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丝绸之路这条熙熙攘攘的国际通道上,多少官员、商贾在没有现代科技文明的时代,凭借双脚、驼队、骡马和惊人的毅力,走出了一条相当于赤道长度1/6的古文明之路,令人叹为观止。
丝绸之路在兰州市榆中县的节点,当以甘草店镇车道岭为始,经清水驿、三角城、定远、和平进入兰州,说是官道。另一路,过接驾嘴经许家台、下彭家营、夏官营、岳家巷、金崖黄家庄,沿苑川河北,过七锨口,到黄河南西行,经来紫堡乡西坪村、大水洞、桑园子到兰州东岗。
丝绸之路在榆中的故事就像曾经路过这里的骆驼和骡马脖间系着的铃铛一样,欣然作响、清脆悠远。那一曲曲绵长的背景音乐,如同苑川河的气息,经风一吹,迅速向四方飘荡开来。每一个湿润的分子,更像一本泛黄的线装书,随便翻一页,一些显赫的人物就翩然而出……
丝绸古道多高僧
在距今1600多年前,东晋高僧法显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巍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取经,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来到榆中。在法显所著的《佛国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初发迹长安,度陇至乾归国,夏坐。”《佛国记》是法显对自己取经历程中见闻的记载,又名《法显传》,而其中所提及的“乾归国”正是当时在榆中建立国都的西秦。“夏坐”则是佛教徒每年雨季在寺庙里安居三个月的一种佛事行为。如此看来,法显在榆中逗留的时间当在三个月左右。
时光荏苒,法显之后又过了400多年,另一位中国佛教史上的著名人物又重走了这条路,匆匆而行,他就是玄奘。
榆中金崖镇黄家庄村73岁的老支部书记徐临发整理了不少当地传说故事,其中一条就与玄奘有关。他说:“唐僧西天取经时,从甘草店镇车道岭下来,进入榆中地界,沿苑川河行至金崖,又从金崖镇骆驼巷到了定远,在定远驿站住宿一夜后,沿官道过兰州西行而去。骆驼巷走定远的这条路叫旧大路,将榆中境内东、西两条丝绸古道连接了起来……祖祖辈辈的老人们流传说,当时正是夏天,老祖宗们见到的玄奘身着短裤,脚登麻鞋,背一個遮挡风雨的布篷,布篷前檐挂一盏夜间照明的灯笼,人们对这种装束都很好奇,其实,用现在的话说,那是古代上层僧人的标配……”徐临发老人很健谈,也很幽默,谈及玄奘途经榆中的故事时,他如数家珍。当我们再次追寻玄奘的足迹时,发现了一幅宋人所作的《玄奘负笈图》,这幅名画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图中所画的玄奘身背经笈,脚蹬麻鞋,似与徐临发老人之言暗合。且不论徐临发所讲的传说是否真实,既然它能够代代流传,于今仍然生生不息,定然是有其根基的。
可能连玄奘自己都不会想到,他途经榆中之后,又会在千里之外,再次与榆中结缘。事情还得从一位具有榆中血脉的国王说起。
麹文泰,唐代时高昌国国王,祖籍甘肃榆中,高昌延和二十二年(623)嗣位。其祖上麹嘉出生于甘肃榆中县城关镇的朱家湾村,麹氏一族从麹嘉开始主政的高昌国,是汉族在西域建立的佛教国家之一,位于今新疆吐鲁番东南之哈喇和卓,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地当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线,为丝绸之路往来之要冲,亦为古代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之一。
当年,玄奘西行至高昌国时,得到了国王麹文泰的盛情接待。《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对这段历史作了详细记载。
却说麹文泰闻听唐朝高僧玄奘前往天竺取经,在玄奘临近高昌国时,遂派贵臣带着几十骑人马前去迎接。玄奘于深夜时分到达高昌城,虔诚的麹文泰和王妃熬夜相候。玄奘抵达后,麹文泰竭诚欢迎,拜问甚周。次日,高昌王麹文泰又携王妃及众臣前来拜望,请玄奘移住毗邻王宫的寺院中,并一再挽留玄奘常驻高昌国,麹文泰承诺,情愿携全国臣民做玄奘弟子,终生供奉为法师,被玄奘婉言拒绝。玄奘在高昌国逗留几日后,欲辞行麹文泰,麹文泰再次执意挽留,玄奘只好以绝食来表其西行之决心,麹文泰无奈,只好请玄奘再多留一月,为其臣民讲解《仁王般若经》。开坛讲经当日,麹文泰亲执香炉迎接玄奘入帐,并屈尊跪地,让玄奘踩其背入法座。榆中人麹文泰对佛教的虔诚之心,于此可见一斑。
玄奘离开高昌国时,高昌城的僧侣、百姓以及大臣等倾城出动相送,国王麹文泰拥住玄奘恸哭不已,亲送数十里后方折返而归。麹文泰还为玄奘赠送法服、黄金、绫绢等物,并派遣随从僧侣25人、马30匹,一路护送玄奘继续西行,同时写信给龟兹等24国,恳请各国国王为玄奘法师一路保驾护航,妥为接待。
显然,丝绸之路东来西去,还是一种传播宗教文化的通道。
交河郡夫人魂归来
谈及高昌国,就不得不提及位于榆中朱家湾村的交河郡夫人墓室。交河郡夫人,名慕容仪,字辅贤,出生于昌黎鲜卑族慕容氏家族,其身份为交河郡王麹崇裕的夫人。麹崇裕是麹氏高昌创始人麹嘉的第十代世孙,公元640年,唐太宗李世明派兵征讨高昌国,麹文泰病逝,其子麹智盛继位,面对唐朝大军压境,麹智盛不战而降,唐王李世民遂收高昌国为交河郡。天授元年(690),麹智盛之孙麹崇裕被武则天册封为交河郡王,慕容仪被命为交河郡夫人。
