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就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建设以及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叙述和实证,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含义和内容、课程建设的理论依据和目标以及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方法。同时,强调了跨文化交际课程在英语课程体系的重要地位以及与学校办学宗旨的密切联系,论证了跨文化交际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符合国家全面深化教学改革的精神和培养学生学术素养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建设;课堂设计
[基金项目] 2019年度上海兴伟学院科学研究与课程建设项目“跨文化交际课程群建设”(2019-101-003)
[作者简介] 王 勇(1955—),男,上海人,硕士,上海兴伟学院英语教研室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4-0122-04 [收稿日期] 2021-03-16
一、前言
2014年3月,《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并依此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另外,教育部同时要求打造“金课”,主要围绕“让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因此,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培养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探究式教学。
根据教育部与上海市教委有关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精神,本课题组在学校组织的课程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项目中申报和实践了“跨文化交际课程群建设”的项目。经过三个学期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我们取得了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成果,教学效果明显,相关的课程均获得学生的一致好评。本课程建设项目的目标是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对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结合了中国新时期的国情,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也迫切需要大学生尽快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自身和他国的文化,对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二、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
Hymes[2]认为,交际能力由四类知识和能力构成:(1)语法的正确性,指能辨别、组织合乎语法的句子;(2)语言的可行性,指有的话语虽然语法正确,但实施并非可行;(3)语言的得体性,指在语言环境中使用适合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身份、性别及心理因素等的语言;(4)语言的现实性,指话语实现其功能并产生影响。
在Hymes论述的交际能力的理论框架中,第一部分可称为语言能力,而其他部分则被认为语言运用能力。Cabale[3]进一步发展了Hymes的理论,认为交际能力至少应包括四个范畴的知识和技能:(1)语法能力,这种能力是指正确理解和表达所说话语的字面含义所需要的语言知识;(2)社会语言能力,这包括输出和理解语言的能力,而这些话语及其内容在语言环境中必须是得体的和可接受的;(3)语篇能力,即将意义与不同类型的既连贯又可接受的口头和书面内容融合在一起的能力;(4)策略能力,指在交际过程中的应变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跨文化交际能力与Canale理论框架中的社会语言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范畴更加广泛,具有这种能力不单单是能帮助人们避免交际中的失误或混淆,而且是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判断言语合适性的基础。它不仅体现在不同语境中语言使用的恰当性上,也涉及分析和接受其他事物的能力。
Kramsch[1]甚至将文化知识描述为语言的第五种技能。为了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成功的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成为社会交际的一个必要前提和基本保证。为此,我们就要研究语言中的文化因素,以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语用障碍和语用失误,变言语不通为声入心通[4]。
三、跨文化交际课程群建设的内容及目标
上海兴伟学院是一所以博雅教育为特色、立足本科教育,为社会培养具备良知、知行合一和奉献精神的人才的学校。培养的学生要具备奉献社会的精神、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拥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在办学过程中,学校不断积极探索国际化办学的模式。这些办学理念和宗旨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改革,并努力实践符合我校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本课程群建设与教学内容涉及四门英语专业课程,即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两门专业必修课和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两门专业选修课。课程建设将这四门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并将博雅教育理念贯通始终。在课程建设和实践中,要将立德树人贯穿育人全过程,进一步凝练核心素养内涵,强化专业课教学,突出博雅教育特色,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消除学生对中外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认知偏差,让学生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差异,通过深入的思考,澄清价值观念,坚定政治理想信仰。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中外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资源,包括相关的视频、图书资料,建设了跨文化交际案例库,设计和积累了相应的课程考试试题。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实践符合学校博雅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
四、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设计
根据跨文化交际理论,我们从三个维度设计了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式,以加快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三个维度为态度、知识与技能。
