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开甲,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有着“中国核司令”的美誉。2018年11月17日,程开甲在北京病逝,享年101岁。
他这一辈子,从没有停止过对科学的探索、对祖国核盾牌的铸造与核利剑的打造,即使在晚年。1999年,82岁的他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 3年,96岁的他获国家科学最高奖。
一则新闻激励程开甲返回祖国
1918年8月3日,程开甲在江苏省吴江盛泽镇出生,他自幼便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初二时,就能将圆周率轻松自如地背诵到小数点后60位。1937年,程开甲考入浙江大学,受教于束星北、王淦昌等学界一流的老师。毕业后,他凭借着优异的成绩留在浙江大学物理系任助教,开始钻研相对论和基本粒子,并独立撰写成改为多篇创新的论文,在学术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李约瑟先生的推荐下,1945年,程开甲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奖学金,并于1946年来到英国爱丁堡大学读书,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玻恩教授的学生,主要从事基本粒子和超导的研究。1948年,程开甲博士毕业,在导师的推荐下成为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在那个年代,外国人是看不起中国人的。一天,程开甲在看电影前的新闻片时,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击伤英舰“紫石英号”的报道。从电影院出来,程开甲走在大街上,腰杆挺得直直的。正是受到这件事的激励,程开甲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回国。而在他的行囊中,除了给夫人买的一件皮大衣外,全部都是专业书籍。
程开甲回国后,在母校浙江大学任教两年。1952年院系调整,他被调到南京大学,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他两次转变研究领域。1954年,他与施士元教授一起创建了南京大学金属物理教研组,那是南京大学建起的第一个教研组。1958年,他们又一起创建了南京大学核子教研组。1959年,程开甲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专著——《固体物理学》,成为全国高校通用教材。但就在1960年,因为一张小纸条,程开甲突然放弃此前的工作和成果,从大家的视野中“消失”了二十多年,连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具体去做什么了。
原来,这张小纸条,是南京大学校长郭影秋交给他的。1960年夏的一天,郭校长把程开甲叫到办公室,对他说:“开甲同志,北京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借调你去。你回家做些准备,明天就去报到。”他什么也没问,第二天就赶到北京,来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报到。吴际霖副所长告诉程开甲:“要你来,是搞原子弹的!”
临危受命,搞原子弹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攻关期间,正值1959年-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1962年春节前,程开甲等科学家接受周总理的邀请,来到人民大会堂,每桌都摆着—碗红烧肉,香喷喷的。也正是这碗红烧肉,让程开甲终身不忘,念叨了一辈子。在那样困难的时期,一大碗红烧肉,不但珍贵无比,还承载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科学家的厚爱、信任与重托!
席间,总理谈笑风生,对技术人员们十分关怀,还亲自过来敬酒。更让程开甲难忘的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陈毅说的一句话:“我这个外交部长,现在腰杆还不太硬。你们把导弹、原子弹搞出来了,我的腰杆子就硬了!”
1962年,在王淦昌、朱光亚、程开甲等专家的技术领导下,在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不倦的探索中,我国原子弹研究事业终于闯过无数道难关,见到了希望的曙光。1962年夏天,钱三强等二机部领导就作出决定,兵分两路:一班人马继续进行原子弹的研制攻关;另外组织一队人马,开始准备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
1962年10月,钱三强正式向国防科委推荐了程开甲。自此,程开甲成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的最高技术负责人。1963年夏天,在程开甲的组织指挥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的理论准备、技术准备已经基本就绪。不久之后,他去兰州与张爱萍会合,随后,他们一同前往罗布泊考察。考察过程一直很紧张,要完成“定爆心”“定布局”等一系列任务,最后,他们选定了离公路较近,便于铁塔运输安装的爆心点。
罗布泊,原本是一片汪洋大海,在成为中国核试验场区之前,这里几乎没有生命的踪迹。19世纪末,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来到大漠的边缘后,惊呼道:“可怕!这里不是生物所能插足的地方,而是死亡的大海、可怕的死亡之海!”然而,中国核事业的开拓者们选择了这个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地方,建设中国核试验基地。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五六月份的罗布泊地区,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吹来的狂风,经常在十级以上,整天吹得天昏地暗。飞起的石头能将汽车的挡风玻璃都砸掉,风还经常把帐篷掀掉。孔雀河是场区唯一的水源。水中硫酸镁浓度太大,又涩又咸,喝了它就拉肚子,严重的,—天能拉十几次。
除此之外,还有高温,罗布泊七八月份酷暑炎热,地面温度高达60-70摄氏度,迎面吹来的风,使人像在烤箱中烘烤,即使躲进帐篷,也像蒸笼一般,人在这种状况下,没几天就要脱一层皮。但恶劣的气候,艰苦的生活条件从没有影响到所有人的工作情绪,整个场区热火朝天,全体人员斗志昂扬。
1964年,当程开甲来到罗布泊时,发现不到一年的时间,场区的建设竟然已经按照他们考察时提出得要求,全部按质按量完成了!
