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庄子·秋水》中有大量的对话。庄子尤其注意对话语境的设置,以故事预设情境,借助虚构的主体展开对话,使其中一方为自己代言,从而阐发玄妙的哲思。对话中蕴含的修辞更是在强化说理的同时增添了艺术表达效果,彰显出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庄子·秋水》 对话艺术
《庄子》中的寓言几乎每篇都由对话构成,在一定情境下通过对话的方式,展开哲理性思辨,表达“言外之意”。近十年来,对《庄子》中对话的研究主要从对话的数量与分类、特征与形式、意义与影响等角度着手,针对特定文本中的对话进行详细阐述的论著较少。《庄子》中的《秋水》篇由七个寓言组成,七个寓言又由十五组对话构成,“文体属于第一等”①,对于解读《庄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目前鲜有从对话的角度研究《秋水》的文章。故本文选取《庄子·秋水》一篇,对其中的对话艺术进行具体而深入的分析,以期对《庄子·秋水》的研究有所拓展。
一.以故事预设情境
一切语言研究和语言运用都不可忽视语境,对话更需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展开。庄子在《秋水》的开头便设置了“不辨牛马”、“不见水端”的语境,以“望洋兴叹”的故事营造出宏伟壮美的意境,交代了一个对话主体(河伯)的身份和特征,同时也隐约透露出另一主体(北海若)的特点。其中还设置了一个小转折,即河伯由沾沾自喜到意识到自身局限,为下文河伯与北海若的对话做了恰到好处的铺垫。接下来的七番问答更是互为语境,环环相扣且愈转愈深。七问七答的展开,由河伯提出疑问,北海若一步步地回答与引导。其中,庄子采用先破后立的手法,先“破其门户之成见”,通过第一次对话论述万事万物具有相对性的观点。第二段对话“破其大小之成见”,点出万物总体之无穷与事物自身之不定,得出确知事物和判定其大小极其不易的结论。接着由“大小之不可辨”引出第三、四段对话中精细有无和是非贵贱的不可取。在这样的语境下,第五段对话再提出做法——即显“自化”之迹,一切按本性生息变化。第六段对话则明“大道”之用,懂大道的人明白应变,不因外物损伤自己。最后一段对话说明无为属天,有为属人,以此别天人之分,阐明返归本真的道理。由此一气呵成,通过一定情境下的七次对话便将文章的主要观点阐述得淋漓尽致。
又如庄惠对话前,庄子设置了“惠子相梁”的语境,包含了“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的双重意味。惠子担任一国之相,庄子毫无为官之意,却被误以为要取代惠子。此故事情境将惠子与庄子的形象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为两人的对话埋下伏笔,同时重申了河伯与北海若对话中的明“自化”与“明道”之旨,以达到保真的境界。由此上下文相互呼应,获得理想的表达效果。从此处的对话语境中还可以看出,《庄子》的产生对其他百家学说以及现实社会进行了一定的批评,使得庄子的学说在特定的历史情景中得以彰显独特魅力。
二.以虚构的形象展开对话
《庄子·秋水》由河伯与北海若的问答、夔怜蚿、公孙龙问于魏牟等七个寓言和寓言中的十五组对话构成。其中共涉及十五个形象,他们都是庄子虚构或者特意改造而成的,作为对话的主体带有明显的虚构性,寄托着作者丰沛的情感。
如夔与蚿、蚿与蛇、蛇与风的三段对话,庄子将本不可能对话的形象拟人化,虚构主体间的问答,将自己的思想蕴含其中,使看似简单的寓言隐含了玄妙的哲思。庄子还肯定了主体间的个体差异,使其超越自身局限,达到“本真”的境界,由物质领域上升到精神空间,从而借对话表明“无以人灭天”的观点。这一过程中,庄子没有出现,看似没有发表意见,而实际上又无处不在,正是借助虚构的主体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公孙龙与魏牟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但其对话的真实性有待商榷,在历史上无他记录。刘凤苞说:“若平板说来,便少生趣,欲托之魏牟之口,更借井蛙为喻,用扮演法说出,既以自怡,又恰好提醒大众也。”②不妨做这样的推测:庄子(或其弟子)为借魏牟之口代言而设计了此番对话。因此从某种层面上说,此处的对话主体同样带有虚构色彩。更值得注意的是,此番对话中又嵌套了坎井之蛙和东海之鳖的对话,庄子又化成了东海之鳖,借其言论佐证魏牟的观点,并上接“井蛙不可以语于海”的含义。至于河伯与北海若的七次对话,不难发现北海若的口吻、表达方式及语言技巧等和庄子本人如出一辙,庄子正是借北海若之口先破后立,一气呵成,将“明道”“保真”之理娓娓道来。