交河郡夫人墓发现于1973年8月的一个午后。当时,在朱家湾村砖厂西南侧100米处的半山腰,一位取土的农民发现了一座墓室。当地村委会得知情况后迅速向县文化馆反映,文化馆文物组工作人员张孝贤立即前往现场进行勘察,发现了这座砖室墓。
之后,当地政府组织专家对该墓进行了发掘,出土石棺长2.38米,宽1.27米,高1.02米,由六块石质板材雕琢而成,棺盖呈龟背形,四壁分别浮雕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尤以青龙最为形象生动,其四肢矫健,气宇轩昂,腾云吐雾,是难得的唐代石雕艺术精品。出土的墓志铭残片则详细记述了墓主人交河郡夫人慕容仪的生平。交河郡夫人墓的出现,弥补了兰州地区地下唐代文物的空白,为地方史志的编纂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参考依据,是甘肃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以山为陵的唐代贵族墓葬。
发掘石棺墓的过程中,在墓室中还发现了一枚唐代金戒指。戒指重20.55克,直径1.5厘米,戒面正中嵌红宝石一枚,红宝石左右各嵌一颗较小的紫宝石,紫宝石两侧各有两个更小的嵌宝缺口。戒指质地纯正,工艺精良,造型奇特,明显带有西域首饰的风格和阿拉伯文化特质,从它高贵的气质中依稀还可以看到唐王朝的强盛开放和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 自古以来,离开故土的人,不论官爵高低,路途遥远,都要讲究认祖归宗,交河郡夫人慕容仪最终沿丝绸之路魂归故里,落叶归根,在那一程漫长的丝绸之路上,如此沉重的石棺,不知经历了多少颠簸劳顿……巧合的是,慕容仪是鲜卑族后裔,而榆中又曾是鲜卑族立国的国都所在地,慕容仪的魂归榆中,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作为交河郡王的麹崇裕,将自己的妻子葬于故土,那么他自己是否也落叶归根了呢?这只是一种猜想,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某个偶然的契机,会成为这个猜想的有力佐证。
公主夜濯万眼泉
无独有偶,正是在高昌国臣服于唐朝的那一年(640),崛起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吐蕃族首领松赞干布遣大相禄东赞出使长安,献金5000两,珍玩数百,向唐朝请婚,促成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一段历史。次年,文成公主在太宗族弟夏王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护送下,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向吐蕃西行。为了保证文成公主一行一路休息,沿途建立了很多寺庙,相传,榆中夏官营、金崖、来紫堡的萃英寺、弥勒院、妙乐院、长寿寺就是专门为文成公主修建的。据金崖镇黄家庄村72岁的施玉仑老人说,当初的萃英寺飞檐卧廊、气势恢宏,修建规模最大,从老人们那里一直流传说,萃英寺曾在清同治三年(1864)毁于一场火灾,大火殃及周围民舍,整整烧了一月有余,可见当时的萃英寺规模之大。而文成公主在行经榆中时,不知什么原因,并没有住在萃英寺,而是住在了苑川河南岸的长寿寺内。文成公主的送亲队伍十分庞大,一路浩浩荡荡,从头望不到尾,队伍大概是在晚饭前抵达长寿寺,文成公主、夏王李道宗、禄东赞以及随从近侍人等入寺修整,护卫兵将在寺外就地安营扎寨,将长寿寺围于核心之内,方圆1里多地,旌旗蔽日。听说,侍从还取来了万眼泉的水,让文成公主洗去风尘……
如今,萃英寺、弥勒院、妙乐院、长寿寺皆已拆毁,萃英寺在清代重修,后被改建为学校,现仅存一座建于清代的大殿,位于萃英小学校园内;长寿寺几经波折,易名为清水龙王庙,现存大殿三间,亦为清代建筑;弥勒院、妙乐院皆已修整为现代仿古建筑,古迹荡然无存。唯有文成公主濯漱的万眼泉水,千百年来依旧如故,夏日,无数细流从石崖间隙中倾垂而下,如流银滴玉般形成一道道清丽的水帘,崖下细流淙淙,在迷眼的草色间逶迤穿流;冬季,一支支晶莹透亮的冰柱悬于岩壁之下,一片静默肃穆之感。
于人类来说,似乎只有那些经流于民间的传说故事,才能与自然有着同等强大的生命力,榆中县清水驿镇至今还流传着另外一个有关文成公主的传说。据传,文成公主一路西行,距故土长安愈来愈远,想着自己孤身一人远嫁几千里之外的吐蕃,此生再也难以回还,惆怅之情不禁弥漫心头,当她进入榆中地界时,眼见大地逐渐荒凉,情绪越发低落,为能在大唐土地上多留些时日,便放慢行程,在清水驿逗留了数日,期间,文成公主茶饭不思,侍女百般劝慰后,方才勉强饮下一碗清水,饮完水后,文成公主长叹一声,幽幽地说:“唯有此地清水最为甜美。”言罢,似略有释怀之感……从此以后,这里就被人们称为清水驿了。想必,西行之路上的公主,饮及故土的每一口水,内心都是甜美的。而公主无意间的一句言语,却成就了“清水驿”这个地名,并流传至今。
晚清重臣叹清水
时光演进至1200多年以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七月二十七日,林则徐一行乘大车七辆,载大量书籍、宣纸等物下车道岭,过甘草店,来到清水驿,眼见日已偏西,林则徐便吩咐属下人等下榻于此。
