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高等职业学校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和对语文的兴趣爱好以及对语文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成为目前提高高职高专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条新途径。
针对学生知识、能力和学习需求的不同而分群体选择不同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教学方式,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的教学模式即为分层教学,是孔子因材施教古老教育理念的现代演绎。
一、高职语文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1.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兴起并得以快速发展,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作为国民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由于生源情况、专业学科、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学生发展方向等都呈现出多样化特点。高职教育教学若无视新情况,仍实行统一规格、统一要求、统一目标等单一模式教学,势必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对不同规格、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因此,分层教学对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
2.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需要
高职语文课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学会人际交往、提高人文素质的基础,承担着为专业学习服务以及为学生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服务的重要功能。但是目前高职语文学科“大一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兼顾不同学生需要,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影响了教学质量,造成了“学生不乐学,教师不乐教”的尴尬状况。改革迫在眉睫,分层教学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需要
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都受到不同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个体发展就必然存在着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智商、求知态度、学习习惯和心理倾向等方面的差异。加之高职院校生源来自教学水平不同的各地区、各学校,造成了高职学生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实施分层教学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有效途径。
4.教学相长的需要
在“大一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因“吃不饱”而失去学习热情,基础差的学生因“吃不了”而灰心丧气。这反过来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造成一部分教师缺乏钻研业务、勤奋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分层教学为高职院校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高职语文分层教学的内涵
第一,“尊重个体差异,促进最大发展”是高职语文分层教学的基本准则。学生的个体差异是目前高职语文教学必须要面对的客观事实,也是分层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只有充分尊重学生差异,通过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
第二,动态性原则是分层教学的一个最重要原则。由于学生的差异不尽一致,同时又是不断变化的,因而教师要构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分层教学体系,随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措施,使各层学生得到的指导与个别需要相适应,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和进步。
第三,以专业对语文学科的需求为出发点,提出合理的分层教学要求,是高职语文分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目前对高职语文课比较公认的定位是服务专业学习、服务学生发展。基于此,高职语文课程实施分层教学时需要结合专业学习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设立分层的教学要求。
第四,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是设立分层标准的基本依据。要避免简单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层的方式,只有深刻把握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差异,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分层教学才能更为有效。
第五,分层需要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分层教学不能被狭隘理解为课堂教学上的差异化,应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设计、评价标准的选择等环节。
三、高职语文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1.分层教学模式的建立
(1)构建分层教学的环境。实施分层教学前,应向同学们充分说明分层教学的目的、意义,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对待这个问题,促使他们正确地评价自己、评价别人,准确地确定自己的学习层面,主动地获得自身最大的发展。同时,教师要能够充分领会分层教学的含义,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并确保思想上的统一,提高大家对分层教学的适应能力。
(2)选择合适的分层教学模式。目前,我国分层教学模式主要可以笼统分为“班际分层”和“班内分层”两种。前者是根据学校进行的课程摸底考试结果,按照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三个或四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这种模式并不打破原有的班级建制,只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按各自的情况到不同的班去上课,课程结束后再回到原来的班级。后者是在同一个班内,根据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心理特点等,将他们分成两到三个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高职院校的语文分层教学究竟采用哪种模式,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选取和创新。无论选择何种模式,都不是单一的、固定的,教师应随时注意根据学生的变化调整教学及分层。
(3)制定科学标准,划定合理的档次。
标准是否科学,分层是否合理是搞好语文分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高职语文分层教学一般分为A、B、C三个档次,A等为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语感较好、阅读能力较强,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学生;B等为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语感一般、阅读能力一般,能写作通顺流利的作文的学生;C等为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语感较差、阅读能力较差,作文错误较多的学生。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客观评价学生差异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意愿,将学生划分到相应的层级。
2.分层教学的实施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不同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使不同的学生能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为此,我们对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目标要求:A层学生要求能对文章有鉴赏创造力;B层学生要求理解关键的句子,分析文章的基本内容;C层学生则要求能从教材中得到启示,完成课后练习即可。
(2)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主渠道,因此,教师授课要采取“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兼顾A、C优差两头。注意开发B层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A层学生的竞争意识,维护C层学生的学习信心,力争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语文水平都有所提高。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注重培养其独立学习、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B层学生精讲精练,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工夫;对C层学生浅讲多练,查漏补缺,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分层练习作业。练习和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巩固,课堂知识的延伸,分层布置作业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各层学生得以提高和发展。布置作业时,可采取提供众多由易到难、分层递进的序列题目供学生选择的方式,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情”有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4)分层测试评价。对学生进行分层测评,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分层教学中必要的一环,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测试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精心设计试题,对不同层次学生可采取A、B、C多种卷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任选其中的一种试卷。评价可采用教师点评、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评价要注意层次性、发展性和科学性,以启发、鼓励、激励学生为主。
【参考文献】
