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描述某些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困惑,透视学生惯常的英语学习方法,分析指出了制约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之瓶颈所在,并提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在于寓“学法”于“教法”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能力。
关键词瓶颈 学法 教法 自主学习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常常听到一些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困惑:“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学了10多年的英语,没有哪一门学科像英语这样,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可到头来,英语听、说、读、写、译水平还是不尽如人意。这么多年的学习,我们只能说是掌握了一种充满语法逻辑的考试语言,而不是一种鲜活的实用语言。”于英语学习而言,笔者本身既是教者,也是学习者,对于如何学好英语,如何教好英语也有许多的思考和探索。
先看看我们的中学生是如何学习英语的。进入中学阶段的学生,从心理上来说有朦胧的成人感,他们有独立与创造的思维,对自己能力的信心日趋上升。但在英语学习方面,尽管掌握了一定的词汇与基础语法,甚至部分交际用语,但由于缺乏英语的实践能力与自学能力,他们还停留在听命于教师,跟在教师后面跑,教什么学什么,布置什么做什么。自身学习英语的广阔天地还未真正对他们展开,其学习方法仍然还是“预习单词—听老师讲解课文—做练习—背课文”低层次模式的简单重复。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制约英语学习效果的瓶颈所在。因此,提高英语教学的突破口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的能力,优化教法学法,使学生学会学习英语。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自我操纵学习,并主动而独立地获得英语知识、技能的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人有强烈的求知欲,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独立学习,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并能评价学习结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而且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当然,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长期地有计划地启发、点拨、引导。
1 培养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调整学习策略的能力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只有目标明确,学习者才能够下工夫,乐此不疲地学习。因此,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非常重要。可采取的方法如下:与学生交谈,了解不同学生的个体特征如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学习动机等,按学生相似特征分组,与学生一起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组织学生讨论英语语言学习的问题,分享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及时奖励积极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法的学生;与学生一起分析学习时间、地点及环境等影响学习的外在条件,帮助学生选择并主动创造最佳学习环境。
学习策略是学生为了有效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和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培养学生学会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具体的学习策略包括:了解学习的任务和目的,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主动向教师和同学请教;对所学习的内容能主动联系实际;主动寻找机会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等。比如,我教班级的一名男同学,性格非常内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从不敢与教师或同学交流,以至于英语学习成绩一直提不高。后来我多次主动与他交流谈心,帮他建立起应有的学习策略,他的英语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对此,他也体会颇深,认为确立必要的学习策略对于学习至关重要。
2 寓“学法”于“教法”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中教师要在真正的语言教学中传授学习方法,要有意识地寓“学法”于“教法”之中,向学生提供某种学习模式,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先“模仿学习”再“独立学习”,也就是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例如,向学生介绍“课前认真预习—课中积极参与—课后广泛拓展”的学习方法。
2.1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真正掌握英语学习的学法
一方面,课前预习在英语学习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響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现在的英语课堂主要采用的是任务型教学法,它需要学生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及语言技能去解决某个实际的问题,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及进行语言运用的主阵地。课前假如学生不通过预习掌握应有的语言知识如单词、语句等;获得与话题内容相关的材料信息,课堂上就很难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久而久之课堂实效就会降低,最终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另一方面,课前预习本身就是一个自学的过程。比如在学习Albert Einstein一课前,学生的预习任务是:自查词典学习新词汇,掌握单词的语音,语义及用法;通过图书及网络查找关于Albert Einstein生平、贡献等信息并进行整理加工,以备课堂交流之用。这样的预习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在通过有效的途径进行自主地学习英语、运用英语。
2.2 将课堂变成学生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流的主阵地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客观情境的反映,没有情境就没有语言的意义,语言的交流活动离不开语言情境。因此英语只有在交流活动中才能真正掌握,交流是学习英语的目的,而情境是交流活动的基础。创造良好的情境既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又是英语学习的途径,对于学生而言,英语是第二语言,与母语比较,学生们缺乏语言习得环境。因此英语教师应设法营造一个课堂英语语言环境。一方面,尽量用英语语言组织一切教学活动,经常介绍一些英美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等真实材料,使学生了解英语和母语的不同点,从而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能运用英语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另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上倡导任务型教学,合作型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任务型教学就是指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制定语言学习任务,由学生围绕这一任务制定计划,并通过自己或小组成员的努力去实现计划、完成任务。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英语学习和习得的过程一方面是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不断地将所学的知识内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将所学的知识表现出来的外显过程,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正是通过内化和外显的无数次交替而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因而,任务型教学是最有效地用目标语进行交际的教学途径之一。
2.3 丰富英语课外活动,加强英美文化修养,拓展学生学习英语的时空
