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如其来的,不易预测,对公众身心健康、生命安全、社会经济发展等造成严重危害。如何快速反应、正确决策、果断处置,尽最大可能减少事件带来的伤亡和损失成为世界各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首要命题。事故现场高效、正确的指挥及有条不紊的抢救更是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批烧伤人员的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进行研究探讨,以提高烧伤人员的救治成功率,为应急救援处置工作提供参考。
特大火灾、爆炸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造成在一些突发性的安全事件当中成批的人员烧伤的人数数量多,数量多,重伤发生率高,抢救难度大,在进行应急救援的过程中,不能只依靠医院的救治,还需要涉及到现场组织指挥,行政協调,救援物资供应以及伤员的转运后送等工作,高效、正确的指挥及有条不紊的抢救,是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因素,因此,成批烧伤人员的应急救治工作是一个系统重伤的发生率较高,且抢救率较大。在进行救治的过程中,不能只依靠医院的救治,还需要涉及到组织指挥、协调、物质供应等工作。且整个伤员的救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化的实施工程,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从而提高整体的救治效果从而提高整体的救治成功率。本研究对我院成批烧伤案例的救治经验进行全面的总结本研究对我市成批烧伤案例的救治经验进行全面的总结,具体报告如下。
1 确立卫勤组织与临床救治方案
根据我院的基本情况进行制定了成批伤员卫勤组织和救治的实施方案根据建有烧伤科病房的医院的基本情况进行制定成批伤员卫勤组织和救治的实施方案,并且需要确保整个方案能够正常的实施。进一步的完善应急预案,从而有效的为整个救治工作提供有效的保证。只有全面的完善应急方案,才能够使得在整个突发事件当中工作人员能够顺利的完成对伤员的救治,且临危不乱。同时,加强人员的模拟训练。并且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应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分工情况,确保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1]。
2 加强现场救急处理措施
当接到成批烧伤的呼叫通知之后,医院的专科医护人员立即赶赴现场,了解伤员的情况和数量,而后再考虑支援工作。此外,医院一定要做好对伤员的接待准备。医护人员到达现场之后,要迅速对病人的情况进行了解,迅速进行分类和急救工作。并且需要合理的分工安排工作,一般需要在10分钟完成患者送往急症室的任务,并在三小时之内对所有患者伤口进行清创、导尿等初步处理。同时,对患者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所有工作人员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有顺序的进行工作,从而为伤员救治打下坚实的基础[2]。
3 入院的临床救治与卫勤组织
当成批烧伤人员到达专科医院之后,医院要成立权威性的指挥组织,对各项物品、人力的分工进行协调,保障病人的分流工作。当伤员完成早期的处理之后,指挥组织人员要再一次进行明确的分工任务,具体可以将治疗组分为几个小组和特护小组,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3]。此外,医院还必须要保证各种药品、器材、敷料、血源等物质供应,保证临床治疗能够顺利进行。同时,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全面的协调好工作,并成立专门的协调小组,并对伤者进行全面的救治。
4 加强人员配置和协调
整个救治的过程中,应加强人员的配置,有效的依据医院的基本情况进行合理的配置救治人员对患者进行施救。同时,加强有效的协调,从而确保整个工作能够正常的进行,主要包括物质派遣、宣传鼓动、课间协调等几个方面的协调。另外,应有效的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制定统一合理的救治方案。患者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远程控制盒沟通等方式与省市的其他大型医院专家进行经验交流,从而有效提高伤员的抢救成功率。
5 加强分流工作的管理
在对患者进行救治之后,应加强成批烧伤者的分流工作管理,确保整个工作的流程化和科学化。目前国内对于成批烧伤患者的程度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关于这一点,葛胜德教授提出:对于烧伤患者的人数分为三批,分别为轻、中、重度三个档次,其中轻度为10—50之间,中度为51—249例,重度则在250例或以上。这个概念为成批烧伤患者的分流提供了一个依据。然而实际情况与之有所不同,医护人员要懂得灵活变通,客观科学地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分流,并且其他部门要进行主动配合(药物、医疗器材),保证救治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对伤者进行早期救治的时候,一般是到附近的医院进行救治,完成了基本的紧急处理之后,才能够进行转运分流工作。
6 总结
成批烧伤者的临床救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成批烧伤人员的应急管理及救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在整个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及救治工程中应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并加强人员的培训,从而确保整个救治工作能够顺利的实施。同时,加强与卫勤工作人员的紧密配合,提高整体的救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阮 兢,郑庆亦,陈锦河,蔡少甫,孙建忠,李小毅. 成批烧伤的卫勤组织与临床救治[J].东南国防医药.2011.13(01):5-7.
[2] 李传吉,邓兴旺,李 俊,张 龙,金少华.成批烧伤患者的综合救治[J].宁夏医学杂志.2012.34(12):1253-1255.