此时的林则徐遭鸦片战争后投降派诬陷,被革职遣戍新疆伊犁,这位受世人尊敬的中国禁毒之父,曾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在广州虎门销毁鸦片230多万斤,多次击退英军挑衅,而今却要跋涉近万里的路程,西戍边陲。
在清水驿极其简陋的小客栈里,林则徐透过窗户望去,满眼尽是苍凉,不禁感慨万千。此时的林则徐,定然不是一碗清水就能聊以安慰的,相较于文成公主,他内心里不但有远离故土的悲戚,更有政治失意、壮志难酬的悲凉。
寂静的夜晚,一弯冷月孤独地挂在枝头,林公摊开一本书,却又无心看下去,便不由自主地记起了自己此次远行之前写的那首诗:
力微任重久神疲,
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
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
试吟断送老头皮。
林公想,自己能力低微,而担当重任已久,早就感到筋疲力尽,加之现在年老体衰,平庸之才,定然支撑不住,应该好好休息休息了。想想自己禁烟抗英,为国家而不顾生死,全力以赴,从来都没有计较过个人荣辱祸福,如今招祸,去边塞做一个戍卒,倒还落得个清闲自在……思及此处,林公不禁摇了摇头,好像是在自嘲,又好像是内心里有什么不舍之情。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林公禁不住将这句诗吟出了声,他想到了自己的结发妻子,陪伴自己碌碌一生,而今,自己远戍伊犁,两地相隔,有生之年,是否还能再见上一面,都是很难说的事情。不觉间,泪水早已打湿了桌上的信笺,林公恍然回神,奋笔疾书,写了一封家信,信中只言自己旅途顺利,一路游山赏水,好不自在,慰藉家人切勿思念……
许是客栈被褥单薄,又有老鼠半夜侵扰,林公竟是一夜未眠,第二日清晨早早起床洗漱完毕,便立即启程,至中午时分到三角城,晚上又宿于定远驿(今定远镇),二十九日才抵达金城兰州,在兰州逗留八日之久。
有道是宦海沉浮,世事难料。五年之后,林则徐又被清朝政府重新启用,任命为陕甘总督,任职期间沿旧路再次来到兰州,此次来兰,自然有各地官绅争相接驾,衣食起居,一应都照顾得分外妥当。这样一位晚清重臣,两度途经同一条路,两次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截然不同呢?
孤品《帝王出行图》
《帝王出行图》其实是一张气质不凡的地毯,构图是莫高窟第220窟一幅并不起眼的壁画,画面描绘唐太宗李世民出行时的壮观场面,气势恢宏,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就连千百年來壁画上形成的斑斑驳驳也分外逼真。地毯为羊毛质地,天然染色,纯手工制作。立于近前,一股植物染料与羊毛混合的清新之气扑面而来。那种沉着温润、内敛含蓄的色调,蕴含着中国古典艺术特有的张力。 这张地毯出自位于榆中县定远镇的“汉毡居”。这个看似并不起眼的手工作坊,却掌握着中国传统地毯制作的核心技艺,其家族式传承距今已有128年的历史,完整地保留了中国汉代以来的地毯栽绒法制作技艺。
张力新,已年过花甲,在他身上透出一股同龄人少有的朝气和自信。从管理、运营、外交、采购、宣传、销售到作坊一线的绘图、捻线、配料、染色、裁织、修剪,他几乎都事必躬亲而且样样拿手。张力新当年是兰州大学外语系高才生,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日语,在多年的打拼中,足迹遍及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等多个发达国家,对中西方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共性和差异熟稔于心。
谈及《帝王出行图》,张力新说,这张挂毯构思的时间比“汉毡居”的招牌还老。20世纪80年代,刚刚大学毕业的张力新在敦煌莫高窟担任导游,专门负责接待外籍游客,颇具艺术天分的张力新,被一幅幅精美传神的莫高窟壁画所震撼,特别是对第220窟的《帝王出行图》尤为喜爱,几乎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状态。他在脑海里一次次品味图中的每一个细节,体悟古代艺术家的每一次勾勒和印染,也就在那时,张力新心头萌发了要用自家的制毯技艺表现《帝王出行图》的念头,也正是因为这个念头,他毅然决然地辞去那份在当时来说很体面的工作,继承了祖上的制毯技艺。
“莫高窟是我们的国宝,传统地毯制作技艺也是国宝,莫高窟动不了,外国人只能来中国看,可是我们的地毯却是活的,我要让更多外国人看到我们的国粹,让他们了解泱泱中华5000年的璀璨文明,This is my Chinese dream!”张力新有点激动,多年的国外生活经历,让他的言语中时不时会夹杂一些英语,这也正好符合他本人的气质,“是的,这就是我的中国梦!今天,我的梦想已经得到了小小的实现——外国人对我们的地毯非常感兴趣,我们的产品制作工艺不比“LV”、“香奈儿”、“芬迪”、“埃斯普利特”差,我们的产品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含量的支撑。从某种意义来说,我们卖的不光是产品,还有文化,在参加一些国际地毯博览会时,我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大声说:‘It’s made in China!’”