究其原因,世人存在一种“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的心理,加之真实身份受时空等因素限制,虚构多样的对话主体则正好弥补了自身的缺憾,又避免了一味说教的形式,可谓一举多得。因此,庄子“籍外论之”,通过假设对话的方式来言说观点、阐发深妙的哲思,更易被读者接受的同时也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实现言说效果的最大化。
三.以修辞彰显对话语言魅力
修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所讨论的是较为狭义的修辞——运用语言的规律技巧或方式方法(即“修辞手法”)。庄子设置一定的对话语境,以故事预设情境,假托虚构的主体进行对话,实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演说。客观而直接的说理虽可靠,但不免单调,若通篇以理论性极强的语言展开,则缺少生趣,更难以将深奥的道理及不易描摹的情况向世人阐明,而正是对话的形式和其中的修辭改变了这种说教的方式,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因此,《庄子·秋水》对话中所蕴含的修辞艺术对庄子的行文特色和高超的语言技艺做了绝妙的诠释。
首先,比喻在此篇中俯拾皆是,明喻、暗喻、诘喻等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如河伯与北海若的第一段对话中,连用“小石小木之在大山”、“碧空之在大泽”、“梯米之在大仓”、“毫末之在于马体”一系列比喻和诘喻说明万事万物的大小的相对性,阐述宇宙无穷、认识无止境的观点,使对话内容的表达更加形象而又引人深思。第四段对话中“天地只为稊米”、“毫末之为丘山”则是采用暗喻的手法,把天地、毫毛之末分别比作小米粒和山丘,化抽象的哲理为形象的事物,易于接受又生动具体。更值得一提的是,其喻中套喻的手法堪称一绝,在“惠施相梁”这一寓言中,庄子本是用这个寓言来发表“无以得殉名”之观点的,意在说明功名利禄使人失去了自然本真,但他又在其中巧妙地嵌套了“鸱吓鹓鶵”的寓言,用鸱吓鹓鶵来比喻惠子欲怒叱庄子的行为,把惠子比作鸱,把惠子手中的权利、追求的名利比作鸱口中的腐鼠,极具讽刺意味。如此便增强了对话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以神奇的力量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易,妙趣横生。 另外,《秋水》对话中拟人、对比和反问等修辞也极为突出。河伯、北海若等虚构的形象进行对话,正是拟人这一修辞的体现。庄子让他们或发问、或解释、或讽刺等,将道理娓娓道来。同时又借这些人化的形象传递自己的爱憎,如借河伯的望洋兴叹和井底之蛙的孤陋寡闻等来表达对持门户之见以及目光短浅者的批判。至于对比,单是河伯与北海若的对话中就蕴含了四处对比。第一处是河伯所见情境的对比,自己的领域是“不辨牛马”,而北海则是“不见水端”,不消直说,二者的广阔程度也已了然于胸;第二处是河伯面对两种情境的神态与动作的对比,先是為自己的“径流之大”而“欣然自喜”,后是见到“不见水端”的北海而“叹”,其动作也由洋洋得意地“顺流而东”转为重新审视自己的“旋其面目”;第三处是两次所见后的感受之比,从春风得意到羞愧敬佩;最后则是河伯不同做法产生的不同结果的对比,第一次因自满而“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第二次则因谦逊知错而得到了精神上的升华。此处对比手法的运用不仅增添了故事情境的生动性,更是巧妙地借河伯与北海若的对话启发持成见之心的世人像河伯一样重新审视自己,正确看待万事万物。此外,反问的修辞同样是庄子行文的一大特色。如河伯与北海若的第二段对话中的“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未之足以定至细之倪?”以及庄惠辩对中关于“鱼之乐”的反问,均是只问不答,而答案又暗含在反问句中,引人深思,加强语气,增强了对话气势,使得对话主体的形象更饱满更丰富,从而推动了对话的发展。