[3] 金明亮,蔡少良.大批量烧伤伤员紧急救治的实践与体会[J].东南国防医药,2009,11(03): 287-288.
特大火灾、爆炸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造成在一些突发性的安全事件当中成批的人员烧伤的人数数量多,数量多,重伤发生率高,抢救难度大,在进行应急救援的过程中,不能只依靠医院的救治,还需要涉及到现场组织指挥,行政協调,救援物资供应以及伤员的转运后送等工作,高效、正确的指挥及有条不紊的抢救,是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因素,因此,成批烧伤人员的应急救治工作是一个系统重伤的发生率较高,且抢救率较大。在进行救治的过程中,不能只依靠医院的救治,还需要涉及到组织指挥、协调、物质供应等工作。且整个伤员的救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化的实施工程,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从而提高整体的救治效果从而提高整体的救治成功率。本研究对我院成批烧伤案例的救治经验进行全面的总结本研究对我市成批烧伤案例的救治经验进行全面的总结,具体报告如下。
1 确立卫勤组织与临床救治方案
根据我院的基本情况进行制定了成批伤员卫勤组织和救治的实施方案根据建有烧伤科病房的医院的基本情况进行制定成批伤员卫勤组织和救治的实施方案,并且需要确保整个方案能够正常的实施。进一步的完善应急预案,从而有效的为整个救治工作提供有效的保证。只有全面的完善应急方案,才能够使得在整个突发事件当中工作人员能够顺利的完成对伤员的救治,且临危不乱。同时,加强人员的模拟训练。并且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应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分工情况,确保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1]。
2 加强现场救急处理措施
当接到成批烧伤的呼叫通知之后,医院的专科医护人员立即赶赴现场,了解伤员的情况和数量,而后再考虑支援工作。此外,医院一定要做好对伤员的接待准备。医护人员到达现场之后,要迅速对病人的情况进行了解,迅速进行分类和急救工作。并且需要合理的分工安排工作,一般需要在10分钟完成患者送往急症室的任务,并在三小时之内对所有患者伤口进行清创、导尿等初步处理。同时,对患者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所有工作人员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有顺序的进行工作,从而为伤员救治打下坚实的基础[2]。
3 入院的临床救治与卫勤组织
当成批烧伤人员到达专科医院之后,医院要成立权威性的指挥组织,对各项物品、人力的分工进行协调,保障病人的分流工作。当伤员完成早期的处理之后,指挥组织人员要再一次进行明确的分工任务,具体可以将治疗组分为几个小组和特护小组,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3]。此外,医院还必须要保证各种药品、器材、敷料、血源等物质供应,保证临床治疗能够顺利进行。同时,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全面的协调好工作,并成立专门的协调小组,并对伤者进行全面的救治。
4 加强人员配置和协调
整个救治的过程中,应加强人员的配置,有效的依据医院的基本情况进行合理的配置救治人员对患者进行施救。同时,加强有效的协调,从而确保整个工作能够正常的进行,主要包括物质派遣、宣传鼓动、课间协调等几个方面的协调。另外,应有效的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制定统一合理的救治方案。患者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远程控制盒沟通等方式与省市的其他大型医院专家进行经验交流,从而有效提高伤员的抢救成功率。
5 加强分流工作的管理
在对患者进行救治之后,应加强成批烧伤者的分流工作管理,确保整个工作的流程化和科学化。目前国内对于成批烧伤患者的程度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关于这一点,葛胜德教授提出:对于烧伤患者的人数分为三批,分别为轻、中、重度三个档次,其中轻度为10—50之间,中度为51—249例,重度则在250例或以上。这个概念为成批烧伤患者的分流提供了一个依据。然而实际情况与之有所不同,医护人员要懂得灵活变通,客观科学地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分流,并且其他部门要进行主动配合(药物、医疗器材),保证救治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对伤者进行早期救治的时候,一般是到附近的医院进行救治,完成了基本的紧急处理之后,才能够进行转运分流工作。
6 总结
成批烧伤者的临床救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成批烧伤人员的应急管理及救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在整个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及救治工程中应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并加强人员的培训,从而确保整个救治工作能够顺利的实施。同时,加强与卫勤工作人员的紧密配合,提高整体的救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阮 兢,郑庆亦,陈锦河,蔡少甫,孙建忠,李小毅. 成批烧伤的卫勤组织与临床救治[J].东南国防医药.2011.13(01):5-7.
[2] 李传吉,邓兴旺,李 俊,张 龙,金少华.成批烧伤患者的综合救治[J].宁夏医学杂志.2012.34(12):1253-1255.
[3] 金明亮,蔡少良.大批量烧伤伤员紧急救治的实践与体会[J].东南国防医药,2009,11(03): 28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