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已经开始大量生产砖瓦,在建筑中砖瓦的使用量也远远超越前代。这一时期,砖瓦的质量与标准化程度较以前有所提高。这些,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历史上有秦砖汉瓦之称。
秦汉时代的筒瓦,外形式样比较接近,但细心观察,则会发现两者有一定的差异,主要差异在于秦筒瓦的制坯多采用泥条盘筑法,内部多为麻点纹;而汉筒瓦一般不用盘筑法,内部一般为布纹。这种外形上的差异,其实是筒瓦加工过程中制瓦工艺的显著差别,主要是其筑法有异。
一、纹饰与纹式
《淮南子·说林训》:“陶人弃索,车人掇之;屠者弃销,锻者拾之。” 其中提到的索,指的是绳索。陶人抛弃的绳子,被车人拣去利用,说明古时陶人是用绳子的。陶人为什么用绳,用在什么地方?这就不得不说古代陶器上的绳纹。
绳纹是古代陶器上出现最多的纹式之一。我国从新石器时代到唐代,都有大量的绳纹陶器和绳纹砖瓦被发现。
陶器上为何会有绳纹?因为在制陶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陶泥具有最好的粘结性,而且粘结处越牢固越好,如陶器上要接底或粘耳,瓦上要接瓦当。但在有些场合则相反,如脱模之时,则希望泥不要粘结,分离得越干净越好。然而泥本身就有粘性,易与其他加工器具粘连,造成加工的不便和次品废品的产生。因此,古人采用了许多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如以草灰为脱模剂等。另外,古人大约很早也发现,潮湿的绳索,也具有与泥容易脱离的特点,所以,古人制陶,在许多场合都借助绳索的这种特点。用带绳的器具加工陶坯,可以避免制陶过程中泥与器具的粘连。同时,也就留下了绳子的印痕。
例如,缠绕有绳子的陶拍,用来拍击砖范中的泥土,就会印下陶拍与绳子的形状。这种印痕,在唐代的大砖上常常发现。我们通过这种印痕,可以推测陶拍的形状与上面所缠绳子的情形。
但古代的器物上存留之绳纹,形式众多。有长纹与短纹,有排列整齐的顺纹与纵横交错的乱纹,有粗绳纹与细绳纹,有陶器外侧的绳纹与内侧绳纹,有纵纹,有横纹,有全部纹与局部纹,有单元清晰的纹式与分不出单元的纹式。要想搞清楚之所以出现这些不同形式的原因,那么,在研究中就必须一一区别对待。现代有些考古报告中,对于绳纹的画法大多千篇一律,文字描述也很难反映和记录纹式的实际状况,只能算作示意性的记录。而运用照相拓印之法,则能较好地反映绳纹的结构和特征。
我们认为,有意在器物上增添的装饰性花纹,可称之为纹饰。而器物上加工制造时留下的印痕,则不能称为饰,我们姑且称其为纹式。纹式与纹饰不同。认清这一点,对于研究加工工艺是比较重要的。而从考古发现的器物分析,器物之上,有些是加工纹式,有些是装饰纹饰,还有一些则两种功能兼而有之。
古代器物上的绳纹,出现很早,大部分应当属于加工痕迹。
这些绳纹产生之因大约如下,即运用了绳拍、绳模、绳垫。
绳拍之痕,以唐砖上最为清晰。唐代的绳纹器物已经不多,但在一些砖上还保存有绳纹。唐绳纹砖上的绳纹一般仅存于一面,为绳拍拍印上的。这一面即砖模的上部,用拍子拍击,可以使其密实。唐砖上有绳纹的这一面,往往不满拍为纹,很多砖面上仅拍一两下。经观察,一种拍子是在条板上绕绳拍之,一种拍子是在圆棒上绕绳拍之,两者之印痕不同。
绳模之痕,可以陶鬲为例,大多陶鬲腹部平行的竖直绳纹,即为模桶所为。
绳垫之纹,尚未有明显证据。我们疑心尖底瓶外之细线纹,即为绳垫之痕。
现就常见筒瓦之上的绳纹,研究这些纹式产生的成因。
二、筑的技艺