《秋水》对话中的修辞,不是仅仅局限于语言形式上的精彩巧妙,更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用修辞贯穿全篇来表达深刻透彻的思想与哲理。这使《秋水》中的对话不仅只是简单意义上你问我答,而是化干瘪为丰满,上升到一种融合了情丝与意蕴,极富艺术色彩的言说方式,显示出庄子“葱茏的想象力”,极富浪漫色彩,使人们在津津有味的领略故事、品味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其观点,达到强化说理的效果。
庄子挥洒汪洋恣肆的笔墨,用一段段对话构成了《秋水》这一为后世所传诵的佳篇。正是这些极富特色的对话赋予了文章非同寻常的感染力,更有助于演绎哲理思辨,体现出《庄子》谋篇布局的别出心裁之处。同时,《秋水》是《庄子》一书中极具代表性的篇章,通过对其中对话艺术的分析,可以发掘出虚构的对话使《庄子》文章的体制已经超越了语录体形式,与先秦其他学说《论语》、《孟子》等相比更具有艺术性,在诸子百家中独树一帜,为后代赋文代言开创先河。从东方朔的《答客难》、苏轼的《前赤壁赋》等作品中足以见其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之深远。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
[2]陈启庆.《庄子》修辞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3]袁济喜,王猛.从对话角度看庄子文艺批评之价值[J].中国文学研究,2011(02):5-9.
[4]严平.籍外论之:论《庄子》寓言的对话形式[J].湖北社会科学,2007.
[5]魏园.庄子之道的诗话言说方式[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注 释
①张默生.庄子新释[M].齐鲁书社,1993.
②刘凤苞.《南华雪心编》(卷四)[M].中华书局,2013.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庄子·秋水》 对话艺术
《庄子》中的寓言几乎每篇都由对话构成,在一定情境下通过对话的方式,展开哲理性思辨,表达“言外之意”。近十年来,对《庄子》中对话的研究主要从对话的数量与分类、特征与形式、意义与影响等角度着手,针对特定文本中的对话进行详细阐述的论著较少。《庄子》中的《秋水》篇由七个寓言组成,七个寓言又由十五组对话构成,“文体属于第一等”①,对于解读《庄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目前鲜有从对话的角度研究《秋水》的文章。故本文选取《庄子·秋水》一篇,对其中的对话艺术进行具体而深入的分析,以期对《庄子·秋水》的研究有所拓展。
一.以故事预设情境
一切语言研究和语言运用都不可忽视语境,对话更需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展开。庄子在《秋水》的开头便设置了“不辨牛马”、“不见水端”的语境,以“望洋兴叹”的故事营造出宏伟壮美的意境,交代了一个对话主体(河伯)的身份和特征,同时也隐约透露出另一主体(北海若)的特点。其中还设置了一个小转折,即河伯由沾沾自喜到意识到自身局限,为下文河伯与北海若的对话做了恰到好处的铺垫。接下来的七番问答更是互为语境,环环相扣且愈转愈深。七问七答的展开,由河伯提出疑问,北海若一步步地回答与引导。其中,庄子采用先破后立的手法,先“破其门户之成见”,通过第一次对话论述万事万物具有相对性的观点。第二段对话“破其大小之成见”,点出万物总体之无穷与事物自身之不定,得出确知事物和判定其大小极其不易的结论。接着由“大小之不可辨”引出第三、四段对话中精细有无和是非贵贱的不可取。在这样的语境下,第五段对话再提出做法——即显“自化”之迹,一切按本性生息变化。第六段对话则明“大道”之用,懂大道的人明白应变,不因外物损伤自己。最后一段对话说明无为属天,有为属人,以此别天人之分,阐明返归本真的道理。由此一气呵成,通过一定情境下的七次对话便将文章的主要观点阐述得淋漓尽致。