课外活动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和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即课堂教学紧密相连,并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是学生学好英语所不可缺少的辅助形式。教唱英语歌曲、猜谜、游戏、影片欣赏、影评、讲座、知识竞赛等,不仅了解外国社会文化,贴近生活实际,而且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
学生课外英语拓展的渠道有很多,如开展各种竞赛,在适当时间举行英语听力、阅读、写作、演讲、朗诵等专项竞赛或综合性的英语知识大奖赛,对每次竞赛的结果进行公开表彰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开放英语语音实验室。听力是重要的语言输入方式,所以必须要加大学生的听力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听力水平挑选自己喜欢的或难度合适的内容自己进行练习,这对于那些听力基础差、在课堂上赶不上老师进度的或听力水平很高、觉得太简单的学生都是一个很好的提高的机会;开设“英语角”,积极地为学生创建英语实践的环境;建立班级英语图书角,让学生订购的不同的英语杂志、报纸和英语书籍,将他们集中在一个角落里,周围用英语写上一些名人名言如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Never too old to learn(活到老,学到老)等,创设英语阅读空间; 设置英语文化氛围,让学生尝试用英语办黑板报、墙报,写寻物启事、留言条等;班级组织各种形式的英语晚会,如唱英语歌、讲故事、猜谜语、诗朗诵和演小品等;组织学生收听英语原版电影录音或其剪辑,利用多媒体收看英语电影或英语教学节目。这样把英语渗透到学生生活、休息和娱乐等各种场合中去,使学生随时随地与英语打交道,最大限度地接触英语,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提高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五种技能的综合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英美文化修养,并巩固加深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3 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是引导者、组织者、监督者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学习方法的引导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习过程的监督者。中学生毕竟是中学生,虽然有学好英语的良好愿望,但难免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惰性,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教师充当他们的监督者,不失时机的给予提醒、监督、激励,促使他们继续努力。 然而,由于我们中学课堂班容量大,一个一个地对学生进行检查监督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教师要想法子设计一些量化表格,激励学生自我监督,同学之间相互监督。比如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些量化表格及其实施规则鼓励学生多记词汇、多提问题、多习作、多合作学习。
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待学生的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要有一种动态发展的观点。学生的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慢慢尝试、慢慢积累的过程,而且开始总是艰难的。所以我们教师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知难而退。比如在学生开始学习自我评价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教给学生如何使用表格。如怎样细化、分析评价表上的每一个问题,怎样评判自己的各项能力、情感态度、怎样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袋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活动的方式如pair work, group work 等或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而展开的。这些活动的开展也会产生一些问题,如学生不用英语讨论而教师无法监控;积极的学生越来越积极而不积极的学生越来越沉默;课堂时间不够用等,这些现象使这种活动课流于形式,取不到真正的效果。对此、教师一定要做到: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明确的分工;教师本人要积极参与活动,用自己的投入去感染学生;活动尽量多样化,保持学生活动参与的兴趣;注重展示活动成果的环节,这样会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从而最终促使学生在与他人共同学习、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
参考文献
[1]中学外语教与学.2005.3.
关键词瓶颈 学法 教法 自主学习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常常听到一些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困惑:“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学了10多年的英语,没有哪一门学科像英语这样,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可到头来,英语听、说、读、写、译水平还是不尽如人意。这么多年的学习,我们只能说是掌握了一种充满语法逻辑的考试语言,而不是一种鲜活的实用语言。”于英语学习而言,笔者本身既是教者,也是学习者,对于如何学好英语,如何教好英语也有许多的思考和探索。
先看看我们的中学生是如何学习英语的。进入中学阶段的学生,从心理上来说有朦胧的成人感,他们有独立与创造的思维,对自己能力的信心日趋上升。但在英语学习方面,尽管掌握了一定的词汇与基础语法,甚至部分交际用语,但由于缺乏英语的实践能力与自学能力,他们还停留在听命于教师,跟在教师后面跑,教什么学什么,布置什么做什么。自身学习英语的广阔天地还未真正对他们展开,其学习方法仍然还是“预习单词—听老师讲解课文—做练习—背课文”低层次模式的简单重复。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制约英语学习效果的瓶颈所在。因此,提高英语教学的突破口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的能力,优化教法学法,使学生学会学习英语。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自我操纵学习,并主动而独立地获得英语知识、技能的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人有强烈的求知欲,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独立学习,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并能评价学习结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而且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当然,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长期地有计划地启发、点拨、引导。
1 培养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调整学习策略的能力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只有目标明确,学习者才能够下工夫,乐此不疲地学习。因此,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非常重要。可采取的方法如下:与学生交谈,了解不同学生的个体特征如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学习动机等,按学生相似特征分组,与学生一起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组织学生讨论英语语言学习的问题,分享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及时奖励积极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法的学生;与学生一起分析学习时间、地点及环境等影响学习的外在条件,帮助学生选择并主动创造最佳学习环境。
学习策略是学生为了有效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和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培养学生学会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具体的学习策略包括:了解学习的任务和目的,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主动向教师和同学请教;对所学习的内容能主动联系实际;主动寻找机会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等。比如,我教班级的一名男同学,性格非常内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从不敢与教师或同学交流,以至于英语学习成绩一直提不高。后来我多次主动与他交流谈心,帮他建立起应有的学习策略,他的英语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对此,他也体会颇深,认为确立必要的学习策略对于学习至关重要。
