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语文考试改革的悄然而至,考查内容直逼语言的运用、积累的多少及语文素养的高低。由此,课外的名著阅读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读很重要,可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让学生真正将名著读起来。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方式方法
语文学科的考试改革已悄然来临。从过去的注重课内转向了重视课外,从注重知识转向了重视能力,从单一化转向综合化与立体化,从考查知识的识记转向了考查在语境中的理解……如此多的变化告诉我们语文学习重在日常的点滴积累。
同时,如此多的转向告诉我们学好语文,语文书绝不是我们的唯一。如此,扩大课外阅读便显得十分迫切。以名著阅读的考查为例,现在的考查无外乎包括由浅入深三个层次:一是考查对作品的基本信息的了解,如文学常识和重要人物姓名等。二是考查作品内容的理解,对重点事件、重点人物,或人物某一性格与哪些情节相关联。三是考查对作品中人物形象(性格特點)的赏析。除了第一个最简单的层次以外,如果不读书,有些涉及细节的题目是肯定不会做的。这也是教师提供的一些复习材料不能解决的。既然让学生真正的读才是根本,那如何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并提升对所读书目内容的理解呢?笔者所在学校语文组的教师们集思广益想了很多方法,开设名著阅读的导读和赏析课,举办活动和竞赛,以阅读课为引子,让学生真正把名著读起来。
首先,引一引,让名著读起来。各年级根据本年级所读书目的类型与学情特点,安排了相应的阅读课课程。比如,七年级配合《繁星·春水》和《伊索寓言》的阅读,设计了诗歌朗诵与赏析的相关内容,录制了学生的诗歌朗诵,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讲解他们读的寓言故事。配合《草房子》的阅读,王娇阳老师设计了人物形象的赏析指导课。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娇阳老师从人物形象涵盖的内容人手,概括了分析人物形象的几种方法:通过故事情节、正侧面描写或关键抒情议论句分析人物性格。并给出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锻炼能力。如此,学生在阅读《草房子》时,便有了武器,既能使小读者们更接近心中喜欢的那个人物,也有了分析这个人物形象的方法。
八年级则在学生阅读了《红岩》的基础上,安排了《红岩》的阅读课。魏伟老师从《红岩》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引入对《红岩》一书的来历、故事背景介绍;然后通过一组图片让学生回忆《红岩》中的人物,并让学生将这些人物按照地下党、特务和叛徒分成三类,张贴到白板上;接着,魏老师从提问这些因叛徒出卖而被捕的共产党们被关押在什么地方,让学生进入对狱中环境特点信息的提取;然后再追问江姐在这样的监狱环境中受到的残酷刑罚,她为什么能够那样勇敢面对、又是那样从容赴死呢?由此上升到对《红岩》精神的理解,可谓是水到渠成。上完《红岩》阅读课后,那些没有读完的学生开始利用课余时间读了起来,并且和老师讨论书中的情节。
九年级学生升学任务重,学生几乎没有时间读原著了。语文组的教师们则采取了教师“讲”故事析人物或看视频掌握情节,辅之以经典试题的演练的方法,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名著内容和主要人物。
其次,演一演,再现经典,加深理解。如果说开设名著阅读课是为了激发学生们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引导学生快速进人阅读状态,语文组组织的“再现经典”课本剧展演则是为了引导学生们更深入地阅读,并且能够经过自己的揣摩把握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正是文学阅读的魅力,但每个人读出的必须还是哈姆雷特,而不能是李尔王或其他。因此,这就要求学生们在编剧时必须尊重原著,合理改编,可以适当加入当下流行的词汇或语句,但不能背离原著的内容及主题方向。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完成,任课老师充当的只是帮助与支持的角色。比如七年级的《三打白骨精》、《晏子使楚》、《四世同堂》,八年级表演的《草船借箭》、《武松打虎》、《真假美猴王》和《骆驼祥子》等,表演栩栩如生,对人物性格的把握也恰到好处。尤其是《骆驼祥子》中的饰演虎妞的学生给我们再现了漂亮的不一样的虎妞形象,但语言与态势表演活灵活现。从剧本准备到角色表演,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经典,把握人物性格,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最后,赛一赛,让阅读有识、有趣。八年级“语林大赛”第三季的活动,以红色经典和传统文化经典为主题,以名著阅读为主,用活动促进学生的阅读。比赛围绕“听说读写”四个环节展开。听,你来比划我来猜,猜一猜书中的人物;说,讲一个书中的故事情节;读:读一读书中的人物对话或旁白等,为视频配音;写,本学期必读书目的知识竞赛。名著阅读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读书需要坚持。通过比赛,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竞赛与激励相结合,鼓励、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更深入地将名著的阅读进行到底。
