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用水形势也越来越紧张,供水调度管理是供水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必须要加强供水调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从而使其适应实际的发展需求。基于此,下文对供水调度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供水调度;管理;信息化
引言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建设,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都离不开水资源的供应,但是我国水资源目前处于相对匮乏的状态,加强供水调度系统的建设对合理有效的应用水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帮助供水调度建立信息化的防御系统以及先进的供水系统,从而促进供水调度的高效运行。
1供水调度系统的概述
供水调度是一个综合的供水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将自来水公司管辖下的取水泵站、水源井、自来水厂、加压泵站、供水管网等重要的供水单元纳入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中,并且借助供水调度系统的供水调度中心可以对各供水单元的实时生产数据和设备运行参数进行远程监测,可以对重要生产部位的监控视频和监控照片进行远程查看,可以对水泵、阀门等多种供水设备进行远程管理。另外,供水调度系统的总体建设目标是为了实现生产数据的公开化,从而为供水工作的科学调度提供可靠的保障。
2供水调度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的调度是对水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供水调度系统的建设目的是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用水量进行合理的规划,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供水调度系统中应用信息化技术,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其效能,还能够推动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但是,在当前的供水调度体系中,由于受到建设及运行环境的影响,在实际调度作业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由于信息化技术在供水调度系统中的应用缺乏整合性,使得供水调度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较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通信系统的正常发挥,导致供水调度效率难以提升;第二,供水调度系统的安全性较低,主要由于外部自然环境对硬件设施和水质带来的破坏和污染,以及内部人为因素带来的潜在威胁。比如,对供水机构的恶意破坏或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系统安全隐患;第三,在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过程中,供水调度系统的节能性比较弱,同时,传统的供水调度方式对电力与水利的损耗程度不同。
3供水调度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供水调度问题的有效解决
3.1建立信息化供水调度防御系统
首先,建立基础的数据库,其主要是对供水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记录、对水源井的地理位置、水质报表以及供水管道网点坐标等进行存储,并且制定完善的数据管理和分析机制,通过对供水调度系统各环节数据进行整合和存储,从而便于对供水调度进行数据分析,增加对灾害或者事故等安全隐患的预测、防范及处理的准确性;其次,建立完善的网络体系,从而保障供水调度系统信息传递、决策发布以及行动指挥的通畅性,同时,在面对自然气候灾害和人为袭击等问题时,要及时与上级部门机构进行沟通,反映事故信息,进而维护供水调度的安全性;最后,引入神经网络控制系统,通过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将对水质、气候、地形、周边环境等项目的实时监测数据与数据库中的供水作业数据分析相融合,在电子地图上将融合的信息进行可视化处理,实现多层次和多形式数据的有机结合,直观、准确地评估灾害或事故的发生情况,增加安全隐患的预测准确度和应急反应的迅速程度,减少城市供水调度系统面临的威胁。
3.2建立健全供水调度的监控系统
在供水工作中,对各种水质、水压建立实时检测点,从而对各个供水区域交接处的水压、水质以及水量进行实时有效的检测,同时在重要管道还要设置流量仪,通过流量仪将数据进行传递,防止突发安全事故发生,要设置能够实现远程控制的调流阀门,从而对供水工作进行远程监控,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因此,针对供水调度的管理,要建立与完善监控系统,从而实现实时监控管理,保障供水调度系统的安全性。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供水企业要对清水出厂、泵站输配、原水供应以及生产调度等进行有效的检测和控制,从而实现供水工程的顺利实施。供水调度的监控系统的建立,对提升实际工作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实际供水管理过程中对原水以及清水的生产调度信息,需要在各个供水企业都要实现共享,以及供水企业同水质管理部门之间也应该实现共享,而对于原水供水系统要进行自动化控制以及优化调度,并将其进行不断的延伸。另外,供水企业要与供水调度监测中心实现数据共享,从而有利于信息的及时交流与传递。
3.3加强通信系统的建立