[1]马庆发.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姜会林,程军,李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及我校的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2]于立新.论分层教学之利弊[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针对学生知识、能力和学习需求的不同而分群体选择不同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教学方式,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的教学模式即为分层教学,是孔子因材施教古老教育理念的现代演绎。
一、高职语文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1.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兴起并得以快速发展,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作为国民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由于生源情况、专业学科、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学生发展方向等都呈现出多样化特点。高职教育教学若无视新情况,仍实行统一规格、统一要求、统一目标等单一模式教学,势必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对不同规格、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因此,分层教学对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
2.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需要
高职语文课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学会人际交往、提高人文素质的基础,承担着为专业学习服务以及为学生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服务的重要功能。但是目前高职语文学科“大一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兼顾不同学生需要,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影响了教学质量,造成了“学生不乐学,教师不乐教”的尴尬状况。改革迫在眉睫,分层教学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需要
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都受到不同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个体发展就必然存在着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智商、求知态度、学习习惯和心理倾向等方面的差异。加之高职院校生源来自教学水平不同的各地区、各学校,造成了高职学生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实施分层教学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有效途径。
4.教学相长的需要
在“大一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因“吃不饱”而失去学习热情,基础差的学生因“吃不了”而灰心丧气。这反过来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造成一部分教师缺乏钻研业务、勤奋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分层教学为高职院校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高职语文分层教学的内涵
第一,“尊重个体差异,促进最大发展”是高职语文分层教学的基本准则。学生的个体差异是目前高职语文教学必须要面对的客观事实,也是分层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只有充分尊重学生差异,通过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
第二,动态性原则是分层教学的一个最重要原则。由于学生的差异不尽一致,同时又是不断变化的,因而教师要构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分层教学体系,随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措施,使各层学生得到的指导与个别需要相适应,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和进步。
第三,以专业对语文学科的需求为出发点,提出合理的分层教学要求,是高职语文分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目前对高职语文课比较公认的定位是服务专业学习、服务学生发展。基于此,高职语文课程实施分层教学时需要结合专业学习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设立分层的教学要求。
第四,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是设立分层标准的基本依据。要避免简单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层的方式,只有深刻把握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差异,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分层教学才能更为有效。
第五,分层需要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分层教学不能被狭隘理解为课堂教学上的差异化,应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设计、评价标准的选择等环节。
三、高职语文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1.分层教学模式的建立
(1)构建分层教学的环境。实施分层教学前,应向同学们充分说明分层教学的目的、意义,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对待这个问题,促使他们正确地评价自己、评价别人,准确地确定自己的学习层面,主动地获得自身最大的发展。同时,教师要能够充分领会分层教学的含义,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并确保思想上的统一,提高大家对分层教学的适应能力。
(2)选择合适的分层教学模式。目前,我国分层教学模式主要可以笼统分为“班际分层”和“班内分层”两种。前者是根据学校进行的课程摸底考试结果,按照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三个或四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这种模式并不打破原有的班级建制,只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按各自的情况到不同的班去上课,课程结束后再回到原来的班级。后者是在同一个班内,根据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心理特点等,将他们分成两到三个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高职院校的语文分层教学究竟采用哪种模式,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选取和创新。无论选择何种模式,都不是单一的、固定的,教师应随时注意根据学生的变化调整教学及分层。
(3)制定科学标准,划定合理的档次。
标准是否科学,分层是否合理是搞好语文分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高职语文分层教学一般分为A、B、C三个档次,A等为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语感较好、阅读能力较强,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学生;B等为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语感一般、阅读能力一般,能写作通顺流利的作文的学生;C等为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语感较差、阅读能力较差,作文错误较多的学生。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客观评价学生差异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意愿,将学生划分到相应的层级。
2.分层教学的实施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不同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使不同的学生能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为此,我们对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目标要求:A层学生要求能对文章有鉴赏创造力;B层学生要求理解关键的句子,分析文章的基本内容;C层学生则要求能从教材中得到启示,完成课后练习即可。
(2)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主渠道,因此,教师授课要采取“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兼顾A、C优差两头。注意开发B层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A层学生的竞争意识,维护C层学生的学习信心,力争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语文水平都有所提高。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注重培养其独立学习、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B层学生精讲精练,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工夫;对C层学生浅讲多练,查漏补缺,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分层练习作业。练习和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巩固,课堂知识的延伸,分层布置作业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各层学生得以提高和发展。布置作业时,可采取提供众多由易到难、分层递进的序列题目供学生选择的方式,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情”有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4)分层测试评价。对学生进行分层测评,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分层教学中必要的一环,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测试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精心设计试题,对不同层次学生可采取A、B、C多种卷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任选其中的一种试卷。评价可采用教师点评、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评价要注意层次性、发展性和科学性,以启发、鼓励、激励学生为主。
【参考文献】
[1]马庆发.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姜会林,程军,李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及我校的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2]于立新.论分层教学之利弊[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