张力新的自信来自于中国文化的自信,也来自于他对“汉毡居”制毯工艺的自信。2003年,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墨尔本时代报》记者专门来榆中县定远镇采访“汉毡居”地毯的制作技艺,并于当年在两家报纸同时刊发专访文章《染在羊毛上的传统》。美国、日本、英国等多家时尚杂志也陆续刊发了“汉毡居”地毯专题。在国内,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树青先生于2003年为“汉毡居”地毯题写字号,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肖燕翼、陈丽华以及宫廷部苑洪奇一行于2005年考察“汉毡居”……对于这些荣耀,张力新似乎并不在意,他的内心早已认定——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潜下心来,保证用传统工艺做好每一张毯子,自然会有人上门。
这张《帝王出行图》是“汉毡居”的得意之作,从最初酝酿到2003年开始绘图,2006年制成。在这些年里,“汉毡居”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发展成一个在全国各地具有几家分厂的成熟企业,如今已经成为国家商标局批准、日内瓦国际鉴定中心认定的国际品牌,在日本及欧美市场销售产品2.5万多平方米,产值过亿元。这其中经历了多少崎岖坎坷,或许只有这幅《帝王出行图》知道,它的每一针每一线都记录着张力新的一次次挫折、委屈和失落;每一个经纬的节点都记录着他的欣慰、鼓舞和欢悦。在打开《帝王出行图》时,张力新好像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在抚慰一件上帝遗落于人间的珍宝,或者更像抚慰自己年幼的子女。张力新说,每当自己绝望时,就会请出这张地毯,静静地躺在它旁边,给它诉说那些无法解决的困难和疑惑,等说完了,他自己也似乎释然了,神奇的是,没过几天,那些困难和疑惑都迎刃而解了。在一次中国香港举行的国际地毯博览会上,有人出价300万人民币要买这张《帝王出行图》,张力新摇了摇头,那人追问:“那您到底要卖多少?”张力新答:“无价!”在张力新的灵魂深处,这张地毯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价值,它的文化含量从中国古典艺术具象到了对中国传统地毯手工技艺的继承者——“汉毡居”,它已成为张力新最知心的亲人,和“汉毡居”这个品牌最有力的代言人。
“唐承禹贡连西域,汉举孝廉富毡居。”这是史树青先生为“汉毡居”亲笔题写的对联,也算是他对“汉毡居”产品品质的一次肯定和定位。当我们进一步深入到“汉毡居”的制作工艺时,才真正感受到那种精良的品质所带给人的美感和惬意。
在“汉毡居”的档案室里,我们发现了一大摞特殊的卡片——色线卡,这种卡片用编号方法详细记录了每件作品的图案、用线的颜色以及销售地域,体现出非常人性化的售后服务。30多年来,虽然只接到了两个修复的单子,但“汉毡居”依然坚持做着这件在旁人眼里看似毫无意义的事情,或许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才造就了今天享誉世界的“汉毡居”。
一幅《帝王出行图》将丝绸之路上的榆中和莫高窟这两个看似互不相干的地方串联了起来,也用一条无形的精神串联起了张力新付诸“汉毡居”的每一滴汗水。除《帝王出行图》外,“汉毡居”还有诸如《中国龙》、《皇家御窑》、《黛玉葬花》等多件代表作品。这些作品均保留了中国汉代以来传统地毯染色和栽绒技艺,它融绘画、刺绣、织锦、装饰为一体,艺术地再现了一个个丰富生动的生活情境、动植物故事、宫廷故事和神话传说,将中华文化以一种最中国的方式,输送到了世界各地。
“汉毡居”已成为古丝绸之路和当代“一带一路”建设体态中一個珍贵、活跃、兴奋的文化符号,如同一个奔波于古今之路上的信使,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讲述着丝绸之路的新奇故事,当我们打开那些泛黄的信笺时,文明的璀璨之光再次如星空般弥散开来。
丝绸之路在兰州市榆中县的节点,当以甘草店镇车道岭为始,经清水驿、三角城、定远、和平进入兰州,说是官道。另一路,过接驾嘴经许家台、下彭家营、夏官营、岳家巷、金崖黄家庄,沿苑川河北,过七锨口,到黄河南西行,经来紫堡乡西坪村、大水洞、桑园子到兰州东岗。
丝绸之路在榆中的故事就像曾经路过这里的骆驼和骡马脖间系着的铃铛一样,欣然作响、清脆悠远。那一曲曲绵长的背景音乐,如同苑川河的气息,经风一吹,迅速向四方飘荡开来。每一个湿润的分子,更像一本泛黄的线装书,随便翻一页,一些显赫的人物就翩然而出……
丝绸古道多高僧
