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发展之思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ur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国漫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出现了多部令人称赞的作品,时代赋予了它更多发展的契机。这些契机也被人们紧握,国漫创作正经历革新。然而处于起步阶段的国漫尚有很多不足,基于此,本文结合《中国唱诗班》对国漫的发展进行探索。
  关键词:国漫;《中国唱诗班》;发展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6-00-02
  《中国唱诗班》是上海嘉定区委宣传部投资出品的系列原创公益动画。目前共更新五集,每集都以一首耳熟能详的古诗为主题,将诗改编成乐曲,讲述与之相关的嘉定人的故事。画风精良、配乐优美、情节动人,堪称国漫史诗。
  近年来,“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改变了市场的导向,“国潮”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由此诞生了一系列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审美风潮。“国漫”也顺应时势重回人们的视野,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一大载体。此后《罗小黑战记》《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优质国漫的诞生,增强了人们对中国动漫的信心,与此同时,对于国漫的探索与研究也在慢慢增多。目前国漫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国漫的发展还存在许多值得探讨与分析的问题,而《中国唱诗班》作为国漫的经典之作,具有普遍意义和很大的分析价值。本文结合《中国唱诗班》,探索国漫的发展之路。
  1 析发展之契机
  1.1 文化发展的需要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深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与国之间经济政治交往的逐渐密切,各国文化交织融合,对从近代开始便向往西方的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拥有民族自信、坚守自己的文化阵地显得弥足珍贵,而这也是我们迫切需要完成的事情。泱泱中华,想要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裹挟着被时间洗净沉淀的历史文化珍宝,在世界文化交往中占据一席之地,让世界听见中国声音,感受中国魅力。与此同时,国民的爱国情怀与民族凝聚力,也会因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而熠熠生辉。文化自信建立在文化良好传播的基础上[1]。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对外影响力的发展与国民民族自豪感的增强,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现阶段国漫的大主题主要是古风、历史,也是为了迎合时代需求。《中国唱诗班》是“上海嘉定800年”政府重点文化项目之一,从正面表明了国漫发展的作用。
  随着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增长,不会再同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样被“样板戏”之流满足。于是我们引进西方技术与资源,尝试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新的文化产品,发展影视剧、电影,最终将目光投向了动漫。国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也在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进步,使其质量不断飞跃。
  1.2 资本的推动作用
