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贡献”并非那些成就事业的人的第一考虑,他们一旦在内心燃起激情,就要为一切未知的后果负责。代价是要付出的,然而那些心潮澎湃的法国电影人并非不计后果,他们的目的是要为自己的这份迷恋开创一项事业。
如果用“贡献”一词来评价法国电影,无疑是一种平庸的观点,因为这会让人们的眼中充溢崇高而伟大的目光。当我们将“贡献”用作名词,法国电影已经实实在在让我们看到无数有形的实体;当我们将“贡献”用作动词,法国电影则延续了这个动词的所有时态,因为除了法国电影,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可以把“贡献”这个词的时态追溯到它“创世”的时期。然而“贡献”这个词是平庸的,它掩盖了那些贡献者个体的本能冲动,而是去彰显其社会性,彰显对他人的普世价值。法国庞大的电影事业并非圣人之所为,而是对电影迷狂般的情结激情释放的结果。
正是这种本能冲动让梅里爱创造了虚构电影所需的种种特技,这被后人视为一项伟大而丰富的事业,然而梅里爱却为此倾家荡产,销毁了大量原始的电影拷贝,晚年在火车站做起了玩具店老板。另一个为电影而倾家荡产的导演雅克·塔蒂,为拍摄一部《游戏时间》建起一座“塔蒂城”,因为除此之外他找不到一个地方可以表达他对这部电影的构想,然而这部电影的最终上映却让雅克·塔蒂血本无归,欠下了一身的债务。这些代价足以去衡量他们的本能冲动。“贡献”并非那些成就事业的人的第一考虑,他们一旦在内心燃起激情,就要为一切未知的后果负责。
代价是要付出的,然而那些心潮澎湃的法国电影人并非不计后果,他们的目的是要为自己的这份迷恋开创一项事业。当初的那些法国电影人带着冒险开创自己的事业,其初心并非是要朝着商业的道路走下去,但是这些作为却为日后的电影商业积累下了雄厚的资本,也为日后的电影艺术家提供了绝佳的创作环境。本国的电影人为电影艺术带来一次又一次的革新,影响遍及世界各地,同时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电影人来到法国,寻求品位和个性上的“庇护”,从而又反过来影响法国。
1936年,亨利·朗格卢瓦、乔治·弗朗叙和让·米特里创办了法国电影资料馆,这个由民间自主创办的电影机构,正是凭着他们内心的本能冲动,自发地募集资金,最终给世界电影带来了无穷的影响。这座储藏着无数珍宝的电影宝库,成就了法国每一个电影领域的辉煌事业。从电影理论家、电影史家、电影评论家,再到电影导演,一个个重大的电影历史事件伴随着这个机构的出现而发生。创办者之一的乔治·弗朗叙成为了导演,而让·米特里则成了有“电影理论界的黑格尔”之称的电影理论家。也正是因为这些丰富的馆藏,让乔治·萨杜尔有了庞大的素材,决定写作他的巨著《电影通史》,使他成为第一位重要的电影史家。当时年轻的戈达尔、特吕弗等等电影界的无名小卒,整日泡在电影资料中观看影片,并且在安德烈·巴赞主办的《电影手册》上撰写影评,积累下了扎实的基本功。随后他们开始自行创作,一出手就一鸣惊人,在60年代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电影新浪潮。这场浪潮彻底改变了法国电影的面貌,把电影导演们的摄影机带出了沉闷的摄影棚,开始在喧闹的大街上呼吸自由的新鲜空气。接着这场新浪潮以法国为圆心速度不均地向世界各地扩散,直到21世纪,还有人冠着新浪潮的名字,发起一场迟到的电影运动。
法国电影资料馆的影响不仅仅激发了世界性的电影革命,而且将电影资料保存的观念传播到了全世界,电影的地位提高了,有了自己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与电影有关的一切也应当像文物和文献一样得到精心地保存和照料。电影有了自己的家,从此不再流离失所。
决定法国电影命运的不只是法国电影资料馆,安德烈·巴赞以及他创办的《电影手册》也功不可没,《电影手册》的创办是法国电影史上丰碑式的事业。这份极具格调的杂志也是本能冲动的产物,巴赞一生穷困潦倒,但是对电影艺术的迷恋使他一生都在从事与电影相关的活动。创办电影俱乐部,创办学校对电影进行义务教育,直到创办《电影手册》,巴赞将其所有的电影理论都倾注在了这份杂志上面。人们称巴赞为电影理论界的亚里士多德,然而巴赞却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他只有一篇篇发表在《电影手册》上的影评,而他的电影思想正是潜藏在这些断片式的篇章之下。巴赞教会了人们如何欣赏电影,一群年轻的影评人在他的哺育之下成长起来,戈达尔、特吕弗、夏布洛尔、侯麦、李维特,这些手册派的影评人渐渐成熟起来,自发地成为了导演,掀起了波及世界的电影新浪潮。