在距今1600多年前,东晋高僧法显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巍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取经,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来到榆中。在法显所著的《佛国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初发迹长安,度陇至乾归国,夏坐。”《佛国记》是法显对自己取经历程中见闻的记载,又名《法显传》,而其中所提及的“乾归国”正是当时在榆中建立国都的西秦。“夏坐”则是佛教徒每年雨季在寺庙里安居三个月的一种佛事行为。如此看来,法显在榆中逗留的时间当在三个月左右。
时光荏苒,法显之后又过了400多年,另一位中国佛教史上的著名人物又重走了这条路,匆匆而行,他就是玄奘。
榆中金崖镇黄家庄村73岁的老支部书记徐临发整理了不少当地传说故事,其中一条就与玄奘有关。他说:“唐僧西天取经时,从甘草店镇车道岭下来,进入榆中地界,沿苑川河行至金崖,又从金崖镇骆驼巷到了定远,在定远驿站住宿一夜后,沿官道过兰州西行而去。骆驼巷走定远的这条路叫旧大路,将榆中境内东、西两条丝绸古道连接了起来……祖祖辈辈的老人们流传说,当时正是夏天,老祖宗们见到的玄奘身着短裤,脚登麻鞋,背一個遮挡风雨的布篷,布篷前檐挂一盏夜间照明的灯笼,人们对这种装束都很好奇,其实,用现在的话说,那是古代上层僧人的标配……”徐临发老人很健谈,也很幽默,谈及玄奘途经榆中的故事时,他如数家珍。当我们再次追寻玄奘的足迹时,发现了一幅宋人所作的《玄奘负笈图》,这幅名画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图中所画的玄奘身背经笈,脚蹬麻鞋,似与徐临发老人之言暗合。且不论徐临发所讲的传说是否真实,既然它能够代代流传,于今仍然生生不息,定然是有其根基的。
可能连玄奘自己都不会想到,他途经榆中之后,又会在千里之外,再次与榆中结缘。事情还得从一位具有榆中血脉的国王说起。
麹文泰,唐代时高昌国国王,祖籍甘肃榆中,高昌延和二十二年(623)嗣位。其祖上麹嘉出生于甘肃榆中县城关镇的朱家湾村,麹氏一族从麹嘉开始主政的高昌国,是汉族在西域建立的佛教国家之一,位于今新疆吐鲁番东南之哈喇和卓,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地当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线,为丝绸之路往来之要冲,亦为古代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之一。
当年,玄奘西行至高昌国时,得到了国王麹文泰的盛情接待。《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对这段历史作了详细记载。
却说麹文泰闻听唐朝高僧玄奘前往天竺取经,在玄奘临近高昌国时,遂派贵臣带着几十骑人马前去迎接。玄奘于深夜时分到达高昌城,虔诚的麹文泰和王妃熬夜相候。玄奘抵达后,麹文泰竭诚欢迎,拜问甚周。次日,高昌王麹文泰又携王妃及众臣前来拜望,请玄奘移住毗邻王宫的寺院中,并一再挽留玄奘常驻高昌国,麹文泰承诺,情愿携全国臣民做玄奘弟子,终生供奉为法师,被玄奘婉言拒绝。玄奘在高昌国逗留几日后,欲辞行麹文泰,麹文泰再次执意挽留,玄奘只好以绝食来表其西行之决心,麹文泰无奈,只好请玄奘再多留一月,为其臣民讲解《仁王般若经》。开坛讲经当日,麹文泰亲执香炉迎接玄奘入帐,并屈尊跪地,让玄奘踩其背入法座。榆中人麹文泰对佛教的虔诚之心,于此可见一斑。
玄奘离开高昌国时,高昌城的僧侣、百姓以及大臣等倾城出动相送,国王麹文泰拥住玄奘恸哭不已,亲送数十里后方折返而归。麹文泰还为玄奘赠送法服、黄金、绫绢等物,并派遣随从僧侣25人、马30匹,一路护送玄奘继续西行,同时写信给龟兹等24国,恳请各国国王为玄奘法师一路保驾护航,妥为接待。
显然,丝绸之路东来西去,还是一种传播宗教文化的通道。
交河郡夫人魂归来
谈及高昌国,就不得不提及位于榆中朱家湾村的交河郡夫人墓室。交河郡夫人,名慕容仪,字辅贤,出生于昌黎鲜卑族慕容氏家族,其身份为交河郡王麹崇裕的夫人。麹崇裕是麹氏高昌创始人麹嘉的第十代世孙,公元640年,唐太宗李世明派兵征讨高昌国,麹文泰病逝,其子麹智盛继位,面对唐朝大军压境,麹智盛不战而降,唐王李世民遂收高昌国为交河郡。天授元年(690),麹智盛之孙麹崇裕被武则天册封为交河郡王,慕容仪被命为交河郡夫人。
交河郡夫人墓发现于1973年8月的一个午后。当时,在朱家湾村砖厂西南侧100米处的半山腰,一位取土的农民发现了一座墓室。当地村委会得知情况后迅速向县文化馆反映,文化馆文物组工作人员张孝贤立即前往现场进行勘察,发现了这座砖室墓。
之后,当地政府组织专家对该墓进行了发掘,出土石棺长2.38米,宽1.27米,高1.02米,由六块石质板材雕琢而成,棺盖呈龟背形,四壁分别浮雕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尤以青龙最为形象生动,其四肢矫健,气宇轩昂,腾云吐雾,是难得的唐代石雕艺术精品。出土的墓志铭残片则详细记述了墓主人交河郡夫人慕容仪的生平。交河郡夫人墓的出现,弥补了兰州地区地下唐代文物的空白,为地方史志的编纂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参考依据,是甘肃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以山为陵的唐代贵族墓葬。
