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天科工与哈工大共建5个实验室
5月9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在京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同时联合成立“快速响应飞行器”等5个技术实验室。航天科工和哈工大将以此为契机,打通从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系统集成创新到成果转化与规模产业化的整条价值链,发挥“产、学、研”相结合在现实中的重要作用,抢占科技创新的新领域与制高点,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航天科工集团副总经理曹建国和哈工大副校长韩杰才分别代表航天科工和哈工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航天科工集团总经理许达哲和哈工大党委书记王树权为双方共建的“快速响应飞行器技术队伍实验室”、“制导与控制技术联合实验室”、“材料及热防护技术联合实验室”、“精密制造技术联合实验室”、“汽车电子技术联合实验室”等5个技术实验室揭牌并授牌。
会上,哈工大校长王树国和许达哲先后作了重要讲话,双方对今后的长远合作表示了充分的信心,并表达了合作共赢的良好愿望。许达哲表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历来高度重视产学研结合工作,在技术开发、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的相关合作,有力地提升了集团公司的科研生产能力。集团公司将从长远战略需求和科技创新实际出发,建立优势资源合作群,把企业、高校、研究院所有机联系起来,逐步建立起“合作紧密、管理科学、互利共赢、创新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新体制。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集团公司的科技创新;通过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集团公司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把集团公司打造成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
王树国表示,目前我国的产学研合作较多的是点对点合作,需要拓展更深层次的合作模式。此次哈工大与航天科工建立联合实验室,不是一次简单的校企合作,它开创了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如果大企业部能效法航天科工。与高校开展这样的产学研合作,我国的高等院校和科技人才将能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
(航讯)
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获小行星命名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并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的4颗小行星,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分别以4位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数学家吴文俊、高性能计算机专家金怡濂、航天专家王永志和气象学家叶笃正的名字命名。
中国科学技术部5月4日下午在北京举行小行星命名仪式,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和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分别向4位科学家颁发小行星命名证书和小行星运行轨道铜牌。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
据介绍,国际小行星中心先后发布公报通知国际社会,将国际永久编号第7683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文俊星”;将第100434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金怡濂星”;将第46669号小行星命名为“王永志星”,将第27895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叶笃正星”。
中国自1999年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来,迄今已评选出16位获奖者,在科技界产生重大影响。此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王选、刘东生和谷超豪已获得过小行星命名。科技部官员表示,中国今后还将分批以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名字命名小行星。
(科学网)
未来两年中国年均发射逾20几个航天器
4月24日,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40周年纪念日。《瞭望望》新闻周刊记者提前走进了当年研制“东方红”一号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这个前身可追溯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中国空间航天器研制重镇,如今正在从一个传统的科研部门向大型宇航科研生产联合体转型。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杨保华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说:“不仅仅是‘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我院现有35位总师、总指挥,分别负责的航天器项目超过40个。今年,我们将有十几个航天器上天,2011年和2012年,预计上天的航天器都将超过20个。”
(航讯)
我国启动载人空间站工程明年开始密集发射
4月13日落幕的“载人航天工程工作协作配套工作会议”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透露,今年是我国载人工程交会对接任务准备十分关键的攻坚年,也是载人空间站工程启动实施的开局年。
牛红光表示,我国将于2011年上半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2011年下半年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实施我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飞行试验;此后,2012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将分别发射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与目标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以突破和掌握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天宫一号”既是交会对接目标飞行器,也是一个简易的空间实验室,将以此为平台开展空间实验室的有关技术验证。
