合理。在路桥旧地改造中,加铺沥青层是一项较为普遍的补强措施,沥青层的加铺不但使路面的承载能力得到加强,还可以使原有接缝处产生的断裂、卿泥、脱空等多种病害的不利影响得以消除,进而提升路面的抗滑能力和平整度,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
3.4 在施工中要对路基与基层的密实度、强度、均匀性以及稳定性进行严格控制。因为板块混凝土存在过振的问题,会造成分层离析的现象,使得板块间出现裂缝,所以要对振捣中出现的不密实部位振捣有所防范,进而防止混凝土过振出现分层离析。通常会使用碾压式的干硬性混凝土,同时预留的伸缩缝也要满足施工要求。
3.5 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必须对各种原料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进行严格检查,必须符合有关混凝土浇筑工艺的规范要求。原料主要包括水泥、钢筋、石子以及砂子等。比如就水泥而言,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就对水泥的生产标号、生产日期、产品厂家、包装质量、堆放仓号进行全面核实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水泥的性能指标(安定性、强度、初凝以及终凝时间等)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在施工图上将各种原材料的产地进行备注,并与设计图纸要求相符。也就是说,凡是进入施工工地的材料,都需要检验之后才可以投入使用。并做好样本记录和实验室合成实验,代成品状态抗压合格之后才可以进行工程整体浇筑。
为了获得较好的收缩值,最好采用矿渣硅酸盐或者普通硅酸水盐如果是在冬季施工,最好选用普通硅酸水盐水泥强度不得低于42.5级,尤其是在低于5℃环境下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应当采用加入早期防冻剂的方法以提高混凝土抗冻能力。细骨料砂颗粒的级配应当严格按照《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粗骨料所采用的碎石、卵石,级配应严格按照《普通混凝土碎石或卵石質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中的相关规定确定,尤其是针片状颗粒含量,应严格控制在10%以内,如果对混凝土强度要求较高,可考虑采用高效减水剂,掺用的外加剂应符合现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等相关规定。为了获得较好的使用性能和保证结构物的使用寿命”。
配合比需要特别注意,水泥用量过少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水泥用量过多会由于水化热高引起过大的温度应力产生温度裂缝。水灰比,骨料级配,水泥用量等,都应在施工前充分考虑,并进行多次试验才能最终确定。
3.6 对路桥施工进行严格控制。通过施工方案制定的完善,先进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的使用以及程序化、规范化施工方法的采用,进行适时的切缝,对操作时机有合理的掌握,同时对不同情况下的气温变化进行不同处理。除此之外,还要对施工后的路面养护工作进行加强,保证交通管理的科学性,对大型货车的通行进行适度交通管制,对一些带钉轮胎车辆来说,可能会造成路面过度磨损,要对其通行进行限制。
3.7 做好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以前的所有工作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和考核,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补救的尽量补救,对于无法补救的路段,要进行新建或重建等。这些检查包括路面强度、平整度、桥梁的设计承重等。只有路面强度强度达到要求,路面才不易塌陷、开裂;只有路面平稳度达到要求,才能保障行车的安全性、平稳度以及舒适性;只有桥梁强度和承重达到要求,才会避免今后使用中发生大的桥梁交通事故。
4 总结
由于路桥施工的露天作业以及施工的复杂性,设计的不科学以及施工控制的不严格等因素都会在施工中产生多种病害,在施工中通过合理的施工设计以及对施工过程的严格控制等方法对施工中的病害进行预防,是路桥施工质量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谢三虎.路桥施工中常见病害与治理对策[J].大科技,2014,(01).
[2] 毕新宁.关于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控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0).
[关键词]路桥施工;常见病害;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S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2-0139-01
1 路桥施工病害的基本类型
1.1 结构危害就是路面整体结构或组成病害,在正常情况下,对于路桥的正常使用并无多大的影响,只有当其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出现由整体结构或组成对车辆荷载的承受能力降低所造成的危害。
1.2 在桥梁工程中路面不平整等因素都会破坏路桥的预期设计使用功能,这就是功能性危害。在路桥施工中,施工区域、环境和具体情况的不同使得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病害也是多种形式的,具有极大的差异性。但大体来说,路桥施工中常见的病害主要有裂缝、松散、滑溜、波浪、坑槽、泛油、啃边等,这几种病害在施工中存在着普遍性和严重性,需要施工中进行重点关注,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 路桥施工中出现病害的原因
2.1 设计不够科学
在路基的初步设计中,由于没有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测和资料准备,仅靠观察地表外形结构判断路基的构造类型,出现误差的可能性比较大。在某条公路的施工建设中,就因为设计判断存在误差,对泥质页岩的路基竟然没有设置半刚性基层,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后,由于碰上阴雨天,随着雨水的不断渗入,导致泥质页岩及风化岩软化,沥青路面结构强度不足,进而出现了大面积的混凝土裂缝。
2.2 路面厚度不达标
一般来讲,路桥施工时,路面的厚度设计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对于特殊的工程项目,还需达到国家的强制性标准。但是,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施工方从节约成本、赶工等原因考虑,往往并不重视路面厚度的设计及施工工作,盲目地以为路基夯实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岂不知路面厚度大小对路桥工程今后的使用寿命影响巨大。