发掘石棺墓的过程中,在墓室中还发现了一枚唐代金戒指。戒指重20.55克,直径1.5厘米,戒面正中嵌红宝石一枚,红宝石左右各嵌一颗较小的紫宝石,紫宝石两侧各有两个更小的嵌宝缺口。戒指质地纯正,工艺精良,造型奇特,明显带有西域首饰的风格和阿拉伯文化特质,从它高贵的气质中依稀还可以看到唐王朝的强盛开放和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 自古以来,离开故土的人,不论官爵高低,路途遥远,都要讲究认祖归宗,交河郡夫人慕容仪最终沿丝绸之路魂归故里,落叶归根,在那一程漫长的丝绸之路上,如此沉重的石棺,不知经历了多少颠簸劳顿……巧合的是,慕容仪是鲜卑族后裔,而榆中又曾是鲜卑族立国的国都所在地,慕容仪的魂归榆中,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作为交河郡王的麹崇裕,将自己的妻子葬于故土,那么他自己是否也落叶归根了呢?这只是一种猜想,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某个偶然的契机,会成为这个猜想的有力佐证。
公主夜濯万眼泉
无独有偶,正是在高昌国臣服于唐朝的那一年(640),崛起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吐蕃族首领松赞干布遣大相禄东赞出使长安,献金5000两,珍玩数百,向唐朝请婚,促成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一段历史。次年,文成公主在太宗族弟夏王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护送下,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向吐蕃西行。为了保证文成公主一行一路休息,沿途建立了很多寺庙,相传,榆中夏官营、金崖、来紫堡的萃英寺、弥勒院、妙乐院、长寿寺就是专门为文成公主修建的。据金崖镇黄家庄村72岁的施玉仑老人说,当初的萃英寺飞檐卧廊、气势恢宏,修建规模最大,从老人们那里一直流传说,萃英寺曾在清同治三年(1864)毁于一场火灾,大火殃及周围民舍,整整烧了一月有余,可见当时的萃英寺规模之大。而文成公主在行经榆中时,不知什么原因,并没有住在萃英寺,而是住在了苑川河南岸的长寿寺内。文成公主的送亲队伍十分庞大,一路浩浩荡荡,从头望不到尾,队伍大概是在晚饭前抵达长寿寺,文成公主、夏王李道宗、禄东赞以及随从近侍人等入寺修整,护卫兵将在寺外就地安营扎寨,将长寿寺围于核心之内,方圆1里多地,旌旗蔽日。听说,侍从还取来了万眼泉的水,让文成公主洗去风尘……
如今,萃英寺、弥勒院、妙乐院、长寿寺皆已拆毁,萃英寺在清代重修,后被改建为学校,现仅存一座建于清代的大殿,位于萃英小学校园内;长寿寺几经波折,易名为清水龙王庙,现存大殿三间,亦为清代建筑;弥勒院、妙乐院皆已修整为现代仿古建筑,古迹荡然无存。唯有文成公主濯漱的万眼泉水,千百年来依旧如故,夏日,无数细流从石崖间隙中倾垂而下,如流银滴玉般形成一道道清丽的水帘,崖下细流淙淙,在迷眼的草色间逶迤穿流;冬季,一支支晶莹透亮的冰柱悬于岩壁之下,一片静默肃穆之感。
于人类来说,似乎只有那些经流于民间的传说故事,才能与自然有着同等强大的生命力,榆中县清水驿镇至今还流传着另外一个有关文成公主的传说。据传,文成公主一路西行,距故土长安愈来愈远,想着自己孤身一人远嫁几千里之外的吐蕃,此生再也难以回还,惆怅之情不禁弥漫心头,当她进入榆中地界时,眼见大地逐渐荒凉,情绪越发低落,为能在大唐土地上多留些时日,便放慢行程,在清水驿逗留了数日,期间,文成公主茶饭不思,侍女百般劝慰后,方才勉强饮下一碗清水,饮完水后,文成公主长叹一声,幽幽地说:“唯有此地清水最为甜美。”言罢,似略有释怀之感……从此以后,这里就被人们称为清水驿了。想必,西行之路上的公主,饮及故土的每一口水,内心都是甜美的。而公主无意间的一句言语,却成就了“清水驿”这个地名,并流传至今。
晚清重臣叹清水
时光演进至1200多年以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七月二十七日,林则徐一行乘大车七辆,载大量书籍、宣纸等物下车道岭,过甘草店,来到清水驿,眼见日已偏西,林则徐便吩咐属下人等下榻于此。
此时的林则徐遭鸦片战争后投降派诬陷,被革职遣戍新疆伊犁,这位受世人尊敬的中国禁毒之父,曾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在广州虎门销毁鸦片230多万斤,多次击退英军挑衅,而今却要跋涉近万里的路程,西戍边陲。
