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肥胖症已成为全世界儿童期严重的健康问题,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控制不当可导致许多成人期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高酯血症、冠心病、胰岛素抵抗等疾病的危险因素增加。本文就儿童肥胖症的判断标准, 引起的因素及干预方法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儿童;肥胖症; 诊断标准;干预治疗
【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2-0102-02
肥胖症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我国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为3% ~ 5%, 容易发展成脂肪肝、动脉硬化症、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还可并发糖尿病等, 严重损害肥胖患者的健康,病死率增高, 而且会影响儿童的心身发育与智力发育, 故应及早预防。
1 诊断标准
肥胖的诊断尚无统一的标准,一般以体重指数高于同年龄、同身高正常儿童标准的20%为肥胖; 20% ~30%为轻度肥胖; 30% ~50%为中度肥胖; >50%为重度肥胖[1]。肥胖的诊断可借鉴身高/体脂指数,其计算公式为A/B×100, 其中A是实际体重(kg)数与实际身高(cm) 数之比。
2 肥胖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1 遗传因素:目前发现已有600余种基因位点与肥胖的发生有关[2],并且不同的基因变化所引起的脂肪聚集部位、肥胖类型是不同的,但没有一种具有单独作用致使脂肪在体内大量聚集的功能。因此,肥胖是许多具有较小作用基因的作用相加结果, 属多基因遗传。肥胖者中60%~80%有肥胖病家族史。
2.2 情绪因素:心理学家研究认为[3]肥胖者在情绪焦虑时会食欲大增。也有心理学家认为焦虑时食欲大增, 爱吃东西是一种减轻焦虑情绪的方法,通过咀嚼食物,可使人脸部肌肉紧张度减低,从而可间接释放焦虑情绪。另外, 情绪激动、夜间失眠而进食等因素也可导致肥胖。
2.3 饮食行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活动的增加已经不可弥补,现在高能量低营养的饮食习惯所带来的弊病。肥胖儿童普遍进食速度快,对淀粉类食物、甜食、饮料等食品较为偏爱,进食频率相对较高,进食量也比正常儿童多,而且运动量相对少,食物所产生的热量相对消耗少,久之很容易造成能量的过多积累,导致肥胖。
2.5 社会因素:在发展中国家, 一项调查结果发现[4],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儿童青少年发生肥胖的可能性越大,城区儿童肥胖率显著高于近郊区儿童。
2.6 环境因素: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增高,需要重体力活动强度的工种越来越少。WHO报告中明确指出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与肥胖不断增加相关,在这种诱发肥胖基因的环境中,一些因素导致了儿童和青少年肥胖危险性的增加。
3 肥胖的治疗
3.1 饮食控制:提供健康、合理的一日三餐。控制能量摄入在1000~1500kcal/d。即低能膳食。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占膳食的40% ~45%为宜。对于重度单纯性肥胖症患儿也至少应占20%。要严格控制患儿的晚餐后的零食和睡前的饮食。蛋白质的供给应控制在总能量的20% ~30%。蛋白质的过多摄入将会导致肝、肾功能的损害。脂肪摄入应低于总能量的20% ~30%,特别要控制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的脂肪摄入[5]。同时进行运动训练,主要项目有队列训练、军事体操、中长跑、杠上运动、垫上运动、投掷等。3~4 h/d, 运动量维持在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
3.2 减肥:①运动强度:中小强度耐力运动,减少腹部脂肪;高强度运动虽对改善心、肺功能有良好的作用,但不利于改善脂质代谢。运动强度一般用脉搏数反映,运动中要求达到个人的“最适运动心率”。②运动项目:运动项目可根据肥胖者的体质和个人爱好进行选择,主要有长距离步行、慢跑、自行车、游泳、健身操以及其他的水中运动。有研究表明,水中运动被称为最有效的减肥运动。③运动时间:一般初始锻炼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经常锻炼者时间在40~60 min以上。此外,晚餐前2 h锻炼比其他时间进行运动锻炼更能有效地减少脂肪。④运动频率:通常运动频率为3~6次/周。⑤运动注意事项:①根据锻炼目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进行调整;②初始运动量要小,以后逐步增加;③要持之以恒。