2.3 混凝土自身的特性
混凝土自身的特性也会造成裂缝等病害。混凝土的裂缝主要有3种:表面裂缝、深层裂缝、贯穿裂缝。混凝土在空气中硬结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的这种自发变形,受到外部约束时,将在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使得混凝土开裂,引起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和水分等。
2.4 改造方案粗糙
在旧路改造过程中,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先对所利用的路段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估,根据旧路强度弯沉指标等客观指数确定旧路的改造方案及补强厚度。但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没有认真细致的调查,大致给出补强厚度及路段桩号就草草了事,监理有职无权,无法严格监理,结果导致许多补强路段补强后弯沉值大于设计值,造成新铺好的路面强度不足,早期破坏严重。
3 施工中病害的预防措施
3.1 在施工的设计上要做到科学设计,对施工工期的安排要合理,这是对工程质量最根本的保证。在材料选用方面,特别是在集料场上一定要保持固定,并且必须使选用厂商的供料能够跟上施工进度;另外可以将材料的级配保证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级配中线的距离有所偏离。沥青材料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所在,选用的沥青一定要达到各项规范要求,对沥青的指标严格把关。
3.2 合理实际路桥施工的图纸、科学安排施工工期是保证路桥项目质量的重中之重。在材料选用方面,一定要按照施工要求的进行,杜绝一切不合格原料被引入施工现场。保证施工原料的质量才是确保工程顺利完成的基础,所以一定要把好原料的质量关。尤其是在集料场上一定要保持材料的稳定,使供料能够跟上施工进度;另外可以将材料的级配保证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级配中线的距离有所偏离。
3.3 对路桥旧地的改造要科学、合理。在路桥旧地改造中,加铺沥青层是一项较为普遍的补强措施,沥青层的加铺不但使路面的承载能力得到加强,还可以使原有接缝处产生的断裂、卿泥、脱空等多种病害的不利影响得以消除,进而提升路面的抗滑能力和平整度,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
3.4 在施工中要对路基与基层的密实度、强度、均匀性以及稳定性进行严格控制。因为板块混凝土存在过振的问题,会造成分层离析的现象,使得板块间出现裂缝,所以要对振捣中出现的不密实部位振捣有所防范,进而防止混凝土过振出现分层离析。通常会使用碾压式的干硬性混凝土,同时预留的伸缩缝也要满足施工要求。
3.5 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必须对各种原料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进行严格检查,必须符合有关混凝土浇筑工艺的规范要求。原料主要包括水泥、钢筋、石子以及砂子等。比如就水泥而言,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就对水泥的生产标号、生产日期、产品厂家、包装质量、堆放仓号进行全面核实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水泥的性能指标(安定性、强度、初凝以及终凝时间等)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在施工图上将各种原材料的产地进行备注,并与设计图纸要求相符。也就是说,凡是进入施工工地的材料,都需要检验之后才可以投入使用。并做好样本记录和实验室合成实验,代成品状态抗压合格之后才可以进行工程整体浇筑。
为了获得较好的收缩值,最好采用矿渣硅酸盐或者普通硅酸水盐如果是在冬季施工,最好选用普通硅酸水盐水泥强度不得低于42.5级,尤其是在低于5℃环境下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应当采用加入早期防冻剂的方法以提高混凝土抗冻能力。细骨料砂颗粒的级配应当严格按照《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粗骨料所采用的碎石、卵石,级配应严格按照《普通混凝土碎石或卵石質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中的相关规定确定,尤其是针片状颗粒含量,应严格控制在10%以内,如果对混凝土强度要求较高,可考虑采用高效减水剂,掺用的外加剂应符合现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等相关规定。为了获得较好的使用性能和保证结构物的使用寿命”。
配合比需要特别注意,水泥用量过少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水泥用量过多会由于水化热高引起过大的温度应力产生温度裂缝。水灰比,骨料级配,水泥用量等,都应在施工前充分考虑,并进行多次试验才能最终确定。
3.6 对路桥施工进行严格控制。通过施工方案制定的完善,先进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的使用以及程序化、规范化施工方法的采用,进行适时的切缝,对操作时机有合理的掌握,同时对不同情况下的气温变化进行不同处理。除此之外,还要对施工后的路面养护工作进行加强,保证交通管理的科学性,对大型货车的通行进行适度交通管制,对一些带钉轮胎车辆来说,可能会造成路面过度磨损,要对其通行进行限制。
3.7 做好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以前的所有工作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和考核,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补救的尽量补救,对于无法补救的路段,要进行新建或重建等。这些检查包括路面强度、平整度、桥梁的设计承重等。只有路面强度强度达到要求,路面才不易塌陷、开裂;只有路面平稳度达到要求,才能保障行车的安全性、平稳度以及舒适性;只有桥梁强度和承重达到要求,才会避免今后使用中发生大的桥梁交通事故。
4 总结
由于路桥施工的露天作业以及施工的复杂性,设计的不科学以及施工控制的不严格等因素都会在施工中产生多种病害,在施工中通过合理的施工设计以及对施工过程的严格控制等方法对施工中的病害进行预防,是路桥施工质量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谢三虎.路桥施工中常见病害与治理对策[J].大科技,2014,(01).
[2] 毕新宁.关于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控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