让学生爱上阅读,随时随地阅读,还有很多的事要做。愿我们以阅读课为引子,多种方式相结合,引导学生们将名著阅读进行到底。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方式方法
语文学科的考试改革已悄然来临。从过去的注重课内转向了重视课外,从注重知识转向了重视能力,从单一化转向综合化与立体化,从考查知识的识记转向了考查在语境中的理解……如此多的变化告诉我们语文学习重在日常的点滴积累。
同时,如此多的转向告诉我们学好语文,语文书绝不是我们的唯一。如此,扩大课外阅读便显得十分迫切。以名著阅读的考查为例,现在的考查无外乎包括由浅入深三个层次:一是考查对作品的基本信息的了解,如文学常识和重要人物姓名等。二是考查作品内容的理解,对重点事件、重点人物,或人物某一性格与哪些情节相关联。三是考查对作品中人物形象(性格特點)的赏析。除了第一个最简单的层次以外,如果不读书,有些涉及细节的题目是肯定不会做的。这也是教师提供的一些复习材料不能解决的。既然让学生真正的读才是根本,那如何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并提升对所读书目内容的理解呢?笔者所在学校语文组的教师们集思广益想了很多方法,开设名著阅读的导读和赏析课,举办活动和竞赛,以阅读课为引子,让学生真正把名著读起来。
首先,引一引,让名著读起来。各年级根据本年级所读书目的类型与学情特点,安排了相应的阅读课课程。比如,七年级配合《繁星·春水》和《伊索寓言》的阅读,设计了诗歌朗诵与赏析的相关内容,录制了学生的诗歌朗诵,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讲解他们读的寓言故事。配合《草房子》的阅读,王娇阳老师设计了人物形象的赏析指导课。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娇阳老师从人物形象涵盖的内容人手,概括了分析人物形象的几种方法:通过故事情节、正侧面描写或关键抒情议论句分析人物性格。并给出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锻炼能力。如此,学生在阅读《草房子》时,便有了武器,既能使小读者们更接近心中喜欢的那个人物,也有了分析这个人物形象的方法。
八年级则在学生阅读了《红岩》的基础上,安排了《红岩》的阅读课。魏伟老师从《红岩》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引入对《红岩》一书的来历、故事背景介绍;然后通过一组图片让学生回忆《红岩》中的人物,并让学生将这些人物按照地下党、特务和叛徒分成三类,张贴到白板上;接着,魏老师从提问这些因叛徒出卖而被捕的共产党们被关押在什么地方,让学生进入对狱中环境特点信息的提取;然后再追问江姐在这样的监狱环境中受到的残酷刑罚,她为什么能够那样勇敢面对、又是那样从容赴死呢?由此上升到对《红岩》精神的理解,可谓是水到渠成。上完《红岩》阅读课后,那些没有读完的学生开始利用课余时间读了起来,并且和老师讨论书中的情节。
九年级学生升学任务重,学生几乎没有时间读原著了。语文组的教师们则采取了教师“讲”故事析人物或看视频掌握情节,辅之以经典试题的演练的方法,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名著内容和主要人物。
其次,演一演,再现经典,加深理解。如果说开设名著阅读课是为了激发学生们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引导学生快速进人阅读状态,语文组组织的“再现经典”课本剧展演则是为了引导学生们更深入地阅读,并且能够经过自己的揣摩把握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正是文学阅读的魅力,但每个人读出的必须还是哈姆雷特,而不能是李尔王或其他。因此,这就要求学生们在编剧时必须尊重原著,合理改编,可以适当加入当下流行的词汇或语句,但不能背离原著的内容及主题方向。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完成,任课老师充当的只是帮助与支持的角色。比如七年级的《三打白骨精》、《晏子使楚》、《四世同堂》,八年级表演的《草船借箭》、《武松打虎》、《真假美猴王》和《骆驼祥子》等,表演栩栩如生,对人物性格的把握也恰到好处。尤其是《骆驼祥子》中的饰演虎妞的学生给我们再现了漂亮的不一样的虎妞形象,但语言与态势表演活灵活现。从剧本准备到角色表演,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经典,把握人物性格,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最后,赛一赛,让阅读有识、有趣。八年级“语林大赛”第三季的活动,以红色经典和传统文化经典为主题,以名著阅读为主,用活动促进学生的阅读。比赛围绕“听说读写”四个环节展开。听,你来比划我来猜,猜一猜书中的人物;说,讲一个书中的故事情节;读:读一读书中的人物对话或旁白等,为视频配音;写,本学期必读书目的知识竞赛。名著阅读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读书需要坚持。通过比赛,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竞赛与激励相结合,鼓励、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更深入地将名著的阅读进行到底。
让学生爱上阅读,随时随地阅读,还有很多的事要做。愿我们以阅读课为引子,多种方式相结合,引导学生们将名著阅读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