3.2认知治疗:每天清晨0.5~1 h晨课,讲授肥胖的发生、发展及对健康的危害,树立肥胖是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需要坚持治疗的认识。介绍减肥成功孩子的经验,树立减肥信心,对于个别因肥胖而产生明显心理问题的孩子给予个体心理疏导。
3.3行为矫正:根据肥胖儿童不同情况制定出个体化的减肥计划,建立每天减肥的目标,并写出减肥日记,通过行为矫正的方法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和生活习惯,控制进食速度,延长进食时间。有研究表明,三餐不规律,贪睡,爱看电视的儿童比生活规律的儿童发生肥胖的概率要高。因此,要从小培养孩子来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当夜猫子,早睡早起,看电视玩电脑有节制。
3.4心理干预:肥胖儿童在饮食种类上,父母应加以诱导,让孩子改掉爱吃零食、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情绪,注意留心孩子的行为思想变化,及时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肥胖的危害,关注自己的体态变化。对于已有轻度肥胖的儿童,家长应帮助其对自身形象建立信心,消除因肥胖带来的自卑心理,鼓励其参与正常的社交活动。
4 综上所述
儿童肥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长的参与和家庭对行为疗法的执行程度是儿童肥胖治疗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治疗应采用多种干预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疗,健康教育应贯穿于肥胖治疗的整个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25(2): 97~102
[2]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儿童期单纯肥胖症防治常规[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9):568~570
[3] 万燕萍,蔡威,汤庆娅,等.单纯性肥胖儿童合理饮食模式的探讨[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0,8(2):104~106
[4] 陈荣华,郭锡熔,葛可佑.肥胖病,中国营养科学全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9~1541
[5] 邹大进.肥胖治疗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2,2: 73~78
作者单位:430000 武汉市一医院内分泌科
【关键词】儿童;肥胖症; 诊断标准;干预治疗
【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2-0102-02
肥胖症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我国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为3% ~ 5%, 容易发展成脂肪肝、动脉硬化症、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还可并发糖尿病等, 严重损害肥胖患者的健康,病死率增高, 而且会影响儿童的心身发育与智力发育, 故应及早预防。
1 诊断标准
肥胖的诊断尚无统一的标准,一般以体重指数高于同年龄、同身高正常儿童标准的20%为肥胖; 20% ~30%为轻度肥胖; 30% ~50%为中度肥胖; >50%为重度肥胖[1]。肥胖的诊断可借鉴身高/体脂指数,其计算公式为A/B×100, 其中A是实际体重(kg)数与实际身高(cm) 数之比。
2 肥胖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1 遗传因素:目前发现已有600余种基因位点与肥胖的发生有关[2],并且不同的基因变化所引起的脂肪聚集部位、肥胖类型是不同的,但没有一种具有单独作用致使脂肪在体内大量聚集的功能。因此,肥胖是许多具有较小作用基因的作用相加结果, 属多基因遗传。肥胖者中60%~80%有肥胖病家族史。
2.2 情绪因素:心理学家研究认为[3]肥胖者在情绪焦虑时会食欲大增。也有心理学家认为焦虑时食欲大增, 爱吃东西是一种减轻焦虑情绪的方法,通过咀嚼食物,可使人脸部肌肉紧张度减低,从而可间接释放焦虑情绪。另外, 情绪激动、夜间失眠而进食等因素也可导致肥胖。
2.3 饮食行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活动的增加已经不可弥补,现在高能量低营养的饮食习惯所带来的弊病。肥胖儿童普遍进食速度快,对淀粉类食物、甜食、饮料等食品较为偏爱,进食频率相对较高,进食量也比正常儿童多,而且运动量相对少,食物所产生的热量相对消耗少,久之很容易造成能量的过多积累,导致肥胖。
2.5 社会因素:在发展中国家, 一项调查结果发现[4],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儿童青少年发生肥胖的可能性越大,城区儿童肥胖率显著高于近郊区儿童。
