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各个领域都迎来信息化时代。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想要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需要在秉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上,积极努力的探索创新方法,使得教学得到改革。本文对“互联网+”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如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促使其计算机综合能力与水平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各行业经济发展相融合的一种新型产业经济模式,其对各领域的发展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推動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全面提升。而在教育领域,互联网+同样有着用武之地,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高职计算机专业作为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摇篮,每年都会为社会输入新鲜的计算机人才血液。在“互联网+”背景下,探索适合高校计算机基础的高效教学模式成为当下高校发展的重点课题。借助互联网模式的优势对教学模式进行升级,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不断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专业领域的相关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更新换代速度极快。除对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速度提出更高要求外,也对其教学的优化提升带来更多机遇。首先,“互联网+”的发展为计算机专业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能够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教学形式更为多样,从而满足现代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其次,“互联网+”所产生的网络经济为学生创造了更多参与社会实践并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有助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实践型人才。
但是在高职计算机课程设置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导向、教学手段上无法满足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就导致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所培养出的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往往无法适应各种新技术下的工作状态,从而缺乏人才市场竞争力[1]。同时,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一代高职学生对互联网的使用十分频繁,且受互联网的影响,其生活、学习的方式与习惯也都发生巨大变化,在此情况下,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学习的需求日益多元,且有着自己独到的学习见解。而现阶段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却很少有教师去对先进的网络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应用,从而使教学面貌迟迟未发生变化。
二、“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丰富教育资源
“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内容更新换代速度极快,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一方面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处理信息以及更新上的优势,紧密关注社会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发展需求,及时更新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符合互联网+时代的工作要求。另一方面,学校应充分发挥现代互联网的强大功能,构建起更为立体化的基础教学框架,为学生注入更多互联网思维、“微概念”等,帮助学生了解当前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树立良好的职业目标,实现计算机综合教育技能的前沿性发展。
(二)调整课程内容
针对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社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形式。新型的微课、慕课以及反转课堂成为未来发展的新的教学形式。教师应充分利用新技术在课程方面进行系统化的设计,调整课程内容,实现教学的全面性。
例如,在慕课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和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方式相互联系,对使用在线教学平台的学生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将教育环节分为课前、课上、课后三个部分,课前明确在线学习的任务,课上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汇报表演等探究性学习[2]。课下发挥新时代背景下便利的学习方式,定时推送每一章节重点、难点问题视频、理论文章等让学生在上课时间参与学习之后,利用这些现代平台继续复习并自行实践。
(三)优化课程评价
对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实践性教学的课程,不但要求学生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技巧和实践性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要求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相应的职业岗位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3]。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性计算机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确定出准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
“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的教育评价改变了以往传统中介性的教育评价。教师结合平台提供的学习人员学习活动的不同数据、对学习人员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和深层次的访谈,还包括网络以及社会对课程的各式各样的反应来发现学生的个性问题,并且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在相互评教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也有助于教师积极改进教学中的不足,调整教学策略。
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下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等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专业传统教学思路与方式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此情况下,计算机基础课程需通过丰富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式,优化课程评价来使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得到质的提升,为社会输出更加高素质的专业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翅翅. 浅谈“互联网+“下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21(1):3-4.
[2] 刘永志.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探究[J]. 电脑爱好者(普及版)(电子刊),2021(1):63.
[3] 任福勇,马勇,曾培峰,等. “互联网+“时代计算机学科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2):69-70.
作者简介:刘若星(1979.8——),女,汉族,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专业领域:计算机、教育技术。
课题: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题目:“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课题号:NZJGH2018005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各行业经济发展相融合的一种新型产业经济模式,其对各领域的发展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推動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全面提升。而在教育领域,互联网+同样有着用武之地,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高职计算机专业作为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摇篮,每年都会为社会输入新鲜的计算机人才血液。在“互联网+”背景下,探索适合高校计算机基础的高效教学模式成为当下高校发展的重点课题。借助互联网模式的优势对教学模式进行升级,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不断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专业领域的相关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更新换代速度极快。除对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速度提出更高要求外,也对其教学的优化提升带来更多机遇。首先,“互联网+”的发展为计算机专业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能够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教学形式更为多样,从而满足现代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其次,“互联网+”所产生的网络经济为学生创造了更多参与社会实践并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有助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实践型人才。
但是在高职计算机课程设置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导向、教学手段上无法满足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就导致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所培养出的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往往无法适应各种新技术下的工作状态,从而缺乏人才市场竞争力[1]。同时,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一代高职学生对互联网的使用十分频繁,且受互联网的影响,其生活、学习的方式与习惯也都发生巨大变化,在此情况下,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学习的需求日益多元,且有着自己独到的学习见解。而现阶段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却很少有教师去对先进的网络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应用,从而使教学面貌迟迟未发生变化。
二、“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丰富教育资源
“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内容更新换代速度极快,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一方面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处理信息以及更新上的优势,紧密关注社会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发展需求,及时更新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符合互联网+时代的工作要求。另一方面,学校应充分发挥现代互联网的强大功能,构建起更为立体化的基础教学框架,为学生注入更多互联网思维、“微概念”等,帮助学生了解当前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树立良好的职业目标,实现计算机综合教育技能的前沿性发展。
(二)调整课程内容
针对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社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形式。新型的微课、慕课以及反转课堂成为未来发展的新的教学形式。教师应充分利用新技术在课程方面进行系统化的设计,调整课程内容,实现教学的全面性。
例如,在慕课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和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方式相互联系,对使用在线教学平台的学生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将教育环节分为课前、课上、课后三个部分,课前明确在线学习的任务,课上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汇报表演等探究性学习[2]。课下发挥新时代背景下便利的学习方式,定时推送每一章节重点、难点问题视频、理论文章等让学生在上课时间参与学习之后,利用这些现代平台继续复习并自行实践。
(三)优化课程评价
对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实践性教学的课程,不但要求学生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技巧和实践性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要求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相应的职业岗位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3]。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性计算机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确定出准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
“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的教育评价改变了以往传统中介性的教育评价。教师结合平台提供的学习人员学习活动的不同数据、对学习人员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和深层次的访谈,还包括网络以及社会对课程的各式各样的反应来发现学生的个性问题,并且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在相互评教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也有助于教师积极改进教学中的不足,调整教学策略。
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下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等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专业传统教学思路与方式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此情况下,计算机基础课程需通过丰富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式,优化课程评价来使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得到质的提升,为社会输出更加高素质的专业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翅翅. 浅谈“互联网+“下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21(1):3-4.
[2] 刘永志.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探究[J]. 电脑爱好者(普及版)(电子刊),2021(1):63.
[3] 任福勇,马勇,曾培峰,等. “互联网+“时代计算机学科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2):69-70.
作者简介:刘若星(1979.8——),女,汉族,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专业领域:计算机、教育技术。
课题: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题目:“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课题号:NZJGH2018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