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封锁是否会抑制中国创新发展?——基于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的对冲效应解释

来源 :统计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ak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微观生产函数模型分析技术成本与创新收益之间的因果关系,借助宏观创新产出模型阐释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对创新驱动的共轨溢出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国内技术购买在创新产业化阶段和技术创新阶段均释放了积极的溢出效应,而国外技术引进对生产技术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还会抑制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动态强度估计结果显示,国内技术购买对生产技术水平的影响具有先抑后扬的“∪”型特征,特定强度的国内技术购买能够释放积极的创新溢出效应;国外技术引进对生产技术水平呈现出边际递减的负向溢出,而对技术创新效率产生了先正后负的“∩”型影响.进一步对冲检验发现,高强度国内技术购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撬动国外技术引进的技术溢出红利,而在国外技术引进冲击下,国内技术购买的技术溢出和创新溢出存在双向调节差异.
其他文献
对非营利机构卫星账户的各类国际标准进行对比,并结合中国本土情景进行调整,重点解决中国非营利机构核算面临的两大基本问题:核算对象是谁、核算内容如何呈现.由此,构建了中国非营利机构卫星账户的核算框架,包括中国非营利部门的核算口径、部门账户序列以及总量指标统计表.在联合国公布的三个关于非营利机构核算的国际标准(NPI手册、NRV手册及SNA)下,首先建议使用NPI手册的核算口径作为中国非营利机构统计口径的基础,并基于中国国情进行调整和确定了由政府力量主导和社会力量主导的三类中国非营利机构核算对象,分别为:公益二
本文采用2013年和2016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雇主—雇员”匹配数据库,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工具变量等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工会会员身份对农民工工资率的影响及其在两代农民工之间的差异,并进行了影响机制的探索和分析.研究发现,将工会会员身份的工资溢价效应分解为覆盖效应和会员效应后,覆盖效应的影响难以发挥,而会员效应的影响则存在代际差异,其只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显著,而在第一代农民工中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覆盖效应难以发挥主要是由于工会未能有效地开展集体协商,会员效应存在代际差异则是源于两代农民工不同的需求层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