又如庄惠对话前,庄子设置了“惠子相梁”的语境,包含了“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的双重意味。惠子担任一国之相,庄子毫无为官之意,却被误以为要取代惠子。此故事情境将惠子与庄子的形象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为两人的对话埋下伏笔,同时重申了河伯与北海若对话中的明“自化”与“明道”之旨,以达到保真的境界。由此上下文相互呼应,获得理想的表达效果。从此处的对话语境中还可以看出,《庄子》的产生对其他百家学说以及现实社会进行了一定的批评,使得庄子的学说在特定的历史情景中得以彰显独特魅力。
二.以虚构的形象展开对话
《庄子·秋水》由河伯与北海若的问答、夔怜蚿、公孙龙问于魏牟等七个寓言和寓言中的十五组对话构成。其中共涉及十五个形象,他们都是庄子虚构或者特意改造而成的,作为对话的主体带有明显的虚构性,寄托着作者丰沛的情感。
如夔与蚿、蚿与蛇、蛇与风的三段对话,庄子将本不可能对话的形象拟人化,虚构主体间的问答,将自己的思想蕴含其中,使看似简单的寓言隐含了玄妙的哲思。庄子还肯定了主体间的个体差异,使其超越自身局限,达到“本真”的境界,由物质领域上升到精神空间,从而借对话表明“无以人灭天”的观点。这一过程中,庄子没有出现,看似没有发表意见,而实际上又无处不在,正是借助虚构的主体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公孙龙与魏牟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但其对话的真实性有待商榷,在历史上无他记录。刘凤苞说:“若平板说来,便少生趣,欲托之魏牟之口,更借井蛙为喻,用扮演法说出,既以自怡,又恰好提醒大众也。”②不妨做这样的推测:庄子(或其弟子)为借魏牟之口代言而设计了此番对话。因此从某种层面上说,此处的对话主体同样带有虚构色彩。更值得注意的是,此番对话中又嵌套了坎井之蛙和东海之鳖的对话,庄子又化成了东海之鳖,借其言论佐证魏牟的观点,并上接“井蛙不可以语于海”的含义。至于河伯与北海若的七次对话,不难发现北海若的口吻、表达方式及语言技巧等和庄子本人如出一辙,庄子正是借北海若之口先破后立,一气呵成,将“明道”“保真”之理娓娓道来。
究其原因,世人存在一种“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的心理,加之真实身份受时空等因素限制,虚构多样的对话主体则正好弥补了自身的缺憾,又避免了一味说教的形式,可谓一举多得。因此,庄子“籍外论之”,通过假设对话的方式来言说观点、阐发深妙的哲思,更易被读者接受的同时也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实现言说效果的最大化。
三.以修辞彰显对话语言魅力
修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所讨论的是较为狭义的修辞——运用语言的规律技巧或方式方法(即“修辞手法”)。庄子设置一定的对话语境,以故事预设情境,假托虚构的主体进行对话,实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演说。客观而直接的说理虽可靠,但不免单调,若通篇以理论性极强的语言展开,则缺少生趣,更难以将深奥的道理及不易描摹的情况向世人阐明,而正是对话的形式和其中的修辭改变了这种说教的方式,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因此,《庄子·秋水》对话中所蕴含的修辞艺术对庄子的行文特色和高超的语言技艺做了绝妙的诠释。