中国古代有一种建筑与加工技术,称为筑,筑就是击打捣压。最常见者为夯土加工,以版为范,内实以土,以木杵或铁石工具对土击打捣压,使土质坚实。在筑城筑墙,筑堤筑坝,修建建筑台基的工程中,这种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
筑也应用于器物制造,特别是砖瓦陶瓷制造,筑的工艺必不可少。《周礼》中就记有筑氏一职。
筑也可以称为埏。《荀子·性恶篇》卷十七:“故陶人埏埴以为器。”唐人杨倞注曰:“陶人,瓦工也。埏,击也,埴,粘土也。击粘土而成器。”(四库本)
有人认为抟也是筑的别名。《周礼注疏·考工记》卷三十九(四库本):“摶埴之工二。”注:“摶之言拍也。埴,粘土也。”这两则注里都提到制陶过程中,要击要拍,这里的拍击,就是筑的一种。但埏与抟可能原来是捏塑之义,后被人引申为击筑。
制作数量较大的器物,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大多都有范。朱彝尊撰《经义考》卷一百八十四说:“陶人之治土也,必揉木以为范。”如铸钱,往范中填泥制作钱模,就必须“筑”。 汉宣帝时的钱范上即有显示“筑”工艺的铭记,文曰:“神爵二年四月壬午造,九月乙酉筑。”[1]
加筑可以使泥土与范结合紧密,令制品具有规范形状,同时,筑也是提高泥土密实度的一种方法。再如制土坯,将泥土放入坯模,用力筑压,使之填充满坯模中各部分的空隙,这样制出来的土坯,就饱满而有棱有角。经过加筑之后,其土坯坚实致密,少有空腔缝隙。其实,现代浇注混凝土,翻沙铸造都离不开“筑”这一道捣实作业的工艺,只不过名称不同而已。
古人造瓦时,也要用到筑的工艺。下面我们将谈到这个问题。
三、秦代筒瓦的制法
无论秦汉,其制瓦均使用了陶轮,这有如下证据:其瓦舌上有在陶轮上加工时形成的旋纹,而瓦舌是与瓦筒一体的;其次,瓦体皆比较圆,有些绳纹筒瓦外侧加工有抹带,抹带也具有旋纹。这些,都可以证明秦汉筒瓦加工时运用了陶轮。
陶轮古人名之曰钧,钧或书为均。《两汉博闻》卷二引:“张晏曰:陶家名模下圆转者为钧。”[2] 《周易玩辞》:“陶人制物之形者谓之均。”[3]旋转陶轮则叫运钧,现代民间制陶瓷与旧时制瓦,还使用这种传统的陶钧。
关中地区常见战国晚期与秦代的筒瓦,就目前所见,一般都采用的是泥条盘筑法。
在春秋时期雍城出土的板瓦上和秦始皇陵建筑遗址中出土的建筑材料中[4] ,均可见运用内筑法才能出现的长而连续不断的绳纹(见图一、图二 )。
这一时期的筒瓦,外侧是绳纹,内侧是麻点纹。瓦外的绳纹,是一种顺向瓦长、平行密布的长绳纹,绳纹贯穿到底,一般并不中断,也无交错混乱。有些筒瓦外侧的绳纹上分布有抹带,将长绳纹抹为数段,作为装饰。筒瓦内侧的麻点纹,其表现为一组组大如黄豆的凹坑,排列混乱,没有规律。麻点纹出现的时代也很早,至战国时代甚为流行。战国时期的釜底常见一种大麻点纹,与瓦内的麻点纹形状不太一样,其原因可能是两者加工工具有一定差别。
根据以上所述战国与秦代筒瓦特征,我们认为,这种筒瓦外侧的绳纹,并非绳纹短拍拍出,而是运用的绳纹模板。之所以这样认为,有两个理由:其一,绳纹拍板面积有限,用绳纹拍板拍印不出这样长而不中断,而且平行均布的绳纹;其二,在圆筒状的瓦筒外侧,用平面的陶拍拍印,其陶拍无法与弧面完全吻合。所以,拍出的绳纹必然在拍击处中间深,两侧浅。今所见筒瓦上之绳纹,却深浅均匀,连接不断。同时,这种筒瓦上之绳纹,也非绕麻绳圆棍滚印之痕。同理,绕绳圆棍也造不出这样的绳纹。那么,这样的绳纹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推测,是运用绳纹模板的结果。我们可以通过对加工工艺的分析,来研究这些纹式的形成。结合这种筒瓦其他特征,其加工工艺大约如下:
