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省城合肥艺术品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平台,亚明艺术馆新近推出的“回望·守望—安徽中青年书画比较展”,堪称构思独到,意蕴丰厚,在为观众奉献审美艺术大餐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多方面的思考和启示。
这次展览的重要亮点是“书画比较”。活跃于当今艺坛的书画家,虽不乏书画兼修者,但多半“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许多人常常主攻甚至只攻一项,或以书见长,或以画名世。“回望·守望”展览,选择12位知名中青年书画家,不仅陈列擅书者的书法佳作,也展示他们的国画作品;对于擅画者也一样,在展陈他们精彩画作的同时,又呈现他们的书法创作。这既让我们了解和领略这批书画家多方面的修养和才华、特点和优长,也鲜明亮出一种导向和态度,即提倡书画家继承中国文人画传统,书画双修或诗书画印兼修,全面增强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其实,中国古代书画及其理论早有“书画同源”“书画兼济”的深厚传统。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谈论书画起源时说:“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元代画家兼书法家赵孟在一幅名画上曾题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也以画竹为例说“干如篆,枝如草,叶如真,节如隶”,对书法笔墨入画做了精彩论述。中国书法作为一种独特艺术形式,除了注重字形结构之美以外,还讲究笔墨变化和整体意态气韵之美。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除了注意造型基本功以外,更注重以形写神,注重笔墨本身独立的审美价值。这恰恰与书法艺术重视笔墨的要求不谋而合,以至可以说中国画的许多笔墨技巧正来自书法创作的积累和灵感。同样,中国画重视用笔用墨的探求也对书法创作颇有影响。历代国画大家重视线条笔墨质量,与其继承“以书入画”传统紧密相连。而现代书法大师林散之的草书独步书坛,则与他吸收国画创作笔墨技巧,讲求“以画入书”效果密切相关。
这次展览不仅较为集中地反映安徽一批卓有成就的中青年艺术家的个体创作风采和集体创作状态,而且从书法与国画对照比较的视角,也披露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和问题。譬如,有的艺术家书法与绘画创作风格相对接近,较为一致:王金泉的书与画格调皆潇洒恣肆,韦斯琴的书与画风貌皆谨严扎实,就是其书画风格相对统一的明证。而有的艺术家书法与绘画则呈现不同气象,风格差距较大。如宰贤文的绘画与书法,其国画山水多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以细腻准确的笔墨尽显山石布局的雄奇及层次,勾勒树木屋宇的结构和风姿,颇具细密、清雅之风貌;但其书法则摒弃相对细密、清雅之风,偏向汉魏雄强气概,写得敦厚朴拙,气势开张。为什么会如此?是画家求艺征途上自然形成的本来面貌,还是有意汲取不同艺术元素以转变和丰富原有创作格调?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值得探讨的有意思的问题。
“回望·守望”展览推出的12位书画家,多有入选国家级展览并获奖的经历,堪称安徽中青年书画创作的中坚力量。此次展览既是他们在书与画两个方面最新成果的集体亮相和展示,也反映了他们在艺术山道上辛勤攀登的不同步履和身姿。有的书画家较早摸索构建起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式,并长期坚守自己的艺术路径而不断有所丰富、修正和完善。如王永敬颇具抒情意味和蔚然气象的焦墨黄山、杨和平充盈现代派构成意识的花鸟画、周建祥追求温馨人文情调的人物作品等,就是此类路数的代表。有的书画家如柯大林、赵规划等,早期踏入艺坛勤奋好学,钻研某家某派用功较深,出道即以良好基本功和清新面目引起关注,直至多次入展省展、国展和获奖等;但艺途漫漫,需要不断前行,艺术家不满足于在古人套路和窠臼里讨生活,起而变革创新探索新路,这往往又落入走出和抛弃古雅老屋,而新屋尚未装修妥当、难以安顿的境地。从这里,我们可以窥见艺术变革和开拓之艰难,更看到艺术家辛勤求索精神之可贵。
纵观当今艺坛,一些中青年书画家摸爬滾打一些年头后,不少人由原来尊崇钻研法度和规矩,转而认同和推崇傅山“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美学主张,创作时往往不计工拙,不计较瑕疵,而注重以雄放不羁之笔调、率意自然之状态,表达自己所思所感或曰心中逸气。不过在艺术上,枯硬并非意味雄强,重涩也并非表示有力,粗野与率性远非同调,丑拙与精美及典雅颉颃。如何在整个中国美术史和审美观念的演进历程中,看待和把握傅山“四宁四毋”提出的目的、真髓及合理价值,既体现书画家对艺术认识和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也与书画家对艺术美的领悟力和天性趣味的不同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次展览给人印象深刻者,还在于策展人的用心和精心,尽力挖掘和拓展内涵,使展览具有多重意义。这不仅体现在将艺术家书与画同时展览及对综合素质的提倡等,还表现在将每位书画家的简历、历年入展和获奖情况,以及书画家自己谈艺论道或别人的评论文章等,一并精编呈现于展览之中。这使展览在陈列展示精品佳作的同时,还让人们了解到书画家的艺术旅程、探索成就、美学观念及艺术特色等多方面内容。在这个意义上,“回望·守望”可说是一个倡导书画兼修和艺道并进的展览,既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和观赏性,又具相当丰富的资料价值和学术性,堪称是一次艺术性和探索性结合的美术展览。