目前,“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长征二号F火箭、神舟八号飞船等主要飞行产品正陆续转人正样生产、试验,“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装载的各项空间科学实验载荷设备及有关地面系统任务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航讯)
中国卫通构建天地一体卫星信息服务
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发展重要内容,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正全力构建天地一体卫星综合信息服务。中国卫通去年剥离基础电信业务整体并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后,重点发展空间段运营、地理信息与位置服务、卫星地面运营服务三大主营业务。一年来资产总额较重组并入初期增长76.28%,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目前中国卫通运营并管理8颗在轨卫星、6颗在建卫星、3颗规划卫星,国内业务首次实现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市场占有率100%,并利用从东经76.5度到138度的卫星舰队优势拓展海外新业务。
中国卫通还推出国内首款行人导航地图产品,提供动态交通信息服务的城市增加至15个,航摄总面积覆盖了国土50%以上。同时通过卫星地面运营服务,为千家万户提供基于卫星的数字发行和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
(航讯)
中国新增航天员
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选出5名男航天员、2名女航天员。5月7日,总装备部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第二批航天员宣布命令大会,7名航天员成为我国航天员队伍新成员。
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工作于2009年5月全面启动,经过初选、复选、定选三个阶段的严格评审,最终从空军现役飞行员中选拔出5名男性航天员和2名女性航天员。7名航天员都具有本科学历,最大的35岁,最小的30岁,平均年龄32.4岁,均已婚。5名男航天员均是现役空军歼(强)击机飞行员,2名女航天员均是现役运输机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1270.7小时。7名航天员大多执行过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军事演习等重 大飞行任务,飞行技术过硬,心理素质俱佳,临床医学和航天医学符合航天员基本条件。下一步,他们将投入紧张繁重的学习训练任务,尽快实现飞行员向航天员的转变,担负起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神圣使命。
(科学网)
“飞天”服手套样品在太空家园馆展出
5月11日,游客期待已久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手套样品终于在上海世博会太空家园馆隆重登场,揭开了神秘面纱。这两只手套在外形、结构上与“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出舱戴过的手套一模一样,是翟志刚使用过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手套的初样产品。在太空手套入馆仪式上记者获悉,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也将于7月15日至8月15日期间在太空家园馆展出。
这两只手背白色、手心银色,看起来粗粗笨笨的太空手套实际上相当灵巧,在“神七”任务中,翟志刚曾戴着它们的“正样产品”顺利地完成了开关舱门、回收舱外实验样品、抓握舱外扶手行走、挥舞国旗等一系列精细操作。“这和翟志刚进行出舱活动时所戴的手套一模一样啊!”太空手套的到来吸引了现场众多观众的兴趣,大家探着头争相一睹其“芳容”。
据了解,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参与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手套是“飞天”舱外航天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防止真空、极度冷热交变、微陨石等空间环境因素对航天员手部的危害,保证航天员的手部在摄氏零下110度到零上110度的高低温交变环境下有良好的操作灵巧性、舒适性和安全可靠性。
在“神七”任务中,航天员翟志刚穿着“飞天”舱外航天服,实现了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但因返回重量限制,“飞天”舱外航天服留在太空中的轨道舱内。为纪念本次出舱活动,航天员特意将“飞天”舱外航天服手套带回。
(航讯)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纪念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40周年
4月24日,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40周年纪念日。4月2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隆重举行纪念座谈会,回顾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发射的历程,畅谈我国航天事业未来的发展。
参与东方红一号卫星与长征一号火箭研制的老专家孙家栋、韩厚健、戚发轫相继发言,回顾了在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下我国开展东方红卫星研制的一些难忘的历史瞬间,以及卫星发射成功40年来我国航天事业走过的光辉历程。航天中青年专家代表五院通信卫星事业部部长周志成、一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宋征宇表示,老一辈航天人在国家物质、经济条件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艰苦奋斗、自主创新,开创了“两弹一星”的伟业,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青年一代要继承并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将我国航天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航讯)
航天科技集团与哈工大共推产学研合作
5月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会见了来访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树权、校长王树国一行,就产学研合作等事宜进行了深入商讨。