1964年6月26日,一座102米高的铁塔在罗布泊拔地而起。它是戈壁滩上最高大、最耀眼的目标,也是最鼓舞人心的目标,它的耸立激励着所有人只争朝夕,去迎接那个伟大的历史瞬间!日期慢慢临近,10月14日,程开甲接到通知:爆炸“零时”定于1964年10月16日15时。而作为核试验基地的最高技术负责人,从原子弹安置到塔顶开始,他的心就好像悬在了半空。10月15日晚上,程开甲彻夜未眠。那一夜,核试验场区的帐篷内都出奇的安静,一点也听不到以往熟悉的呼噜声。
16日15时,短暂的寂静之后,传来一声惊雷般的巨响。顷刻间,铁塔像面条—样扭曲在地面,下风方向—公里范围内放置的效应物已经全部没有了。随后,当大家赶到指挥部,對于周总理在电话中问的“是不是真的核爆炸?”,程开甲又冷静地计算给出2万吨的爆炸当量:是核爆炸!中国第—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这—声巨响,不但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而且让所有炎黄子孙扬眉吐气。 意义重大的地下核试验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毛泽东两次做出重要指示:“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为此,程开甲也把重心转到了氢弹上来。经过不知多少白天黑夜的工作,1967年6月17日,住在新疆乌鲁木齐、哈密等地的人们发出生一声惊呼,他们看到天上有两个太阳!这天,第一颗全当量氢弹空投试验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颗氢弹,美国用了7年4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7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而中国只用了2年8个月的时间,程开甲等科学家,再一次用爱国、奉献让全世界见证了奇迹,见证了中国的志气和中国的速度!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没有人不知道,但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还有一种方式的核试验恐怕鲜有人知。它被称之为“看不见的辉煌”,那就是地下核试验!
1964年,程开甲关于进行地下核试验的报告获批,前期准备全面启动。他提出地下核试验安全“不冒顶、不放枪、不泄漏。”三要求。为了解决这“三不”问题,1965年12月,他们先后进行了数次化爆试验。这些试验都是在戈壁最冷的地方进行的。那里山高沟深,全天得不到日照,海拔1500米左右。白天,他们穿着皮衣,还冷得上牙打下牙;夜间,更是其寒难耐,尿水落到地上立即结成了冰。尽管环境恶劣,但一次次的化爆试验,是他们一点一点积累经验,为地下核试验做着技术准备。
1969年9月23日0时15分,一阵剧烈的震动像波浪一样传来。没有强烈的闪光,没有震撼人心的惊雷,暗淡的月光下,人们看到的只是山顶的抖动和腾起的尘埃,但程开甲能够从地下压抑、沉闷的声音中,感受到地下核爆释放的巨大能量!随后的测试数据表明:中国首次地下核试验圆满成功!
天天与“核”打交道,被称为“核司令”
程开甲一生中有20多年,天天与“核”打交道,被称为“核司令”。他在技术上主持实施了包括首次原子弹、首次氢弹、首次“两弹”结合、首次地下平洞方式和竖井方式等30多次核试验,没有人比他更明白核辐射对人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然而,在“大我”与“小我”之间,程开甲作出的是“忘我”的选择。我国进行地下核试验早期,由于国外严密封锁,也由于核弹被装放在很深的地下,我们对核爆炸的现象和产生的效应缺乏感性认识。对此,程开甲总是感到心里没底。怎么办?他大胆建议:对地下核爆炸现场进行开挖!通过解剖“麻雀”,推动地下方式核试验的技术发展。
开挖后的地下核爆现场,环境凶险,高温、辐射、容易坍塌,但程开甲全然不顾这些,他常常到最艰苦、最危险的一线实地考察,获取核爆炸后的第一手资料。
这天,程开甲和朱光亚一起从主坑道进入测试廊道,再到测试间。
这里的温度高达40℃以上,有的地方能够达到50℃到60℃,人进去,汗淋淋的,气都喘不过来。有的地方廊道已经被严重挤压,其中有10多米被挤压得直径只有80厘米。80厘米,大概只有这么大的空间,程开甲等人不仅要在这样狭小的空间中匍匐前进,进洞前,大家都劝他们在洞口看看就行了,不要冒险继续前进,可程开甲不答应,他说:“你们听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吧?我今天一定要亲口尝尝‘梨子’的滋味。”最后,大家拗不过他,陪着他和朱光亚匍匐前进,穿过挤压段。
程开甲说:“战士们为开挖付出很多,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多、尽可能详细地去观察现象、收集样品数据。”他还说,每深入“虎穴”一次,他对核爆炸现象与核破坏效应的认识就会提升一次,“亲眼所见”与“亲耳所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对于程开甲来说,核试验事业如同他的生命,这一望无际的戈壁,就是他的精神家园。在马兰基地广场的醒目位置,耸立着一块红色花岗岩,上面镶嵌着程开甲与我国核试验基地第一任司令员张蕴玉的照片。张蕴玉曾对程开甲说:“老程啊,我是你真正的朋友。”这话不假,在共事期间,张蕴玉司令员尊重科学、尊重科学家,方方面面给予程开甲极大支持,程开甲也不负所望,他们共同交出了令祖国满意的答卷。
