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临床症状表现以全身败血病、传染性鼻炎、流行性肺炎而多见,呈严重危害养兔业重要的传染病之一。防治本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无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种兔群。健康兔群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发生本病用青霉素类、磺胺类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兔巴氏杆菌病兔病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3973 (2010) 04-083-02
兔巴氏杆菌病是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各种兔病的总称。家兔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十分敏感,常引起大批发病和死亡,是严重危害养兔业重要的传染病之一。由于巴氏杆菌的毒力、感染途径以及病程长短不同,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全身败血病、传染性鼻炎、地方流行性肺炎、中耳炎、结膜炎、子宫积脓、睾丸炎和脓肿。该病传播快,各种年龄的兔均可发生,但以幼龄或体质瘦弱的兔更易感染。因此,就如何防治兔巴氏杆菌病,介绍如下。
1 病原
本病病原为巴氏杆菌,又称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细小,卵圆形的短杆菌,大小为1―1.5X0.25―0.5微米,用美蓝染色呈两极染色。无芽胞及鞭毛。在鲜血和血清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但在普通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由于巴氏杆菌毒力强弱不同,呈三种菌落形态。从败血型死亡的兔子新分离的毒力强大的菌株,在血清琼脂表面上培养24小时后长出的菌落,在折射光下有荧光、圆整、半透明、细小。在肉汤内一致浑浊,称光滑型(S型)。从慢性病例或带菌者所分离的菌株,中心多半为不透明的粘性大菌落,无荧光。在肉汤内一致浑浊,称黏液型(M型)。从带菌者所分离的菌株,常出现粗糙而干燥的菌落。在肉汤内产生颗粒状沉淀物,称粗糙型(R型)。病菌存在于病兔的血液、 内脏器官,病变局部和一些外表健康的家兔的上呼吸道粘膜及扁桃体内。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抵抗力不强,一般常用消毒药都能杀死。1%福尔马林、1%碳酸、1%漂白粉、0.1%升汞等溶液,经3―5分钟即能杀死。加热至70℃或56℃经45―60分钟死亡。在粪便中能生存一个月左右,在尸体内能生存三个月。
2流行病学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气候多变的春、秋两季多发,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如不采取措施,可造成全群覆灭。一般发病率从20―70%不等。由于很多家兔鼻腔粘膜(一般约35―75%)带有巴氏杆菌,而不表现临床症状。因此,兔群引进新兔可能把多杀性巴氏杆菌带入,迅速传染于易感兔,这是引起流行的主要原因。长途运输时,由于过分拥挤和饲养不当,或卫生条件不良以及其他疫病等因素的作用,机体抵抗力降低,存在于上呼吸道粘膜以及扁桃体内的巴氏杆菌乘机活动,大量繁殖,增强毒力而引起本病发生。病菌随着病兔的口水、鼻涕、粪便以及尿等排出,又在兔群中引起感染,造成本病流行。病菌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粘膜伤口而感染。
3 症状和病变
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几小时至5天,或更长。主要决定于病菌的毒力、数量、家兔的抵抗力以及侵入的部位等。
(1)全身败血病:根据病程长短不同,可分为急性型和亚急性型。