马兴瑞说,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90年来,培养了一大批航天领军人物,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集团公司历来高度重视与高校间的产学研合作。在当前型号任务较重的形势下,希望双方能够从国家利益出发,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积极探索出一条产学研深入合作模式,推动中国航天的可持续发展。
王树权表示,哈尔滨工业大学90周年校庆在即。学校希望借此机会,与企业拓展更深层次的合作模式,改变以往点对点的合作模式。学校将通过“需求牵引、技术驱动”,提升对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贡献率,同时更好地发挥航天高科技对学校的带动作用,实现双方的共赢。
2008年11月29日,集团公司与高校合作的首家联合技术创新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技术创新中心”成立。集团公司每年向该中心投入1000万元研发经费,首批连续5年,主要用于支持开展航天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和影响深远的新技术研究,支持学校科研成果向航天领域的转移和应用研究,将具有市场和产业化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再开发和转移。
(航讯)
航天科技九院新型无人机交付
日前,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九院研制的某型号无人机系统产品顺利完成了交付验收飞行试验,并通过了用户单位组织的系统验收评审。这标志着该院在无人机系统设计、制造、试飞、管理等方面初步构建了完整的产品开发产业链,在无人机系统项目产业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该无人机系统由九院无人机办公室承担系统总体,与该院8家辖属单位共同研制完成。自2008年6月起,研制队伍在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全系统方案论证、产品研制配套、用户使用试验和交付验收飞行试验等工作,共组织完成了17个场次的飞行试验。
(航讯)
“中华牌”月球车制造完毕
2013年,由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中华牌”月球车将乘坐“嫦娥三号”探月卫星“亲近”月球。目前,该月球车已制造完毕。
在该月球车研制过程中,中国教育部以湖南大学为核心,以多个高校为支撑而成立的“深空探测中心”为此工程提供了不少的技术支持。
日前,在重庆向各大高校学子作主题为《嫦娥一号与深空探测》的报告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嫦娥工程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最新透露,我国至少已研制出了十几辆月球车。
叶培建称,月球车是一种能够在月球表面移动,并完成探测、采集和分析样品等复杂任务的机器人。
人民网热播“历史与未来的对话”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4月24日,联合国内知名网站人民网共同制作的“纪念长征一号首飞发射东方红卫星40周年”专题节目正式在人民网开播。一场“历史与未来的对话”缓缓拉开序幕。
在开播仪式上,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以及“长征火箭家族”从一号到五号的领军人物代表韩厚健、李占奎、徐盛华、翁伟樑、李东等,这些新中国航天的历史亲历者、见证者与现场参加开播仪式的研究院的一线科研人员一起,与广大网民朋友共同追溯了长征一号火箭首飞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40年来的悠悠岁月,重温了中国运载火箭发展历程中航天人的奋斗情怀,讲述了长征一号到长征五号研制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同时也畅想了中国航天事业的美好未来。
(许燕)
航天科技四院瞄准固体重型运载火箭
3月23日,航天科技四院中天火箭技术事业部、组合动力技术研究室、固体运载动力技术研究室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该院加强总体能力建设迈出了全面加速的步伐。
为不断增强固体动力总体技术研究能力,按照“军民结合、自主创新”的指导思想,该院与西工大联合成立了特种动力武器系统研发中心,整合中天火箭公司、41所108研究室、系统工程处等相关资源,组建了中天火箭技术事业部,加 强总体研发力量培养和系统集成攻关,实现特种飞行器总体技术突破。
该院瞄准固体动力技术在宇航领域的拓展应用,针对新一代运载火箭、重型运载火箭发展的新目标,组建了固体运载动力技术研究室,以固体小运载和大型固体助推器为重点,提高四院在固体运载动力技术领域的技术攻关、产品开发与市场竞争能力;瞄准我国导弹武器装备动力技术发展的新方向,整合固冲发动机等新型动力技术力量,优化完善资源配置,组建了组合动力技术研究室,增强新型组合动力技术领域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市场竞争能力,以不断适应未来发展对航天技术的更高要求。
“一部两室”的成立,是该院在巩固现有固体动力技术及其军民产业发展势头的同时,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的延伸,也是探索固体技术应用新领域,寻求新的动力源,突破发展瓶颈,加快自身发展的重大举措。
(航讯)
中巴签署地球资源卫星合作谅解备忘录
据巴西空间研究院网站报道,巴西空间研究院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日前在圣保罗州圣何塞杜斯坎斯市巴西空间研究院总部签署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面向全球谅解备忘录。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图像是全球公共财富,巴西和中国愿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卫星图像,以改进观测水平,保护环境。巴西空间研究院院长卡玛拉和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主任徐文签署了这项备忘录。备忘录确认。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为国际环境政策合作的重要工具,将加强两国在和平利用空间技术方面的合作,并确定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图像提供、分发方式。此前,巴西空间研究院已于2004年开始通过互联网免费向用户提供卫星图像。在中国的支持下,今后将以同样方式向拉美各国以及非洲国家提供实时图像。
(人民网)
中国航天员教员将参加模拟往返火星试验
俄罗斯航天局5月18日宣布“火星-500”国际大型联合试验的6人乘员组名单。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教员王跃入选,将参加长达520天的全密闭试验。
“火星-500”是由俄罗斯组织、多国参与的国际大型试验,在地面试验舱首次模拟从飞船发射、太空飞行、着陆火星到返回地球的全过程。我国参与该试验能够为日后的航天事业发展积累宝贵经验。同时,我国还为此次试验提供了“长期封闭环境下人体中医辨证研究”等三大科研项目。