程开甲眼中“张司令是他坚强后盾”。张司令眼中“程开甲则是纯粹的科学家、真正的科学家”。
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但是,视工作为生命、将自己完全交给了国家事业的程开甲,自来到研究所,单位和家里的办公室都有一块黑板,他说黑板有助于思考。他总爱在黑板上,边写边考虑问题、演算推导。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有统计显示,从1945年美国进行首次核试验,到1996年9月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全世界共进行了2047次核试验。其中,美国进行了1056次,苏联进行了715次,法国进行了210次,中国从1964年到1996年只进行了45次,但技术同样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这45次中,程开甲在技术上决策指挥实施了30多次。1984年,程开甲被调离核试验基地,担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此时的他已经66岁。
离开了工作生活20多年的戈壁滩,离开为之创新、拼搏、奉献的核试验事业,他的心中有着无限的眷恋。离开前,程开甲带着通信员,把自己在戈壁滩上生活了20多年的每一个角落都重新看了一遍。他知道自己离去,不会影响中国核试验事业的发展,因为核试验技术研究所的队伍已经壮大起来!
三十年后,在人民大会堂,他获得了201 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表彰他为核武器事业所做的一切。2017年7月28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八一大樓隆重举行颁授“八一勋章”和授予荣誉称号仪式。习近平主席为他佩挂勋章并颁发证书。此外,他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奖项。
他这一辈子,从没有停止过对科学的探索、对祖国核盾牌的铸造与核利剑的打造,即使在晚年。1999年,82岁的他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 3年,96岁的他获国家科学最高奖。
一则新闻激励程开甲返回祖国
1918年8月3日,程开甲在江苏省吴江盛泽镇出生,他自幼便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初二时,就能将圆周率轻松自如地背诵到小数点后60位。1937年,程开甲考入浙江大学,受教于束星北、王淦昌等学界一流的老师。毕业后,他凭借着优异的成绩留在浙江大学物理系任助教,开始钻研相对论和基本粒子,并独立撰写成改为多篇创新的论文,在学术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李约瑟先生的推荐下,1945年,程开甲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奖学金,并于1946年来到英国爱丁堡大学读书,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玻恩教授的学生,主要从事基本粒子和超导的研究。1948年,程开甲博士毕业,在导师的推荐下成为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在那个年代,外国人是看不起中国人的。一天,程开甲在看电影前的新闻片时,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击伤英舰“紫石英号”的报道。从电影院出来,程开甲走在大街上,腰杆挺得直直的。正是受到这件事的激励,程开甲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回国。而在他的行囊中,除了给夫人买的一件皮大衣外,全部都是专业书籍。
程开甲回国后,在母校浙江大学任教两年。1952年院系调整,他被调到南京大学,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他两次转变研究领域。1954年,他与施士元教授一起创建了南京大学金属物理教研组,那是南京大学建起的第一个教研组。1958年,他们又一起创建了南京大学核子教研组。1959年,程开甲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专著——《固体物理学》,成为全国高校通用教材。但就在1960年,因为一张小纸条,程开甲突然放弃此前的工作和成果,从大家的视野中“消失”了二十多年,连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具体去做什么了。
原来,这张小纸条,是南京大学校长郭影秋交给他的。1960年夏的一天,郭校长把程开甲叫到办公室,对他说:“开甲同志,北京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借调你去。你回家做些准备,明天就去报到。”他什么也没问,第二天就赶到北京,来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报到。吴际霖副所长告诉程开甲:“要你来,是搞原子弹的!”