  市场经济当中的文化产品,或多或少都被资本左右,国漫的发展也离不开资本的推动。市场选择了动漫这样一种形式,也选择了国风这样一种潮流。在影视剧、电影找不到更多创新点的当下,国漫通过对日漫、韩漫的借鉴,成为市场精神产品的一个突破口,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依托于受众广泛的中华文化与历史主题,沿袭着从中国第一部动画片《铁扇公主》而来的传统,我国开启了新一轮的国漫创造之路。这也是在科普之外,国漫选择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另一大重要原因——保证市场的关注度。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拥有很多大众耳熟能详的故事,将这些故事改编成动漫,相较于自创一个动漫世界,能够吸引更多受众;其次,历史作为一个永久的文化主题,对于很多人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中华文化积淀深厚,文化人格早已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2]。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更容易受到社会的欢迎。此外,中国本土神话故事有庞大的体量和开发潜力[3],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国漫的剧本创作更加容易,在时间成本减少的情况下达到更优的效果,更符合市场的本质要求。
  2 较当下之创新
  2.1 分离中的统一
  相较很多国漫,《中国唱诗班》在剧本、台词、配乐、画风等方面都能够体现出其匠心,它的内容表现形式为其中的一大亮点。将古诗改编成童谣的创作手段由来已久,由经典故事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也是国漫一直以来的主题,然而将两者融合可谓首创,加之古诗与所讲故事的分离而不同于常规作品局限于诗歌创作背景的改编,在跳脱之中给人以新奇之感,使人們在分离中体会到主旨与风格独特的统一,为作品增添了趣味性。另外,当下更多国漫对传统故事的改编都专注于将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呈现在荧幕之上,而《中华唱诗班》尽管仍旧是对传统故事的讲述,其所关注的却是不为人们所熟知的故事,如将清代王初桐与六娘的爱情故事与王维的“红豆生南国”相融合,成为《相思》;在《游子吟》中化用明代顾起元《客座赘语》“鼠荐卷”的故事;将“嘉定四先生”之一娄坚的仕途经历改编成《饮湖上初晴后雨》……帮助后人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4],展现了一个丰富的古典世界,实现了对长久主题的分离与统一。
  其他国漫也在朝着分离中统一这个方向发展,在传统故事中加入具有现代意义的哲理或者当下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如《哪吒之魔童降世》摆脱了原版《哪吒闹海》忠孝的主旨,指出了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用“老故事”反映“新问题”,更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也更具有时代意义。传承某种传统,也把创作者的新理解融入其中,灌注新的思维[5]。这是国漫在形式上与当下的分离,在内容上对当下的统一。
  2.2 成人化的动漫转向
  “动漫就是动画片,是给小孩子看的,是幼稚的、是缺少内涵的”,这是很多国人对动漫的固有偏见。在国漫尚未被市场发掘之前,由于这样一种偏见,国内相关原创作品仅仅将受众定位为儿童,因而出现了许多低龄化的动画作品,诸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类的动画片因无营养且存在负面影响而广受贬斥。随着国漫的发展,越来越多高质量的作品开始崭露头角,人们对所谓的动画片受众的认知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开始逐渐认识到动漫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就如同影视剧、电影、音乐一样,只有内容上的差别,而没有某种艺术类型只适合某类受众之说。得益于社会对受众认知的转变与动漫成人化的转向,国漫在迎合更多受众的同时,也在结合成人的认知水平提高自身的品质,并因此赢得了国内外更多的赞誉。从《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到《中国唱诗班》《时光代理人》,国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更精巧的故事内容、更细腻的制作、更有内涵的主旨呈现在我们眼前,它的蓬勃朝气在细节之中彰显得淋漓尽致。在笔者看来,属于孩子的动漫是应当存在的,属于大人的亦是。然而更好的动漫要如同《疯狂动物城》一般,让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看到不同的风景。因此,国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 观不足与改进
  3.1 趋向之一致
  国产动漫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可谓其一大优点,然而因此被传统束缚所形成的主题趋向性的统一也成了它的缺点。综合来看,这一问题有两个原因及突破点。
