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操对田径铅球投掷课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cong966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教学实验等方法将推铅球的专项动作与身体基本活动融为一体创编的铅球诱导练习操,并在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推铅球投掷课教学的热身部分加以运用,结果表明,在单一枯燥的铅球课教学中将创编的诱导练习操运用于教学中,不仅能丰富热身部分内容、优化其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专项素质的提高,同时能调节课堂练习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练效果,为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其他文献
观察一次性力竭游泳后小鼠股四头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SOD/MDA的变化情况,以及维生素E对其的影响.结果发现,力竭游泳后即刻,肌组织中SOD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观摩等研究方法,通过散打规则修改前后,2003年与2004年两次全国锦标赛中大级别运动员的技术统计,分析探讨规则修改后对大级别运动员组合技术的影响.结果发
摘要:为了探索氧化应激指标在专业武术运动员训练实践中的变化规律。以备战十运会的7名专业武术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正常训练期的负荷量为参照,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与训练期常用生化指标CK、BU、T、Hb共同对运动员的机能状态进行评价。得出以下结果:训练期前后氧化应激指标在男性与女性中均有积极的变化趋势,其中各胱甘
竞技运动中的兴奋剂问题,是体育异化的产物,一直是困扰体坛的棘手问题。从心理角度探析竞技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原因,可归结为三个层面:1)社会环境原因,从宏观来说,运动兴奋剂的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