感谢亚明艺术馆,让我对这次展览有了先睹为快的欣赏和学习机会。匆匆写下观赏和随感就教于方家,向展览主办者和入选展览的书画家致敬,并祝展览圆满成功。
谨以为序。
2021年5月于合肥书香苑
这次展览的重要亮点是“书画比较”。活跃于当今艺坛的书画家,虽不乏书画兼修者,但多半“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许多人常常主攻甚至只攻一项,或以书见长,或以画名世。“回望·守望”展览,选择12位知名中青年书画家,不仅陈列擅书者的书法佳作,也展示他们的国画作品;对于擅画者也一样,在展陈他们精彩画作的同时,又呈现他们的书法创作。这既让我们了解和领略这批书画家多方面的修养和才华、特点和优长,也鲜明亮出一种导向和态度,即提倡书画家继承中国文人画传统,书画双修或诗书画印兼修,全面增强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其实,中国古代书画及其理论早有“书画同源”“书画兼济”的深厚传统。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谈论书画起源时说:“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元代画家兼书法家赵孟在一幅名画上曾题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也以画竹为例说“干如篆,枝如草,叶如真,节如隶”,对书法笔墨入画做了精彩论述。中国书法作为一种独特艺术形式,除了注重字形结构之美以外,还讲究笔墨变化和整体意态气韵之美。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除了注意造型基本功以外,更注重以形写神,注重笔墨本身独立的审美价值。这恰恰与书法艺术重视笔墨的要求不谋而合,以至可以说中国画的许多笔墨技巧正来自书法创作的积累和灵感。同样,中国画重视用笔用墨的探求也对书法创作颇有影响。历代国画大家重视线条笔墨质量,与其继承“以书入画”传统紧密相连。而现代书法大师林散之的草书独步书坛,则与他吸收国画创作笔墨技巧,讲求“以画入书”效果密切相关。
这次展览不仅较为集中地反映安徽一批卓有成就的中青年艺术家的个体创作风采和集体创作状态,而且从书法与国画对照比较的视角,也披露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和问题。譬如,有的艺术家书法与绘画创作风格相对接近,较为一致:王金泉的书与画格调皆潇洒恣肆,韦斯琴的书与画风貌皆谨严扎实,就是其书画风格相对统一的明证。而有的艺术家书法与绘画则呈现不同气象,风格差距较大。如宰贤文的绘画与书法,其国画山水多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以细腻准确的笔墨尽显山石布局的雄奇及层次,勾勒树木屋宇的结构和风姿,颇具细密、清雅之风貌;但其书法则摒弃相对细密、清雅之风,偏向汉魏雄强气概,写得敦厚朴拙,气势开张。为什么会如此?是画家求艺征途上自然形成的本来面貌,还是有意汲取不同艺术元素以转变和丰富原有创作格调?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值得探讨的有意思的问题。
“回望·守望”展览推出的12位书画家,多有入选国家级展览并获奖的经历,堪称安徽中青年书画创作的中坚力量。此次展览既是他们在书与画两个方面最新成果的集体亮相和展示,也反映了他们在艺术山道上辛勤攀登的不同步履和身姿。有的书画家较早摸索构建起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式,并长期坚守自己的艺术路径而不断有所丰富、修正和完善。如王永敬颇具抒情意味和蔚然气象的焦墨黄山、杨和平充盈现代派构成意识的花鸟画、周建祥追求温馨人文情调的人物作品等,就是此类路数的代表。有的书画家如柯大林、赵规划等,早期踏入艺坛勤奋好学,钻研某家某派用功较深,出道即以良好基本功和清新面目引起关注,直至多次入展省展、国展和获奖等;但艺途漫漫,需要不断前行,艺术家不满足于在古人套路和窠臼里讨生活,起而变革创新探索新路,这往往又落入走出和抛弃古雅老屋,而新屋尚未装修妥当、难以安顿的境地。从这里,我们可以窥见艺术变革和开拓之艰难,更看到艺术家辛勤求索精神之可贵。
纵观当今艺坛,一些中青年书画家摸爬滾打一些年头后,不少人由原来尊崇钻研法度和规矩,转而认同和推崇傅山“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美学主张,创作时往往不计工拙,不计较瑕疵,而注重以雄放不羁之笔调、率意自然之状态,表达自己所思所感或曰心中逸气。不过在艺术上,枯硬并非意味雄强,重涩也并非表示有力,粗野与率性远非同调,丑拙与精美及典雅颉颃。如何在整个中国美术史和审美观念的演进历程中,看待和把握傅山“四宁四毋”提出的目的、真髓及合理价值,既体现书画家对艺术认识和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也与书画家对艺术美的领悟力和天性趣味的不同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次展览给人印象深刻者,还在于策展人的用心和精心,尽力挖掘和拓展内涵,使展览具有多重意义。这不仅体现在将艺术家书与画同时展览及对综合素质的提倡等,还表现在将每位书画家的简历、历年入展和获奖情况,以及书画家自己谈艺论道或别人的评论文章等,一并精编呈现于展览之中。这使展览在陈列展示精品佳作的同时,还让人们了解到书画家的艺术旅程、探索成就、美学观念及艺术特色等多方面内容。在这个意义上,“回望·守望”可说是一个倡导书画兼修和艺道并进的展览,既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和观赏性,又具相当丰富的资料价值和学术性,堪称是一次艺术性和探索性结合的美术展览。
感谢亚明艺术馆,让我对这次展览有了先睹为快的欣赏和学习机会。匆匆写下观赏和随感就教于方家,向展览主办者和入选展览的书画家致敬,并祝展览圆满成功。
谨以为序。
2021年5月于合肥书香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