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省力化栽培模式 促苹果产业高效发展

来源 :果农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luew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业人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劳动力价值的大幅提升,农村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逐年下降,青壮年劳力把赚取劳动力工资作为主要家庭收入而大多外出务工,农村有效劳动力锐减,果农老龄化程度逐年加重,果业后续经营存在较大问题。需劳较多且日趋精细的修剪、套袋、病虫防治、土肥水管理等田间作业使得果园劳动力投入成本越来越高,果园收益与劳动力费用支出矛盾日益增大,果农面临严峻考验。苹果产业要继续发展,省力化栽培势在必行。
  
  1 发展省力化栽培的必要性
  
  1.1 是解决果园后续经营问题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果园效益下降,果农收入不稳定、工作环境较差等原因的影响,部分果农特别是青壮年果农放弃苹果园经营改种其它果树或转移行业外出务工,导致部分苹果园无人经营和粗放管理,极大地抑制了果业的健康高效发展。笔者在下乡途中碰到一村子发包果园,其中13.3公顷苹果园承包费每667平方米80元都无人问津,而13.3公顷核桃园每667平方米300元却是门庭若市,问及原因,说是苹果园管理费工、效益低,核桃园相对省力,效益高。苹果产业的命运令人担忧!只有发展省力化栽培才能改善果园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用工、提高生产效益,从而吸引较多的人来从事果园生产经营,有效缓解后续无人经营问题。
  
  1.2 是提高果园效益的需要
  据调查,我国苹果园667平方米投资在4000元左右,其中劳动力投入占到了总投资的一半,据统计,陕西省2005年果园雇工成本平均每天15~20元,2009年达到32元,山东省2008年果园雇工成本平均每天为44元,个别地方达到80元,果园劳动力成本逐步升高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加之果价低迷不稳,直接导致管理成本增加,经营效益下降。要提高果园效益,就必须走省力化栽培的路子,只有进行省力化栽培,才能降低果园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1.3 是发展现代果业的需要
  现代苹果产业的重要标志是果园机械化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而省力化栽培的高级阶段就是广泛使用机械化和数字化。在美国、意大利、法国、日本等苹果生产发达国家,苹果生产依靠机械化和数字化操作,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据研究,美国一个劳动力管理18公顷苹果园,欧洲管理4公顷,日本管理1.33公顷,中国仅管理0.33公顷,这与我国果业的机械化和数字化程度低有很大关系。要发展现代果业,就要先从省力化开始,逐步实现机械化和数字化。
  
  1.4 是生态环保的需要
  省力化栽培实行果园生草、无袋化栽培和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又有利于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健康安全,符合现代果业生态环保的要求。
  
  2 苹果省力化栽培模式
  
  2.1 广泛采用接砧集约栽培
  (1)大苗建园 为实现早期丰产,宜采用3年生带分枝矮砧大苗建园,定植第2年开始结果,第4年基本进入丰产期。大苗栽植的苗木根系必须良好,主根长35厘米以上,侧根30厘米以上,就近栽植,
  (2)宽行密植 一般采用2~2.5米×4~4.5米的株行距,株距也可缩小到1.5米或1米,行距增大到4米以上,以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和便于机械化作业,从而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果园用工量。
  (3)简化修剪 树形采用细长纺锤形或高纺锤形或圆柱形,树高3.5米左右,可直接在中心干上培养结果枝和结果枝组,全部呈下垂状态结果。修剪上以疏、放、拉为主要手法,改传统的精细修剪为大枝修剪,采用软整形技术,让每个枝都能发挥最大的能量转换作用,保持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的最佳平衡点,从而大大减少果园用工量。
  
  2.2 广泛买现果园生草与蕧盖
  改革土壤管理制度,降雨量较大或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实行果园生草,干旱地区进行果园覆盖,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沃土壮树,节省土壤耕翻和除草用工。
  
  2.3 实施无袋化栽培
  现在欧洲国家的苹果园不套袋,日本的苹果园过去套袋,近年来也逐步发展为不套袋。在日本,不套袋生产的苹果在市场上更受欢迎,售价更高,许多苹果在销售时,专门标明是无袋化栽培。而套袋在我国苹果园管理当中是用工最多的项目,几乎占整个生产成本的1/3。实施无袋化栽培,可以大幅度减少果园用工量。当然,无袋化栽培并不是简单的不套袋,而是通过各种措施,使不套袋的苹果在农药残留、果面光洁度、果实着色等方面达到套袋苹果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不套袋才是无袋化栽培。当然,在国内要进行无袋化栽培,还需要一个过程,但这将是一个发展趋势。
  
  2.4 综合防治病虫害
  根据预测预报,合理用药,尽量减少用药次数,降低果园用工量。在日本许多无公害的免农药果园都是利用电功能水再结合生物杀虫技术进行果品的安全生产,既减少了用药次数,降低果园用工,也彻底解决了化学农药残留所造成的生态及健康危害,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2.5 广泛采用机械化作业
  宽行栽培为果园机械化作业提供了可能,可因地制宜地选用割草机、旋耕机、采果机、修剪机等果园作业机械,并逐步实现施肥、喷药、浇水自动化,最大程度将果园用工降到最低。
  
  2.6 建立顺畅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由种植大户、技术能人、销售能人牵头,以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纽带形成利益联合体,成立果农合作社,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实现合作社内部成员间技术、市场等信息的互动交流,建立果农一合作社一市场间顺畅的流通体系。使产品有序、快速地到达消费者手中,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市场风险。
  
  3 未来省力化栽培发展方向
  
  (1)继续选育和利用更有利于省力化栽培的矮化品种和砧木,进一步简化修剪技术。提高果园作业的劳动工效,降低劳动强度。
  (2)进一步提高果园的机械化、数字化、自动化水平,逐步完善和应用精准化管理“3S”技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支撑的遥控监测、精准施肥、精准测产、品质评估、采收期预测、灾害性天气预测监管等现代农业技术,建设完备的现代果业生产体系。
  (3)要和有机苹果生产结合起来。形成省力化栽培模式下的有机苹果生产体系。
其他文献
福建省平和县种植瑁溪蜜柚4万多公顷,是该县农业果业支柱产业,也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由于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及化学除草剂等诸多因素,造成果园土壤板结,果树根系受损伤,果树黄叶败株现象逐年严重发生,甚至枯死,给果农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为此,2008—2009年笔者在平和县琯溪蜜柚果园进行大面积调查研究、试验示范其救治技术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现将琯溪蜜柚黄叶败株原因及其救治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正>‘秋露’桃是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黄露’桃的实生苗中选育出的罐藏黄桃新品种,1972年自然杂交,1973年播种,1976年从实生苗中初选出性状优良的优株72-5-1,1981年开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