《电影手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电影人,见证着法国电影的发展路线,法国电影从未停止对艺术形式的探索,老一代新浪潮导演们不断变换着自己的风格,这从戈达尔的表现上来看尤其明显,戈达尔从早期带有革命性的电影语言开始,不断改变实验性的手法,近几年戈达尔几乎把电影形式推向了极致,如同参禅一般让人难以理解。而一些在《电影手册》里面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导演也都各自探索出了自己的道路。
《电影手册》始终保持着自身的高端品位,每一年《电影手册》都会从全世界的电影当中选出十部最佳作品,这些作品不会进入奥斯卡的法眼,却会得到《电影手册》的赏识,这正如巴赞当年对待电影艺术的公正态度,而要做到这种公正却需要高度的鉴赏力和艺术品位。
在这个对电影有着高度鉴赏力和艺术品位的国家,优秀的导演和作品是不会被埋没的。那些有自身艺术追求的导演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尽情发挥自己的个性,表达独属自己的本能冲动,对抗着商业的洪流。如罗伯特·布列松,这位极具个性的导演丝毫不与外界的电影类型妥协,他用一套完全属于他自己的电影风格拍摄。又如雅克·塔蒂,将喜剧片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而非一味地讨好观众。法国人对电影的追求诱惑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导演来到这里发展自己的事业,如西班牙的布努埃尔,波兰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奥地利的哈内克等等。法国的电影教育也吸引来了世界各地的电影导演,他们在这里接受电影教育,随后成为世界级的电影大师,如德国的文德斯,希腊的安哲罗普洛斯,伊朗的阿巴斯等等。
法国电影传统的高度不单体现在电影创作上,在理论上的成就更是高山仰止。从早期的阿斯特吕克、德吕克等,到巴赞、米特里、德勒兹、麦茨、奥蒙,从电影导演到影评人、哲学家,都在理论上为这历史短暂的电影艺术构建出丰富的体系,让人们得以从更高的层面来思考电影。法国人在此已做到了他们所能做到的一切。
如果我们将这些视作法国对电影的“贡献”,那么“贡献”还不止于此,一年一度的戛纳电影节,以及偏于小众的德吕克奖、让维果奖、恺撒奖,都在鼓励着世界各地优秀作品的出现。但是我们并不想将这些本能冲动的结果视为崇高的贡献,他们仅仅是燃放了激情,我们则在这光辉下面得享这激情促成的事业。
如果用“贡献”一词来评价法国电影,无疑是一种平庸的观点,因为这会让人们的眼中充溢崇高而伟大的目光。当我们将“贡献”用作名词,法国电影已经实实在在让我们看到无数有形的实体;当我们将“贡献”用作动词,法国电影则延续了这个动词的所有时态,因为除了法国电影,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可以把“贡献”这个词的时态追溯到它“创世”的时期。然而“贡献”这个词是平庸的,它掩盖了那些贡献者个体的本能冲动,而是去彰显其社会性,彰显对他人的普世价值。法国庞大的电影事业并非圣人之所为,而是对电影迷狂般的情结激情释放的结果。
正是这种本能冲动让梅里爱创造了虚构电影所需的种种特技,这被后人视为一项伟大而丰富的事业,然而梅里爱却为此倾家荡产,销毁了大量原始的电影拷贝,晚年在火车站做起了玩具店老板。另一个为电影而倾家荡产的导演雅克·塔蒂,为拍摄一部《游戏时间》建起一座“塔蒂城”,因为除此之外他找不到一个地方可以表达他对这部电影的构想,然而这部电影的最终上映却让雅克·塔蒂血本无归,欠下了一身的债务。这些代价足以去衡量他们的本能冲动。“贡献”并非那些成就事业的人的第一考虑,他们一旦在内心燃起激情,就要为一切未知的后果负责。
代价是要付出的,然而那些心潮澎湃的法国电影人并非不计后果,他们的目的是要为自己的这份迷恋开创一项事业。当初的那些法国电影人带着冒险开创自己的事业,其初心并非是要朝着商业的道路走下去,但是这些作为却为日后的电影商业积累下了雄厚的资本,也为日后的电影艺术家提供了绝佳的创作环境。本国的电影人为电影艺术带来一次又一次的革新,影响遍及世界各地,同时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电影人来到法国,寻求品位和个性上的“庇护”,从而又反过来影响法国。