(航讯)
5月9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在京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同时联合成立“快速响应飞行器”等5个技术实验室。航天科工和哈工大将以此为契机,打通从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系统集成创新到成果转化与规模产业化的整条价值链,发挥“产、学、研”相结合在现实中的重要作用,抢占科技创新的新领域与制高点,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航天科工集团副总经理曹建国和哈工大副校长韩杰才分别代表航天科工和哈工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航天科工集团总经理许达哲和哈工大党委书记王树权为双方共建的“快速响应飞行器技术队伍实验室”、“制导与控制技术联合实验室”、“材料及热防护技术联合实验室”、“精密制造技术联合实验室”、“汽车电子技术联合实验室”等5个技术实验室揭牌并授牌。
会上,哈工大校长王树国和许达哲先后作了重要讲话,双方对今后的长远合作表示了充分的信心,并表达了合作共赢的良好愿望。许达哲表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历来高度重视产学研结合工作,在技术开发、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的相关合作,有力地提升了集团公司的科研生产能力。集团公司将从长远战略需求和科技创新实际出发,建立优势资源合作群,把企业、高校、研究院所有机联系起来,逐步建立起“合作紧密、管理科学、互利共赢、创新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新体制。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集团公司的科技创新;通过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集团公司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把集团公司打造成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
王树国表示,目前我国的产学研合作较多的是点对点合作,需要拓展更深层次的合作模式。此次哈工大与航天科工建立联合实验室,不是一次简单的校企合作,它开创了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如果大企业部能效法航天科工。与高校开展这样的产学研合作,我国的高等院校和科技人才将能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
(航讯)
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获小行星命名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并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的4颗小行星,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分别以4位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数学家吴文俊、高性能计算机专家金怡濂、航天专家王永志和气象学家叶笃正的名字命名。
中国科学技术部5月4日下午在北京举行小行星命名仪式,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和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分别向4位科学家颁发小行星命名证书和小行星运行轨道铜牌。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
据介绍,国际小行星中心先后发布公报通知国际社会,将国际永久编号第7683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文俊星”;将第100434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金怡濂星”;将第46669号小行星命名为“王永志星”,将第27895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叶笃正星”。
中国自1999年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来,迄今已评选出16位获奖者,在科技界产生重大影响。此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王选、刘东生和谷超豪已获得过小行星命名。科技部官员表示,中国今后还将分批以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名字命名小行星。
(科学网)
未来两年中国年均发射逾20几个航天器
4月24日,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40周年纪念日。《瞭望望》新闻周刊记者提前走进了当年研制“东方红”一号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这个前身可追溯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中国空间航天器研制重镇,如今正在从一个传统的科研部门向大型宇航科研生产联合体转型。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杨保华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说:“不仅仅是‘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我院现有35位总师、总指挥,分别负责的航天器项目超过40个。今年,我们将有十几个航天器上天,2011年和2012年,预计上天的航天器都将超过20个。”
(航讯)
我国启动载人空间站工程明年开始密集发射
4月13日落幕的“载人航天工程工作协作配套工作会议”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透露,今年是我国载人工程交会对接任务准备十分关键的攻坚年,也是载人空间站工程启动实施的开局年。
牛红光表示,我国将于2011年上半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2011年下半年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实施我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飞行试验;此后,2012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将分别发射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与目标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以突破和掌握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天宫一号”既是交会对接目标飞行器,也是一个简易的空间实验室,将以此为平台开展空间实验室的有关技术验证。