第一步,在陶轮上竖立筒状内瓦模,用泥条一层层围盘瓦坯筒。盘满之后,用陶拍从外侧开始逐渐拍匀。再用一个可以弯曲为圆筒的、竖向缠绕满绳索的绳板将其包围起来,形成外模筒。在外模筒外简单击筑,让泥与绳板筒粘合。
第二步,抽出其中的筒状内模。人手入其内筒,用陶拍向外层层筑击,直至筑遍而止。当然,也可以手持陶拍为内垫,自外击打相应部位。所用的陶拍,状如蘑菇,大面上有许多凸形小突起,压出的印痕如同麻点,故被称为“麻点纹”。这种小陶拍上之所以加工出许多凸点,应当是防止粘结的一种技术。瓦筒的长度,因人手臂的长度所限,故一般不超过臂长。
第三步,在坯筒上部加工瓦舌。然后将坯体与绳模提下陶轮,放置到晾晒场所。去掉所围绳板,进行晾晒。经过这道内筑,坯筒内部尽为麻点纹(见图三),外部则因绳板所印,布满绳纹。
其余工艺,不再细述。
从其击筑特点而言,我们可称此种筒瓦加工方式为内筑法。因坯筒内部空间狭小,陶拍内筑难以用力;同时陶拍面积很小,作为陶垫,自外拍筑,也同样加工比较缓慢。这些特点,对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是有所影响的。
四、汉代筒瓦的制法
汉代绳纹筒瓦的制法与秦代已经不同,但西汉早期,还延续秦代的制法,如汉初刘邦之墓长陵,刘盈之墓安陵,封土顶上都发现有麻点纹筒瓦。
汉代的绳纹筒瓦与秦瓦的区别,从加工痕迹观察,其外部相近,内部不见麻点纹,而是布纹,同时已经不使用泥条盘筑法。另外,秦代的筒瓦壁薄,汉代的则微厚;秦瓦质地坚实致密,汉瓦则稍显疏松。
汉代筒瓦之内部多为布纹,这说明其技术与现代所能见到的传统民间制瓦技术已经接近。现代民间传统制瓦技术,是在制瓦模桶上包一个洗去宿泥的湿布套,然后再用铁线泥弓,从长方形泥垛上切下一片泥,包在模桶布套外。拍打均匀并抹光泥外侧,使之成为一个附在模桶上的泥筒。然后带坯提出模桶放在晾晒场地上,抽出其内的桶与布,筒形瓦坯即直立于地面。等瓦坯筒微干时,用划针从瓦坯筒内匀划几道竖槽,这样,等瓦坯筒干透时,轻轻一拍即分裂为几片瓦坯。在这种工艺中,瓦坯内侧贴于布上,故其瓦之内侧印有布纹,瓦外则为抹刀光平,故为平光的素面。瓦的侧面,内部为划针痕,外部为断裂痕。
有的汉瓦,瓦内并无切割痕。两相比较,汉筒瓦除了其外侧有绳纹之外,其余部分与传统小青瓦的工艺痕迹相类,两者加工工艺应当也比较接近。但汉瓦外侧布满绳纹,这一现象,说明其外侧加工方法与今不同。
综合上述资料,我们推测,汉代筒瓦制作工艺如下:
第一步,在陶轮上放置瓦筒内模,上罩一湿布套。用泥弓从泥垛上切割一片泥,包围在内模之外,形成坯筒。用泥刀拍平接缝,外表抹匀。这种在内模上套布套的作用,与制陶用绳拍绳筒作用相同,也是怕泥粘连,不便于制器。《江西通志》卷一百三十五引唐英所撰《陶務叙畧碑記》,文中 “琢器做坯”曰:“其鑲方稜角之坯,則用布包泥,以平板拍練成片,裁成塊叚,即用本泥調糊粘合。”[5] 与布接触的泥面上,即存有了布纹。汉瓦内部的布纹,也是这样产生的。
第二步,在泥坯筒外,用一可以弯曲为圆筒的、竖向缠绕满绳索的绳板将其包围起来,形成外模筒。在外模筒外用木拍上下击筑,让泥与内模桶与外绳板筒充分结合。这样拍击的作用,不但是定型的要求,也可使瓦的质地更加致密。
第三步,在坯筒上部加工瓦舌。抽出其中的筒状内模。然后将外绳模与坯体提出,去掉所围绳板,进行晾晒。经过这些工艺,坯筒内部尽为布纹,外部则因绳板所印,布满绳纹。瓦舌下部因有收分,故布筒因收缩而形成的皱纹也印在筒内。
第四步,待瓦坯半干,用划针在内侧划分瓦线。也有不用划针者,而是在内模上预先留有二道突起的竖棱,使做出的坯筒内部形成两条凹槽,作为分瓦线。
其余工艺,不再赘述。