首先,比喻在此篇中俯拾皆是,明喻、暗喻、诘喻等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如河伯与北海若的第一段对话中,连用“小石小木之在大山”、“碧空之在大泽”、“梯米之在大仓”、“毫末之在于马体”一系列比喻和诘喻说明万事万物的大小的相对性,阐述宇宙无穷、认识无止境的观点,使对话内容的表达更加形象而又引人深思。第四段对话中“天地只为稊米”、“毫末之为丘山”则是采用暗喻的手法,把天地、毫毛之末分别比作小米粒和山丘,化抽象的哲理为形象的事物,易于接受又生动具体。更值得一提的是,其喻中套喻的手法堪称一绝,在“惠施相梁”这一寓言中,庄子本是用这个寓言来发表“无以得殉名”之观点的,意在说明功名利禄使人失去了自然本真,但他又在其中巧妙地嵌套了“鸱吓鹓鶵”的寓言,用鸱吓鹓鶵来比喻惠子欲怒叱庄子的行为,把惠子比作鸱,把惠子手中的权利、追求的名利比作鸱口中的腐鼠,极具讽刺意味。如此便增强了对话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以神奇的力量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易,妙趣横生。 另外,《秋水》对话中拟人、对比和反问等修辞也极为突出。河伯、北海若等虚构的形象进行对话,正是拟人这一修辞的体现。庄子让他们或发问、或解释、或讽刺等,将道理娓娓道来。同时又借这些人化的形象传递自己的爱憎,如借河伯的望洋兴叹和井底之蛙的孤陋寡闻等来表达对持门户之见以及目光短浅者的批判。至于对比,单是河伯与北海若的对话中就蕴含了四处对比。第一处是河伯所见情境的对比,自己的领域是“不辨牛马”,而北海则是“不见水端”,不消直说,二者的广阔程度也已了然于胸;第二处是河伯面对两种情境的神态与动作的对比,先是為自己的“径流之大”而“欣然自喜”,后是见到“不见水端”的北海而“叹”,其动作也由洋洋得意地“顺流而东”转为重新审视自己的“旋其面目”;第三处是两次所见后的感受之比,从春风得意到羞愧敬佩;最后则是河伯不同做法产生的不同结果的对比,第一次因自满而“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第二次则因谦逊知错而得到了精神上的升华。此处对比手法的运用不仅增添了故事情境的生动性,更是巧妙地借河伯与北海若的对话启发持成见之心的世人像河伯一样重新审视自己,正确看待万事万物。此外,反问的修辞同样是庄子行文的一大特色。如河伯与北海若的第二段对话中的“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未之足以定至细之倪?”以及庄惠辩对中关于“鱼之乐”的反问,均是只问不答,而答案又暗含在反问句中,引人深思,加强语气,增强了对话气势,使得对话主体的形象更饱满更丰富,从而推动了对话的发展。
《秋水》对话中的修辞,不是仅仅局限于语言形式上的精彩巧妙,更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用修辞贯穿全篇来表达深刻透彻的思想与哲理。这使《秋水》中的对话不仅只是简单意义上你问我答,而是化干瘪为丰满,上升到一种融合了情丝与意蕴,极富艺术色彩的言说方式,显示出庄子“葱茏的想象力”,极富浪漫色彩,使人们在津津有味的领略故事、品味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其观点,达到强化说理的效果。
庄子挥洒汪洋恣肆的笔墨,用一段段对话构成了《秋水》这一为后世所传诵的佳篇。正是这些极富特色的对话赋予了文章非同寻常的感染力,更有助于演绎哲理思辨,体现出《庄子》谋篇布局的别出心裁之处。同时,《秋水》是《庄子》一书中极具代表性的篇章,通过对其中对话艺术的分析,可以发掘出虚构的对话使《庄子》文章的体制已经超越了语录体形式,与先秦其他学说《论语》、《孟子》等相比更具有艺术性,在诸子百家中独树一帜,为后代赋文代言开创先河。从东方朔的《答客难》、苏轼的《前赤壁赋》等作品中足以见其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之深远。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
[2]陈启庆.《庄子》修辞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3]袁济喜,王猛.从对话角度看庄子文艺批评之价值[J].中国文学研究,2011(02):5-9.
[4]严平.籍外论之:论《庄子》寓言的对话形式[J].湖北社会科学,2007.
[5]魏园.庄子之道的诗话言说方式[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注 释
①张默生.庄子新释[M].齐鲁书社,1993.
②刘凤苞.《南华雪心编》(卷四)[M].中华书局,2013.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