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发展:昆山璞园山水营造

来源 :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re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匠师主导为特征的传统山水造园是当代园林文化传承的重要方面,但尚未得到深入认识.匠师方惠主持的昆山璞园营造可作为此类典型案例加以研究.该园在总体境界上追求“园在山中”,以确定主山、安排山势、布置水境等方式应对场地条件而进行布局.在具体山水景致营造上,重点以近景山洞、中景山峰、远景山峦及综贯水景等方式形成艺术效果与体验构成.在过程营造技艺上,在选石与用石、拼叠与造型、层次与呼应等方面呈现了高超的水准,并且因当代技术条件而加以发展.该园山水营造体现出对传统造园的真正传承且又有开拓,为当代设计施工分离问题的应对提供了有益借鉴.
其他文献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守正创新,继往开来.rn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将“风景园林学”正式列入工科门类,成为110个一级学科之一.这意味着风景园林行业从国家层面得到了充分重视和认可.十多年来,风景园林学科得到了蓬勃发展,全国已有数百家高校设有风景园林相关专业.2021年,是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批准设立10周年,也是“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在国家繁荣富强、生态文明建设欣欣向荣之际,风景园林学科本应继续蓬勃发展,不负时代使命,然而,近日教育部下发《
期刊
同样是叠石造山,今天的城市公共环境相较于中国传统园林更具挑战性,用地周围环境有城市高层建筑,也有一览无余的新区开阔地,尺度与体量常常是传统园林的数倍,同时还面临着现代工程技术的进步,如大型人工水瀑布运用使叠石造山更易达到真实山林的效果等,这些都给叠石造山理念与技艺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其面临当下现实的回应,面临着传承与开拓的使命.从上海鲜花港大型黄石叠山的尺度分析入手,以远观与近游两种方式,分析当代匠师方惠在追求高度、深度、厚度的“三度”目标指导下所获得的“截溪断谷”山林真境的成因,尝试通过现场感知与测绘,解
出自清代叠山家戈裕良之手的环秀山庄假山是中国最好的湖石假山之一,学界有很多研究成果.但扬州叠山匠师方惠认为,学界对环秀山庄和戈裕良的认识有许多似是而非的地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方惠认为把南面作为观赏环秀山庄的主大面是一个巨大的错误,是对观赏者的误导,真正的主大面是入山的问泉亭至补秋山房一线,从这一线观赏才能体会环秀山庄假山洞壑幽深、断谷层叠、山势雄浑的真山之境.戈裕良的技法并非苏州传统技法,而是受扬州影响又具独创性的“深厚法”.历史上记载的叠山家很多,但只有戈裕良才是除了张南垣之外的又一座高峰.张南垣建立
假山优劣之评判多依据古今书籍观点及现存假山遗迹,缺少对当代叠山匠人实践及观点的参考,故对叠山匠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方惠进行特约访谈.访谈中,方惠以其亲身经验就石与山的区别、假山的功能、计成与张南垣的叠山特点、土石山的优势、绘画与叠山的关系、能主之人等若干问题发表看法,阐释其自创叠山方法“取阴”,并提出了辨别假山好坏当首看叠山技法之基础——“拼整”的观点.其观点按学术评价标准评判兴许尚存瑕疵,但仍可作为未来假山优劣判别之考据.正如朱光亚先生评价所言:“方惠老师的理论源于反复实践,于困难中打磨提炼,
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学术期刊出版总库》《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等评价体系,对2008~2020年《玉米科学》载文量、基金论文比、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主要栏目发文量等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玉米科学》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塘池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组成元素,自然式塘池又是中小尺度山水造园中最普遍的水系形态.以当代叠山大师方惠的造园作品为例,系统讨论中小尺度造园中自然式塘池与假山的关系.方惠认为中小尺度的园林可以把园看作是“山中之园”,而塘池则可视作“山中之水”.在此前提下,文章提出塘池理水在“以山定水”“以池承山”“山水互成”“山之余脉”“水之余音”5个层面的构思和工艺.“以山定水”是由山的姿态和尺度决定水的形态和大小;“以池承山”是施工过程中先做旱池再叠假山;“山水互成”是以水体现山的深厚和高远;“山之余脉”是把塘池的驳岸
中国园林“文心”的呈现方式大体有三种:(1)借鉴诗文创作中意在笔先、精心结构等手法来造园筑圃.意在笔先之“意”,主要有两种涵义,一是指作品主题,一是指创作构思,前者是作品所表现的中心思想,即作者对现实的思考,抑或对理想的表现;后者是说造园者要胸有丘壑,能从大处着眼因地造景,从小处着手精心设计,用作诗文的起承转合、虚实结合、先抑后扬等方法来精心营构园林.(2)通过述古与编新、着迹与妙套、应景与应情等基本原则,直接为园名景名点题.述古就是用典,要跟园林的具体景致和游园情形结合起来,在切中造园旨趣和景象意境的基
随着2021年中国首批国家公园的正式设立,自然保护地事业面临着巨大的战略性发展机遇,既有各类自然保护地要进一步整合归并优化,也有规划编制要实现多规合一,还有监督管理要向科学化、精细化转变,更有在信息化时代迈入大数据新纪元的时机下管理要迈向现代化.自然保护地的大数据是大数据背景下的技术产物,与自然保护地建设息息相关,是重要的战略资源.针对当下大数据方向的专门技术人才工作需求及岗位设置进行查询,结果显示此类人才严重缺乏.鉴于大数据手段对自然保护地的建设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梳理了自然保护地与大数据的相关文献
国外数字景观研究经历了长期且完整的体系构建和研究领域的扩展与深入,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总结,将对国内数字景观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利用科学计量软件CiteSpace,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0-2020年的SCI核心期刊内的外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国际领域数字化景观研究的国别差异、机构分布、学科合作网络、研究趋势、知识基础和热点前沿.研究表明:(1)国外数字化景观的发展程序完整,欧美国家学者构筑了知识网络早期的知识骨架,中国学界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2)研究方向多样,网络体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哲学命题,也是科学问题,从生物共生、社会共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同文明时期和谐共生的内涵不同.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三层含义:生命共生、文化共生、区域共生,即人与野生动植物和睦共处,民居建筑及各类游憩、管理、保护设施建筑从选址到形态风格均应尊重地方历史、传承风景文化、保护乡土生态.国家公园生态服务流与生态产品价值流必须惠及地方居民、驱动区域发展,区域城镇与社区需要积极支持国家公园生态系统保护,形成保护促发展、发展促保护的良性可持续机制.按照帕森斯AGIL模型理论,能力提升、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