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法指导
构思,又称“布局”,是在作者思维中形成的、贯穿着一定思想的关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总观念。构思新巧,主要是就结构而言的,指文章的谋篇布局应当以新的角度切入,不落俗套,结构新巧,从而引人入胜。
要想让自己写的文章构思新巧,同学们写作时,就需对文题材料进行正面、侧面、反面等多角度的分析思考,体会和领悟材料所要表达的深刻思想,再选定一个恰当的角度切入,并选用合适的体裁,灵活运用多种写作方法。
一、文体创新,匠心巧运
现在许多文题要求中都有“文体不限”“明确文体”等体裁要求,给予同学们选择文体的自由,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才情的舞台。同学们可以抛开记叙文、议论文等常见文体,选择别人不用的文体,如剧本、童话、寓言、故事新编等,也可以尝试借用形式多样的应用文体,如书信、演讲、辩论等。文体的创新恰恰能展现作者的创造性思维、张扬写作者的个性,给人以构思巧妙、耳目一新之感。
二、精心布局,张弛有度
无论何种文体的文章,写作时的谋篇布局都需要有章法。一篇文章倘若只是平铺直叙、泛泛而谈,读起来必然平淡。若能精心构思、选择合适的技巧来谋篇布局,就能更好地体现新意、凸显主题。写叙事类文章,为使文章情节波澜起伏、跌宕起伏,张弛有度,可运用巧设悬念、伏笔照应、误会巧合、抑扬结合等手法。写议论性文章,除采用递进、并列、总分等结构之外,还可采用评价、假设、设问、比较等多种分析方法,实现行文的错落有致。
三、巧选素材,推陈出新
精巧的构架,需要运用与之相匹配的材料。写作选材,一定要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的原则。可从自己独特的经历中去选取,一般来说,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会与别人完全相同,写得越具体就越能写出个性,也就越能让读者感到新颖;选取热点素材,关注时代热点,让文章跟上时代的步伐,避免总使用大家熟知的老旧材料;点化那些常用的素材,化旧为新,转换视角,或从叙述主体、切入角度上创新,甚至逆向思维,或将原有故事延伸拓展,或反转逆袭,出奇制胜,让人耳目一新,同时还要对素材进行独特、个性化的解读,写出自己的见解。
四、锤炼语言,制造亮点
文章是靠语言来表达和体现的。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画、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深刻警醒的议论,这些都能为文章增色。写文章要重视文章的关键部分:题目、开头、结尾,它们能起到夺人眼球、反映全文内容或主旨的作用。拟题,可用修辞,形象生动,富有趣味;可用名人名言、古诗名句;还可运用歌词、标点符号等。开头的设置方式有很多,比如化用诗文,导入论题,自然又有文采;又如设问式开头,引人注意;另有开门见山、修辞开头、解题式开头等方法。至于结尾,可用首尾呼应式、反诘式、提问式、卒章显志式等方法。首尾的作用主要在于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或引起深思,所以段落不宜过长,所谈内容不宜过多,内容以两三句为宜。
优秀作文
《大禹治水》新编
李希雅
且说大禹治水,其父亲鲧为第一代治水人。鲧采用堵截方式治水,短时间内,下游洪涝灾害减轻,可时间一长,洪水无处排泄,最终冲垮围垸,吞没村庄,给人民带来了更大的苦难,治水九年,毫无成效。禹汲取父亲的教训,发明了一种疏导结合的治水方法,其要点就是疏通水道,使水能够顺利地流入东海,历时十三年。在他的治理下,肆虐的洪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民又筑室而居,恢复农桑,过上了幸福富足的生活。
由于大禹治水有功,舜便有意禅位于他。为了考验大禹的管理能力,舜便安排大禹治理“苗”这个地方。“苗”地民风彪悍,尤其是城市管理相当混乱,城管经常以暴治暴,其凶悍程度远近闻名,可是各类小摊小贩经营时无序混乱现象仍屡禁不止,城市形象与城市治安令人堪忧。为此,大禹花费数月走访基层民众,听取民声民意。数月后,大禹大刀阔斧地进行城管制度改革,将一些素质低的城管人员开除,同时招收了一大批和蔼可亲的女城管,刚柔并济的城管阵容与执法形式果然奏效,摊主小贩如今不再怨声载道,开始安分守己地做生意。夕阳下,大禹站在路口,望着街头巷尾经营井然有序的市场,颔首微笑。