在清水驿极其简陋的小客栈里,林则徐透过窗户望去,满眼尽是苍凉,不禁感慨万千。此时的林则徐,定然不是一碗清水就能聊以安慰的,相较于文成公主,他内心里不但有远离故土的悲戚,更有政治失意、壮志难酬的悲凉。
寂静的夜晚,一弯冷月孤独地挂在枝头,林公摊开一本书,却又无心看下去,便不由自主地记起了自己此次远行之前写的那首诗:
力微任重久神疲,
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
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
试吟断送老头皮。
林公想,自己能力低微,而担当重任已久,早就感到筋疲力尽,加之现在年老体衰,平庸之才,定然支撑不住,应该好好休息休息了。想想自己禁烟抗英,为国家而不顾生死,全力以赴,从来都没有计较过个人荣辱祸福,如今招祸,去边塞做一个戍卒,倒还落得个清闲自在……思及此处,林公不禁摇了摇头,好像是在自嘲,又好像是内心里有什么不舍之情。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林公禁不住将这句诗吟出了声,他想到了自己的结发妻子,陪伴自己碌碌一生,而今,自己远戍伊犁,两地相隔,有生之年,是否还能再见上一面,都是很难说的事情。不觉间,泪水早已打湿了桌上的信笺,林公恍然回神,奋笔疾书,写了一封家信,信中只言自己旅途顺利,一路游山赏水,好不自在,慰藉家人切勿思念……
许是客栈被褥单薄,又有老鼠半夜侵扰,林公竟是一夜未眠,第二日清晨早早起床洗漱完毕,便立即启程,至中午时分到三角城,晚上又宿于定远驿(今定远镇),二十九日才抵达金城兰州,在兰州逗留八日之久。
有道是宦海沉浮,世事难料。五年之后,林则徐又被清朝政府重新启用,任命为陕甘总督,任职期间沿旧路再次来到兰州,此次来兰,自然有各地官绅争相接驾,衣食起居,一应都照顾得分外妥当。这样一位晚清重臣,两度途经同一条路,两次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截然不同呢?
孤品《帝王出行图》
《帝王出行图》其实是一张气质不凡的地毯,构图是莫高窟第220窟一幅并不起眼的壁画,画面描绘唐太宗李世民出行时的壮观场面,气势恢宏,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就连千百年來壁画上形成的斑斑驳驳也分外逼真。地毯为羊毛质地,天然染色,纯手工制作。立于近前,一股植物染料与羊毛混合的清新之气扑面而来。那种沉着温润、内敛含蓄的色调,蕴含着中国古典艺术特有的张力。 这张地毯出自位于榆中县定远镇的“汉毡居”。这个看似并不起眼的手工作坊,却掌握着中国传统地毯制作的核心技艺,其家族式传承距今已有128年的历史,完整地保留了中国汉代以来的地毯栽绒法制作技艺。
张力新,已年过花甲,在他身上透出一股同龄人少有的朝气和自信。从管理、运营、外交、采购、宣传、销售到作坊一线的绘图、捻线、配料、染色、裁织、修剪,他几乎都事必躬亲而且样样拿手。张力新当年是兰州大学外语系高才生,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日语,在多年的打拼中,足迹遍及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等多个发达国家,对中西方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共性和差异熟稔于心。
谈及《帝王出行图》,张力新说,这张挂毯构思的时间比“汉毡居”的招牌还老。20世纪80年代,刚刚大学毕业的张力新在敦煌莫高窟担任导游,专门负责接待外籍游客,颇具艺术天分的张力新,被一幅幅精美传神的莫高窟壁画所震撼,特别是对第220窟的《帝王出行图》尤为喜爱,几乎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状态。他在脑海里一次次品味图中的每一个细节,体悟古代艺术家的每一次勾勒和印染,也就在那时,张力新心头萌发了要用自家的制毯技艺表现《帝王出行图》的念头,也正是因为这个念头,他毅然决然地辞去那份在当时来说很体面的工作,继承了祖上的制毯技艺。
“莫高窟是我们的国宝,传统地毯制作技艺也是国宝,莫高窟动不了,外国人只能来中国看,可是我们的地毯却是活的,我要让更多外国人看到我们的国粹,让他们了解泱泱中华5000年的璀璨文明,This is my Chinese dream!”张力新有点激动,多年的国外生活经历,让他的言语中时不时会夹杂一些英语,这也正好符合他本人的气质,“是的,这就是我的中国梦!今天,我的梦想已经得到了小小的实现——外国人对我们的地毯非常感兴趣,我们的产品制作工艺不比“LV”、“香奈儿”、“芬迪”、“埃斯普利特”差,我们的产品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含量的支撑。从某种意义来说,我们卖的不光是产品,还有文化,在参加一些国际地毯博览会时,我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大声说:‘It’s made in China!’”