  第一,传播中国文化的限制作用。正如前文所述,国漫的发展有特定的时代意义,其背负着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漫主题的局限:几乎完全依靠中国传统故事、围绕中华传统文化展开。长久地围绕一种主题发展,不免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中国唱诗班》从一定层面上来说实现了对国漫主题的突破,尽管尚未脱离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一个主题,但仍在努力摆脱为人熟知的传统故事,选择对于人们而言相对陌生的内容。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传播内容,而是将很多古典创作手法融入故事表现当中,如隐喻、互文、留白……最大限度地彰显了古代文化的艺术美。非语言符号是影视作品的重要内容[6],这是一个尝试,也是一个方向。国漫改变的另一个方向便是使内容完全脱离中国传统文化,这或许就是《时光代理人》广受好评的原因之一。它将目光投向了年轻人喜欢的悬疑题材,并结合当下如留守儿童、城市打拼族的生活困境等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也引发了人们对当下生活的反思和美好期望[7]。不过这样一部国漫也因其创新而惹来了很多非议,非议的主要焦点则在于很多人认为它的画风“很韩国,不中国”,这也使我们看到了当下国漫题材创新所面临的问题,脱离传统文化便缺少自己的风格。这一方面是因为国漫还没有找到自身准确的定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观众对国漫没有足够的包容度。总的来说,国漫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应当认可其所有的尝试,要允许它模仿学习,在形式与内容上进行多维度发展[8]。固守传统文化也是国漫不自信的表现。
  第二,资本的趋利性。与传统文化类似,资本对国漫也有着双重作用。市场在推动国漫发展的同时,也会出于对风险的把控而固守传统。在当下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网络的兴起,商业的发展,让一切变得匆匆忙忙[9]。资本往往会担心用心打磨的产品所需要的花费太多而得不到同等的回报,因此急功近利,寻找更为保险的方法。对传统文化的保守与主题趋向性的一致显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陷入了这样一种错误思维中。这一问题出现在国漫创作前期是无可厚非的,但在打开市场之后,国漫更应当沉下心来,秉持负责的态度创作更好的内容,否则这一市场也终将无法挽留。就像《中国唱诗班》,其作为政府投资的公益项目,在制作上会减少资本的导向与限制,即使是年更作品,也依旧能够收揽大批观众的等待。
  3.2 缺少成熟IP
  提到中國动漫,没有太多能够让我们立刻产生联想的人物。单从目前的玩具市场来说,更多的是以迪士尼、漫威角色等为主体的玩具设计,中国的动漫IP或许只有喜羊羊、光头强等,能拿得出手的少之又少。这是中国缺少典型动漫人物的表现,也是中国缺少典型动漫的表现。这致使大家不知道什么才是中国动漫,中国动漫连最基本的画风都还未形成自己的特点,这也是我们应该关注并作出突破的地方。好的国漫应当注重IP的塑造,并通过IP推动国漫创造力的发展、推动市场中中国动漫的占有比例。这能够提高我国动漫的市场影响力,给国漫带来更多的关注。当动漫形象出现在我们经常使用的生活物品上时,它将与我们的生活产生紧密的联系,与此同时,也能够带来更多的市场收益,给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渠道和可能[10],不断推动更多更好的作品出现。
  4 结语
  当下国漫仍处于发展初期,未来的路还有很长,我们应当对国漫满怀希望,以宽容之心对待国漫的每一步创新、每一次进步。与此同时,国漫也应当把握契机,肩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去创造更好的作品,获得更大的市场,将中华文明之精神传扬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参考文献:
  [1] 吴雅倩.美学视域下传统文化对影视文化的影响——以服饰文化为例[J].艺术科技,2021(2):75-76.
  [2] 王斐.浅谈古典诗词对现代人的重塑作用[J].汉字文化,2020(2):51-52.
  [3] 张琳.电视剧《陈情令》里的传统文化元素解析[J].艺术科技,2021(3):58-59.
  [4] 范瑞懿.汉乐府民歌音乐性探微[J].黄河之声,2019(19):6-7.
  [5] 余晓晓.浅析《月亮与六便士》思特里克兰德死亡的魅力[J].汉字文化,2019(18):92-93.
  [6] 王志鹏.电影《罗生门》的艺术美探究[J].艺术科技,2021(4):73-74.
  [7] 侍渝杰.解读《罪与罪》中索尼娅的“摆渡人”身份[J].汉字文化,2019(12):36-37.
  [8] 胡佳敏.浅论电影《幸福的拉扎罗》中的魔幻与现实[J].汉字文化,2019(10):91-92.
  [9] 王璐.浅析《许三观卖血记》中许玉兰的矛盾与成长[J].汉字文化,2020(10):58-59.
  [10] 张媛媛.浅论李商隐诗歌的美学意蕴与经济价值[J].汉字文化,2020(22):26-27.