临危受命,搞原子弹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攻关期间,正值1959年-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1962年春节前,程开甲等科学家接受周总理的邀请,来到人民大会堂,每桌都摆着—碗红烧肉,香喷喷的。也正是这碗红烧肉,让程开甲终身不忘,念叨了一辈子。在那样困难的时期,一大碗红烧肉,不但珍贵无比,还承载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科学家的厚爱、信任与重托!
席间,总理谈笑风生,对技术人员们十分关怀,还亲自过来敬酒。更让程开甲难忘的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陈毅说的一句话:“我这个外交部长,现在腰杆还不太硬。你们把导弹、原子弹搞出来了,我的腰杆子就硬了!”
1962年,在王淦昌、朱光亚、程开甲等专家的技术领导下,在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不倦的探索中,我国原子弹研究事业终于闯过无数道难关,见到了希望的曙光。1962年夏天,钱三强等二机部领导就作出决定,兵分两路:一班人马继续进行原子弹的研制攻关;另外组织一队人马,开始准备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
1962年10月,钱三强正式向国防科委推荐了程开甲。自此,程开甲成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的最高技术负责人。1963年夏天,在程开甲的组织指挥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的理论准备、技术准备已经基本就绪。不久之后,他去兰州与张爱萍会合,随后,他们一同前往罗布泊考察。考察过程一直很紧张,要完成“定爆心”“定布局”等一系列任务,最后,他们选定了离公路较近,便于铁塔运输安装的爆心点。
罗布泊,原本是一片汪洋大海,在成为中国核试验场区之前,这里几乎没有生命的踪迹。19世纪末,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来到大漠的边缘后,惊呼道:“可怕!这里不是生物所能插足的地方,而是死亡的大海、可怕的死亡之海!”然而,中国核事业的开拓者们选择了这个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地方,建设中国核试验基地。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五六月份的罗布泊地区,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吹来的狂风,经常在十级以上,整天吹得天昏地暗。飞起的石头能将汽车的挡风玻璃都砸掉,风还经常把帐篷掀掉。孔雀河是场区唯一的水源。水中硫酸镁浓度太大,又涩又咸,喝了它就拉肚子,严重的,—天能拉十几次。
除此之外,还有高温,罗布泊七八月份酷暑炎热,地面温度高达60-70摄氏度,迎面吹来的风,使人像在烤箱中烘烤,即使躲进帐篷,也像蒸笼一般,人在这种状况下,没几天就要脱一层皮。但恶劣的气候,艰苦的生活条件从没有影响到所有人的工作情绪,整个场区热火朝天,全体人员斗志昂扬。
1964年,当程开甲来到罗布泊时,发现不到一年的时间,场区的建设竟然已经按照他们考察时提出得要求,全部按质按量完成了!
1964年6月26日,一座102米高的铁塔在罗布泊拔地而起。它是戈壁滩上最高大、最耀眼的目标,也是最鼓舞人心的目标,它的耸立激励着所有人只争朝夕,去迎接那个伟大的历史瞬间!日期慢慢临近,10月14日,程开甲接到通知:爆炸“零时”定于1964年10月16日15时。而作为核试验基地的最高技术负责人,从原子弹安置到塔顶开始,他的心就好像悬在了半空。10月15日晚上,程开甲彻夜未眠。那一夜,核试验场区的帐篷内都出奇的安静,一点也听不到以往熟悉的呼噜声。
16日15时,短暂的寂静之后,传来一声惊雷般的巨响。顷刻间,铁塔像面条—样扭曲在地面,下风方向—公里范围内放置的效应物已经全部没有了。随后,当大家赶到指挥部,對于周总理在电话中问的“是不是真的核爆炸?”,程开甲又冷静地计算给出2万吨的爆炸当量:是核爆炸!中国第—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这—声巨响,不但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而且让所有炎黄子孙扬眉吐气。 意义重大的地下核试验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毛泽东两次做出重要指示:“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为此,程开甲也把重心转到了氢弹上来。经过不知多少白天黑夜的工作,1967年6月17日,住在新疆乌鲁木齐、哈密等地的人们发出生一声惊呼,他们看到天上有两个太阳!这天,第一颗全当量氢弹空投试验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颗氢弹,美国用了7年4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7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而中国只用了2年8个月的时间,程开甲等科学家,再一次用爱国、奉献让全世界见证了奇迹,见证了中国的志气和中国的速度!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没有人不知道,但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还有一种方式的核试验恐怕鲜有人知。它被称之为“看不见的辉煌”,那就是地下核试验!
