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秀美蓝田 美玉之乡
蓝田,地处陕西秦岭北麓,关中平原东南部,因盛产美玉而得名。这里山雄水秀,川美岭阔,自然风景秀丽;这里历史悠久,是人类先祖的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文明最早的萌发地之一,历史上曾是十多个朝代的京畿之地及中国南北交通要道,也因此留下了众多的古遗址和丰富的文化遗存。驰名中外的蓝田猿人遗址、闻名遐迩的壁塑瑰宝水陆庵、会聚关中人文风情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地下神宫辋川溶洞以及兼具华山之险、黄山之秀的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大批人文、自然景观,令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玉种蓝田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这首著名的诗歌千古传唱,也将蓝田和美玉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说到蓝田,人们自然就会想到美玉,一定程度上,蓝田成了美玉的代名词。据资料记载,蓝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是中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早在万年以前的石器时代,蓝田玉就被先民们开采利用。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会聚关中人文风情
白鹿原是陕西省的黄土台原,位于灞河、沪河之间,东起点与箦山相接,西到西安,南依秦岭终南山,北临灞河,居高临下,是古城长安的东南屏障。据《三秦记》载:“周平王东迁,有白鹿游于此,以是得名。”白鹿原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土生土长的陕西作家陈忠实写就的一部长篇小说《自鹿原》,让这片黄土地名扬四方。
玉顺山:天下第一孝山
王顺山位于蓝田县城东的蓝桥乡境内,是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依秦岭,北邻灞河,距古城西安45公里,蓝商公路从山脚下横穿而过。它所连的玉山镇地形奇特,是扼守长安入商洛之咽喉,乃兵家常争之地。
蓝田胜景
水陆庵位于秦岭北侧蓝田县境内,县城东南十几公里王顺山脚下的小河旁。据《蓝田县志》及碑所记载,水陆庵系六朝古刹,唐时与上、下悟真寺组成了一个佛寺群。五代、宋、元、明、清多次重修,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见的彩塑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第二敦煌。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这首著名的诗歌千古传唱,也将蓝田和美玉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说到蓝田,人们自然就会想到美玉,一定程度上,蓝田成了美玉的代名词。据资料记载,蓝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是中国开发利用景早的玉种之一,早在万年以前的石器时代,蓝田玉就被先民们开采利用。2010年末在蓝田新街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五千多年前的玉条、玉石块和笄、环等玉饰品,还发现了石钻类的冶玉工具,可能是迄今所知古人最早开发蓝田玉的实物佐证。《汉书·地理志》载:“蓝田,山出姜玉,有虎候山祠,秦孝公置也。”
如今,当人们走进蓝田县城就会发现,在十字路口的中央,赫然立着一块巨大的玉料,足足有两个人那么高,上面有红颜色的四个大字——“玉种蓝田”,是著名作家陈忠宴所题写的。“玉种蓝田”原于一个美好的传说:勤劳善良的孝子杨伯庸得仙人指点,用石头在蓝田山上种出了姜丽的玉石,并得到了你心如意的美好姻缘。这个美丽的传说在蓝田县城家喻户晓,是对蓝田玉文化的美好诠释。
盖玉桥与传国玉玺