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组成部分之一的“态度”,是指交际对象不同于自我的观念、价值观与行为的看法与表现,这些通常反映在社会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和偏见上。对异国文化采取正确的态度是成功开展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前提。所谓“正确的态度”,不仅是指对交际对象的社会文化采取积极的态度,还需要对它持有好奇心、产生新鲜感和具备开放的心态,愿意修正存在的偏见,重新认识自己民族文化的长短处,并有意识地发现其他文化的特征。如果双方都具有正确的态度,了解和理解各自的观念和价值观,就能在跨文化交际中主动积极地互相沟通,及时消除误解,使交际顺利进行。 “知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知识:一是本人与交際对象国家与民族的社会文化知识;二是在交际中根据具体或实际需要,合理恰当地运用社会准则与控制交际过程的知识。本国和本民族文化是交际者长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自然习得或主动学习而获得的。交际对象国家与民族的社会文化知识一般无法自然习得,交际者必须通过系统的学习并有机会参加大量的训练和实践才能逐步获得和掌握,这也是通常所说的英语课程中的社会文化知识。在与目的语国家的人士交际时,掌握了这部分的文化知识,就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技能”是指:理解、说明与建立两种文化之间的技能以及发现新信息,并在交际中使用的技能这两个方面。第一种技能是根据已掌握的社会文化知识对交际中所接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梳理和分析,以达到理解和说明的目的;第二种技能是在此基础上主动发现新信息,将它们连同前一种技能所处理的信息一起提供,交际时使用。这两种技能的结合便使已掌握的社会文化知识得以运用到实际交际中去,因此,仅掌握社会文化知识还不足以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掌握了社会文化知识与跨文化交际技能,并将它们运用于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才具备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组合和构建的三个维度,我们在安排课程与教学内容以及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的教学模式时均围绕态度、知识、技能展开。主要的教学方法与形式如下。
(一)异同比较法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比较中西方文化和语言结构之间的异同,从而使学生逐步培养起跨文化交际时的文化敏感性。如果在教学中只注重语言的形式而忽略文化差异,学生往往会犯文化方面的差错,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语用错误甚至引起文化冲突。正如Stern[5]所说的,“如果太注重语言形式,而忘记了在日常生活交流中的人的话,那就扭曲了语言运用的现实”。所以,分析对比两种不同的文化,有助于加深交际双方的了解,对异国文化形成正确的态度。中西方文化的对比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既包括价值观、思维方式、处世哲学等方面,也涉及社会规范、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等方面。
(二)课堂讨论法
跨文化交际中的许多理论、概念和知识除了需要教师的透彻讲解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通过讨论、议论甚至辩论才能明确、理解和掌握。我们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外查阅资料和课内开展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文化冲突、文化输入和输出、文化适应、高低语境、民族优越感等核心理论的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常用的讨论方式有对子活动和小组活动,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采用班级讨论的形式。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目的语文化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得比较扎实,同时能在实践中正确地加以运用。
(三)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主要是针对在跨文化交际的各个情境中所产生的实际例子开展分析和讨论。这些案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交际场景关系密切。案例分析法要求学生运用所掌握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结合跨文化交际技能对实际案例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同时提出解决跨文化交际案例中所出现的误解或矛盾的方法。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应将自己认为的某种文化固有陈规套用属于该文化的一切人与事,而应根据实际参与交际的个人的具体情况对交际内容做出判断与分析[6]。案例分析的内容广泛,涉及语用失误、言语和非言语交际、商务交际、肢体语言以及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交际态度,实践了跨文化交际理论,培养了跨文化交际技能。这一教学方法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和一致好评。
(四)课堂展示法
这种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Presentation”,教师安排相应的话题,内容既有社会文化方面的,也有语言与文化结合方面的,同时又有概念理解方面的,比如:“British Famous Figures”“British Reserve”“What Does Red Mean?”“How to be an Effectiv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or? ”等。学生需要在课后查阅和寻找相关资料,撰写和制作PPT,在课堂里上台展示和演讲。这一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和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五)情景交际法
由于真实的目的语文化环境相对较少,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建虚拟的目的语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目的语文化[7]。我们在开展课堂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时,将交际的情景与课堂活动有机结合,采用情景对话、角色扮演、预测情景发生的过程与结果讨论等方式,同时指导学生根据具体语境正确选择得体的语言。这种形式不仅巩固了所学的语言与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实践机会,操练了跨文化交际的技能。
(六)信息媒介法
报刊的阅读和现代媒体的介入是学生了解当代社会文化最直接的途径。电影、电视、视频等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最新、最生动的语言文化信息,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最直观地了解和理解西方人的手势、姿势、表情和肢体语言等的交际方式,并加深印象。在相关课程教授过程中,我们根据具体需要补充和介绍了“The World is Flat” “Walking around UK”等系列视频资料,同时在课上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交际场景及时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小视频,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这些教学方法和课堂活动形式都是基于我们所设计的跨文化交际中的“态度、知识、技能”三个维度展开的。这种动态式、立体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学习得更主动和积极,拓展了思路,培养和发展了跨文化交际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调查问卷的分析与讨论
跨文化交际课程群建设在2017级和2019级二届学生中实施(部分2018级学生也参与了实证研究和教学实验),历时三个学期。 每门课程结束后,我们都针对课程建设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课堂活动形式、该门課程与我校博雅教育办学宗旨的符合程度、学生对于课程的满意度以及对课程改进的建议等方面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
从对学生的访谈与问卷调查的反馈信息来看,所有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对于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设置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于课程讲授过程中所采用的案例分析、presentation等主要教学方式均表示非常认可,对课程的满意度达到100%。同时,学生一致认为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设置和开展与我校博雅教育的办学理念非常吻合,对于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增强社会竞争力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结论