急性型(或称出血性败血症):病兔精神萎顿。对外界刺激不发生反应,停食,呼吸急促,体温升高至40℃以上,鼻腔流出浆液―脓性分泌物,有时发生下痢。临死前体温下降,四肢抽搐。病程短者24小时内死亡,较长者1―3天死亡。在流行开始时,常有不表现症状而突然倒毙的情况。剖检可见鼻粘膜充血,鼻腔内有许多粘性、脓性分泌物。喉粘膜充血、出血。气管粘膜充血、出血,并有多量红色泡沫。肺严重充血、出血,常呈水肿。心内外膜有出血斑点。肝脏变性,并有许多坏死小点。脾、淋巴结肿大和出血。肠道粘膜充血和出血。胸腔和腹腔均由大量淡黄色积液。
亚急性型:原发或由其他类型转化而成,主要表现为肺炎和胸膜炎。病兔呼吸困难、急促,鼻腔中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常打喷嚏。体温稍升高,食欲减退,有时腹泻,关节肿胀,眼结膜发炎。病程持续1―2周或更长,最后消瘦和衰竭而死亡。剖检可见肺充血、出血,有些病例有脓肿。胸腔积液,胸膜和肺常有乳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鼻腔和气管粘膜充血、出血,并有粘稠的分泌物。淋巴结肿大。
(2)传染性鼻炎:这是养兔场和户经常发生的一种病型。一般传播很慢,但常成为本病的疫源,使兔群不断发生。病初表现为上呼吸道卡他性炎症,流出浆液性鼻涕,以后转为粘性以至脓性鼻漏。病兔经常打喷嚏、咳嗽。由于分泌物刺激鼻粘膜,常用前爪抓、擦鼻部,使鼻孔周围的被毛潮湿、缠结,甚至脱落,上唇和鼻孔皮肤红肿、发炎。经过一段时间后,鼻涕变得更多、更稠,在鼻孔周围形成结痂,堵塞鼻孔,使呼吸更加困难,并有鼾声。通过喷嚏、咳嗽,病原菌通过空气再感染其他兔。由于病兔经常抓、擦鼻部,可将病菌带到眼内、耳内或皮下,因而引起化脓性结膜炎、角膜炎、中耳炎、皮下脓肿、乳腺炎等并发症。病兔最后常因精神萎顿,营养不良,衰竭而死亡。剖检可见鼻腔内积有多量鼻漏,其性质因病程长短而又不同。当病从急性转向慢性时,鼻漏由浆液性变为粘性,粘液脓性。鼻腔粘膜充血,鼻窦和副鼻窦粘膜红肿或水肿,积有多量分泌物。
(3)地方性肺炎:自然发病时,很少能见到肺炎的临床症状。由于家兔运动的机会不多,即使大部分肺实质发生变化,也难以见到呼吸困难的表现。最初表现食欲不振和精神沉郁,常以败血病告终。往往在晚上检视时还健康如常,次晨已经死亡了。
(4)中耳炎(又称斜颈病):单纯的中耳炎不出现临床症状。在能认出的病例中,斜颈是主要临床症状。斜颈是感染扩散到内耳或脑部的结果,而不是单纯中耳炎的症状。斜颈的程度不同,取决于感染的范围。严重的病例,兔向一侧滚转,一直倾斜到抵住围栏为止。病兔不能吃饱喝够,体重减轻,可出现脱水现象。如感染扩散到脑膜和脑组织,则可出现运动失调和其他神经症状。病变主要是一侧或两侧鼓室内有一种奶油状的白色渗出物。病的早期鼓膜和鼓室内壁变红。有时鼓膜破裂,脓性渗出物流出外耳道。中耳或内耳感染如扩散到脑,可出现化脓性脑膜炎的变化。 (5)生殖器官感染:兔的生殖器官感染包括母兔的子宫炎和子宫积脓,以及公兔的睾丸炎和附睾炎。此病主要发生于成年兔。母兔的发病率高于公兔,交配是主要的传染途径,但败血型和传染性鼻炎型的病兔,细菌也可能转移到生殖器官,引起发病。如转变为败血病,则往往造成死亡。慢性感染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母兔在交配后,甚至在几次交配后仍不能怀孕,并可能有粘液脓性的分泌物从阴道排出。
母兔的一侧或两侧子宫扩张。急性感染时,子宫仅轻度扩张,腔内有灰色的水样渗出物。慢性感染时,子宫高度扩张,子宫壁变薄,呈淡黄褐色,子宫腔内充满粘稠的奶油样脓性渗出物,常附着在子宫内膜上。
公兔主要表现一侧或两侧睾丸肿大,质地坚实,有些病例伴有脓肿,同时受胎率降低,由它交配的母兔的阴道有排出物排出,或发生急性死亡。开始表现病变常从附睾开始。
(6)结膜炎:由巴氏杆菌引起的结膜炎很常见,各种年龄的兔均可发生。可以由患鼻炎的兔子抓搔痒引起眼睑感染,或细菌经鼻泪管侵入结膜囊,或经污染的外物带入眼内而感染发病。病兔眼睑红肿,结膜潮红,附着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重者可将眼睑黏住,轻者可转入慢性,红肿消退,但长期流泪。