目前,“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长征二号F火箭、神舟八号飞船等主要飞行产品正陆续转人正样生产、试验,“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装载的各项空间科学实验载荷设备及有关地面系统任务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航讯)
中国卫通构建天地一体卫星信息服务
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发展重要内容,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正全力构建天地一体卫星综合信息服务。中国卫通去年剥离基础电信业务整体并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后,重点发展空间段运营、地理信息与位置服务、卫星地面运营服务三大主营业务。一年来资产总额较重组并入初期增长76.28%,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目前中国卫通运营并管理8颗在轨卫星、6颗在建卫星、3颗规划卫星,国内业务首次实现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市场占有率100%,并利用从东经76.5度到138度的卫星舰队优势拓展海外新业务。
中国卫通还推出国内首款行人导航地图产品,提供动态交通信息服务的城市增加至15个,航摄总面积覆盖了国土50%以上。同时通过卫星地面运营服务,为千家万户提供基于卫星的数字发行和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
(航讯)
中国新增航天员
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选出5名男航天员、2名女航天员。5月7日,总装备部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第二批航天员宣布命令大会,7名航天员成为我国航天员队伍新成员。
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工作于2009年5月全面启动,经过初选、复选、定选三个阶段的严格评审,最终从空军现役飞行员中选拔出5名男性航天员和2名女性航天员。7名航天员都具有本科学历,最大的35岁,最小的30岁,平均年龄32.4岁,均已婚。5名男航天员均是现役空军歼(强)击机飞行员,2名女航天员均是现役运输机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1270.7小时。7名航天员大多执行过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军事演习等重 大飞行任务,飞行技术过硬,心理素质俱佳,临床医学和航天医学符合航天员基本条件。下一步,他们将投入紧张繁重的学习训练任务,尽快实现飞行员向航天员的转变,担负起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神圣使命。
(科学网)
“飞天”服手套样品在太空家园馆展出
5月11日,游客期待已久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手套样品终于在上海世博会太空家园馆隆重登场,揭开了神秘面纱。这两只手套在外形、结构上与“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出舱戴过的手套一模一样,是翟志刚使用过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手套的初样产品。在太空手套入馆仪式上记者获悉,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也将于7月15日至8月15日期间在太空家园馆展出。
这两只手背白色、手心银色,看起来粗粗笨笨的太空手套实际上相当灵巧,在“神七”任务中,翟志刚曾戴着它们的“正样产品”顺利地完成了开关舱门、回收舱外实验样品、抓握舱外扶手行走、挥舞国旗等一系列精细操作。“这和翟志刚进行出舱活动时所戴的手套一模一样啊!”太空手套的到来吸引了现场众多观众的兴趣,大家探着头争相一睹其“芳容”。
据了解,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参与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手套是“飞天”舱外航天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防止真空、极度冷热交变、微陨石等空间环境因素对航天员手部的危害,保证航天员的手部在摄氏零下110度到零上110度的高低温交变环境下有良好的操作灵巧性、舒适性和安全可靠性。
在“神七”任务中,航天员翟志刚穿着“飞天”舱外航天服,实现了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但因返回重量限制,“飞天”舱外航天服留在太空中的轨道舱内。为纪念本次出舱活动,航天员特意将“飞天”舱外航天服手套带回。
(航讯)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纪念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40周年
4月24日,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40周年纪念日。4月2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隆重举行纪念座谈会,回顾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发射的历程,畅谈我国航天事业未来的发展。
参与东方红一号卫星与长征一号火箭研制的老专家孙家栋、韩厚健、戚发轫相继发言,回顾了在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下我国开展东方红卫星研制的一些难忘的历史瞬间,以及卫星发射成功40年来我国航天事业走过的光辉历程。航天中青年专家代表五院通信卫星事业部部长周志成、一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宋征宇表示,老一辈航天人在国家物质、经济条件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艰苦奋斗、自主创新,开创了“两弹一星”的伟业,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青年一代要继承并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将我国航天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航讯)
航天科技集团与哈工大共推产学研合作
5月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会见了来访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树权、校长王树国一行,就产学研合作等事宜进行了深入商讨。
