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敦煌泪 声声警世钟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tity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重点]
  一、领会文章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真挚的激情,学习叙议结合的写作特点。
  二、欣赏课文中细腻生动的语言。
  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责任心。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王道士在敦煌文化悲剧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理解造成敦煌文化悲剧的根本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录音:女子十二乐坊代表作《敦煌》,引出余秋雨关于敦煌文化的散文——《道士塔》。
  二、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大家读过余秋雨先生的文章吗?谁能介绍一下他的情况?(学生回答,然后多媒体显示。)
  余秋雨先生,生于1946年,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写作协会会长,是近年来在各种文化传媒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文化名人。先生的学术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散文代表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等。先生的散文自成体系,形成一种“秋雨体”,它以《文化苦旅》发端,以《山居笔记》拓展,以《秋雨散文》集大成;先生的散文是中国近50年来感性和理性、历史感和文化感结合得最好的散文之一,其主要特征是有一个跋涉者兼沉思者的抒情主体。因此,秋雨散文是一组特写,是历史文化深处的特写。
  先生开创了独树一帜的文化散文写法。他的文化散文,既有感性的体验叙说,又有理性的思辨、拷问,擅长以动人的文笔抒写对人类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索。《道士塔》就是他对敦煌文化与历史的叙说与拷问。
  三、阅读课文,深入探究
  1.学生速读课文,归纳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自由诵读第一部分课文,并思考:
  ⑴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这种感情因何而生?
  明确:悲愤。这是由于敦煌文化的流失。
  ⑵作者为什么对敦煌文化的流失如此悲愤?敦煌文化的含义是什么?
  点拨:敦煌——敦煌学。
  简介“敦煌”、“敦煌学”(具体内容略)。
  3.学生分组讨论:敦煌文化悲剧——谁之过?
  点拨:⑴王圆箓
  ①他是什么人?
  明确:那个时代随处可见的一个中国平民。
  ②他对敦煌文化犯下了哪些罪行?
  明确:粉刷壁画,敲掉塑雕;出卖文书、经卷、画卷。
  ③为什么他会犯下这些罪行?
  明确:愚昧、无知、贪财。
  ⑵中国文官
  ①中国文官对敦煌文化犯下了哪些罪行?
  明确:“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一连五个“没有”,揭示出文官何等的昏庸与无能、腐败和腐朽。而所有“没有”中对应着的“有”,则全是“当政者”最起码的职责。可是,他们却全都是“没有”!
  ②他们犯下的这些罪行让人们看到了当时怎样的状况?
  明确:官员腐败无能,缺乏爱国之心,自私自利。
  ③相比较而言,王圆箓和当时那些中国文官,谁对敦煌文化的罪责更大一些?
  明确:当时那些中国文官——统治阶级,是这样的统治阶级造就了这样的平民。
  ⑶外国人
  ①外国人的罪过是什么?
  明确:哄骗,用几句现编的童话换得难以计数、价值连城的敦煌文物。
  ②外国人这种行为的实质是什么?
  明确:欺骗、掠夺,文化上的霸权主义。
  4.小结:王圆箓、中国文官、外国人等三种因素的叠加,造成了敦煌文化悲剧。那么你认为这种悲剧就那个时代与社会而言,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学生热烈讨论、自由发言,然后教师指定一、二名学生回答。)
  四、品味关键语句
  关键句: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点拨:王道士本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悲剧由他造成只是一个偶然的机遇,但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社会、那样的统治下,产生这样的悲剧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五、探求写作主旨
  讨论: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不再是清朝末期民愚国弱的中国,你认为本文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它的价值是什么?
  点拨:借古鉴今、警示后人。
  六、拓展思考
  思考:我们有接受这种警示的必要吗?多媒体显示《民族之魂——汉语言文化》:
  民族之魂——汉语言文化(节选)
  汉语言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魂,它可以很豪迈很大气,亦可以很精致很婉约,它可以抒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式感慨,亦能传达出“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李式风情。这是无论多么优秀的外文译制品所无法企及的高度与深度。
  楼兰古国消亡了,玛雅文明消亡了,古巴比伦文明消亡了,文明的缺失是因为语言的覆灭,语言丧失了载体便渐渐葬于荒漠中干涸的河床与悠悠的叹息。
  汉语言文明是博大而沉重的民族责任,在西方文化无止境地涌入街头巷尾时,在“三国”、“论语”相继被戏说时,在全球化的呼声下学英语的浪潮正天翻地覆时,小学课堂内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反而显得弥足珍贵,英语培训机构满街都是,可怎寻不到一个国学教授机构。
  汉语言文化的传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生来就应向祖辈们许下的承诺,不要让昔日繁盛的古国衰落的故事重演。这庄重的承诺将是我们一生所肩负的重担,它让我们在历史中找到珍贵的内核,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巅。
  提问:这是一篇高考作文节选,同学们读过之后有何感想呢?
  点拨:我们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吗?我们在怎样对待自己民族的文化?我们能够继承并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吗?
