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职业教育的瓶颈及解决策略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及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并从国家、政府、企业、学校领导及教师等多个层面提出了解决这些瓶颈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教育 瓶颈 教学质量 解决策略
  [作者简介]李法春(1968- ),男,湖南临澧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及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工作。(广东 广州 510507)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2-0007-03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成为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也不断增强。特别是2006年以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国家级示范性院校建设,各省也相应启动了省级示范性院校的建设,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和引领作用。但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它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特别是我国高职院校是通过“三改一补”组建的,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对此,笔者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和研究。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瓶颈
  
  (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适合学生的实际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是两类:高中毕业生(3+X)和中职毕业生(3+证书)。(1)对于高中毕业生来说,这些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其高考分数远低于本科分数线,例如广东2008年本科文、理科最低分数线分别为494、488分,而专科文、理科最低分数线分别为382、364分,均低本科分数线100多分(还不包括有些学校降分录取)。可以说,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是刚好能合格甚至不合格,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在理论知识学习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明显低于普通本科学生①,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自觉性低,不愿吃苦,自制力差,相当多的学生存在厌学情绪。这样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由于大部分学校采用类似传统本科的教学模式、学科体系,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还可适用,但对高职学生就很难适用了,因为高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他们习惯于观察和动手学习②。(2)对于中职毕业生来说,他们的理论基础比高中毕业生更差。虽然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比高中学生强,但这些优势并没有在高职院校得到充分体现。第一,大多院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时没有考虑中职生的特点和中、高职课程的合理衔接等问题,即使有的学院把中职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用的教学计划单独编制,但其课程体系与高中毕业生的课程体系基本一样,教学大纲也基本一样,区别不大。第二,许多院校为了降低成本,没有把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单独分班,而是合在一起上课,采用同样的教师、同样的课程体系、同样的教材和同样的教学方法,甚至许多教学内容也与中职一样。同时,由于这些中职毕业生的理论基础不如高中毕业生,对“高等数学”“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等课程很难接受,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适应中职毕业生的学习实际。
  (二)上了规模,难求质量
  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接近1100万人,2007年在校生已达到860万人③,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到了1186所,许多高职院校在校生超过1万人。规模上来了,但学校的教师和实训实习设备没有与学生人数成比例增长,授课教师严重紧缺,实验实训设备、实训场所严重不足。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一方面授课教师不足;另一方面,学校不敢多进教师,于是加大教师工作量和大量聘请校外兼课教师。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周课时达20学时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个别教师周课时甚至达到了30节,一名教师一学期上3门课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聘请的校外兼课教师主要是其他高校、高职、中职的教师或在校研究生,他们本来就有一定的本职工作或比较重的学习任务,许多兼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赚钱,校外兼课教师能完成教学任务就不错了,更谈不上教学改革,在校研究生的素质普遍下降也导致兼职教师素质的下降。
  由于规模扩张,不仅实训室、实训设备严重不足,而且校舍、教室、宿舍也欠缺,因此需要更多的资金用于进行基础建设。为了改善实训条件,有些学校采用“2+1”的人才培养模式,前两年在学校学习,三年级进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但是,一年期的顶岗实习实际上是让学生提前就业,缺少相应的管理措施。解决实训条件的另一途径是加大实训室开放时间,把实训课安排到中午、晚上,虽然是为了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但中午上课学生身心疲倦,旷课现象非常严重。此外,许多学校利用中午、晚上开展课外活动、文体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导致中午、晚上上课请假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基本的上课时间不能保证,更谈不上保证教学质量了。
  (三)企业需要的人才与学校培养的人才有偏差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技术不断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同时,许多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愿对新员工进行过多的培训,招聘也不愿接受应届毕业生。另外,学校培养人才时较少关注企业,在制订教学计划、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时没有深入企业调研,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哪些方面的技能。许多学校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时,没有进行认真讨论和论证,许多教学计划存在问题,在实施过程中不得不临时调整教学计划,更谈不上适应企业人才需要了。许多专业教师是从学科体系培养出来的“学校”走进“学校”,缺少企业工作经验,自身实践动手能力欠缺,由于教学任务重等原因,也很少关注企业的需要,难以培养出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有些在教学中只能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甚至个别不负责任的教师对教材中的内容没有认真消化和理解,上课时还出现知识性错误,误导学生。
