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努尔哈赤为何处死大儿子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可作为大清国的创始人,努尔哈赤又为何会亲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无法弥补的过失令这位一国之君残忍到萌生了杀子的动机?
努尔哈赤起兵之际,大儿子褚英刚刚4岁,由于母亲早逝,年幼的褚英便一路随着父亲奔波于刀光剑影之下,未能享受到母愛的温情以及家庭中的祥和,生活始终动荡不安。自懂事以来,年幼的褚英便一直随父亲征战南北,并且练就了一身武艺,这让他的性格里面阳刚与霸气占据了过多的比重,而柔情与随和几乎无处可觅。
褚英19岁的时候首次带兵打仗。《清太祖实录》记载:万历二十六年,褚英率兵征东海女真安楚拉库路,收取20多个屯寨的部民而回,被赐号“洪巴图鲁”(汉语意为“旺盛的英雄”)。
相传满堂乡是取“埋头”的谐音
由满堂乡的名字引发的思索是关于大贝勒褚英的死,那么努尔哈赤为何要将这位骁勇善战的皇子委以重任后,又将其杀掉?
关于努尔哈赤杀子一事,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故事发生在明朝与后清之间的萨尔浒之战中。当时的情况是明军以人数的绝对优势将后金合围,对此,努尔哈赤并无任何畏惧之念,并决心终以一路突破明军的包围,直逼西向。
八旗军行进到萨尔浒附近的山峦后人困马乏,于是停下来露营,而明军也在对面不远处安营扎寨。见此状,努尔哈赤决定派人前去刺探军情,以便在交战中知己知彼。作为长子的褚英率先出马,他一路潜伏,终于到了能够看清明军营地阵容的范围内,仔细一瞧竟惊出一身冷汗,原来明军的人马阵容远比他们想象中的壮观,想要突破明军的重围基本不可能。
努尔哈赤杀子的真实史实
传说归传说,尽管满堂乡的名字确实源自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但褚英的死绝非努尔哈赤一时冲动,对此,官方史籍上少有记载,而其他史料记载不一。《满文老档》的第三卷癸丑年六月记述了太祖杀褚英的原委。
褚英性格孤傲、专横,心胸狭隘,努尔哈赤深知长子的毛病,但看在褚英功绩累累且骁勇善战,让其执掌国政,并希望褚英能够在揽得如此大权后,改掉心胸狭隘这一缺点。然而事与愿违,褚英执掌国政后,强迫四个弟弟(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向自己立誓;“不得违抗兄长的话,更不许将兄长所说的各种话告诉父汗。”还声称:“凡与我不友善的弟弟们,以及对我不好的大臣们,待我坐上汗位以后,均将之处死。”
太子之位素来是政治利益争夺的焦点,而褚英原本深陷泥潭,不但不以有效手段维护自己的声望,反而以恐吓、威胁的方式强迫自己的四位皇弟及五大臣屈从。
满堂乡埋的皇子其实不是褚英
然而,事实上满堂乡埋葬的皇子并非褚英,作为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的陵寝设在如今辽阳的东京陵。但传言也并非全然戏说,因为在满堂乡确实埋葬着一位皇子——努尔哈赤的第六子塔拜。
塔拜因其母钮钴禄氏仅为努尔哈赤的庶妃,所以在努尔哈赤的16个儿子中,塔拜官职不显,开始只封为三等辅国将军,直到顺治十五年,才追封为辅国公,关于他的史料记载并不多。崇德四年,塔拜死后葬于满堂乡。2009年7月,塔拜墓在满堂乡出土。一位村民在施工中布设电缆时意外地挖出了一方饰有双龙图案的碑座,上面的碑文已模糊不清,经专家坚定,墓主人正是努尔哈赤的第六子塔拜。
康熙四十四年,裕德瑞率全家老小来到盛京,在塔拜园寝附近建造房舍居住。从此,满堂这个荒沟便成了宗室皇族聚居之地,随着人口繁衍,满族人逐年增多,人们便将这里称为“满塘”,即满人集居地沟塘,后来又为取意“吉祥”,将“满塘”称为“满堂”。
据资料记载,如今在满堂村的西山,还有裕德瑞的坟墓,其碑文2001年经后人修复,上面镌写道:“生于康熙七年于康熙四十四年获取皇帝恩准由北京来这里定居守曾祖塔拜墓从此满堂村逐步形成。乾隆十四年卒享年八十二岁。”
(摘自历史档案解密)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可作为大清国的创始人,努尔哈赤又为何会亲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无法弥补的过失令这位一国之君残忍到萌生了杀子的动机?
