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對氧气雾化吸入方式分别通过口器和面罩治疗不同年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将不同年龄段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组:74例3岁以下分A组36例和B组38例;64例3岁以上分A组32例和B组32例(A组使用口器;B组使用面罩),在常规治疗(抗感染、对症、止咳化痰等)基础上,用氧气驱动方式分别通过口器或面罩吸入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令舒)和硫酸沙丁胺醇液(万托林),比较两种方式用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种方式对不同年龄有不同的影响,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沙丁胺醇液后,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3岁患儿使用面罩效果明显好于使用口器;>3岁患儿使用口器效果明显好于使用面罩;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时<3岁患儿宜使用面罩;>3岁患儿宜使用口器。
关键词:喘息性支气管炎 氧气雾化吸入 吸入方式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儿科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它多见于婴幼儿,如急性发作不给予及时的控制,可造成心肺功能的失调,引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1]。有研究显示,生后2 岁内喘息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将来发生哮喘的相关性极为密切[2]。因此对不同年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合理选择合适的雾化方式及雾化器对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3],缓解患儿喘息症状的目的才能尽快达到,以利于小儿早日康复。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科分别采用口器和面罩方式经氧气驱动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不同年龄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138例,并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138例。诊断均符合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其中74例3岁以下患儿随机分为A组(36例)和 B组(38例)两组,A组男19例,女17例,B组男23例,女15例;64例3岁以上患儿也随机分为A组(32例)和 B组(32例),A组男17例,女15例,B组男20例,女12例;两组患儿年龄平均0.5-5岁(3.3±2.6),病程0.5-3天(1.3±0.7)。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及病情轻重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在常规治疗(抗感染、对症、止咳化痰等)基础上均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布地奈德)及硫酸沙丁胺醇液(万托林)加生理盐水经氧气驱动雾化方式治疗。A组使用口器,B组使用面罩;用量:布地奈德0.5-1 mg 及硫酸沙丁胺醇液2.5 - 5 mg(体重> 20 kg者5 mg,< 20 kg 者2.5 mg),混和生理盐水2-3ml。急性期4小时 1 次,病情缓解后12小时1 次,每次吸入15-20分钟,3~5天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等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3 天内咳嗽喘息症状明显减轻,肺部罗音基本消失或明显减少,活动后无明显喘息;有效:3 天后咳嗽喘息症状减轻,肺部罗音减少;无效:3 天 后症状及体征改善较轻微或无明显改善者。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由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按预定方案接受治疗3天后,<3岁A组36例(使用口器)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12例,总有效24例(66.67%);B组38例(使用面罩)显效21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33例(86.8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非常显著(Z=2.818,P=0.005);>3岁A组32例(使用口器)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28例(87.5%);B组32例(使用面罩)显效7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27例(84.38%);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Z=-2.366,P=0.018);>3岁A组与<3岁A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非常显著(Z=2.942,P=0.003);>3岁B组与<3岁B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Z=-2.186,P=0.029)。提示<3岁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通过面罩吸入方法治疗的效果较通过口器吸入方法治疗的效果好;>3岁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通过口器吸入方法治疗的效果较通过面罩吸入方法治疗的效果好;具体。
3 讨论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婴幼儿特有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据国外资料统计,约有1/3的儿童在3岁前有至少1次喘息发作,至6岁时累积喘息的患病率几乎达到50%,患儿反复喘息易发展为哮喘。布地奈德混悬液临床应用对患儿生长速度及代谢影响较小,安全有效性较高。因此,以上二药联用起到协同的作用,临床上常将这两种药物通过一定的装置转化为气溶胶的形式,通过吸入方式直接吸到呼吸道和肺部等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由于吸入疗法起效较快、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且配合简单,因此为广大患者和医生所接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儿童及成人急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尤其是具在喘息表现的疾病,对于治疗这类疾病,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很多,除与雾化形成的“有效颗粒”大小有关外,还与患儿自身、医护人员采取的何种吸入方式有关:如吸入途径(经口或鼻)、开放或密闭面罩、呼吸节律、药物肺沉积量与身体大小关系、吸药时间、患儿依从性等。为此,我们比较了氧气雾化吸入方式分别通过口器和面罩来治疗不同年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实验结果提示<3岁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通过面罩吸入方法治疗的效果较通过口器吸入方法治疗的效果好;>3岁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通过口器吸入方法治疗的效果较通过面罩吸入方法治疗的效果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这可能与<3岁婴幼儿正处于特殊的生理、心理发育期,对外界认知的能力差,对雾化器产生的烟雾有恐惧感,同时对机械类操作有着本能的反抗心理有关,依从性相对较差,常常不易配合;而>3岁小儿各方面则相对成熟,易配合,依从性相对较好,故建议: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时应针对不同情况酌情采取不同的方法:即<3岁患儿宜使用面罩;>3岁患儿宜使用口器;以尽快达到缓解患儿喘息的症状,从而有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张菊忠,苏俊海.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5(1):90 - 94.