目前,国内高校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建设基本是以单门课程为主,我们采用的是以系列课程为模式的课程群建设,将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学习与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技能培养以及英美社会与文化的知识拓展有机结合。这种以课程群开展建设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以及相应的辐射性作用。在本次课程建设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自信心等均得到很大的增强和发展。当然,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实践研究作为基础。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为学校的学科发展和课程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Kramsch, C., The Culture Component of Language Teaching[J].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 1995, Spring, Vol. 1, No1: 83-92.
[2]Hymes, D. H.,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J. B. Pride and J. Holmes(eds),Sociolinguistics[M].Harmondsworth, English: Penguin,1972,269-293.
[3]Canale, M. and Swain, M.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J].Applied Linguistics, 1980 (1): 1-47.
[4]左焕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8.
[5]Stern, H. H.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191.
[6]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76.
[7]朱家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04.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urse Construction
WANG Yong
(English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Shanghai Xingwei College, Shanghai 2013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narrates and demonstrates the meaning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urses and the model and method of classroom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It includes the specific meaning and conten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goal of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the model and method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urses in English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school mission of running school. It is prov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urses accord with the spirit of the country’s comprehensive deepening of teaching reforms and the practical need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academic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Key wor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course construction; classroom design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建设;课堂设计
[基金项目] 2019年度上海兴伟学院科学研究与课程建设项目“跨文化交际课程群建设”(2019-101-003)
[作者简介] 王 勇(1955—),男,上海人,硕士,上海兴伟学院英语教研室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4-0122-04 [收稿日期] 2021-03-16
一、前言
2014年3月,《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并依此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另外,教育部同时要求打造“金课”,主要围绕“让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因此,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培养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探究式教学。
根据教育部与上海市教委有关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精神,本课题组在学校组织的课程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项目中申报和实践了“跨文化交际课程群建设”的项目。经过三个学期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我们取得了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成果,教学效果明显,相关的课程均获得学生的一致好评。本课程建设项目的目标是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对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结合了中国新时期的国情,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也迫切需要大学生尽快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自身和他国的文化,对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二、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
Hymes[2]认为,交际能力由四类知识和能力构成:(1)语法的正确性,指能辨别、组织合乎语法的句子;(2)语言的可行性,指有的话语虽然语法正确,但实施并非可行;(3)语言的得体性,指在语言环境中使用适合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身份、性别及心理因素等的语言;(4)语言的现实性,指话语实现其功能并产生影响。
在Hymes论述的交际能力的理论框架中,第一部分可称为语言能力,而其他部分则被认为语言运用能力。Cabale[3]进一步发展了Hymes的理论,认为交际能力至少应包括四个范畴的知识和技能:(1)语法能力,这种能力是指正确理解和表达所说话语的字面含义所需要的语言知识;(2)社会语言能力,这包括输出和理解语言的能力,而这些话语及其内容在语言环境中必须是得体的和可接受的;(3)语篇能力,即将意义与不同类型的既连贯又可接受的口头和书面内容融合在一起的能力;(4)策略能力,指在交际过程中的应变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跨文化交际能力与Canale理论框架中的社会语言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范畴更加广泛,具有这种能力不单单是能帮助人们避免交际中的失误或混淆,而且是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判断言语合适性的基础。它不仅体现在不同语境中语言使用的恰当性上,也涉及分析和接受其他事物的能力。