  (四)推行教学改革阻力大、难度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发展时间短暂,但已初具规模。教育部相继出台了有关文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及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职教界的教育专家提出把德国的经验推广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针对高职学生形象思维的优势,提出了对学科体系的解构、重构以行动为导向的基于工作过程为课程开发新理念。笔者认为,这为高职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切合我国的实际。解放初期,我国的高等教育、初等教育照搬苏联发展到现在已经很成熟,已自成体系。目前,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还没有形成自己模式的情况下,能否学习外国先进、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虽然国家在这一层面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学校接受起来还有一定难度。首先,学院领导、教师不愿虚心接受的比较多,认为德国的那一套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其次,要改革就必须加大投入,经济压力大,学校能省则省;再次,许多教师对教育教学改革缺少动力,因为改革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教学上,而工资待遇却不变,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目前的状况是,学校领导关注的是形式,搞形式主义,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学结合仅停留在口头上,流于形式,甚至偷换概念,而广大教师关注的是经济利益,造成关注点没有聚焦在教学质量上,学院从上至下还是按部就班的老一套做法。另外,许多教师授课任务重,缺乏企业工作经验,缺少教学改革的理论指导,课程开发、教学设计能力欠缺,导致教学改革难度高。
  (五)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不断降低
  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大多数教师又按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使许多学生没有掌握课程内容,学生学得没有兴趣,教师教得也没有兴趣,导致期末时教师面临如何让学生及格的问题。如果许多学生不及格,既不好向学校交差(学校有规定,及格率要达到一定比例),又不好向学生交代(因为教师本身就没有把学生教好),说不定学生会因此到学校投诉。另外,不及格率太高也会使得领导、同行对该教师的教学态度及效果有不好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考试前上复习课,把要考试的内容或部分考试内容告诉学生,让学生把这些内容背下来。这种方法在许多高职院校得以迅速推广,但这样必然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
  
  二、解决高职教育瓶颈的策略
  
  (一)建立明确的政策导向,全面推行和落实职业教育新理念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有必要更加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办学模式及教学模式,要求所有职业院校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下称16号文)精神,以16号文为指针,虚心接受职教界专家建议,积极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新理念”,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引导广大教师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中,主动探索适应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要求几年内各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达到一定标准,把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质量纳入到新的评估体系中来。笔者认为,相关机构在对本科院校进行排名时,应该考虑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的特点,以教育质量、内涵建设为主要指标对高职院校进行排名,从而把促使各高职院校的重点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
  (二)统一高职院校的归属,保证学校的经费投入
  国家、各级政府有必要加大高职院校的投入,强化学校的硬件建设,优化人才培养的条件和环境。不管哪一所高职院校都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审批通过的,都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都应该得到国家相应的经费投入,但是,教育部几年前就提出要按学校的生均人数拨款,却一直没有真正落实下去。例如,笔者所在学校的主管部门是广东省农垦总局,但是近几年来主管部门每年下拨的经费只有700万元,目前在校学生却有一万多人,经费严重不足。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统计表明,从培养目标、特色出发,职业技术教育的花费大约是普通教育的2.5倍④。笔者认为,不论是行业办学还是政府办学,全部都应该纳入政府办学的统一管理中,以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经费投入。要把对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纳入政府的绩效考核之中,或者把高职院校纳入企业办学中,让企业全面负责学校的定位、办学方向和经费投入。不能让学校为了筹集更多的教学经费而把心思全用在扩大招生规模上,要把学校的关注点放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
  (三)完善相关优惠政策,建立校企双方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机制
