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结局 自由的萨拉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33e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中尉的女人》的三种开放结尾提供了小说女主人公萨拉三种不同的命运,本文将综合运用后现代叙事学和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分析方法,以萨拉的命运为例来展现新时期女性争取自由、独立不羁的个性特征,同时阐明小说开放式的结尾反映了女性命运的变化,即由男权的附庸走向自我的独立。
   1969年英国小说家约翰·福尔斯发表的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可以称为英国现代小说叙事探索的经典。这部小说从叙事策略上讲,最令人称道的莫过于小说开放式的结局。本文将主要从叙事结构方面入手结合后现代叙事学和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探究小说女主人公萨拉是如何由“法国中尉的女人”成为超越时代的自由女性。
  一
   《法国中尉的女人》以维多利亚中期为背景,以开放式的结构讲述了英国没落贵族出身的查尔斯和家庭女教师萨拉之间的爱情故事。 “法国中尉的女人”萨拉甘心背负荡妇的恶名,享受自我放逐的自由。她引诱了查尔斯,却在和他发生关系后突然消失。之后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三种开放的结局:第一个结局出现在第44章,查尔斯毅然放弃见萨拉的机会,而回到了蒂娜的身边。他们顺乎时代,终成伉俪,婚后生活虽不美满但育有七个儿女,而萨拉则永远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第二个结局出现在60章,这是一个维多利亚式的幸福大团圆。查尔斯在与萨拉发生性关系后,与未婚妻蒂娜解除婚约,忍受了法庭对他的惩罚性判决。于此同时,萨拉却突然消失了。查尔斯周游世界两年多去寻找萨拉,最后终于在前拉斐尔派画家罗塞蒂家中找到了她。然而此时的萨拉已今非昔比,拒绝了查尔斯的求婚。查尔斯伤心愤怒之极,痛斥萨拉,并意欲离开。戏剧性的是萨拉阻止了查尔斯,并领来了他们的小孩,二人相拥在一起,故事有了新的转折。第三个结局出现在61章,这个结尾中萨拉已经具有了20世纪强烈的独立和自由意识。
  二
   在《法国中尉的女人》通过对叙述本身的消解和叙述者的变换来营造不同的结局,体现出后现代主义反对中心、寻找差异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小说从第13章开始(确切的说是12章的结尾)便有意地的暴露叙述者身份,揭示出故事和人物的虚构性,公然宣称“我正在讲的这个故事完全是想象的。我所创造的这些人物在我脑子之外从未存在过。”叙述者的可靠性在这里受到了挑战。而在故事第一个结局出现后的第45章,叙述者的叙述权威可以说是彻底颠覆。他在给了我们一个想象的结局之后又给了我们更大的期待。因为蒂娜似乎不是读者重点关注的人物,我们渴望知道更多关于萨拉的信息,而这一想象的结局恰好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参与小说创作的机会。随着故事的发展,叙述者的叙述权威进一步瓦解。叙述者甚至摇身一变成为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在小说的第55章,开往伦敦的火车上,叙述者成为一个大胡子乘客与查尔斯同乘一趟车。他直言不讳地坦露自己的思想:“我到底该怎么处置你?” 到了小说的第61章,叙述者又变成了“搞大歌剧的牧师”,在萨拉所在的罗塞蒂先生家门前他掏出怀表,把时间调慢了一刻钟,然后驱车离开。这一举动为小说的第三种结局创造了条件。“虽然这两处叙述者转换为叙述对象是短暂的、突兀的,似乎对三角恋爱故事无关紧要,但当叙述者成为叙述对象,他就与小说人物一样被搁置于不断变化的话语网络之中,成为多种话语建构的产物。”叙述者的转换为多种话语的建构创造了契机,也为小说的多重结局提供了条件,小说的后现代性也在叙述者的转换中建构起来。这既是作者关注个人自由和选择的存在主义创作观念的体现,也是后现代主义与叙事学相结合的结果。
  三
   《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女主人公萨拉,在文本中所占的分量举足轻重,她温柔而又忧郁的眼神,微微泛红的深褐色的头发,略显懈怠的苍白的肤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她怪异的性格,向权威挑战的勇气,追求自由不羁的精神更是给她铺上了一层神秘的光彩,她像圣母般高贵又像侍女般不羁。萨拉一生的奋斗目标就是改变自己被歧视的女性地位,争取和男性一样的自由独立。《法国中尉的女人》是一部与女权主义密切相关的作品,因此探讨它的叙事策略与作者的女性观之间的联系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小说的中译本前言中,福尔斯明确指出:“19世纪的英国是一个极富侵略性的国家,它不仅对外不讲自由,对内亦无自由可谈。实际上,我的小说的主题就是写在这样一个毫无自由的社会里,一个地位卑贱的女子是怎样获得自由的。争取自由并不是谋取私人利益的事情,也并不仅仅是与社会相抗衡的问题。我曾说过,自由不应视为个别人的事情。只有靠许多人的共同努力和相互理解,自由才可能取得。”在《法国中尉的女人》这部小说中,作者所期待的自由正是通过后现代叙事手法和女性主义叙事手法相辅相成地运用表现出来的,前者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别具一格的开放是结尾,而后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自由的萨拉。
  
   参考文献:
   [1]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M].陈安全译.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7.
