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挥发油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来源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tian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石菖蒲挥发油的β-环糊精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从而确定最佳的包合材料。方法SD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石菖蒲挥发油药、β-CD包合物及HP-β-CD包合物,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并采用DAS2.0.1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灌胃给药石菖蒲挥发油、β-CD包合物、HP-β-CD包合物后,血浆中α-细辛醚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依次符合权重系数为1,1,1/C2的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2.580±0.247)、(3.598±0.756)、(5.645±0.363)μg·mL-1;Tmax分别为(10.120±0.760)、(8.082±0.483)、(5.073±0.610)min;AUC0-t分别为(125.121±4.161)、(263.335±16.377)、(432.138±11.208μg·min·mL-1;AUC0-∞。分别为(135.309±9.278)、(295.713±29.775)、(456.652±3.904)μg·min·mL-1。3组间Cmax、AUC0-t。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D包合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10.46%,HP-β-CD包合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345.38%。结论石菖蒲挥发油与β-CD、HP-β-CD包合后,在大鼠体内的吸收速度明显加快,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且HP-β-CD包合后效果优于β-CD包合。
其他文献
目的:复制符合中医证候特点的类风湿关节炎(RA)寒证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2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一组复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一组在复制CIA模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狂犬病流行国家,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狂犬病Ⅲ级暴露案例需要联合应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病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价格较昂贵,使用方法较复杂,在狂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