  作者简介:沈嘉欣(2001—),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
  指导老师:郑仁霞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江苏省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美学视域下影视作品中的中国传统元素探析”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10298083Y
其他文献
批评家和哲学家时不时会被一个问题困扰:电影是不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独立,指的是电影从戏剧中独立出来,因为电影借用了大量的戏剧传统。[1]由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一个更基本的问题:摄影能不能再现事物?我将论证:摄影无法再现事物;即使电影里有再现,它也不是来自摄影。电影是戏剧类再现作品的摄影,它不是,且不可能是由照相生成的再现作品。所以,如果存在电影杰作这种东西,那么它们之所以会被如此称道——例如《野草
期刊
忻钰坤作为一名新生代导演,拍摄了两部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心迷宫》(2015)和《暴裂无声》(2017)。在《心迷宫》中,忻钰坤展现了自己对电影所特有的叙事形式的精准把握和控制,多重叙事线索齐头并进最终汇集在一起凶杀案上;同时,非线性的叙事技巧以及离奇偶合的故事情节在整体上赋予了电影黑色荒诞的意味。相较于《心迷宫》,《暴裂无声》在叙事形式上显得更为平实,但在内容上,它具有更强烈的现实关怀和社会批判性
期刊
好的艺术作品不仅能呈现艺术的本体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当下的艺术评论越来越呈现出大格局、大视野的宏观维度,兼具文化性与艺术性的学术视角。可以说,今天的艺术评论承载了时代对艺术的期许,有着时代的印记。本文以音乐门类为例,对音乐评论的当代特征进行梳理与反思。  一、对音乐的评论  广义而言,音乐评论泛指以音乐作为研究对象,以批判、审视的视角对其进行的评价、探析及展望。随着时代的发展
期刊
山水画作为以山川林木等自然景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有着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独特发展源流及审美倾向。从青绿山水到文人水墨,都深受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和宗教文化的影响。当代山水画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法运用、题材类型、西方思潮影响、传统文化承继,以及相应的时代性、现代性、创新性等方面的挖掘,还有的研究聚焦于个案分析。比较而言,沿用传统画种的专门研究还不够充分。青绿山水是国画中山水画的一个分支,就
期刊
刘震云的小说创作,扬名于20世纪80年代。80年代中期,“新写实主义”文学潮流中,刘震云以对“日常生活”的真实揭示获得了文学界的喝彩。90年代,刘震云又以《故乡天下黄花》《温故一九四二》等小说引领了“新历史主义”思潮。对于90年代刘震云创作的“故乡”系列作品,学术界往往从新历史主义或后现代文化的角度予以解读,以“反宏大叙事”的个人化叙述为之命名。然而,时过境迁,在重写当代文学史语境下,重读刘震云的
期刊
摘要:方言是语言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文化传承与根基的延续。近年来,方言活跃在影视作品中,为方言保护及文化传承开辟了新思路。2021年,主旋律电视剧《山海情》中,方言元素的融入,让附着在其基础上的地域文化特色展露无遗,极具文化表现力和感召力。本文通过对《山海情》原声版与配音版的对比分析,探究方言在影视剧作中的渲染效果以及方言保护、文化传承新路径,以维护语言多样性,增强文化凝聚力。  关键词:方言
期刊
摘要:为探索信息时代传统民族纹样的创新设计路径,以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为设计对象,利用人工智能将传统纹样与当代元素相融合,形成了既符合当下文化语境又具有多维延展可能性的创新设计结果。  关键词:人工智能;西兰卡普;传统纹样;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6-00-03  1 研究缘起  1.1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挑战  中国在五千年的历
期刊
译介导语:为了在“电影的哲学”和“电影哲学”的两极之间找到另外的解决方案,本文提出“作为思想实验的电影”这一概念,借助其他学者在电影哲学论争中提出的观点,将电影的思想实验潜力追溯到苏格拉底的对话,并指出电影思想实验的运作包含了影片和观众接受两个相互交织的层面。同时,作为思想实验的电影也为(欧洲)电影所面临的多重危机、数字转向带来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现实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分裂等电影研究最迫切的问题,
期刊
一、面对身体“历史的谎言”  2018年1月12日,由上海戏剧学院舞蹈研究院、舞蹈学院和《当代舞蹈艺术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春秋——追问古典系列之‘中国古典舞名实之辨’”学术研讨会拉开帷幕。这是一个没有中国舞蹈决策者、中国古典舞“主体”实践者参与的博士论坛,论述的是一个在世界古典舞坐标中心照不宣的事实——名不符实的“中国古典舞”。  研讨会上,刘青弋研究员直言:“对古典舞的概念认识不清,是导致中
期刊
摘要:公共艺术建设作为校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满足庆典与校园文化的双重诉求。本文总结庆典下的校庆核心内容,结合山东科技大学历史文脉特点,提出校庆公共艺术建设的基本策略,并在山东科技大学校园中进行理论与实践分析,落地一批具有庆典意义的校园公共艺术作品,旨在有效促进校庆活动良性发展。  关键词:校庆;校园公共艺术;集体记忆;文化性;参与性  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