[2]Devulapalli CS,Carlsen KC,Haland G,et al.Severity of obstructive airways disease by age 2 years predicts asthma at 10 years of age[J].Thorax,2008,63(1):8-13.
[3]艾美莲,花响岭,胡新和.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比较[J].当代医学,2009,15(33):11-13.
关键词:喘息性支气管炎 氧气雾化吸入 吸入方式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儿科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它多见于婴幼儿,如急性发作不给予及时的控制,可造成心肺功能的失调,引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1]。有研究显示,生后2 岁内喘息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将来发生哮喘的相关性极为密切[2]。因此对不同年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合理选择合适的雾化方式及雾化器对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3],缓解患儿喘息症状的目的才能尽快达到,以利于小儿早日康复。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科分别采用口器和面罩方式经氧气驱动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不同年龄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138例,并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138例。诊断均符合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其中74例3岁以下患儿随机分为A组(36例)和 B组(38例)两组,A组男19例,女17例,B组男23例,女15例;64例3岁以上患儿也随机分为A组(32例)和 B组(32例),A组男17例,女15例,B组男20例,女12例;两组患儿年龄平均0.5-5岁(3.3±2.6),病程0.5-3天(1.3±0.7)。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及病情轻重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在常规治疗(抗感染、对症、止咳化痰等)基础上均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布地奈德)及硫酸沙丁胺醇液(万托林)加生理盐水经氧气驱动雾化方式治疗。A组使用口器,B组使用面罩;用量:布地奈德0.5-1 mg 及硫酸沙丁胺醇液2.5 - 5 mg(体重> 20 kg者5 mg,< 20 kg 者2.5 mg),混和生理盐水2-3ml。急性期4小时 1 次,病情缓解后12小时1 次,每次吸入15-20分钟,3~5天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等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3 天内咳嗽喘息症状明显减轻,肺部罗音基本消失或明显减少,活动后无明显喘息;有效:3 天后咳嗽喘息症状减轻,肺部罗音减少;无效:3 天 后症状及体征改善较轻微或无明显改善者。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由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按预定方案接受治疗3天后,<3岁A组36例(使用口器)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12例,总有效24例(66.67%);B组38例(使用面罩)显效21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33例(86.8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非常显著(Z=2.818,P=0.005);>3岁A组32例(使用口器)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28例(87.5%);B组32例(使用面罩)显效7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27例(84.38%);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Z=-2.366,P=0.018);>3岁A组与<3岁A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非常显著(Z=2.942,P=0.003);>3岁B组与<3岁B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Z=-2.186,P=0.029)。提示<3岁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通过面罩吸入方法治疗的效果较通过口器吸入方法治疗的效果好;>3岁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通过口器吸入方法治疗的效果较通过面罩吸入方法治疗的效果好;具体。
3 讨论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婴幼儿特有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据国外资料统计,约有1/3的儿童在3岁前有至少1次喘息发作,至6岁时累积喘息的患病率几乎达到50%,患儿反复喘息易发展为哮喘。布地奈德混悬液临床应用对患儿生长速度及代谢影响较小,安全有效性较高。因此,以上二药联用起到协同的作用,临床上常将这两种药物通过一定的装置转化为气溶胶的形式,通过吸入方式直接吸到呼吸道和肺部等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由于吸入疗法起效较快、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且配合简单,因此为广大患者和医生所接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儿童及成人急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尤其是具在喘息表现的疾病,对于治疗这类疾病,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很多,除与雾化形成的“有效颗粒”大小有关外,还与患儿自身、医护人员采取的何种吸入方式有关:如吸入途径(经口或鼻)、开放或密闭面罩、呼吸节律、药物肺沉积量与身体大小关系、吸药时间、患儿依从性等。为此,我们比较了氧气雾化吸入方式分别通过口器和面罩来治疗不同年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实验结果提示<3岁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通过面罩吸入方法治疗的效果较通过口器吸入方法治疗的效果好;>3岁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通过口器吸入方法治疗的效果较通过面罩吸入方法治疗的效果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这可能与<3岁婴幼儿正处于特殊的生理、心理发育期,对外界认知的能力差,对雾化器产生的烟雾有恐惧感,同时对机械类操作有着本能的反抗心理有关,依从性相对较差,常常不易配合;而>3岁小儿各方面则相对成熟,易配合,依从性相对较好,故建议: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时应针对不同情况酌情采取不同的方法:即<3岁患儿宜使用面罩;>3岁患儿宜使用口器;以尽快达到缓解患儿喘息的症状,从而有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张菊忠,苏俊海.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5(1):90 - 94.
[2]Devulapalli CS,Carlsen KC,Haland G,et al.Severity of obstructive airways disease by age 2 years predicts asthma at 10 years of age[J].Thorax,2008,63(1):8-13.
[3]艾美莲,花响岭,胡新和.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比较[J].当代医学,2009,15(3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