城市面貌逐渐好转,可还有一件事,也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那就是街头涂鸦。墙头巷尾,黄口小儿整日见墙乱涂,屡禁不止。这时,大禹耳边突然响起隔壁大婶的话:“您一定别让这些小青年再画了啊!得把他们防得死死的……”他若有所思,脑海中出现了四个字:物极必反,片刻计上心来。一月后,“苗”地墙壁都被粉刷一新,“首届街头巷尾涂鸦大赛”鸣锣开赛,毛头小伙们摩拳擦掌,在洁白的墙壁上尽情挥笔,大禹乘机做好教育引导,并为他们涂鸦提供专门场地,之后便再无人乱涂乱画。大禹看着报纸上:“群众参与度空前之高……活动取得极大成功……居民反映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各地掀起赞美涂鸦之风……”不禁万分自豪。
大禹两次出手,成效显著,当地人都对他刮目相看,同时越来越多的问题也传进他的耳里,最多的便是“适龄少年上学问题”。据反映,常有适龄少年不去上学,而是在大街上流窜,游手好闲。大禹便又开始调查,结果发现这些孩子并不是不想去上学,而是家庭困难,没钱上学。大禹来回踱步,忧心忡忡,突然想到前不久来“苗”地招收技术工人的那些老板们,他们不正愁缺技术人才么,何不由政府牵头开办技术培训班,工厂提供技术培训,让这些失学的孩子免费学习,毕业后再到这些老板的工厂去上班,岂不是一举两得?就这样,此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舜看到了禹治理“苗”的卓越成效,问其治理之道。大禹只回答了四个字:“堵,不如疏。”
的确,堵不如疏。
【作者系湖南省岳阳市岳阳中学1904班学生,指导老师:郑清泉】
点评
作者借用《大禹治水》中的人物,紧扣其中的情节,续写了一个大禹灵活运用“堵不如疏”的治水妙法,成功解决社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的故事。构思巧妙新颖,续写自然,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挑选的社会问题具有针对性,解决的办法具有可行性。结尾点出“堵不如疏”,使續写和原文浑然一体。
构思,又称“布局”,是在作者思维中形成的、贯穿着一定思想的关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总观念。构思新巧,主要是就结构而言的,指文章的谋篇布局应当以新的角度切入,不落俗套,结构新巧,从而引人入胜。
要想让自己写的文章构思新巧,同学们写作时,就需对文题材料进行正面、侧面、反面等多角度的分析思考,体会和领悟材料所要表达的深刻思想,再选定一个恰当的角度切入,并选用合适的体裁,灵活运用多种写作方法。
一、文体创新,匠心巧运
现在许多文题要求中都有“文体不限”“明确文体”等体裁要求,给予同学们选择文体的自由,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才情的舞台。同学们可以抛开记叙文、议论文等常见文体,选择别人不用的文体,如剧本、童话、寓言、故事新编等,也可以尝试借用形式多样的应用文体,如书信、演讲、辩论等。文体的创新恰恰能展现作者的创造性思维、张扬写作者的个性,给人以构思巧妙、耳目一新之感。
二、精心布局,张弛有度
无论何种文体的文章,写作时的谋篇布局都需要有章法。一篇文章倘若只是平铺直叙、泛泛而谈,读起来必然平淡。若能精心构思、选择合适的技巧来谋篇布局,就能更好地体现新意、凸显主题。写叙事类文章,为使文章情节波澜起伏、跌宕起伏,张弛有度,可运用巧设悬念、伏笔照应、误会巧合、抑扬结合等手法。写议论性文章,除采用递进、并列、总分等结构之外,还可采用评价、假设、设问、比较等多种分析方法,实现行文的错落有致。
三、巧选素材,推陈出新
精巧的构架,需要运用与之相匹配的材料。写作选材,一定要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的原则。可从自己独特的经历中去选取,一般来说,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会与别人完全相同,写得越具体就越能写出个性,也就越能让读者感到新颖;选取热点素材,关注时代热点,让文章跟上时代的步伐,避免总使用大家熟知的老旧材料;点化那些常用的素材,化旧为新,转换视角,或从叙述主体、切入角度上创新,甚至逆向思维,或将原有故事延伸拓展,或反转逆袭,出奇制胜,让人耳目一新,同时还要对素材进行独特、个性化的解读,写出自己的见解。