2 寓“学法”于“教法”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中教师要在真正的语言教学中传授学习方法,要有意识地寓“学法”于“教法”之中,向学生提供某种学习模式,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先“模仿学习”再“独立学习”,也就是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例如,向学生介绍“课前认真预习—课中积极参与—课后广泛拓展”的学习方法。
2.1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真正掌握英语学习的学法
一方面,课前预习在英语学习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響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现在的英语课堂主要采用的是任务型教学法,它需要学生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及语言技能去解决某个实际的问题,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及进行语言运用的主阵地。课前假如学生不通过预习掌握应有的语言知识如单词、语句等;获得与话题内容相关的材料信息,课堂上就很难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久而久之课堂实效就会降低,最终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另一方面,课前预习本身就是一个自学的过程。比如在学习Albert Einstein一课前,学生的预习任务是:自查词典学习新词汇,掌握单词的语音,语义及用法;通过图书及网络查找关于Albert Einstein生平、贡献等信息并进行整理加工,以备课堂交流之用。这样的预习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在通过有效的途径进行自主地学习英语、运用英语。
2.2 将课堂变成学生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流的主阵地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客观情境的反映,没有情境就没有语言的意义,语言的交流活动离不开语言情境。因此英语只有在交流活动中才能真正掌握,交流是学习英语的目的,而情境是交流活动的基础。创造良好的情境既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又是英语学习的途径,对于学生而言,英语是第二语言,与母语比较,学生们缺乏语言习得环境。因此英语教师应设法营造一个课堂英语语言环境。一方面,尽量用英语语言组织一切教学活动,经常介绍一些英美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等真实材料,使学生了解英语和母语的不同点,从而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能运用英语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另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上倡导任务型教学,合作型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任务型教学就是指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制定语言学习任务,由学生围绕这一任务制定计划,并通过自己或小组成员的努力去实现计划、完成任务。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英语学习和习得的过程一方面是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不断地将所学的知识内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将所学的知识表现出来的外显过程,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正是通过内化和外显的无数次交替而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因而,任务型教学是最有效地用目标语进行交际的教学途径之一。
2.3 丰富英语课外活动,加强英美文化修养,拓展学生学习英语的时空
课外活动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和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即课堂教学紧密相连,并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是学生学好英语所不可缺少的辅助形式。教唱英语歌曲、猜谜、游戏、影片欣赏、影评、讲座、知识竞赛等,不仅了解外国社会文化,贴近生活实际,而且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
学生课外英语拓展的渠道有很多,如开展各种竞赛,在适当时间举行英语听力、阅读、写作、演讲、朗诵等专项竞赛或综合性的英语知识大奖赛,对每次竞赛的结果进行公开表彰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开放英语语音实验室。听力是重要的语言输入方式,所以必须要加大学生的听力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听力水平挑选自己喜欢的或难度合适的内容自己进行练习,这对于那些听力基础差、在课堂上赶不上老师进度的或听力水平很高、觉得太简单的学生都是一个很好的提高的机会;开设“英语角”,积极地为学生创建英语实践的环境;建立班级英语图书角,让学生订购的不同的英语杂志、报纸和英语书籍,将他们集中在一个角落里,周围用英语写上一些名人名言如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Never too old to learn(活到老,学到老)等,创设英语阅读空间; 设置英语文化氛围,让学生尝试用英语办黑板报、墙报,写寻物启事、留言条等;班级组织各种形式的英语晚会,如唱英语歌、讲故事、猜谜语、诗朗诵和演小品等;组织学生收听英语原版电影录音或其剪辑,利用多媒体收看英语电影或英语教学节目。这样把英语渗透到学生生活、休息和娱乐等各种场合中去,使学生随时随地与英语打交道,最大限度地接触英语,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提高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五种技能的综合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英美文化修养,并巩固加深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3 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是引导者、组织者、监督者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学习方法的引导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习过程的监督者。中学生毕竟是中学生,虽然有学好英语的良好愿望,但难免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惰性,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教师充当他们的监督者,不失时机的给予提醒、监督、激励,促使他们继续努力。 然而,由于我们中学课堂班容量大,一个一个地对学生进行检查监督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教师要想法子设计一些量化表格,激励学生自我监督,同学之间相互监督。比如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些量化表格及其实施规则鼓励学生多记词汇、多提问题、多习作、多合作学习。
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待学生的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要有一种动态发展的观点。学生的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慢慢尝试、慢慢积累的过程,而且开始总是艰难的。所以我们教师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知难而退。比如在学生开始学习自我评价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教给学生如何使用表格。如怎样细化、分析评价表上的每一个问题,怎样评判自己的各项能力、情感态度、怎样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袋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活动的方式如pair work, group work 等或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而展开的。这些活动的开展也会产生一些问题,如学生不用英语讨论而教师无法监控;积极的学生越来越积极而不积极的学生越来越沉默;课堂时间不够用等,这些现象使这种活动课流于形式,取不到真正的效果。对此、教师一定要做到: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明确的分工;教师本人要积极参与活动,用自己的投入去感染学生;活动尽量多样化,保持学生活动参与的兴趣;注重展示活动成果的环节,这样会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从而最终促使学生在与他人共同学习、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
参考文献
[1]中学外语教与学.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