1936年,亨利·朗格卢瓦、乔治·弗朗叙和让·米特里创办了法国电影资料馆,这个由民间自主创办的电影机构,正是凭着他们内心的本能冲动,自发地募集资金,最终给世界电影带来了无穷的影响。这座储藏着无数珍宝的电影宝库,成就了法国每一个电影领域的辉煌事业。从电影理论家、电影史家、电影评论家,再到电影导演,一个个重大的电影历史事件伴随着这个机构的出现而发生。创办者之一的乔治·弗朗叙成为了导演,而让·米特里则成了有“电影理论界的黑格尔”之称的电影理论家。也正是因为这些丰富的馆藏,让乔治·萨杜尔有了庞大的素材,决定写作他的巨著《电影通史》,使他成为第一位重要的电影史家。当时年轻的戈达尔、特吕弗等等电影界的无名小卒,整日泡在电影资料中观看影片,并且在安德烈·巴赞主办的《电影手册》上撰写影评,积累下了扎实的基本功。随后他们开始自行创作,一出手就一鸣惊人,在60年代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电影新浪潮。这场浪潮彻底改变了法国电影的面貌,把电影导演们的摄影机带出了沉闷的摄影棚,开始在喧闹的大街上呼吸自由的新鲜空气。接着这场新浪潮以法国为圆心速度不均地向世界各地扩散,直到21世纪,还有人冠着新浪潮的名字,发起一场迟到的电影运动。
法国电影资料馆的影响不仅仅激发了世界性的电影革命,而且将电影资料保存的观念传播到了全世界,电影的地位提高了,有了自己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与电影有关的一切也应当像文物和文献一样得到精心地保存和照料。电影有了自己的家,从此不再流离失所。
决定法国电影命运的不只是法国电影资料馆,安德烈·巴赞以及他创办的《电影手册》也功不可没,《电影手册》的创办是法国电影史上丰碑式的事业。这份极具格调的杂志也是本能冲动的产物,巴赞一生穷困潦倒,但是对电影艺术的迷恋使他一生都在从事与电影相关的活动。创办电影俱乐部,创办学校对电影进行义务教育,直到创办《电影手册》,巴赞将其所有的电影理论都倾注在了这份杂志上面。人们称巴赞为电影理论界的亚里士多德,然而巴赞却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他只有一篇篇发表在《电影手册》上的影评,而他的电影思想正是潜藏在这些断片式的篇章之下。巴赞教会了人们如何欣赏电影,一群年轻的影评人在他的哺育之下成长起来,戈达尔、特吕弗、夏布洛尔、侯麦、李维特,这些手册派的影评人渐渐成熟起来,自发地成为了导演,掀起了波及世界的电影新浪潮。
《电影手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电影人,见证着法国电影的发展路线,法国电影从未停止对艺术形式的探索,老一代新浪潮导演们不断变换着自己的风格,这从戈达尔的表现上来看尤其明显,戈达尔从早期带有革命性的电影语言开始,不断改变实验性的手法,近几年戈达尔几乎把电影形式推向了极致,如同参禅一般让人难以理解。而一些在《电影手册》里面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导演也都各自探索出了自己的道路。
《电影手册》始终保持着自身的高端品位,每一年《电影手册》都会从全世界的电影当中选出十部最佳作品,这些作品不会进入奥斯卡的法眼,却会得到《电影手册》的赏识,这正如巴赞当年对待电影艺术的公正态度,而要做到这种公正却需要高度的鉴赏力和艺术品位。
在这个对电影有着高度鉴赏力和艺术品位的国家,优秀的导演和作品是不会被埋没的。那些有自身艺术追求的导演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尽情发挥自己的个性,表达独属自己的本能冲动,对抗着商业的洪流。如罗伯特·布列松,这位极具个性的导演丝毫不与外界的电影类型妥协,他用一套完全属于他自己的电影风格拍摄。又如雅克·塔蒂,将喜剧片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而非一味地讨好观众。法国人对电影的追求诱惑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导演来到这里发展自己的事业,如西班牙的布努埃尔,波兰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奥地利的哈内克等等。法国的电影教育也吸引来了世界各地的电影导演,他们在这里接受电影教育,随后成为世界级的电影大师,如德国的文德斯,希腊的安哲罗普洛斯,伊朗的阿巴斯等等。
法国电影传统的高度不单体现在电影创作上,在理论上的成就更是高山仰止。从早期的阿斯特吕克、德吕克等,到巴赞、米特里、德勒兹、麦茨、奥蒙,从电影导演到影评人、哲学家,都在理论上为这历史短暂的电影艺术构建出丰富的体系,让人们得以从更高的层面来思考电影。法国人在此已做到了他们所能做到的一切。
如果我们将这些视作法国对电影的“贡献”,那么“贡献”还不止于此,一年一度的戛纳电影节,以及偏于小众的德吕克奖、让维果奖、恺撒奖,都在鼓励着世界各地优秀作品的出现。但是我们并不想将这些本能冲动的结果视为崇高的贡献,他们仅仅是燃放了激情,我们则在这光辉下面得享这激情促成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