Kramsch[1]甚至将文化知识描述为语言的第五种技能。为了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成功的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成为社会交际的一个必要前提和基本保证。为此,我们就要研究语言中的文化因素,以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语用障碍和语用失误,变言语不通为声入心通[4]。
三、跨文化交际课程群建设的内容及目标
上海兴伟学院是一所以博雅教育为特色、立足本科教育,为社会培养具备良知、知行合一和奉献精神的人才的学校。培养的学生要具备奉献社会的精神、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拥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在办学过程中,学校不断积极探索国际化办学的模式。这些办学理念和宗旨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改革,并努力实践符合我校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本课程群建设与教学内容涉及四门英语专业课程,即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两门专业必修课和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两门专业选修课。课程建设将这四门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并将博雅教育理念贯通始终。在课程建设和实践中,要将立德树人贯穿育人全过程,进一步凝练核心素养内涵,强化专业课教学,突出博雅教育特色,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消除学生对中外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认知偏差,让学生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差异,通过深入的思考,澄清价值观念,坚定政治理想信仰。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中外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资源,包括相关的视频、图书资料,建设了跨文化交际案例库,设计和积累了相应的课程考试试题。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实践符合学校博雅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
四、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设计
根据跨文化交际理论,我们从三个维度设计了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式,以加快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三个维度为态度、知识与技能。
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组成部分之一的“态度”,是指交际对象不同于自我的观念、价值观与行为的看法与表现,这些通常反映在社会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和偏见上。对异国文化采取正确的态度是成功开展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前提。所谓“正确的态度”,不仅是指对交际对象的社会文化采取积极的态度,还需要对它持有好奇心、产生新鲜感和具备开放的心态,愿意修正存在的偏见,重新认识自己民族文化的长短处,并有意识地发现其他文化的特征。如果双方都具有正确的态度,了解和理解各自的观念和价值观,就能在跨文化交际中主动积极地互相沟通,及时消除误解,使交际顺利进行。 “知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知识:一是本人与交際对象国家与民族的社会文化知识;二是在交际中根据具体或实际需要,合理恰当地运用社会准则与控制交际过程的知识。本国和本民族文化是交际者长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自然习得或主动学习而获得的。交际对象国家与民族的社会文化知识一般无法自然习得,交际者必须通过系统的学习并有机会参加大量的训练和实践才能逐步获得和掌握,这也是通常所说的英语课程中的社会文化知识。在与目的语国家的人士交际时,掌握了这部分的文化知识,就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技能”是指:理解、说明与建立两种文化之间的技能以及发现新信息,并在交际中使用的技能这两个方面。第一种技能是根据已掌握的社会文化知识对交际中所接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梳理和分析,以达到理解和说明的目的;第二种技能是在此基础上主动发现新信息,将它们连同前一种技能所处理的信息一起提供,交际时使用。这两种技能的结合便使已掌握的社会文化知识得以运用到实际交际中去,因此,仅掌握社会文化知识还不足以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掌握了社会文化知识与跨文化交际技能,并将它们运用于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才具备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组合和构建的三个维度,我们在安排课程与教学内容以及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的教学模式时均围绕态度、知识、技能展开。主要的教学方法与形式如下。
(一)异同比较法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比较中西方文化和语言结构之间的异同,从而使学生逐步培养起跨文化交际时的文化敏感性。如果在教学中只注重语言的形式而忽略文化差异,学生往往会犯文化方面的差错,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语用错误甚至引起文化冲突。正如Stern[5]所说的,“如果太注重语言形式,而忘记了在日常生活交流中的人的话,那就扭曲了语言运用的现实”。所以,分析对比两种不同的文化,有助于加深交际双方的了解,对异国文化形成正确的态度。中西方文化的对比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既包括价值观、思维方式、处世哲学等方面,也涉及社会规范、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等方面。
(二)课堂讨论法
跨文化交际中的许多理论、概念和知识除了需要教师的透彻讲解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通过讨论、议论甚至辩论才能明确、理解和掌握。我们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外查阅资料和课内开展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文化冲突、文化输入和输出、文化适应、高低语境、民族优越感等核心理论的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常用的讨论方式有对子活动和小组活动,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采用班级讨论的形式。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目的语文化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得比较扎实,同时能在实践中正确地加以运用。
(三)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主要是针对在跨文化交际的各个情境中所产生的实际例子开展分析和讨论。这些案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交际场景关系密切。案例分析法要求学生运用所掌握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结合跨文化交际技能对实际案例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同时提出解决跨文化交际案例中所出现的误解或矛盾的方法。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应将自己认为的某种文化固有陈规套用属于该文化的一切人与事,而应根据实际参与交际的个人的具体情况对交际内容做出判断与分析[6]。案例分析的内容广泛,涉及语用失误、言语和非言语交际、商务交际、肢体语言以及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交际态度,实践了跨文化交际理论,培养了跨文化交际技能。这一教学方法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和一致好评。
(四)课堂展示法