2.6 环境因素: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增高,需要重体力活动强度的工种越来越少。WHO报告中明确指出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与肥胖不断增加相关,在这种诱发肥胖基因的环境中,一些因素导致了儿童和青少年肥胖危险性的增加。
3 肥胖的治疗
3.1 饮食控制:提供健康、合理的一日三餐。控制能量摄入在1000~1500kcal/d。即低能膳食。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占膳食的40% ~45%为宜。对于重度单纯性肥胖症患儿也至少应占20%。要严格控制患儿的晚餐后的零食和睡前的饮食。蛋白质的供给应控制在总能量的20% ~30%。蛋白质的过多摄入将会导致肝、肾功能的损害。脂肪摄入应低于总能量的20% ~30%,特别要控制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的脂肪摄入[5]。同时进行运动训练,主要项目有队列训练、军事体操、中长跑、杠上运动、垫上运动、投掷等。3~4 h/d, 运动量维持在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
3.2 减肥:①运动强度:中小强度耐力运动,减少腹部脂肪;高强度运动虽对改善心、肺功能有良好的作用,但不利于改善脂质代谢。运动强度一般用脉搏数反映,运动中要求达到个人的“最适运动心率”。②运动项目:运动项目可根据肥胖者的体质和个人爱好进行选择,主要有长距离步行、慢跑、自行车、游泳、健身操以及其他的水中运动。有研究表明,水中运动被称为最有效的减肥运动。③运动时间:一般初始锻炼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经常锻炼者时间在40~60 min以上。此外,晚餐前2 h锻炼比其他时间进行运动锻炼更能有效地减少脂肪。④运动频率:通常运动频率为3~6次/周。⑤运动注意事项:①根据锻炼目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进行调整;②初始运动量要小,以后逐步增加;③要持之以恒。
3.2认知治疗:每天清晨0.5~1 h晨课,讲授肥胖的发生、发展及对健康的危害,树立肥胖是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需要坚持治疗的认识。介绍减肥成功孩子的经验,树立减肥信心,对于个别因肥胖而产生明显心理问题的孩子给予个体心理疏导。
3.3行为矫正:根据肥胖儿童不同情况制定出个体化的减肥计划,建立每天减肥的目标,并写出减肥日记,通过行为矫正的方法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和生活习惯,控制进食速度,延长进食时间。有研究表明,三餐不规律,贪睡,爱看电视的儿童比生活规律的儿童发生肥胖的概率要高。因此,要从小培养孩子来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当夜猫子,早睡早起,看电视玩电脑有节制。
3.4心理干预:肥胖儿童在饮食种类上,父母应加以诱导,让孩子改掉爱吃零食、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情绪,注意留心孩子的行为思想变化,及时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肥胖的危害,关注自己的体态变化。对于已有轻度肥胖的儿童,家长应帮助其对自身形象建立信心,消除因肥胖带来的自卑心理,鼓励其参与正常的社交活动。
4 综上所述
儿童肥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长的参与和家庭对行为疗法的执行程度是儿童肥胖治疗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治疗应采用多种干预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疗,健康教育应贯穿于肥胖治疗的整个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25(2): 97~102
[2]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儿童期单纯肥胖症防治常规[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9):568~570
[3] 万燕萍,蔡威,汤庆娅,等.单纯性肥胖儿童合理饮食模式的探讨[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0,8(2):104~106
[4] 陈荣华,郭锡熔,葛可佑.肥胖病,中国营养科学全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9~1541
[5] 邹大进.肥胖治疗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2,2: 73~78
作者单位:430000 武汉市一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