四、锤炼语言,制造亮点
文章是靠语言来表达和体现的。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画、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深刻警醒的议论,这些都能为文章增色。写文章要重视文章的关键部分:题目、开头、结尾,它们能起到夺人眼球、反映全文内容或主旨的作用。拟题,可用修辞,形象生动,富有趣味;可用名人名言、古诗名句;还可运用歌词、标点符号等。开头的设置方式有很多,比如化用诗文,导入论题,自然又有文采;又如设问式开头,引人注意;另有开门见山、修辞开头、解题式开头等方法。至于结尾,可用首尾呼应式、反诘式、提问式、卒章显志式等方法。首尾的作用主要在于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或引起深思,所以段落不宜过长,所谈内容不宜过多,内容以两三句为宜。
优秀作文
《大禹治水》新编
李希雅
且说大禹治水,其父亲鲧为第一代治水人。鲧采用堵截方式治水,短时间内,下游洪涝灾害减轻,可时间一长,洪水无处排泄,最终冲垮围垸,吞没村庄,给人民带来了更大的苦难,治水九年,毫无成效。禹汲取父亲的教训,发明了一种疏导结合的治水方法,其要点就是疏通水道,使水能够顺利地流入东海,历时十三年。在他的治理下,肆虐的洪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民又筑室而居,恢复农桑,过上了幸福富足的生活。
由于大禹治水有功,舜便有意禅位于他。为了考验大禹的管理能力,舜便安排大禹治理“苗”这个地方。“苗”地民风彪悍,尤其是城市管理相当混乱,城管经常以暴治暴,其凶悍程度远近闻名,可是各类小摊小贩经营时无序混乱现象仍屡禁不止,城市形象与城市治安令人堪忧。为此,大禹花费数月走访基层民众,听取民声民意。数月后,大禹大刀阔斧地进行城管制度改革,将一些素质低的城管人员开除,同时招收了一大批和蔼可亲的女城管,刚柔并济的城管阵容与执法形式果然奏效,摊主小贩如今不再怨声载道,开始安分守己地做生意。夕阳下,大禹站在路口,望着街头巷尾经营井然有序的市场,颔首微笑。
城市面貌逐渐好转,可还有一件事,也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那就是街头涂鸦。墙头巷尾,黄口小儿整日见墙乱涂,屡禁不止。这时,大禹耳边突然响起隔壁大婶的话:“您一定别让这些小青年再画了啊!得把他们防得死死的……”他若有所思,脑海中出现了四个字:物极必反,片刻计上心来。一月后,“苗”地墙壁都被粉刷一新,“首届街头巷尾涂鸦大赛”鸣锣开赛,毛头小伙们摩拳擦掌,在洁白的墙壁上尽情挥笔,大禹乘机做好教育引导,并为他们涂鸦提供专门场地,之后便再无人乱涂乱画。大禹看着报纸上:“群众参与度空前之高……活动取得极大成功……居民反映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各地掀起赞美涂鸦之风……”不禁万分自豪。
大禹两次出手,成效显著,当地人都对他刮目相看,同时越来越多的问题也传进他的耳里,最多的便是“适龄少年上学问题”。据反映,常有适龄少年不去上学,而是在大街上流窜,游手好闲。大禹便又开始调查,结果发现这些孩子并不是不想去上学,而是家庭困难,没钱上学。大禹来回踱步,忧心忡忡,突然想到前不久来“苗”地招收技术工人的那些老板们,他们不正愁缺技术人才么,何不由政府牵头开办技术培训班,工厂提供技术培训,让这些失学的孩子免费学习,毕业后再到这些老板的工厂去上班,岂不是一举两得?就这样,此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舜看到了禹治理“苗”的卓越成效,问其治理之道。大禹只回答了四个字:“堵,不如疏。”
的确,堵不如疏。
【作者系湖南省岳阳市岳阳中学1904班学生,指导老师:郑清泉】
点评
作者借用《大禹治水》中的人物,紧扣其中的情节,续写了一个大禹灵活运用“堵不如疏”的治水妙法,成功解决社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的故事。构思巧妙新颖,续写自然,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挑选的社会问题具有针对性,解决的办法具有可行性。结尾点出“堵不如疏”,使續写和原文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