努尔哈赤起兵之际,大儿子褚英刚刚4岁,由于母亲早逝,年幼的褚英便一路随着父亲奔波于刀光剑影之下,未能享受到母愛的温情以及家庭中的祥和,生活始终动荡不安。自懂事以来,年幼的褚英便一直随父亲征战南北,并且练就了一身武艺,这让他的性格里面阳刚与霸气占据了过多的比重,而柔情与随和几乎无处可觅。
褚英19岁的时候首次带兵打仗。《清太祖实录》记载:万历二十六年,褚英率兵征东海女真安楚拉库路,收取20多个屯寨的部民而回,被赐号“洪巴图鲁”(汉语意为“旺盛的英雄”)。
相传满堂乡是取“埋头”的谐音
由满堂乡的名字引发的思索是关于大贝勒褚英的死,那么努尔哈赤为何要将这位骁勇善战的皇子委以重任后,又将其杀掉?
关于努尔哈赤杀子一事,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故事发生在明朝与后清之间的萨尔浒之战中。当时的情况是明军以人数的绝对优势将后金合围,对此,努尔哈赤并无任何畏惧之念,并决心终以一路突破明军的包围,直逼西向。
八旗军行进到萨尔浒附近的山峦后人困马乏,于是停下来露营,而明军也在对面不远处安营扎寨。见此状,努尔哈赤决定派人前去刺探军情,以便在交战中知己知彼。作为长子的褚英率先出马,他一路潜伏,终于到了能够看清明军营地阵容的范围内,仔细一瞧竟惊出一身冷汗,原来明军的人马阵容远比他们想象中的壮观,想要突破明军的重围基本不可能。
努尔哈赤杀子的真实史实
传说归传说,尽管满堂乡的名字确实源自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但褚英的死绝非努尔哈赤一时冲动,对此,官方史籍上少有记载,而其他史料记载不一。《满文老档》的第三卷癸丑年六月记述了太祖杀褚英的原委。
褚英性格孤傲、专横,心胸狭隘,努尔哈赤深知长子的毛病,但看在褚英功绩累累且骁勇善战,让其执掌国政,并希望褚英能够在揽得如此大权后,改掉心胸狭隘这一缺点。然而事与愿违,褚英执掌国政后,强迫四个弟弟(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向自己立誓;“不得违抗兄长的话,更不许将兄长所说的各种话告诉父汗。”还声称:“凡与我不友善的弟弟们,以及对我不好的大臣们,待我坐上汗位以后,均将之处死。”
太子之位素来是政治利益争夺的焦点,而褚英原本深陷泥潭,不但不以有效手段维护自己的声望,反而以恐吓、威胁的方式强迫自己的四位皇弟及五大臣屈从。
满堂乡埋的皇子其实不是褚英
然而,事实上满堂乡埋葬的皇子并非褚英,作为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的陵寝设在如今辽阳的东京陵。但传言也并非全然戏说,因为在满堂乡确实埋葬着一位皇子——努尔哈赤的第六子塔拜。
塔拜因其母钮钴禄氏仅为努尔哈赤的庶妃,所以在努尔哈赤的16个儿子中,塔拜官职不显,开始只封为三等辅国将军,直到顺治十五年,才追封为辅国公,关于他的史料记载并不多。崇德四年,塔拜死后葬于满堂乡。2009年7月,塔拜墓在满堂乡出土。一位村民在施工中布设电缆时意外地挖出了一方饰有双龙图案的碑座,上面的碑文已模糊不清,经专家坚定,墓主人正是努尔哈赤的第六子塔拜。
康熙四十四年,裕德瑞率全家老小来到盛京,在塔拜园寝附近建造房舍居住。从此,满堂这个荒沟便成了宗室皇族聚居之地,随着人口繁衍,满族人逐年增多,人们便将这里称为“满塘”,即满人集居地沟塘,后来又为取意“吉祥”,将“满塘”称为“满堂”。
据资料记载,如今在满堂村的西山,还有裕德瑞的坟墓,其碑文2001年经后人修复,上面镌写道:“生于康熙七年于康熙四十四年获取皇帝恩准由北京来这里定居守曾祖塔拜墓从此满堂村逐步形成。乾隆十四年卒享年八十二岁。”
(摘自历史档案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