马兴瑞说,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90年来,培养了一大批航天领军人物,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集团公司历来高度重视与高校间的产学研合作。在当前型号任务较重的形势下,希望双方能够从国家利益出发,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积极探索出一条产学研深入合作模式,推动中国航天的可持续发展。
王树权表示,哈尔滨工业大学90周年校庆在即。学校希望借此机会,与企业拓展更深层次的合作模式,改变以往点对点的合作模式。学校将通过“需求牵引、技术驱动”,提升对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贡献率,同时更好地发挥航天高科技对学校的带动作用,实现双方的共赢。
2008年11月29日,集团公司与高校合作的首家联合技术创新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技术创新中心”成立。集团公司每年向该中心投入1000万元研发经费,首批连续5年,主要用于支持开展航天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和影响深远的新技术研究,支持学校科研成果向航天领域的转移和应用研究,将具有市场和产业化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再开发和转移。
(航讯)
航天科技九院新型无人机交付
日前,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九院研制的某型号无人机系统产品顺利完成了交付验收飞行试验,并通过了用户单位组织的系统验收评审。这标志着该院在无人机系统设计、制造、试飞、管理等方面初步构建了完整的产品开发产业链,在无人机系统项目产业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该无人机系统由九院无人机办公室承担系统总体,与该院8家辖属单位共同研制完成。自2008年6月起,研制队伍在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全系统方案论证、产品研制配套、用户使用试验和交付验收飞行试验等工作,共组织完成了17个场次的飞行试验。
(航讯)
“中华牌”月球车制造完毕
2013年,由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中华牌”月球车将乘坐“嫦娥三号”探月卫星“亲近”月球。目前,该月球车已制造完毕。
在该月球车研制过程中,中国教育部以湖南大学为核心,以多个高校为支撑而成立的“深空探测中心”为此工程提供了不少的技术支持。
日前,在重庆向各大高校学子作主题为《嫦娥一号与深空探测》的报告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嫦娥工程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最新透露,我国至少已研制出了十几辆月球车。
叶培建称,月球车是一种能够在月球表面移动,并完成探测、采集和分析样品等复杂任务的机器人。
人民网热播“历史与未来的对话”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4月24日,联合国内知名网站人民网共同制作的“纪念长征一号首飞发射东方红卫星40周年”专题节目正式在人民网开播。一场“历史与未来的对话”缓缓拉开序幕。
在开播仪式上,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以及“长征火箭家族”从一号到五号的领军人物代表韩厚健、李占奎、徐盛华、翁伟樑、李东等,这些新中国航天的历史亲历者、见证者与现场参加开播仪式的研究院的一线科研人员一起,与广大网民朋友共同追溯了长征一号火箭首飞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40年来的悠悠岁月,重温了中国运载火箭发展历程中航天人的奋斗情怀,讲述了长征一号到长征五号研制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同时也畅想了中国航天事业的美好未来。
(许燕)
航天科技四院瞄准固体重型运载火箭
3月23日,航天科技四院中天火箭技术事业部、组合动力技术研究室、固体运载动力技术研究室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该院加强总体能力建设迈出了全面加速的步伐。
为不断增强固体动力总体技术研究能力,按照“军民结合、自主创新”的指导思想,该院与西工大联合成立了特种动力武器系统研发中心,整合中天火箭公司、41所108研究室、系统工程处等相关资源,组建了中天火箭技术事业部,加 强总体研发力量培养和系统集成攻关,实现特种飞行器总体技术突破。
该院瞄准固体动力技术在宇航领域的拓展应用,针对新一代运载火箭、重型运载火箭发展的新目标,组建了固体运载动力技术研究室,以固体小运载和大型固体助推器为重点,提高四院在固体运载动力技术领域的技术攻关、产品开发与市场竞争能力;瞄准我国导弹武器装备动力技术发展的新方向,整合固冲发动机等新型动力技术力量,优化完善资源配置,组建了组合动力技术研究室,增强新型组合动力技术领域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市场竞争能力,以不断适应未来发展对航天技术的更高要求。
“一部两室”的成立,是该院在巩固现有固体动力技术及其军民产业发展势头的同时,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的延伸,也是探索固体技术应用新领域,寻求新的动力源,突破发展瓶颈,加快自身发展的重大举措。
(航讯)
中巴签署地球资源卫星合作谅解备忘录
据巴西空间研究院网站报道,巴西空间研究院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日前在圣保罗州圣何塞杜斯坎斯市巴西空间研究院总部签署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面向全球谅解备忘录。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图像是全球公共财富,巴西和中国愿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卫星图像,以改进观测水平,保护环境。巴西空间研究院院长卡玛拉和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主任徐文签署了这项备忘录。备忘录确认。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为国际环境政策合作的重要工具,将加强两国在和平利用空间技术方面的合作,并确定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图像提供、分发方式。此前,巴西空间研究院已于2004年开始通过互联网免费向用户提供卫星图像。在中国的支持下,今后将以同样方式向拉美各国以及非洲国家提供实时图像。
(人民网)
中国航天员教员将参加模拟往返火星试验
俄罗斯航天局5月18日宣布“火星-500”国际大型联合试验的6人乘员组名单。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教员王跃入选,将参加长达520天的全密闭试验。
“火星-500”是由俄罗斯组织、多国参与的国际大型试验,在地面试验舱首次模拟从飞船发射、太空飞行、着陆火星到返回地球的全过程。我国参与该试验能够为日后的航天事业发展积累宝贵经验。同时,我国还为此次试验提供了“长期封闭环境下人体中医辨证研究”等三大科研项目。
(航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