(7)脓肿:全身各部皮下都可发生脓肿,体表的脓肿易于查出,但内脏器官的脓肿则不易诊断。肺、肝、脑、心、肌肉、睾丸或其他器官和组织内发生的脓肿,未至严重阶段,往往不显临床症状。脓肿通常含有白色到黄褐色奶油状的浓汁。病程较长者形成一个纤维性包囊,长期难以消失。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例剖检变化及细菌学检查不难诊断本病。败血病病例可从心血、脾、肝或体腔渗出物等取病料作细菌学检查。其他类型病例主要从病变部位、浓汁、渗出物和呼吸道、阴道分泌物中分离检查病原菌。对慢性病例和健康带菌的家兔可采取血清学方法进行诊断。试管法:将待检兔的血清做成不同稀释度,加入等量诊断抗原。凝集价在1:40以上者均为阳性反应。玻片法:取被检血清0.1毫升加于玻片上,随后加入等量抗原,于15―20℃温度下进行,摇动玻片使抗原与被检血清均匀混合。阳性反应在1―3分钟内,出现絮状物,液体透明。
5 防治
防治本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无多杀性巴氏杆菌种兔群。这种兔群是通过选择无鼻炎临床症状并经常对鼻腔连续进行细菌学检查,选留无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种兔建立起来的。有条件的兔场用剖腹取胎,或自然分娩后,立即将仔兔隔离进行人工喂养的方法建立无特定病原体,兔群则更为理想。
兔场、户应自繁自养,严禁随便引进兔子。新引进的兔子,必须隔离观察一个月,并须进行细菌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对健康者方可引进兔场。平时加强饲养管理,经常对兔舍、兔笼、饲槽、引水盒进行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兔场严禁畜禽进入,以杜绝或减小传染来源。对兔群必须经常进行临床检查,将流鼻涕、打喷嚏、鼻毛潮湿蓬乱的兔子及时检出隔离饲养观察和治疗,以及淘汰慢性病例。
健康兔群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幼兔35日龄后注射瘟巴二联苗或巴氏杆菌苗。成年兔每半年注射1次,每年两次。兔场发生巴氏杆菌疫情,应尽快将病兔和可疑兔隔离,并对兔场进行彻底消毒,迅速切断疫源。对健康兔中的易感兔群立即紧急注射巴氏杆菌疫苗。也可以在每100千克饲料中加30---40克喹乙醇饲喂,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治疗可用链霉素肌肉注射。每公斤体重5000―10000单位,每日2次,连续5天。磺胺嘧啶每公斤体重0.05―0.2克,每日2次,连续5天。也可用四环素、土霉素、庆大霉素等。急性病例,皮下注射抗出败多价血清,每公斤体重约6毫升,8―10小时后再重复注射一次,有显著疗效。对于有慢性呼吸道症状的病兔,用青霉素、链霉素滴鼻,每毫升各2万单位,每日2次,连续5天。
关键词: 兔巴氏杆菌病兔病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3973 (2010) 04-083-02
兔巴氏杆菌病是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各种兔病的总称。家兔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十分敏感,常引起大批发病和死亡,是严重危害养兔业重要的传染病之一。由于巴氏杆菌的毒力、感染途径以及病程长短不同,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全身败血病、传染性鼻炎、地方流行性肺炎、中耳炎、结膜炎、子宫积脓、睾丸炎和脓肿。该病传播快,各种年龄的兔均可发生,但以幼龄或体质瘦弱的兔更易感染。因此,就如何防治兔巴氏杆菌病,介绍如下。
1 病原
本病病原为巴氏杆菌,又称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细小,卵圆形的短杆菌,大小为1―1.5X0.25―0.5微米,用美蓝染色呈两极染色。无芽胞及鞭毛。在鲜血和血清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但在普通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由于巴氏杆菌毒力强弱不同,呈三种菌落形态。从败血型死亡的兔子新分离的毒力强大的菌株,在血清琼脂表面上培养24小时后长出的菌落,在折射光下有荧光、圆整、半透明、细小。在肉汤内一致浑浊,称光滑型(S型)。从慢性病例或带菌者所分离的菌株,中心多半为不透明的粘性大菌落,无荧光。在肉汤内一致浑浊,称黏液型(M型)。从带菌者所分离的菌株,常出现粗糙而干燥的菌落。在肉汤内产生颗粒状沉淀物,称粗糙型(R型)。病菌存在于病兔的血液、 内脏器官,病变局部和一些外表健康的家兔的上呼吸道粘膜及扁桃体内。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抵抗力不强,一般常用消毒药都能杀死。1%福尔马林、1%碳酸、1%漂白粉、0.1%升汞等溶液,经3―5分钟即能杀死。加热至70℃或56℃经45―60分钟死亡。在粪便中能生存一个月左右,在尸体内能生存三个月。