  职业教育的教学、课程、评价和管理需要行业企业参与和支持,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走工学结合之路,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⑤高职院校在确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时,要深入企业调研,要让企业愿意为学校提供人才培养的第一手资料,愿意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一方面,国家、政府部门有必要针对企业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奖励制度、就业准入制度,完善税收制度,要求或激励企业支持职业教育,参与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接受学生进企业进行真正意义的顶岗实习或生产实习,而不是把学生当成农民工或廉价员工;另一方面,学校必须解放思想,以“校企双赢”为目的开展合作,让企业真心接受学生进企业实践,真心参与人才培养,共同培养人才。但是目前,“校企双赢”被有些学校和企业曲解,学校以此来赚取学生的学费,企业以此来完成生产订单,但这其实是对学生不负责的做法。笔者认为,“校企双赢”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就是培训和培养了学生,让学生进行了与专业对口的实践训练,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训练;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就是学校给企业一定的实习经费,提供技术支持,当然也完成相应的生产任务,从而使企业获得了经济利益。要让学校培养的人才就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最好的办法就是企业直接开办职业院校,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有必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中型企业收购相关高职院校,由企业自主办学,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由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或许可解决目前职业院校存在的诸多问题。
  (四)重视内涵建设,全面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学院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之本”这一现实,要把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必须从传统学术教育的“压缩饼干”模式中走出来,突破传统学科教学模式的“路径依赖”,切实按照“一线人才”的要求,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诸要素融入办学模式、运行机制、教学过程甚至校园形态之中⑥。需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深入研究解决经费不足与学生规模之间矛盾的办法,营造“校企合作”的教学环境;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面向全院教师开展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培训,让教师尽快转变观念,接受职业教育新理念,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建立激励机制,创设适当的环境,提高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让广大教师解放思想,认真钻研高等职业教育,精心设计并合理组织课程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案。
  (五)完善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国家、行业建立相应的职业标准或课程标准,以标准作为学生的考核依据,学校建立试题库及课程标准,适当采用教考分离、试题库等方式考核学生,并建立健全“以学生为本”的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给教学双方增加一定压力,让授课教师按标准培养学生,使学生真心学习,教师用心教学,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六)解放思想,深入探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作为每一位高职院校的教师,要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中,围绕“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六大原则⑦设计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讨适合培养高职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仅要让这些形象思维能力强而逻辑思维能力弱的高职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掌握所学内容,还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课前主动收集相关资料,课后及时复习、反复训练。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方法能力的培养,使他们逐步学会学习,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使他们掌握完整的行动模式——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释]
  ①李焦明.当前我国高职课程改革难点剖析[J].职教论坛,2008(20):36.
  ②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47.
  ③⑥马树超,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8(13):53,53.
  ④汤丽萍.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9.
  ⑤和震.论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高教研究,2008(10):67.
  ⑦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15.
其他文献
沥青混凝土拌合楼是公路建设的重要设备,它集合了机械、电气及自动化等多方面的技术。做好沥青拌合楼的维护工作是一个重要的工作。
近年来,宝鸡市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力发展平原林业,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农田防护林网为骨架,村、宅、水、路四旁绿化为基础,田间经济
简述宁化县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2009年中旬《北京社会报》更名为《北京社区报》并将于2010年进行全面改版。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社区报现状的分析和对社区报未来发展的探析,尝试性给出改版后《北京社区报》可
采用Span80-TBP-NH3.H2O体系乳状液膜法提取红土矿浸出液中的镍,通过考察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确定该体系为化学反应控制过程;采用超声-加热联合与加热-离心联合两种破乳方
综合考虑网络动态演化过程中的偏好依附和区域优先连接性,运用复杂网络研究中的率方程法,从企业的"网络嵌入性"角度出发,推导出了网络度分布的演化方程.分析结果表明,创新合作
刺参为海味"八珍"之一,是我国食用海参中质量较好的一种,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很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保健意识的增强,刺参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极大地刺激了刺参产业
我随省林业招商考察组于5月22日至5月31日,赴德国进行招商考察,感受很深,收获很大。 我省林业招商考察组是随林业部赴德考察团出国的,共76人。考察路经德国8个城市,其中有柏
考虑到传统层流冷却装置的冷却能力低、冷却均匀性差,无法满足中厚板低成本减量化的生产需求,因此开发出超快速冷却装置.超快速冷却装置的喷嘴与钢板的距离较近,以一定的角度
延安地区黄龙山林业局充分利用当地山区“树木飞籽十年能成林”、“树木串根萌芽能滋生”的天赋条件,坚特实行封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