   [2]冯焰,田建国.《法国中尉的女人》元小说化叙述策略探析[J].外语教学,2009(1).
   [3]彭劼.萨拉想要什么?[J].电影评介,2007(23).
  
   (作者简介:杜李娟,华中师范大学2009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生。)
其他文献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是爱德华·阿尔比的代表作之一。戏剧以20世纪60年代为背景,通过对话以及疯癫的行为建构和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知识分子阶层的生存状态,即不愿面对现实,生活在各自编织的幻想中,在幻想与现实之间痛苦地挣扎着”。本文将运用新历史主义中的自我塑造这一理论观点挖掘出作品中所暗含的对主流意识形态权力反抗、颠覆这一重要命题。   一、知识分子选择   新历史主义的代表者格
期刊
满都麦是内蒙古自治区土生土长的蒙古族作家。他的小说作品内涵丰富、意蕴深厚,无论是在对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和现代创作手法的结合上,还是对小说的题材、结构的拓展上都有比较独到的创新和探索。他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蒙古民族几千年来用生命、劳动和智慧浇灌而培养成的文化传统,并将其升华到人类理性的现代高度。满都麦在其小说作品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带有草原气息的人物形象:恋人形象、母亲形象、猎人形象、狼形象……
期刊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周立波同志的生平及文学成就,然后介绍了其生活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文学动因,对周立波的现实追求及其对文学和艺术的思索和态度做了简要阐述,突出了其创作个性和美学追求。在文学的道路上,周立波坚守着一种文学精神,这种文学精神不是现实主义的,而是不屈于现实的心灵高傲的飞翔。   引言   周立波于1908年8月出生于湖南益阳邓石桥乡清溪村,1979年9月病逝于北京。他一生文学活动
期刊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周立波关于文学典型创造的相关理论及言论,而后立足国内文学写作探讨文学典型创立现状,从“文学易落俗套,随之误成典型”这一观点切入,分析在现今中国文坛,真正文学典型的崛起及创立应做到哪些方面。   一、周立波的文学典型理论   周立波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和学者,他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内容涵括广泛,对我们研究国内外文学助益良多。而周立波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现实主义美学思
期刊
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以关联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对《老友记》中言语幽默效果的产生加以解读,最后得出关联理论对幽默的解释力。   一、引言   幽默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以独特的幽默机制,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幽默借助的主要交流媒介区分,幽默可以分为非言语幽默和言语幽默。非言语幽默指那些不需要借助语言工具向人们传递幽默信息的幽默手段。言语幽默是同幽默发出者、接受者、应用的语言形式,以及相关的语境密不
期刊
本文运用翻译目的论,把汉语歌词《南湖秋月》的英译作为个案,结合翻译实例进行评析,旨在探索目的论对汉语歌词英译的指导作用。目的论为汉语歌词的英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一、引言   歌曲翻译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歌曲翻译通常分为三种:第一种“歌曲译配”;第二种是在原歌曲后跟有中文歌词大意和注解;第三种是“歌词翻译”。   国内歌词翻译研究薄弱,大都囿于一些零散的经验之谈,而鲜有系统
期刊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多灾多难的一段时期,美国在这一时期亦经历了美国梦的破灭、理想的丧失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失落, 而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这一时期美国的经历似乎吻合了人类始祖从伊甸园堕落入人间的“人类堕落”这一大的主题。《春寒》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被解读为某种程度上的再现了人类始祖丧失乐园的沮丧情绪,在更深层次上则表明了人类在成长过程中理想世界的破灭,以及对现实世界认识的觉醒这一主题。   一
期刊
李清照是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的女词人。她的《词论》一文是宋代第一篇系统的词学理论文章,充分体现了李清照的词学观,受到古今文人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从词“协音律”和词“重典雅”两方面论证了词“别是一家”之说。   《词论》一文见于宋代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和魏庆之的《诗人玉屑》。全文不足600字,但立论鲜明,内涵丰富,文中李清照大胆地提出了对词的独特见解和主张,毫不隐讳地批评了词坛上不少的名家
期刊
回顾中外文坛名作,许多作家都执著于讲述“最后一个”主人公的“最后一个”故事。这类人物的身上总会带有逝去时代的记忆,而这种记忆又总会笼罩着一缕哀愁。人们无法与记忆完全隔离,小说恰恰以独特的回忆性满足了人们对于历史的追寻和重温。而这种追忆一旦打上“最后一个”的印记,便会与人类本性中喜欢哀挽和悲伤情调相符。一个时代的终结,总会伴随着“最后一个”或是执着,或是放弃的艰难抉择。于是,那些关于时代的记忆便愈显
期刊
苏州评弹版《雷雨》是对曹禺同名话剧的重要艺术改编,改编体现在主题的回归、冲突的改变、形象的还原、原有情节的深扣和重要细节的放大等若干方面。其在北京等各地演出的巨大成功,对于现代文学经典教学既提供了若干重要的经验,也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既要尊重原著,又要敢于创新,是这些经验和启示的简单概括。    2010年10月,作为曹禺诞辰百年的献礼,苏州市评弹团在长安大戏院、梅兰芳大剧院以及清华大学、南开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