蓝田县玉山村的盖玉桥见证了蓝田玉辉煌的历史。相传秦时玉山村一妇人去河中桥下洗衣,发现搓衣石翠绿晶莹、光滑剔亮,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绚丽之极,惊呼不止。村人闻之,纷纷前来观赏。族长知道后,请工匠将其中精华取出,献于秦始皇。这经过营缮大匠剥出来的蓝田水苍玉质地温润,色泽苍翠。秦始皇十奇高兴,当即下诏命李斯纂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用这新得的蓝田水苍玉刻制了我国第一颗传国玉玺。从此,这村便叫玉山村,桥便叫做盖玉桥。
玉山村距蓝田县近20公里,和蓝田猿人遗址有一公里之遥,高速路入口在村的西边。据村中八十多岁的王志乾、王浩旗两位老者叙述,传说此地有两只凤凰交配,随后在此挖出了美玉。时代的变迁,盖玉桥今非昔比,东西南北错落的房子已耸立在盖玉桥的周围,现今只有平坦的马路边一条细小的渠径,原盖玉桥上的石条已做了房子的底座,盖玉桥旁的石磨、石碾埋没在荒草中,岁月的风霜给它们增添了无数的瘢痕。我想若能为“盖玉桥”立一石碑,让这个文化遗迹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保护那该多好。
蓝田玉雕人
蓝田玉雕艺术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也是中国玉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了解蓝田的玉雕艺术,了解蓝田玉雕业的发展现状,我和爱人驾车专门到蓝田县走访了玉雕家、篆刻家、书法家王晓宽老师。他是农民的儿子,可称得上是一位奇才。1988年他在西北最早的蓝田玉石厂当学徒工,先后去过青海、新疆、广东等地,经过十多年的闯荡、磨练,增添了对玉世界的见识。在书画方面王晓宽也颇有造诣,书法遍临各家之长,绘画山水花鸟皆及,尤以写意古贤人物见长。2004年为了展现蓝田玉石更多的文化内涵,对玉雕要求越来越高的王晓宽先生,毅然决然地离开新疆,回到自己的故乡蓝田县,开始了自己的玉雕创作之路。他自己创办雕刻坊,取名白石居、镌玉庐,自号白石居主人、镌玉庐主人,绘画雕刻作品曾多次参展获奖,有些作品被外国人士所收藏,使蓝田美玉从这里走向了世界。
走进王老师的雕刻坊,只见展架、地上琳琅满目的雕刻作品有几十件,代表作“指日高升”“唐人诗意”等,雕刻精美,富有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色。他的玉雕作品在传统雕刻技法上融入了国画技法,作品层次丰富、虚实并举,尤其擅长镂空雕刻,雕出的树木花草非常精细,惟妙性肖。有的玉器上的纹饰丰富多样,碾琢阴线、阳线,平凸、隐起的人物及动物图案又具有朴素稚拙的风格,好似一幅幅自然的山水画,具有欣赏和收藏价值。
说起蓝田玉,王老师侃侃而谈:“蓝田玉击之声音清雅悠长,可用来制作乐器。据记载,唐明皇就曾命人采蓝田玉为杨贵妃制作磬(一种打击乐器)。蓝田玉成分复杂,色彩丰富,玉面上常常出现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非常神奇,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蓝田玉做成枕头清凉有活血作用。《本草纲目》就记载玉可除胃热、润心肺、安魂魄。”
蓝田因出产美玉而得名,早在公元前379年,秦献公设蓝田县,就是根据《周礼》玉之美者谓之蓝而命名的。唐朝由于过度开采玉源枯竭;明清蓝田玉重现江湖,但质量不佳;到了民国在玉川发现了较好的玉石,质坚而细。说到这里,王老师叹息地说:“这些玉石都流到了达官显贵和文雅之士的手中,很少成为百姓佩戴收藏的佳品。”解放后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勘探技术先进,蓝田玉重放光彩,據说,蓝田玉蕴藏量达到100多万立方米。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蓝田县城就有玉石一条街,现在更是支撑县城的第一大产业,各种精美的玉石工艺品,百花争艳,吸引了无数游客慕名而来。蓝田玉这个宝贝终于进入普通的百姓家里。”
随着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玉的销售量越来越大。蓝田县政府对玉的开采以及加工管理非常重视,给工厂提供相应的帮助,玉雕工艺品销往全国各地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现在为了净化西安水源,开采越来越少了,真正的极品美玉也屈指可数了。
在王晓宽的雕刻坊,常有一些顾客慕名而来。据他介绍,年经济收入可达三十多万。(责任编辑/吕文锦 设计/毛豆)