张力新的自信来自于中国文化的自信,也来自于他对“汉毡居”制毯工艺的自信。2003年,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墨尔本时代报》记者专门来榆中县定远镇采访“汉毡居”地毯的制作技艺,并于当年在两家报纸同时刊发专访文章《染在羊毛上的传统》。美国、日本、英国等多家时尚杂志也陆续刊发了“汉毡居”地毯专题。在国内,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树青先生于2003年为“汉毡居”地毯题写字号,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肖燕翼、陈丽华以及宫廷部苑洪奇一行于2005年考察“汉毡居”……对于这些荣耀,张力新似乎并不在意,他的内心早已认定——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潜下心来,保证用传统工艺做好每一张毯子,自然会有人上门。
这张《帝王出行图》是“汉毡居”的得意之作,从最初酝酿到2003年开始绘图,2006年制成。在这些年里,“汉毡居”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发展成一个在全国各地具有几家分厂的成熟企业,如今已经成为国家商标局批准、日内瓦国际鉴定中心认定的国际品牌,在日本及欧美市场销售产品2.5万多平方米,产值过亿元。这其中经历了多少崎岖坎坷,或许只有这幅《帝王出行图》知道,它的每一针每一线都记录着张力新的一次次挫折、委屈和失落;每一个经纬的节点都记录着他的欣慰、鼓舞和欢悦。在打开《帝王出行图》时,张力新好像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在抚慰一件上帝遗落于人间的珍宝,或者更像抚慰自己年幼的子女。张力新说,每当自己绝望时,就会请出这张地毯,静静地躺在它旁边,给它诉说那些无法解决的困难和疑惑,等说完了,他自己也似乎释然了,神奇的是,没过几天,那些困难和疑惑都迎刃而解了。在一次中国香港举行的国际地毯博览会上,有人出价300万人民币要买这张《帝王出行图》,张力新摇了摇头,那人追问:“那您到底要卖多少?”张力新答:“无价!”在张力新的灵魂深处,这张地毯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价值,它的文化含量从中国古典艺术具象到了对中国传统地毯手工技艺的继承者——“汉毡居”,它已成为张力新最知心的亲人,和“汉毡居”这个品牌最有力的代言人。
“唐承禹贡连西域,汉举孝廉富毡居。”这是史树青先生为“汉毡居”亲笔题写的对联,也算是他对“汉毡居”产品品质的一次肯定和定位。当我们进一步深入到“汉毡居”的制作工艺时,才真正感受到那种精良的品质所带给人的美感和惬意。
在“汉毡居”的档案室里,我们发现了一大摞特殊的卡片——色线卡,这种卡片用编号方法详细记录了每件作品的图案、用线的颜色以及销售地域,体现出非常人性化的售后服务。30多年来,虽然只接到了两个修复的单子,但“汉毡居”依然坚持做着这件在旁人眼里看似毫无意义的事情,或许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才造就了今天享誉世界的“汉毡居”。
一幅《帝王出行图》将丝绸之路上的榆中和莫高窟这两个看似互不相干的地方串联了起来,也用一条无形的精神串联起了张力新付诸“汉毡居”的每一滴汗水。除《帝王出行图》外,“汉毡居”还有诸如《中国龙》、《皇家御窑》、《黛玉葬花》等多件代表作品。这些作品均保留了中国汉代以来传统地毯染色和栽绒技艺,它融绘画、刺绣、织锦、装饰为一体,艺术地再现了一个个丰富生动的生活情境、动植物故事、宫廷故事和神话传说,将中华文化以一种最中国的方式,输送到了世界各地。
“汉毡居”已成为古丝绸之路和当代“一带一路”建设体态中一個珍贵、活跃、兴奋的文化符号,如同一个奔波于古今之路上的信使,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讲述着丝绸之路的新奇故事,当我们打开那些泛黄的信笺时,文明的璀璨之光再次如星空般弥散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