供水调度系统的运行主要依靠各供水环节的相互协作以及各部门之间反馈和报告作业的信息,而通信系统的建立能够对各供水网点、增压泵等硬件设施的信息进行沟通,并且将远程监控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联系到一起。因此,加强通信系统,能够实现供水调度管理的自动化,提高供水调度系统的管理水平,对保证供水调度系统的高效运转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于通信系统的强化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对通信硬件设备更新和通信系统的维护进行强化,在供水工作中引进具有一定先进性和稳定性的网络系统及硬件设备,比如,在硬件设施方面注重架空线缆、光纤、音频线缆等有线传输介质的建设和维修,在网络环境方面注重供水调度系统的无线式局域网以及卫星接收环境的维护,同时为系统配置独立的数据处理服务器,实现办公场所的网络与广域网之间的数据交换工作,通過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双重强化,提升通信系统的优越性及畅通度;第二,对自来水供应公司的供水设备实时作业参数的接收,比如,无负压式变频设备、无塔型变频设备以及双模变频式供水设备在运作时,水进入自来水的水管网,产生压力和流量的数据,可利用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对该数据进行及时地接收和反馈。由于数据的收集和使用能够使通信系统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因此强化对通信系统的建设要以增加数据接收为主要任务。
3.4优化供水系统 提高供水节能性
传统的供水方式是以蓄水池连接自来水管为主要的供水模式,也就是将蓄水池中的水通过自来水管对城区进行水源供给,当蓄水池中的水进入水池后,其压力归为零,此时对水源进行供给需要大量的物理能量进行支持,从而导致电力和水利的浪费,降低供水调度的节能性。因此,利用信息化供水调度系统的集成化变频和现代化控制特点,在供水调度系统中引入信息化供水调度技术,从而对供水调度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其中,信息化的供水调度系统主要包括无负压式变频设备、无塔型变频设备、数控气压式供水设备、变频调速的恒压式供水设备等。而变频调速恒压式供水系统功能的实现,是以自来水管网中的水压控制为关键,通过信息化处理技术,使供水压力保持在设定压力常数或者函数的范围内,并利用自来水管网中水流量的变化情况对多台水泵设施的运行和停止进行智能控制,从而有效减少电力、水力及物力的额外消耗。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系统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供水调度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供水系统也会进行不断的更新与改进,从而推动供水调度工程的顺利开展。同时,为了适应实际生产需求,供水调度系统要不断引入先进的运作模式和工作方式,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季明.给水企业供水调度管理信息化初探[J].城镇供水,2003(04):22-24+34.
[2]徐廷云.城市供水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J].水利技术监督,2015,23(03):47-49.
关键词:供水调度;管理;信息化
引言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建设,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都离不开水资源的供应,但是我国水资源目前处于相对匮乏的状态,加强供水调度系统的建设对合理有效的应用水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帮助供水调度建立信息化的防御系统以及先进的供水系统,从而促进供水调度的高效运行。
1供水调度系统的概述
供水调度是一个综合的供水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将自来水公司管辖下的取水泵站、水源井、自来水厂、加压泵站、供水管网等重要的供水单元纳入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中,并且借助供水调度系统的供水调度中心可以对各供水单元的实时生产数据和设备运行参数进行远程监测,可以对重要生产部位的监控视频和监控照片进行远程查看,可以对水泵、阀门等多种供水设备进行远程管理。另外,供水调度系统的总体建设目标是为了实现生产数据的公开化,从而为供水工作的科学调度提供可靠的保障。
2供水调度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的调度是对水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供水调度系统的建设目的是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用水量进行合理的规划,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供水调度系统中应用信息化技术,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其效能,还能够推动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但是,在当前的供水调度体系中,由于受到建设及运行环境的影响,在实际调度作业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由于信息化技术在供水调度系统中的应用缺乏整合性,使得供水调度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较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通信系统的正常发挥,导致供水调度效率难以提升;第二,供水调度系统的安全性较低,主要由于外部自然环境对硬件设施和水质带来的破坏和污染,以及内部人为因素带来的潜在威胁。比如,对供水机构的恶意破坏或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系统安全隐患;第三,在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过程中,供水调度系统的节能性比较弱,同时,传统的供水调度方式对电力与水利的损耗程度不同。