这种在瓦坯外包以环形绳纹模板,然后从外拍打加工之术,可以称为“外筑法”(见图四)。
汉时的内外瓦桶,按后代制小青瓦工具分析,大约也是以竹木材料所制。同时,也可以一手持绳拍,另一手用棍击打之,绳拍当以木为之,其形如同蝇拍,其上部横缠一层绳子。其上绳子的粗细,也就是瓦上绳纹的粗细。不同的是,绳拍上的绳子是突起的,而瓦上所留之绳纹,则是凹下去的。绳拍平直,瓦筒形却是圆筒,二者并不能完全吻合,故绳拍之痕在筒瓦面上形成了一个个小的平面单元。如果加工时瓦筒直立,而持拍人斜向拍击,则其上之绳纹就是斜向的。绳子之作用,主要是不粘泥,特别是用力拍击时,而一般的木拍则易将泥粘起。
五、筒瓦制作工艺变革的意义
中国古代发明的制瓦技术,其工艺技术是不断演进的。其中,战国晚期秦至汉初之交,是筒瓦制瓦术的一次重要变化时期。在此之前,其生产工艺以秦瓦为代表,在此之后,其生产工艺则以汉瓦为代表。秦瓦在制造中,运用的是内筑法,汉瓦则改进为外筑法。
内筑法运用的是绳纹模筒,泥坯附在模筒之内。加工者手持陶拍,在瓦筒内侧进行拍压。其陶拍形若蘑菇状,筑加工形成的纹式处于瓦筒之内侧,表现为一组组的麻点状。
外筑法运用的是拍板,其隔着瓦坯外侧围衬的绳纹模板击打。形成的筑加工纹式,是顺长而不中断的绳纹。汉瓦的内侧衬以布模,因此瓦的内侧显示为布纹。秦瓦与汉瓦使用的绳纹模筒,上面皆围衬有一周绳纹。故外面形成的纹式也是顺长的绳纹。
但在拍击时,如果从上向下连续拍击一行,转一角度,再从上向下连续拍击一行,这样加工,就会产生棱面。即筒外侧的绳纹依然清晰,一条一条并不乱。但因拍版是平面的,使本当为圆形的筒瓦外侧产生不太显著的棱面,如同多棱柱。这一特征,在汉以后北朝时期的筒瓦上表现更加明显。
早期不拍筑外绳筒,而后改为自外拍击,大约是早期没有解决其内模的脱模技术。汉代改用湿布作为内衬,解决了瓦坯内模的脱模问题,应当是这种技术改革的核心。而汉代筒瓦,加以布衬。同时,其内模柱往往上部微细一些,让内模有一点锥度,这种形状,也便于脱模。
两相比较,汉筒瓦的生产效率比之秦筒瓦,更高一些,战国和秦时期的筒瓦制造工艺则要稍显落后。这是因为:泥条盘筑生产工艺落后,耗时费工。内筑法空间狭小,施展不开手脚,有力用不出。如果改为汉代的加工方式,不用泥条盘筑,从外侧拍打筑泥,一次拍击面积大,用力顺达,力量透彻,操作方便,生产效率自然可以大大提高。因此,秦汉筒瓦间小小的纹式变化,看起来似乎无关紧要,然而,其间却暗藏着一场制瓦的技术革命。这场革命,使生产瓦的效率大大提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因为生产效率的提高,会促进生产成本的下降,使更多的地方采用瓦面屋顶。这项制瓦技术的革新,对扩大汉代建筑用瓦的普及程度,具有重要地推动意义。
但是,也毋庸讳言,战国秦瓦的制作效率虽低,但瓦的质量较高,许多秦瓦制作之精确实令汉瓦难与比肩。究其原因,秦瓦所用之泥从选料到炼制,都比汉瓦为细,同时烧制火候也往往掌握得比汉瓦为妙,所以可以制得很薄而不渗漏。同时可能还有制瓦手工业管理方面的原因。认识秦汉筒瓦的不同生产工艺,不仅对于了解中国古代传统制瓦技术有所帮助,同时,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注释:
[1]姜宝莲、秦建明:《汉锺官铸钱遗址》,第五章,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4页。
[2]见宋人杨侃辑《两汉博闻》卷二。四库全书本。
[3]见宋人项安世《周易玩辞》卷十五,四库全书本。
[4]秦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文物出版社。