2流行病学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气候多变的春、秋两季多发,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如不采取措施,可造成全群覆灭。一般发病率从20―70%不等。由于很多家兔鼻腔粘膜(一般约35―75%)带有巴氏杆菌,而不表现临床症状。因此,兔群引进新兔可能把多杀性巴氏杆菌带入,迅速传染于易感兔,这是引起流行的主要原因。长途运输时,由于过分拥挤和饲养不当,或卫生条件不良以及其他疫病等因素的作用,机体抵抗力降低,存在于上呼吸道粘膜以及扁桃体内的巴氏杆菌乘机活动,大量繁殖,增强毒力而引起本病发生。病菌随着病兔的口水、鼻涕、粪便以及尿等排出,又在兔群中引起感染,造成本病流行。病菌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粘膜伤口而感染。
3 症状和病变
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几小时至5天,或更长。主要决定于病菌的毒力、数量、家兔的抵抗力以及侵入的部位等。
(1)全身败血病:根据病程长短不同,可分为急性型和亚急性型。
急性型(或称出血性败血症):病兔精神萎顿。对外界刺激不发生反应,停食,呼吸急促,体温升高至40℃以上,鼻腔流出浆液―脓性分泌物,有时发生下痢。临死前体温下降,四肢抽搐。病程短者24小时内死亡,较长者1―3天死亡。在流行开始时,常有不表现症状而突然倒毙的情况。剖检可见鼻粘膜充血,鼻腔内有许多粘性、脓性分泌物。喉粘膜充血、出血。气管粘膜充血、出血,并有多量红色泡沫。肺严重充血、出血,常呈水肿。心内外膜有出血斑点。肝脏变性,并有许多坏死小点。脾、淋巴结肿大和出血。肠道粘膜充血和出血。胸腔和腹腔均由大量淡黄色积液。
亚急性型:原发或由其他类型转化而成,主要表现为肺炎和胸膜炎。病兔呼吸困难、急促,鼻腔中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常打喷嚏。体温稍升高,食欲减退,有时腹泻,关节肿胀,眼结膜发炎。病程持续1―2周或更长,最后消瘦和衰竭而死亡。剖检可见肺充血、出血,有些病例有脓肿。胸腔积液,胸膜和肺常有乳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鼻腔和气管粘膜充血、出血,并有粘稠的分泌物。淋巴结肿大。
(2)传染性鼻炎:这是养兔场和户经常发生的一种病型。一般传播很慢,但常成为本病的疫源,使兔群不断发生。病初表现为上呼吸道卡他性炎症,流出浆液性鼻涕,以后转为粘性以至脓性鼻漏。病兔经常打喷嚏、咳嗽。由于分泌物刺激鼻粘膜,常用前爪抓、擦鼻部,使鼻孔周围的被毛潮湿、缠结,甚至脱落,上唇和鼻孔皮肤红肿、发炎。经过一段时间后,鼻涕变得更多、更稠,在鼻孔周围形成结痂,堵塞鼻孔,使呼吸更加困难,并有鼾声。通过喷嚏、咳嗽,病原菌通过空气再感染其他兔。由于病兔经常抓、擦鼻部,可将病菌带到眼内、耳内或皮下,因而引起化脓性结膜炎、角膜炎、中耳炎、皮下脓肿、乳腺炎等并发症。病兔最后常因精神萎顿,营养不良,衰竭而死亡。剖检可见鼻腔内积有多量鼻漏,其性质因病程长短而又不同。当病从急性转向慢性时,鼻漏由浆液性变为粘性,粘液脓性。鼻腔粘膜充血,鼻窦和副鼻窦粘膜红肿或水肿,积有多量分泌物。
(3)地方性肺炎:自然发病时,很少能见到肺炎的临床症状。由于家兔运动的机会不多,即使大部分肺实质发生变化,也难以见到呼吸困难的表现。最初表现食欲不振和精神沉郁,常以败血病告终。往往在晚上检视时还健康如常,次晨已经死亡了。