1964年,程开甲关于进行地下核试验的报告获批,前期准备全面启动。他提出地下核试验安全“不冒顶、不放枪、不泄漏。”三要求。为了解决这“三不”问题,1965年12月,他们先后进行了数次化爆试验。这些试验都是在戈壁最冷的地方进行的。那里山高沟深,全天得不到日照,海拔1500米左右。白天,他们穿着皮衣,还冷得上牙打下牙;夜间,更是其寒难耐,尿水落到地上立即结成了冰。尽管环境恶劣,但一次次的化爆试验,是他们一点一点积累经验,为地下核试验做着技术准备。
1969年9月23日0时15分,一阵剧烈的震动像波浪一样传来。没有强烈的闪光,没有震撼人心的惊雷,暗淡的月光下,人们看到的只是山顶的抖动和腾起的尘埃,但程开甲能够从地下压抑、沉闷的声音中,感受到地下核爆释放的巨大能量!随后的测试数据表明:中国首次地下核试验圆满成功!
天天与“核”打交道,被称为“核司令”
程开甲一生中有20多年,天天与“核”打交道,被称为“核司令”。他在技术上主持实施了包括首次原子弹、首次氢弹、首次“两弹”结合、首次地下平洞方式和竖井方式等30多次核试验,没有人比他更明白核辐射对人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然而,在“大我”与“小我”之间,程开甲作出的是“忘我”的选择。我国进行地下核试验早期,由于国外严密封锁,也由于核弹被装放在很深的地下,我们对核爆炸的现象和产生的效应缺乏感性认识。对此,程开甲总是感到心里没底。怎么办?他大胆建议:对地下核爆炸现场进行开挖!通过解剖“麻雀”,推动地下方式核试验的技术发展。
开挖后的地下核爆现场,环境凶险,高温、辐射、容易坍塌,但程开甲全然不顾这些,他常常到最艰苦、最危险的一线实地考察,获取核爆炸后的第一手资料。
这天,程开甲和朱光亚一起从主坑道进入测试廊道,再到测试间。
这里的温度高达40℃以上,有的地方能够达到50℃到60℃,人进去,汗淋淋的,气都喘不过来。有的地方廊道已经被严重挤压,其中有10多米被挤压得直径只有80厘米。80厘米,大概只有这么大的空间,程开甲等人不仅要在这样狭小的空间中匍匐前进,进洞前,大家都劝他们在洞口看看就行了,不要冒险继续前进,可程开甲不答应,他说:“你们听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吧?我今天一定要亲口尝尝‘梨子’的滋味。”最后,大家拗不过他,陪着他和朱光亚匍匐前进,穿过挤压段。
程开甲说:“战士们为开挖付出很多,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多、尽可能详细地去观察现象、收集样品数据。”他还说,每深入“虎穴”一次,他对核爆炸现象与核破坏效应的认识就会提升一次,“亲眼所见”与“亲耳所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对于程开甲来说,核试验事业如同他的生命,这一望无际的戈壁,就是他的精神家园。在马兰基地广场的醒目位置,耸立着一块红色花岗岩,上面镶嵌着程开甲与我国核试验基地第一任司令员张蕴玉的照片。张蕴玉曾对程开甲说:“老程啊,我是你真正的朋友。”这话不假,在共事期间,张蕴玉司令员尊重科学、尊重科学家,方方面面给予程开甲极大支持,程开甲也不负所望,他们共同交出了令祖国满意的答卷。
程开甲眼中“张司令是他坚强后盾”。张司令眼中“程开甲则是纯粹的科学家、真正的科学家”。
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但是,视工作为生命、将自己完全交给了国家事业的程开甲,自来到研究所,单位和家里的办公室都有一块黑板,他说黑板有助于思考。他总爱在黑板上,边写边考虑问题、演算推导。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有统计显示,从1945年美国进行首次核试验,到1996年9月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全世界共进行了2047次核试验。其中,美国进行了1056次,苏联进行了715次,法国进行了210次,中国从1964年到1996年只进行了45次,但技术同样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这45次中,程开甲在技术上决策指挥实施了30多次。1984年,程开甲被调离核试验基地,担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此时的他已经66岁。
离开了工作生活20多年的戈壁滩,离开为之创新、拼搏、奉献的核试验事业,他的心中有着无限的眷恋。离开前,程开甲带着通信员,把自己在戈壁滩上生活了20多年的每一个角落都重新看了一遍。他知道自己离去,不会影响中国核试验事业的发展,因为核试验技术研究所的队伍已经壮大起来!
三十年后,在人民大会堂,他获得了201 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表彰他为核武器事业所做的一切。2017年7月28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八一大樓隆重举行颁授“八一勋章”和授予荣誉称号仪式。习近平主席为他佩挂勋章并颁发证书。此外,他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