[5]引自《江西通志》所载明人陶英撰《陶务叙略碑记》第七工序。四库全书本。
秦汉时代的筒瓦,外形式样比较接近,但细心观察,则会发现两者有一定的差异,主要差异在于秦筒瓦的制坯多采用泥条盘筑法,内部多为麻点纹;而汉筒瓦一般不用盘筑法,内部一般为布纹。这种外形上的差异,其实是筒瓦加工过程中制瓦工艺的显著差别,主要是其筑法有异。
一、纹饰与纹式
《淮南子·说林训》:“陶人弃索,车人掇之;屠者弃销,锻者拾之。” 其中提到的索,指的是绳索。陶人抛弃的绳子,被车人拣去利用,说明古时陶人是用绳子的。陶人为什么用绳,用在什么地方?这就不得不说古代陶器上的绳纹。
绳纹是古代陶器上出现最多的纹式之一。我国从新石器时代到唐代,都有大量的绳纹陶器和绳纹砖瓦被发现。
陶器上为何会有绳纹?因为在制陶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陶泥具有最好的粘结性,而且粘结处越牢固越好,如陶器上要接底或粘耳,瓦上要接瓦当。但在有些场合则相反,如脱模之时,则希望泥不要粘结,分离得越干净越好。然而泥本身就有粘性,易与其他加工器具粘连,造成加工的不便和次品废品的产生。因此,古人采用了许多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如以草灰为脱模剂等。另外,古人大约很早也发现,潮湿的绳索,也具有与泥容易脱离的特点,所以,古人制陶,在许多场合都借助绳索的这种特点。用带绳的器具加工陶坯,可以避免制陶过程中泥与器具的粘连。同时,也就留下了绳子的印痕。
例如,缠绕有绳子的陶拍,用来拍击砖范中的泥土,就会印下陶拍与绳子的形状。这种印痕,在唐代的大砖上常常发现。我们通过这种印痕,可以推测陶拍的形状与上面所缠绳子的情形。
但古代的器物上存留之绳纹,形式众多。有长纹与短纹,有排列整齐的顺纹与纵横交错的乱纹,有粗绳纹与细绳纹,有陶器外侧的绳纹与内侧绳纹,有纵纹,有横纹,有全部纹与局部纹,有单元清晰的纹式与分不出单元的纹式。要想搞清楚之所以出现这些不同形式的原因,那么,在研究中就必须一一区别对待。现代有些考古报告中,对于绳纹的画法大多千篇一律,文字描述也很难反映和记录纹式的实际状况,只能算作示意性的记录。而运用照相拓印之法,则能较好地反映绳纹的结构和特征。
我们认为,有意在器物上增添的装饰性花纹,可称之为纹饰。而器物上加工制造时留下的印痕,则不能称为饰,我们姑且称其为纹式。纹式与纹饰不同。认清这一点,对于研究加工工艺是比较重要的。而从考古发现的器物分析,器物之上,有些是加工纹式,有些是装饰纹饰,还有一些则两种功能兼而有之。
古代器物上的绳纹,出现很早,大部分应当属于加工痕迹。
这些绳纹产生之因大约如下,即运用了绳拍、绳模、绳垫。
绳拍之痕,以唐砖上最为清晰。唐代的绳纹器物已经不多,但在一些砖上还保存有绳纹。唐绳纹砖上的绳纹一般仅存于一面,为绳拍拍印上的。这一面即砖模的上部,用拍子拍击,可以使其密实。唐砖上有绳纹的这一面,往往不满拍为纹,很多砖面上仅拍一两下。经观察,一种拍子是在条板上绕绳拍之,一种拍子是在圆棒上绕绳拍之,两者之印痕不同。
绳模之痕,可以陶鬲为例,大多陶鬲腹部平行的竖直绳纹,即为模桶所为。
绳垫之纹,尚未有明显证据。我们疑心尖底瓶外之细线纹,即为绳垫之痕。
现就常见筒瓦之上的绳纹,研究这些纹式产生的成因。
二、筑的技艺
中国古代有一种建筑与加工技术,称为筑,筑就是击打捣压。最常见者为夯土加工,以版为范,内实以土,以木杵或铁石工具对土击打捣压,使土质坚实。在筑城筑墙,筑堤筑坝,修建建筑台基的工程中,这种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