  七、结语
  余秋雨先生在《道士塔》中,曾引用一位青年写给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的几句诗,在此我想用这首诗的结尾来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在此,
  我谨向世界提醒一句:
  从我们这一代起,
  中国将不再给任何国度的军人,
  提供创造荣誉建立功勋的机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文的教学主要是从热爱、保护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历史责任感的高度出发,紧紧抓住导致敦煌文化珍贵遗产流失的罪魁祸首这一主线,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归纳分析,深刻认识到反动的统治阶级和腐朽的社会制度才是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本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珍视并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情感。当然,由于课型、课时的限制,对于文章中语言的品味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等,都显得相对薄弱。
  [作者通联:贵州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的教育观中指出[1],为更好地发展智力和思维,活动教学法理应被广泛提倡。教育与活动的重要性亦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实践中得到证明。近年来,教育教学工作者广泛的课堂活动实践揭示了活动化教学在应用时存有的几大教学问题:课堂局限于认知,忽视体验[2][3];未能重视语言文本,忽视品味词句本身[4][5][6];课堂活动过多且流于形式,忽视逻辑性[7][8][9][10]。   张红老
文化心理是指一种或几种文化制约下活动着的个体的心理面貌和秉性,这里指文学作品中直接或间接地显示出的创作者的思想向度和情感偏执①。文化心理是作家审美和艺术表达的原动力,作家的文化心理影响着他们的创作,也影响着读者的阅读。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入手可以对作家的文学文本寻得有意义的解读。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写于1934年4月,是一部描绘湘西农村风俗人情的作品。它以其如诗如梦般的优美故事成为现代文学中
案例缘起    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在于“言”、“文”分离,要么重“言”轻“文”,搞机械枯燥的字、词、句、篇的串讲训练;要么重“文”弃“言”,忽视文体特点,凌空蹈虚地架空分析文章。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文”与“言”的和谐——既依据文体特点,重视文言文字词基础知识的落实又符合教学要求,在具体的文章语境中动态积累字词,进而通过经典文章的学习,传承古典文化,是文言文教学摆脱困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帕斯卡尔是17世纪最卓越的法国数理科学家,他的《思想录》中有这样一段名言:“人只不过是一棵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此,语文课尤其是作文课的教学中必须把思想、思维的培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语文阅读也好,创作鉴赏也好,那些文质兼美、文道并重的文章不但可以以其强大的艺术魅力感染学生,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情
教过几年初中语文的教师,想必对《分马》这篇课文并不陌生。该课文选自于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第二部第二十四章。其中老孙头这个人物个性鲜明,尤其让人喜爱,他风趣幽默,聪明睿智,是作品中绝无仅有的一个喜剧人物。   长期以来,各种教参、资料及教学人员无不众口一词地认为老孙头圆滑世故、自私落后,是个正在觉悟的农民形象。得出这一观点的依据是老孙头在分马、换马过程中表现出的心口不一、言行不一等。笔者以为
针对高考作文的审题难,有没有一种易学易操作的方法或技巧去解决?笔者经过对最近10年高考作文题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有。  先请看下面三份表格:  细读三表之后,我们先来研究最近10年高考作文题目的特点。  综合1998年至2008年这10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我们可以从“表达的语言形式”这个角度出发,将题目分为“陈述式”和“并列式”两大类(划分是否科学有待商榷)。前者指题目本身是一个陈述性的短语或词组
相信每个人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之后,都会感到一种全身的震颤,为他的人生坎坷,为他在苦难中的不屈抗争。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史铁生之所以选择了坐在轮椅上顽强活下去,在某种程度上讲得益于“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更确切地说是园子里的那些卑微的生命体给予了作者有关生命价值的启迪。肉体与精神“伤残”的史铁生冥冥之中走进了地坛,地坛里触目所及的景物又走进了作者的心中,给了他对人生的深入思考,解读这些景物实际
风流百世诗三百,文采千秋事万千。翻开《诗经》,一条清澈的河流蜿蜒而过,无论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对心爱女子的思念追求,还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对爱情难得的惆怅迷茫,有名无名的河流旁,上演了一幕幕爱情的悲喜剧。追寻流水的足迹,穿越诗经的画廊,走近《卫风·氓》,足以探访远古的诗情与爱意,领略先贤的美丽与哀愁。  《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讲述了一位女子被丈夫氓抛弃后,回
优秀的文章总是相似的,而庸劣的文章则各有其弊病。一篇优秀的文章往往构思新颖,结构精巧,文笔流畅,而立意的深刻则是其核心因素,它是评判文章价值的主要依据。杜牧有言,“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可谓是文无定法,立意为上。  然而,有些学生的作文,囿于自我的狭小天地,流于“小气”,立意不远。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场景型、生活化的话题作文时,往往容易停留在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个人的喜怒哀乐
留心观察各级语文优质课、观摩课,不难发现,一些老师为了一味地追求课堂的“热闹”,因而只喜欢采用各种朗读形式来调动情绪、烘托气氛,营造“读书氛围”,极少安排默读训练。这说明,他们的心里只装着听课教师而没有学生。因为默读要求学生首先要做到不出声,这一点对一节课,特别是面对专家、评委,还有很多听课老师的场面来说,时间稍长一点,就会觉得“冷场”,出不了“效果”。因此,现在的竞赛课、观摩课,甚至一些名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