蓝田,地处陕西秦岭北麓,关中平原东南部,因盛产美玉而得名。这里山雄水秀,川美岭阔,自然风景秀丽;这里历史悠久,是人类先祖的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文明最早的萌发地之一,历史上曾是十多个朝代的京畿之地及中国南北交通要道,也因此留下了众多的古遗址和丰富的文化遗存。驰名中外的蓝田猿人遗址、闻名遐迩的壁塑瑰宝水陆庵、会聚关中人文风情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地下神宫辋川溶洞以及兼具华山之险、黄山之秀的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大批人文、自然景观,令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玉种蓝田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这首著名的诗歌千古传唱,也将蓝田和美玉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说到蓝田,人们自然就会想到美玉,一定程度上,蓝田成了美玉的代名词。据资料记载,蓝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是中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早在万年以前的石器时代,蓝田玉就被先民们开采利用。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会聚关中人文风情
白鹿原是陕西省的黄土台原,位于灞河、沪河之间,东起点与箦山相接,西到西安,南依秦岭终南山,北临灞河,居高临下,是古城长安的东南屏障。据《三秦记》载:“周平王东迁,有白鹿游于此,以是得名。”白鹿原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土生土长的陕西作家陈忠实写就的一部长篇小说《自鹿原》,让这片黄土地名扬四方。
玉顺山:天下第一孝山
王顺山位于蓝田县城东的蓝桥乡境内,是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依秦岭,北邻灞河,距古城西安45公里,蓝商公路从山脚下横穿而过。它所连的玉山镇地形奇特,是扼守长安入商洛之咽喉,乃兵家常争之地。
蓝田胜景
水陆庵位于秦岭北侧蓝田县境内,县城东南十几公里王顺山脚下的小河旁。据《蓝田县志》及碑所记载,水陆庵系六朝古刹,唐时与上、下悟真寺组成了一个佛寺群。五代、宋、元、明、清多次重修,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见的彩塑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第二敦煌。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这首著名的诗歌千古传唱,也将蓝田和美玉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说到蓝田,人们自然就会想到美玉,一定程度上,蓝田成了美玉的代名词。据资料记载,蓝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是中国开发利用景早的玉种之一,早在万年以前的石器时代,蓝田玉就被先民们开采利用。2010年末在蓝田新街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五千多年前的玉条、玉石块和笄、环等玉饰品,还发现了石钻类的冶玉工具,可能是迄今所知古人最早开发蓝田玉的实物佐证。《汉书·地理志》载:“蓝田,山出姜玉,有虎候山祠,秦孝公置也。”
如今,当人们走进蓝田县城就会发现,在十字路口的中央,赫然立着一块巨大的玉料,足足有两个人那么高,上面有红颜色的四个大字——“玉种蓝田”,是著名作家陈忠宴所题写的。“玉种蓝田”原于一个美好的传说:勤劳善良的孝子杨伯庸得仙人指点,用石头在蓝田山上种出了姜丽的玉石,并得到了你心如意的美好姻缘。这个美丽的传说在蓝田县城家喻户晓,是对蓝田玉文化的美好诠释。
盖玉桥与传国玉玺