筑也应用于器物制造,特别是砖瓦陶瓷制造,筑的工艺必不可少。《周礼》中就记有筑氏一职。
筑也可以称为埏。《荀子·性恶篇》卷十七:“故陶人埏埴以为器。”唐人杨倞注曰:“陶人,瓦工也。埏,击也,埴,粘土也。击粘土而成器。”(四库本)
有人认为抟也是筑的别名。《周礼注疏·考工记》卷三十九(四库本):“摶埴之工二。”注:“摶之言拍也。埴,粘土也。”这两则注里都提到制陶过程中,要击要拍,这里的拍击,就是筑的一种。但埏与抟可能原来是捏塑之义,后被人引申为击筑。
制作数量较大的器物,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大多都有范。朱彝尊撰《经义考》卷一百八十四说:“陶人之治土也,必揉木以为范。”如铸钱,往范中填泥制作钱模,就必须“筑”。 汉宣帝时的钱范上即有显示“筑”工艺的铭记,文曰:“神爵二年四月壬午造,九月乙酉筑。”[1]
加筑可以使泥土与范结合紧密,令制品具有规范形状,同时,筑也是提高泥土密实度的一种方法。再如制土坯,将泥土放入坯模,用力筑压,使之填充满坯模中各部分的空隙,这样制出来的土坯,就饱满而有棱有角。经过加筑之后,其土坯坚实致密,少有空腔缝隙。其实,现代浇注混凝土,翻沙铸造都离不开“筑”这一道捣实作业的工艺,只不过名称不同而已。
古人造瓦时,也要用到筑的工艺。下面我们将谈到这个问题。
三、秦代筒瓦的制法
无论秦汉,其制瓦均使用了陶轮,这有如下证据:其瓦舌上有在陶轮上加工时形成的旋纹,而瓦舌是与瓦筒一体的;其次,瓦体皆比较圆,有些绳纹筒瓦外侧加工有抹带,抹带也具有旋纹。这些,都可以证明秦汉筒瓦加工时运用了陶轮。
陶轮古人名之曰钧,钧或书为均。《两汉博闻》卷二引:“张晏曰:陶家名模下圆转者为钧。”[2] 《周易玩辞》:“陶人制物之形者谓之均。”[3]旋转陶轮则叫运钧,现代民间制陶瓷与旧时制瓦,还使用这种传统的陶钧。
关中地区常见战国晚期与秦代的筒瓦,就目前所见,一般都采用的是泥条盘筑法。
在春秋时期雍城出土的板瓦上和秦始皇陵建筑遗址中出土的建筑材料中[4] ,均可见运用内筑法才能出现的长而连续不断的绳纹(见图一、图二 )。
这一时期的筒瓦,外侧是绳纹,内侧是麻点纹。瓦外的绳纹,是一种顺向瓦长、平行密布的长绳纹,绳纹贯穿到底,一般并不中断,也无交错混乱。有些筒瓦外侧的绳纹上分布有抹带,将长绳纹抹为数段,作为装饰。筒瓦内侧的麻点纹,其表现为一组组大如黄豆的凹坑,排列混乱,没有规律。麻点纹出现的时代也很早,至战国时代甚为流行。战国时期的釜底常见一种大麻点纹,与瓦内的麻点纹形状不太一样,其原因可能是两者加工工具有一定差别。
根据以上所述战国与秦代筒瓦特征,我们认为,这种筒瓦外侧的绳纹,并非绳纹短拍拍出,而是运用的绳纹模板。之所以这样认为,有两个理由:其一,绳纹拍板面积有限,用绳纹拍板拍印不出这样长而不中断,而且平行均布的绳纹;其二,在圆筒状的瓦筒外侧,用平面的陶拍拍印,其陶拍无法与弧面完全吻合。所以,拍出的绳纹必然在拍击处中间深,两侧浅。今所见筒瓦上之绳纹,却深浅均匀,连接不断。同时,这种筒瓦上之绳纹,也非绕麻绳圆棍滚印之痕。同理,绕绳圆棍也造不出这样的绳纹。那么,这样的绳纹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推测,是运用绳纹模板的结果。我们可以通过对加工工艺的分析,来研究这些纹式的形成。结合这种筒瓦其他特征,其加工工艺大约如下:
第一步,在陶轮上竖立筒状内瓦模,用泥条一层层围盘瓦坯筒。盘满之后,用陶拍从外侧开始逐渐拍匀。再用一个可以弯曲为圆筒的、竖向缠绕满绳索的绳板将其包围起来,形成外模筒。在外模筒外简单击筑,让泥与绳板筒粘合。