(4)中耳炎(又称斜颈病):单纯的中耳炎不出现临床症状。在能认出的病例中,斜颈是主要临床症状。斜颈是感染扩散到内耳或脑部的结果,而不是单纯中耳炎的症状。斜颈的程度不同,取决于感染的范围。严重的病例,兔向一侧滚转,一直倾斜到抵住围栏为止。病兔不能吃饱喝够,体重减轻,可出现脱水现象。如感染扩散到脑膜和脑组织,则可出现运动失调和其他神经症状。病变主要是一侧或两侧鼓室内有一种奶油状的白色渗出物。病的早期鼓膜和鼓室内壁变红。有时鼓膜破裂,脓性渗出物流出外耳道。中耳或内耳感染如扩散到脑,可出现化脓性脑膜炎的变化。 (5)生殖器官感染:兔的生殖器官感染包括母兔的子宫炎和子宫积脓,以及公兔的睾丸炎和附睾炎。此病主要发生于成年兔。母兔的发病率高于公兔,交配是主要的传染途径,但败血型和传染性鼻炎型的病兔,细菌也可能转移到生殖器官,引起发病。如转变为败血病,则往往造成死亡。慢性感染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母兔在交配后,甚至在几次交配后仍不能怀孕,并可能有粘液脓性的分泌物从阴道排出。
母兔的一侧或两侧子宫扩张。急性感染时,子宫仅轻度扩张,腔内有灰色的水样渗出物。慢性感染时,子宫高度扩张,子宫壁变薄,呈淡黄褐色,子宫腔内充满粘稠的奶油样脓性渗出物,常附着在子宫内膜上。
公兔主要表现一侧或两侧睾丸肿大,质地坚实,有些病例伴有脓肿,同时受胎率降低,由它交配的母兔的阴道有排出物排出,或发生急性死亡。开始表现病变常从附睾开始。
(6)结膜炎:由巴氏杆菌引起的结膜炎很常见,各种年龄的兔均可发生。可以由患鼻炎的兔子抓搔痒引起眼睑感染,或细菌经鼻泪管侵入结膜囊,或经污染的外物带入眼内而感染发病。病兔眼睑红肿,结膜潮红,附着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重者可将眼睑黏住,轻者可转入慢性,红肿消退,但长期流泪。
(7)脓肿:全身各部皮下都可发生脓肿,体表的脓肿易于查出,但内脏器官的脓肿则不易诊断。肺、肝、脑、心、肌肉、睾丸或其他器官和组织内发生的脓肿,未至严重阶段,往往不显临床症状。脓肿通常含有白色到黄褐色奶油状的浓汁。病程较长者形成一个纤维性包囊,长期难以消失。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例剖检变化及细菌学检查不难诊断本病。败血病病例可从心血、脾、肝或体腔渗出物等取病料作细菌学检查。其他类型病例主要从病变部位、浓汁、渗出物和呼吸道、阴道分泌物中分离检查病原菌。对慢性病例和健康带菌的家兔可采取血清学方法进行诊断。试管法:将待检兔的血清做成不同稀释度,加入等量诊断抗原。凝集价在1:40以上者均为阳性反应。玻片法:取被检血清0.1毫升加于玻片上,随后加入等量抗原,于15―20℃温度下进行,摇动玻片使抗原与被检血清均匀混合。阳性反应在1―3分钟内,出现絮状物,液体透明。
5 防治
防治本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无多杀性巴氏杆菌种兔群。这种兔群是通过选择无鼻炎临床症状并经常对鼻腔连续进行细菌学检查,选留无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种兔建立起来的。有条件的兔场用剖腹取胎,或自然分娩后,立即将仔兔隔离进行人工喂养的方法建立无特定病原体,兔群则更为理想。
兔场、户应自繁自养,严禁随便引进兔子。新引进的兔子,必须隔离观察一个月,并须进行细菌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对健康者方可引进兔场。平时加强饲养管理,经常对兔舍、兔笼、饲槽、引水盒进行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兔场严禁畜禽进入,以杜绝或减小传染来源。对兔群必须经常进行临床检查,将流鼻涕、打喷嚏、鼻毛潮湿蓬乱的兔子及时检出隔离饲养观察和治疗,以及淘汰慢性病例。
健康兔群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幼兔35日龄后注射瘟巴二联苗或巴氏杆菌苗。成年兔每半年注射1次,每年两次。兔场发生巴氏杆菌疫情,应尽快将病兔和可疑兔隔离,并对兔场进行彻底消毒,迅速切断疫源。对健康兔中的易感兔群立即紧急注射巴氏杆菌疫苗。也可以在每100千克饲料中加30---40克喹乙醇饲喂,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治疗可用链霉素肌肉注射。每公斤体重5000―10000单位,每日2次,连续5天。磺胺嘧啶每公斤体重0.05―0.2克,每日2次,连续5天。也可用四环素、土霉素、庆大霉素等。急性病例,皮下注射抗出败多价血清,每公斤体重约6毫升,8―10小时后再重复注射一次,有显著疗效。对于有慢性呼吸道症状的病兔,用青霉素、链霉素滴鼻,每毫升各2万单位,每日2次,连续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