蓝田县玉山村的盖玉桥见证了蓝田玉辉煌的历史。相传秦时玉山村一妇人去河中桥下洗衣,发现搓衣石翠绿晶莹、光滑剔亮,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绚丽之极,惊呼不止。村人闻之,纷纷前来观赏。族长知道后,请工匠将其中精华取出,献于秦始皇。这经过营缮大匠剥出来的蓝田水苍玉质地温润,色泽苍翠。秦始皇十奇高兴,当即下诏命李斯纂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用这新得的蓝田水苍玉刻制了我国第一颗传国玉玺。从此,这村便叫玉山村,桥便叫做盖玉桥。
玉山村距蓝田县近20公里,和蓝田猿人遗址有一公里之遥,高速路入口在村的西边。据村中八十多岁的王志乾、王浩旗两位老者叙述,传说此地有两只凤凰交配,随后在此挖出了美玉。时代的变迁,盖玉桥今非昔比,东西南北错落的房子已耸立在盖玉桥的周围,现今只有平坦的马路边一条细小的渠径,原盖玉桥上的石条已做了房子的底座,盖玉桥旁的石磨、石碾埋没在荒草中,岁月的风霜给它们增添了无数的瘢痕。我想若能为“盖玉桥”立一石碑,让这个文化遗迹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保护那该多好。
蓝田玉雕人
蓝田玉雕艺术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也是中国玉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了解蓝田的玉雕艺术,了解蓝田玉雕业的发展现状,我和爱人驾车专门到蓝田县走访了玉雕家、篆刻家、书法家王晓宽老师。他是农民的儿子,可称得上是一位奇才。1988年他在西北最早的蓝田玉石厂当学徒工,先后去过青海、新疆、广东等地,经过十多年的闯荡、磨练,增添了对玉世界的见识。在书画方面王晓宽也颇有造诣,书法遍临各家之长,绘画山水花鸟皆及,尤以写意古贤人物见长。2004年为了展现蓝田玉石更多的文化内涵,对玉雕要求越来越高的王晓宽先生,毅然决然地离开新疆,回到自己的故乡蓝田县,开始了自己的玉雕创作之路。他自己创办雕刻坊,取名白石居、镌玉庐,自号白石居主人、镌玉庐主人,绘画雕刻作品曾多次参展获奖,有些作品被外国人士所收藏,使蓝田美玉从这里走向了世界。
走进王老师的雕刻坊,只见展架、地上琳琅满目的雕刻作品有几十件,代表作“指日高升”“唐人诗意”等,雕刻精美,富有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色。他的玉雕作品在传统雕刻技法上融入了国画技法,作品层次丰富、虚实并举,尤其擅长镂空雕刻,雕出的树木花草非常精细,惟妙性肖。有的玉器上的纹饰丰富多样,碾琢阴线、阳线,平凸、隐起的人物及动物图案又具有朴素稚拙的风格,好似一幅幅自然的山水画,具有欣赏和收藏价值。
说起蓝田玉,王老师侃侃而谈:“蓝田玉击之声音清雅悠长,可用来制作乐器。据记载,唐明皇就曾命人采蓝田玉为杨贵妃制作磬(一种打击乐器)。蓝田玉成分复杂,色彩丰富,玉面上常常出现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非常神奇,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蓝田玉做成枕头清凉有活血作用。《本草纲目》就记载玉可除胃热、润心肺、安魂魄。”
蓝田因出产美玉而得名,早在公元前379年,秦献公设蓝田县,就是根据《周礼》玉之美者谓之蓝而命名的。唐朝由于过度开采玉源枯竭;明清蓝田玉重现江湖,但质量不佳;到了民国在玉川发现了较好的玉石,质坚而细。说到这里,王老师叹息地说:“这些玉石都流到了达官显贵和文雅之士的手中,很少成为百姓佩戴收藏的佳品。”解放后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勘探技术先进,蓝田玉重放光彩,據说,蓝田玉蕴藏量达到100多万立方米。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蓝田县城就有玉石一条街,现在更是支撑县城的第一大产业,各种精美的玉石工艺品,百花争艳,吸引了无数游客慕名而来。蓝田玉这个宝贝终于进入普通的百姓家里。”
随着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玉的销售量越来越大。蓝田县政府对玉的开采以及加工管理非常重视,给工厂提供相应的帮助,玉雕工艺品销往全国各地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现在为了净化西安水源,开采越来越少了,真正的极品美玉也屈指可数了。
在王晓宽的雕刻坊,常有一些顾客慕名而来。据他介绍,年经济收入可达三十多万。(责任编辑/吕文锦 设计/毛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