第二步,抽出其中的筒状内模。人手入其内筒,用陶拍向外层层筑击,直至筑遍而止。当然,也可以手持陶拍为内垫,自外击打相应部位。所用的陶拍,状如蘑菇,大面上有许多凸形小突起,压出的印痕如同麻点,故被称为“麻点纹”。这种小陶拍上之所以加工出许多凸点,应当是防止粘结的一种技术。瓦筒的长度,因人手臂的长度所限,故一般不超过臂长。
第三步,在坯筒上部加工瓦舌。然后将坯体与绳模提下陶轮,放置到晾晒场所。去掉所围绳板,进行晾晒。经过这道内筑,坯筒内部尽为麻点纹(见图三),外部则因绳板所印,布满绳纹。
其余工艺,不再细述。
从其击筑特点而言,我们可称此种筒瓦加工方式为内筑法。因坯筒内部空间狭小,陶拍内筑难以用力;同时陶拍面积很小,作为陶垫,自外拍筑,也同样加工比较缓慢。这些特点,对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是有所影响的。
四、汉代筒瓦的制法
汉代绳纹筒瓦的制法与秦代已经不同,但西汉早期,还延续秦代的制法,如汉初刘邦之墓长陵,刘盈之墓安陵,封土顶上都发现有麻点纹筒瓦。
汉代的绳纹筒瓦与秦瓦的区别,从加工痕迹观察,其外部相近,内部不见麻点纹,而是布纹,同时已经不使用泥条盘筑法。另外,秦代的筒瓦壁薄,汉代的则微厚;秦瓦质地坚实致密,汉瓦则稍显疏松。
汉代筒瓦之内部多为布纹,这说明其技术与现代所能见到的传统民间制瓦技术已经接近。现代民间传统制瓦技术,是在制瓦模桶上包一个洗去宿泥的湿布套,然后再用铁线泥弓,从长方形泥垛上切下一片泥,包在模桶布套外。拍打均匀并抹光泥外侧,使之成为一个附在模桶上的泥筒。然后带坯提出模桶放在晾晒场地上,抽出其内的桶与布,筒形瓦坯即直立于地面。等瓦坯筒微干时,用划针从瓦坯筒内匀划几道竖槽,这样,等瓦坯筒干透时,轻轻一拍即分裂为几片瓦坯。在这种工艺中,瓦坯内侧贴于布上,故其瓦之内侧印有布纹,瓦外则为抹刀光平,故为平光的素面。瓦的侧面,内部为划针痕,外部为断裂痕。
有的汉瓦,瓦内并无切割痕。两相比较,汉筒瓦除了其外侧有绳纹之外,其余部分与传统小青瓦的工艺痕迹相类,两者加工工艺应当也比较接近。但汉瓦外侧布满绳纹,这一现象,说明其外侧加工方法与今不同。
综合上述资料,我们推测,汉代筒瓦制作工艺如下:
第一步,在陶轮上放置瓦筒内模,上罩一湿布套。用泥弓从泥垛上切割一片泥,包围在内模之外,形成坯筒。用泥刀拍平接缝,外表抹匀。这种在内模上套布套的作用,与制陶用绳拍绳筒作用相同,也是怕泥粘连,不便于制器。《江西通志》卷一百三十五引唐英所撰《陶務叙畧碑記》,文中 “琢器做坯”曰:“其鑲方稜角之坯,則用布包泥,以平板拍練成片,裁成塊叚,即用本泥調糊粘合。”[5] 与布接触的泥面上,即存有了布纹。汉瓦内部的布纹,也是这样产生的。
第二步,在泥坯筒外,用一可以弯曲为圆筒的、竖向缠绕满绳索的绳板将其包围起来,形成外模筒。在外模筒外用木拍上下击筑,让泥与内模桶与外绳板筒充分结合。这样拍击的作用,不但是定型的要求,也可使瓦的质地更加致密。
第三步,在坯筒上部加工瓦舌。抽出其中的筒状内模。然后将外绳模与坯体提出,去掉所围绳板,进行晾晒。经过这些工艺,坯筒内部尽为布纹,外部则因绳板所印,布满绳纹。瓦舌下部因有收分,故布筒因收缩而形成的皱纹也印在筒内。
第四步,待瓦坯半干,用划针在内侧划分瓦线。也有不用划针者,而是在内模上预先留有二道突起的竖棱,使做出的坯筒内部形成两条凹槽,作为分瓦线。
其余工艺,不再赘述。
这种在瓦坯外包以环形绳纹模板,然后从外拍打加工之术,可以称为“外筑法”(见图四)。
