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段时间,脖子闹颈椎病,腰椎痛也不时来捣乱。当医生的母亲说,你平时坐办公室多,锻炼少了,还是抽空多骑骑那辆自行车吧。于是又取出尘封已久的旧自行车。
说起这辆自行车,还是两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刚买了小车,整日里开着它在市区招摇,渐渐地忘了过去骑自行车的日子。那是些什么日子呢?同事十之六七都开私家车了,最差的也骑上了摩托。不是我买不起车,而是我已习惯了骑自行车的日子。一是节俭,二是锻炼身体,第三也是更主要的,母亲身体不好,虽然在同一座城市,却一直怕给我们增加负担,过着独来独往的生活。成家立业后不久,母亲也退了休,受聘于市中心一家专业门诊部。这时候我已当上中层干部,回家的时间更少,已经基本上没时间看望母亲,即使偶尔见上一面,也是来去匆匆。只有每天将自行车放到她上班的门诊部,托她照看,然后转乘公交大巴上班时,才有机会打一个照面。
我就这样坚持着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的日子,一直坚持了多年。每一次骑车回家,我总会看到,车头系上了母亲精心编织的扎绳,她是怕小偷光顾;坐包和车架都已变得整洁,看得出,它已经过母亲精心擦拭了,我甚至能够想象,母亲擦拭它的时候,跟童年为我搓衣服一样细致、认真;更多的时候,母亲在车架后边,为她的爱孙捎上一只玩具、一包糖果、一件新衣,寄托着自己永远的牵挂。一天的大部分时间,自行车就那么静静地停在母亲身边,不说一句话,给母亲的感觉,却像爱子陪伴在身边一样。
那些日子里,如果哪一天不到母亲那儿停放自行车,我都会事先说好的。有一回,单位出了急事,突然没见着我的自行车,母亲一下多了莫名其妙的担心,接下来的十多个电话,让我感到了这一点。当时,我在会议室,手机设置在静音状態,事后从那十多个电话中,我分明感受到一种母爱的焦灼。还有一次,天降大雨,我不及细想,打的径直回家了。直到深夜,家里响起母亲的电话,才知道,那几个钟头,她一直在门诊部和自行车呆着,直到雨住风停。
等我开上小车,正式和自行车拜拜的时候。母亲脸上堆满了笑,更多的却是一层忧虑和失落。通过她担忧的眼神,我才知道,她担心我小车上的安全,担心再也见不到我的自行车,无法通过自行车的停放,知道我一天的生活和行程;无法再知子如车,见车如面。
现在,因为一场不期而至的小恙,自行车又回到了我的生活。生命在于运动,自行车上的时光,让我重新找回了健康和阳光,慈爱和欣慰,又回到母亲沧桑的脸上。如果说中学年代吴伯箫的散文名篇《记一辆纺车》,记录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辉岁月,那辆穿梭在我与母亲生命之间的自行车,流淌的何尝不是一种新生年代里家的幸福、爱的情怀?
(编辑 段晨)
说起这辆自行车,还是两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刚买了小车,整日里开着它在市区招摇,渐渐地忘了过去骑自行车的日子。那是些什么日子呢?同事十之六七都开私家车了,最差的也骑上了摩托。不是我买不起车,而是我已习惯了骑自行车的日子。一是节俭,二是锻炼身体,第三也是更主要的,母亲身体不好,虽然在同一座城市,却一直怕给我们增加负担,过着独来独往的生活。成家立业后不久,母亲也退了休,受聘于市中心一家专业门诊部。这时候我已当上中层干部,回家的时间更少,已经基本上没时间看望母亲,即使偶尔见上一面,也是来去匆匆。只有每天将自行车放到她上班的门诊部,托她照看,然后转乘公交大巴上班时,才有机会打一个照面。
我就这样坚持着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的日子,一直坚持了多年。每一次骑车回家,我总会看到,车头系上了母亲精心编织的扎绳,她是怕小偷光顾;坐包和车架都已变得整洁,看得出,它已经过母亲精心擦拭了,我甚至能够想象,母亲擦拭它的时候,跟童年为我搓衣服一样细致、认真;更多的时候,母亲在车架后边,为她的爱孙捎上一只玩具、一包糖果、一件新衣,寄托着自己永远的牵挂。一天的大部分时间,自行车就那么静静地停在母亲身边,不说一句话,给母亲的感觉,却像爱子陪伴在身边一样。
那些日子里,如果哪一天不到母亲那儿停放自行车,我都会事先说好的。有一回,单位出了急事,突然没见着我的自行车,母亲一下多了莫名其妙的担心,接下来的十多个电话,让我感到了这一点。当时,我在会议室,手机设置在静音状態,事后从那十多个电话中,我分明感受到一种母爱的焦灼。还有一次,天降大雨,我不及细想,打的径直回家了。直到深夜,家里响起母亲的电话,才知道,那几个钟头,她一直在门诊部和自行车呆着,直到雨住风停。
等我开上小车,正式和自行车拜拜的时候。母亲脸上堆满了笑,更多的却是一层忧虑和失落。通过她担忧的眼神,我才知道,她担心我小车上的安全,担心再也见不到我的自行车,无法通过自行车的停放,知道我一天的生活和行程;无法再知子如车,见车如面。
现在,因为一场不期而至的小恙,自行车又回到了我的生活。生命在于运动,自行车上的时光,让我重新找回了健康和阳光,慈爱和欣慰,又回到母亲沧桑的脸上。如果说中学年代吴伯箫的散文名篇《记一辆纺车》,记录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辉岁月,那辆穿梭在我与母亲生命之间的自行车,流淌的何尝不是一种新生年代里家的幸福、爱的情怀?
(编辑 段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