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生活和故事吗?凡是与科学、自然、户外、旅游、动物相关的作品都可以在这里展示。
请把照片(3—5张)和文字(500字左右)发给我们,记得留下你的联系方式,有稿费哟!邮箱:ttakx2013@126.com
瓦迪拉姆有着约旦最为壮观的沙漠景色,因为这里的地貌非常像月球的地貌,所以又叫“月亮谷”,有好几部科幻题材的电影都是在这里取景的,这里还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我们来到月亮谷时已经接近傍晚。我们住在沙漠中的帐篷里,格外寒冷。好在营地大厅设在一个宽大无比的帐篷中,里面生着旺旺的炉火,非常温暖。一些当地人围坐在炉火旁弹琴、唱歌、说笑。我们一家一直待在这里,直到要睡觉才恋恋不舍地回到自己的帐篷。一晚别有一番感受的帐篷住宿,使我更加期待转天的沙漠探险。
第二天,我们驱车前往沙漠腹地。吉普车在沙漠中驰骋,一座座起伏的山丘从我的眼前飞驰而过,巨大的风化岩石就像高大雄伟的城堡矗立在眼前。狭窄的峡谷、广袤无垠的红色沙漠,所有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如此新奇。不得不说的是那鬼斧神工的天然石拱桥,高高地横跨在两块巨石之间。要想爬上去可没那么容易,因为根本没有人工打造的阶梯可供攀登。经过一番努力,我和爸爸终于登上了石拱桥顶。我感觉自己就像攀岩健将一样厉害。
离开月亮谷,经过近4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死海。以前,我从书上了解到,因为死海含盐量很高,所以海水里甚至沿岸陆地上都没有生物能够存活,“死海”之名因此而来。现在,当我真正步入死海时,才终于发现了它的神奇之处!由于死海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所以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能在死海中自由地漂浮。我亲自下水验证了这一说法。一开始,我慢慢地掌握着平衡,后来就能很自如地平躺在海面上,悠闲地享受阳光,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不过在死海漂浮一定要注意,动作不能太大,否则咸咸的海水灌到嘴里或者溅到眼睛里,那可真是让人难受。
无论是去月亮谷沙漠探险,还是到死海漂浮,这一路的经历让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成长阅历。约旦,这个美丽的中东国家,也将永远停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鲜为人知的“微塑料” 王言之
指导教师:朱俊融
“爸爸,今天新闻讲什么呢?”看到爸爸一脸专注的模样,我很好奇。
“来,先给你看一个视频。”爸爸打开手机。
一行字幕跳进我的眼里:微塑料——海洋中的MP2.5!
“哦,原来这周‘爸爸讲新闻’的内容是‘微塑料’啊!微塑料是什么呢?”我盯着视频:《人民日报》、光明网等媒体报道,国外科学家在海洋鱼类身体里发现了一种细小的塑料颗粒,人类排泄物中也发现了这种颗粒。于是,一个崭新的名词——“微塑料”走进了公众的视野。
人的排泄物里有微塑料,也就是說,微塑料在我们的肚子里!但是人类又不吃塑料,它们是怎么钻进人的肚子里的呢?
我满怀疑问地往下看视频:游荡的微塑料漂散在海洋中,鱼类张嘴呼吸时,微塑料顺着水流,很容易地进入鱼的体内。人把鱼钓上来吃掉,鱼体内的微塑料也就进入了人的身体里。
虽然,科学家还不清楚这些微塑料对人类健康有多大的影响,但想必是无益的。可是,哪儿来的这么多微塑料呢?
视频仿佛和我心有灵犀,我正疑惑呢,它就开始解答了:生活中广泛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塑料制品,它们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在风吹日晒中破碎、变小,变成了比颗粒更小的微塑料。其中一半以上的微塑料会避开污水处理系统而进入河流、海洋。
原来,微塑料产生的源头是生活中的塑料制品。我立刻在家里搜罗了一圈,我们家的塑料制品好多啊!饮料瓶、塑料袋、盐罐子、外卖包装盒、我的签字笔盖……
就在我忙着搜寻“罪魁祸首”时,门铃响了,原来是妈妈的快递到了。啊!那一圈一圈地缠绕在快递盒上的透明胶带不也是塑料吗!在爸爸的帮助下,我上网检索了一番,发现国家邮政局发布了最新数据,“双十二”当天,全国揽收快递超过4亿件。这么多快递要使用多少透明胶带啊!
见我吃惊地呆在那里,爸爸安慰我:“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展行动,加强防控。我国很久以前就开始实施‘限塑令’,而且目前,许多城市已启动垃圾分类工作。德国提出包装废弃物应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最终处置’的顺序处理:美国一些地方则根据包装回收利用率的高低,适当免除企业相关税收。这些都是人类为了减少塑料污染而做出的努力啊!”
“嗯!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尽量少用塑料制品,爸爸您看怎么样?”
“当然好啊。我已经给你和弟弟买了不锈钢吸管,这样你们喝牛奶的时候就不需要塑料吸管了。”
“老爸您真牛,这个主意好!我也会跟爷爷说,请他买菜的时候用布袋子:还得跟妈妈和奶奶说,叫她们买玻璃瓶装的化妆品。”糟了,我突然想起未了,弟弟的纸尿片里也有塑料!怎么办?
还是老爸有高招:“换成布尿片。”
我们在生活中制造了这么多塑料垃圾,微塑料看似微不足道,却实实在在地污染着环境,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我们是不是应该行动起来,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