汉时的内外瓦桶,按后代制小青瓦工具分析,大约也是以竹木材料所制。同时,也可以一手持绳拍,另一手用棍击打之,绳拍当以木为之,其形如同蝇拍,其上部横缠一层绳子。其上绳子的粗细,也就是瓦上绳纹的粗细。不同的是,绳拍上的绳子是突起的,而瓦上所留之绳纹,则是凹下去的。绳拍平直,瓦筒形却是圆筒,二者并不能完全吻合,故绳拍之痕在筒瓦面上形成了一个个小的平面单元。如果加工时瓦筒直立,而持拍人斜向拍击,则其上之绳纹就是斜向的。绳子之作用,主要是不粘泥,特别是用力拍击时,而一般的木拍则易将泥粘起。
五、筒瓦制作工艺变革的意义
中国古代发明的制瓦技术,其工艺技术是不断演进的。其中,战国晚期秦至汉初之交,是筒瓦制瓦术的一次重要变化时期。在此之前,其生产工艺以秦瓦为代表,在此之后,其生产工艺则以汉瓦为代表。秦瓦在制造中,运用的是内筑法,汉瓦则改进为外筑法。
内筑法运用的是绳纹模筒,泥坯附在模筒之内。加工者手持陶拍,在瓦筒内侧进行拍压。其陶拍形若蘑菇状,筑加工形成的纹式处于瓦筒之内侧,表现为一组组的麻点状。
外筑法运用的是拍板,其隔着瓦坯外侧围衬的绳纹模板击打。形成的筑加工纹式,是顺长而不中断的绳纹。汉瓦的内侧衬以布模,因此瓦的内侧显示为布纹。秦瓦与汉瓦使用的绳纹模筒,上面皆围衬有一周绳纹。故外面形成的纹式也是顺长的绳纹。
但在拍击时,如果从上向下连续拍击一行,转一角度,再从上向下连续拍击一行,这样加工,就会产生棱面。即筒外侧的绳纹依然清晰,一条一条并不乱。但因拍版是平面的,使本当为圆形的筒瓦外侧产生不太显著的棱面,如同多棱柱。这一特征,在汉以后北朝时期的筒瓦上表现更加明显。
早期不拍筑外绳筒,而后改为自外拍击,大约是早期没有解决其内模的脱模技术。汉代改用湿布作为内衬,解决了瓦坯内模的脱模问题,应当是这种技术改革的核心。而汉代筒瓦,加以布衬。同时,其内模柱往往上部微细一些,让内模有一点锥度,这种形状,也便于脱模。
两相比较,汉筒瓦的生产效率比之秦筒瓦,更高一些,战国和秦时期的筒瓦制造工艺则要稍显落后。这是因为:泥条盘筑生产工艺落后,耗时费工。内筑法空间狭小,施展不开手脚,有力用不出。如果改为汉代的加工方式,不用泥条盘筑,从外侧拍打筑泥,一次拍击面积大,用力顺达,力量透彻,操作方便,生产效率自然可以大大提高。因此,秦汉筒瓦间小小的纹式变化,看起来似乎无关紧要,然而,其间却暗藏着一场制瓦的技术革命。这场革命,使生产瓦的效率大大提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因为生产效率的提高,会促进生产成本的下降,使更多的地方采用瓦面屋顶。这项制瓦技术的革新,对扩大汉代建筑用瓦的普及程度,具有重要地推动意义。
但是,也毋庸讳言,战国秦瓦的制作效率虽低,但瓦的质量较高,许多秦瓦制作之精确实令汉瓦难与比肩。究其原因,秦瓦所用之泥从选料到炼制,都比汉瓦为细,同时烧制火候也往往掌握得比汉瓦为妙,所以可以制得很薄而不渗漏。同时可能还有制瓦手工业管理方面的原因。认识秦汉筒瓦的不同生产工艺,不仅对于了解中国古代传统制瓦技术有所帮助,同时,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注释:
[1]姜宝莲、秦建明:《汉锺官铸钱遗址》,第五章,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4页。
[2]见宋人杨侃辑《两汉博闻》卷二。四库全书本。
[3]见宋人项安世《周易玩辞》卷十五,四库全书本。
[4]秦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文物出版社。
[5]引自《江西通志》所载明人陶英撰《陶务叙略碑记》第七工序。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