这种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Presentation”,教师安排相应的话题,内容既有社会文化方面的,也有语言与文化结合方面的,同时又有概念理解方面的,比如:“British Famous Figures”“British Reserve”“What Does Red Mean?”“How to be an Effectiv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or? ”等。学生需要在课后查阅和寻找相关资料,撰写和制作PPT,在课堂里上台展示和演讲。这一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和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五)情景交际法
由于真实的目的语文化环境相对较少,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建虚拟的目的语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目的语文化[7]。我们在开展课堂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时,将交际的情景与课堂活动有机结合,采用情景对话、角色扮演、预测情景发生的过程与结果讨论等方式,同时指导学生根据具体语境正确选择得体的语言。这种形式不仅巩固了所学的语言与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实践机会,操练了跨文化交际的技能。
(六)信息媒介法
报刊的阅读和现代媒体的介入是学生了解当代社会文化最直接的途径。电影、电视、视频等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最新、最生动的语言文化信息,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最直观地了解和理解西方人的手势、姿势、表情和肢体语言等的交际方式,并加深印象。在相关课程教授过程中,我们根据具体需要补充和介绍了“The World is Flat” “Walking around UK”等系列视频资料,同时在课上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交际场景及时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小视频,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这些教学方法和课堂活动形式都是基于我们所设计的跨文化交际中的“态度、知识、技能”三个维度展开的。这种动态式、立体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学习得更主动和积极,拓展了思路,培养和发展了跨文化交际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调查问卷的分析与讨论
跨文化交际课程群建设在2017级和2019级二届学生中实施(部分2018级学生也参与了实证研究和教学实验),历时三个学期。 每门课程结束后,我们都针对课程建设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课堂活动形式、该门課程与我校博雅教育办学宗旨的符合程度、学生对于课程的满意度以及对课程改进的建议等方面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
从对学生的访谈与问卷调查的反馈信息来看,所有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对于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设置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于课程讲授过程中所采用的案例分析、presentation等主要教学方式均表示非常认可,对课程的满意度达到100%。同时,学生一致认为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设置和开展与我校博雅教育的办学理念非常吻合,对于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增强社会竞争力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结论
目前,国内高校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建设基本是以单门课程为主,我们采用的是以系列课程为模式的课程群建设,将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学习与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技能培养以及英美社会与文化的知识拓展有机结合。这种以课程群开展建设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以及相应的辐射性作用。在本次课程建设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自信心等均得到很大的增强和发展。当然,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实践研究作为基础。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为学校的学科发展和课程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Kramsch, C., The Culture Component of Language Teaching[J].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 1995, Spring, Vol. 1, No1: 83-92.
[2]Hymes, D. H.,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J. B. Pride and J. Holmes(eds),Sociolinguistics[M].Harmondsworth, English: Penguin,1972,269-293.
[3]Canale, M. and Swain, M.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J].Applied Linguistics, 1980 (1): 1-47.
[4]左焕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8.
[5]Stern, H. H.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191.
[6]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76.
[7]朱家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04.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urse Construction
WANG Yong
(English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Shanghai Xingwei College, Shanghai 2013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narrates and demonstrates the meaning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urses and the model and method of classroom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It includes the specific meaning and conten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goal of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the model and method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urses in English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school mission of running school. It is prov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urses accord with the spirit of the country’s comprehensive deepening of teaching reforms and the practical need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academic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Key wor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course construction; classroom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