3供水调度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供水调度问题的有效解决
3.1建立信息化供水调度防御系统
首先,建立基础的数据库,其主要是对供水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记录、对水源井的地理位置、水质报表以及供水管道网点坐标等进行存储,并且制定完善的数据管理和分析机制,通过对供水调度系统各环节数据进行整合和存储,从而便于对供水调度进行数据分析,增加对灾害或者事故等安全隐患的预测、防范及处理的准确性;其次,建立完善的网络体系,从而保障供水调度系统信息传递、决策发布以及行动指挥的通畅性,同时,在面对自然气候灾害和人为袭击等问题时,要及时与上级部门机构进行沟通,反映事故信息,进而维护供水调度的安全性;最后,引入神经网络控制系统,通过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将对水质、气候、地形、周边环境等项目的实时监测数据与数据库中的供水作业数据分析相融合,在电子地图上将融合的信息进行可视化处理,实现多层次和多形式数据的有机结合,直观、准确地评估灾害或事故的发生情况,增加安全隐患的预测准确度和应急反应的迅速程度,减少城市供水调度系统面临的威胁。
3.2建立健全供水调度的监控系统
在供水工作中,对各种水质、水压建立实时检测点,从而对各个供水区域交接处的水压、水质以及水量进行实时有效的检测,同时在重要管道还要设置流量仪,通过流量仪将数据进行传递,防止突发安全事故发生,要设置能够实现远程控制的调流阀门,从而对供水工作进行远程监控,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因此,针对供水调度的管理,要建立与完善监控系统,从而实现实时监控管理,保障供水调度系统的安全性。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供水企业要对清水出厂、泵站输配、原水供应以及生产调度等进行有效的检测和控制,从而实现供水工程的顺利实施。供水调度的监控系统的建立,对提升实际工作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实际供水管理过程中对原水以及清水的生产调度信息,需要在各个供水企业都要实现共享,以及供水企业同水质管理部门之间也应该实现共享,而对于原水供水系统要进行自动化控制以及优化调度,并将其进行不断的延伸。另外,供水企业要与供水调度监测中心实现数据共享,从而有利于信息的及时交流与传递。
3.3加强通信系统的建立
供水调度系统的运行主要依靠各供水环节的相互协作以及各部门之间反馈和报告作业的信息,而通信系统的建立能够对各供水网点、增压泵等硬件设施的信息进行沟通,并且将远程监控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联系到一起。因此,加强通信系统,能够实现供水调度管理的自动化,提高供水调度系统的管理水平,对保证供水调度系统的高效运转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于通信系统的强化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对通信硬件设备更新和通信系统的维护进行强化,在供水工作中引进具有一定先进性和稳定性的网络系统及硬件设备,比如,在硬件设施方面注重架空线缆、光纤、音频线缆等有线传输介质的建设和维修,在网络环境方面注重供水调度系统的无线式局域网以及卫星接收环境的维护,同时为系统配置独立的数据处理服务器,实现办公场所的网络与广域网之间的数据交换工作,通過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双重强化,提升通信系统的优越性及畅通度;第二,对自来水供应公司的供水设备实时作业参数的接收,比如,无负压式变频设备、无塔型变频设备以及双模变频式供水设备在运作时,水进入自来水的水管网,产生压力和流量的数据,可利用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对该数据进行及时地接收和反馈。由于数据的收集和使用能够使通信系统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因此强化对通信系统的建设要以增加数据接收为主要任务。
3.4优化供水系统 提高供水节能性
传统的供水方式是以蓄水池连接自来水管为主要的供水模式,也就是将蓄水池中的水通过自来水管对城区进行水源供给,当蓄水池中的水进入水池后,其压力归为零,此时对水源进行供给需要大量的物理能量进行支持,从而导致电力和水利的浪费,降低供水调度的节能性。因此,利用信息化供水调度系统的集成化变频和现代化控制特点,在供水调度系统中引入信息化供水调度技术,从而对供水调度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其中,信息化的供水调度系统主要包括无负压式变频设备、无塔型变频设备、数控气压式供水设备、变频调速的恒压式供水设备等。而变频调速恒压式供水系统功能的实现,是以自来水管网中的水压控制为关键,通过信息化处理技术,使供水压力保持在设定压力常数或者函数的范围内,并利用自来水管网中水流量的变化情况对多台水泵设施的运行和停止进行智能控制,从而有效减少电力、水力及物力的额外消耗。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系统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供水调度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供水系统也会进行不断的更新与改进,从而推动供水调度工程的顺利开展。同时,为了适应实际生产需求,供水调度系统要不断引入先进的运作模式和工作方式,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季明.给水企业供水调度管理信息化初探[J].城镇供水,2003(04):22-24+34.
[2]徐廷云.城市供水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J].水利技术监督,2015,23(0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