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经济日益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客观上造成英语专业过热现象。一些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忽视市场吸纳能力及市场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实际要求,使得英语专业毕业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竞争优势与地位。本文对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进行分析与探索,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英语专业:就业;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1O-0221-01
1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全国几乎80%以上的本科高校都开设了英语专业,专业设置雷同并盲目扩大招生规模,致使劳动力市场上英语人才供给量迅速增加,而且由于全球化的金融危机,英语类毕业生就业总体上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这无疑给工具型语言人才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正日益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一方面,低层次人才就业需求趋于饱和;另一方面市场上英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紧缺,高素质人才供不应求。
2影响英语专业就业的因
2.1英语专业人才市场供过于求 全国范围的高校扩招使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形势热中有降英语。作为衡量职业能力的一项标准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很多企业在招聘时往往明确提出对应聘者英语能力的要求。因而家长和学生对于英语专业的热情和投入一直居高不下,过度关注的结果,导致市场需求饱和,大批只掌握了英语的求职者不由得陷入求职无门的窘境。
2.2“英语+专业”的复合型商端人才严重匮乏
我国高等教育在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和发展的过程中。自身存在着诸多深层次的不适应问厢。英语专业的瓶颈”,就是由于学科专业结构狭窄,学科内容过于保守和封闭,造成了学科、专业以及办学资源的分割,形成了坚固的壁垒,全球化导致英语的强势地位下降,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工具,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运用自如。同时,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形成了英语专业学生的强劲对手。其次,由于社会对外语人才需求已呈多元化趋势。外语水平过关又了解其它相关专业知识的高端复合型英语人才备受市场青睐。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字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步减少。 2.3不良的就业价值观 中国人才市场的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大学毕业生应该学会适应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期望值比其他专业可能更高一些。一般向往外资企业、东部发达地区等能找到高薪、舒适的工作的大中城市。而西部贫困地区、基层艰苦岗位没有被划人考虑的范围。而且要求从事与专业对口的职业等,过高的期望值往往限制了外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空间。这说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中还存留着不良传统观念的痕迹和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看不到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积极进取、艰苦奋斗的一面。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看,其实质就是一个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不断下降的过程,这样必然不利于就业。
3如何拓展就业途径
3.1培养复合型人才 (1)改革高校体制:英语始终是一种工具,在工作中起辅助作用,没有与一些职业技能相结合,不能发挥它的作用。社会需要的是既懂英语又懂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受传统办学模式的影响,高校长期游离于社会经济和市场需求之外。不能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内容的设置,英语专业同样是以该专业自身内在逻辑发展为依据,保持着封闭的状态,与其他学科相对立,由于不能反映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最终必然导致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不明显,融招生、培养、就业于一体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不健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等不能适应人才市场的要求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在这个亟需复合型人才的社会里,英语专业毕业生光靠一门语言过关。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所以高校应该制定一套“语言+专业”的培养模式。比如英语专业设置了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和工程英语方向。结合理工科院校的特点。在培养方式上坚持理工与人文并重、专业与基础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技术与素质并重的原则,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对口岗位的工作要求。
(2)提高大学生全方位包装自己的意识:外语毕竟是一门工具,只懂语言而缺乏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会碰到种种困难。甚至无法适应工作需要。因此,英语学习者应该从以单纯学好语言技能为主要目标转变为以培养语言技能加专业知识为主要目标,成为英语复合型人才。广大英语学子在学好自己专业的基础上,可以对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分析,结合周围朋友和老师的意见,以及磐要的职业铡评参考,进行自我职业定位,然后选择偏社会性和职业性专业作为第二专业进行辅修,或适当参加相关技能的培训和资格考试,为将来的求职做充分准备;另外,对语言有着特珠偏爱的同学不妨多掌握几门外语。以拓宽自己的专业领域。由于中国的全球化进程还会继续加快。英语作为国际市内市场会找到很多用武之地。对于大学生来说。良好的就业前景是专业选择与专业学习的根本动力之一,只要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社会、学校及学生本人充分掌握市场信息,将专业所长与市场需求衔接好,那么英语专业的职业之路将会越走越宽。
(3)提高大学生自身对市场的关注: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日益加强,国家之间的经济纠纷也日趋增大。由于中国既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又懂国际法的人才紧缺。所以在国际法庭上常常处于败诉,这样严重影响着我过的对外经济的发展,所以市场对国际型人才的需要不断扩大。大学生应该提高自身对市场的关注意识,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3.2转变就业观念,开辟就业新渠道 如今,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大中型城市以其灵活的用人制度、丰厚的薪酬待遇和良好的事业发展前景形成了英语人才集聚效应。而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则因其多方面的劣势形成英语人才的离散效应,最终导致人才相对过剩,人才浪费。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英语专业学生的择业观念与就业观念要适应时代要求。英语专业毕业生必须正视现实,调整心态,转变就业观念,打破“精英”光环的束缚。勇于到英语人才匮乏的农村、基层去。参加服务型岗位工作,走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3.3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外语专业是外向型专业,开拓国际就业市场是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而随着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经济的复苏,社会劳动力需求旺盛,为国际就业市场的开拓提供了条件。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在社会各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政府应该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从而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关键词]英语专业:就业;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1O-0221-01
1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全国几乎80%以上的本科高校都开设了英语专业,专业设置雷同并盲目扩大招生规模,致使劳动力市场上英语人才供给量迅速增加,而且由于全球化的金融危机,英语类毕业生就业总体上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这无疑给工具型语言人才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正日益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一方面,低层次人才就业需求趋于饱和;另一方面市场上英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紧缺,高素质人才供不应求。
2影响英语专业就业的因
2.1英语专业人才市场供过于求 全国范围的高校扩招使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形势热中有降英语。作为衡量职业能力的一项标准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很多企业在招聘时往往明确提出对应聘者英语能力的要求。因而家长和学生对于英语专业的热情和投入一直居高不下,过度关注的结果,导致市场需求饱和,大批只掌握了英语的求职者不由得陷入求职无门的窘境。
2.2“英语+专业”的复合型商端人才严重匮乏
我国高等教育在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和发展的过程中。自身存在着诸多深层次的不适应问厢。英语专业的瓶颈”,就是由于学科专业结构狭窄,学科内容过于保守和封闭,造成了学科、专业以及办学资源的分割,形成了坚固的壁垒,全球化导致英语的强势地位下降,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工具,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运用自如。同时,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形成了英语专业学生的强劲对手。其次,由于社会对外语人才需求已呈多元化趋势。外语水平过关又了解其它相关专业知识的高端复合型英语人才备受市场青睐。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字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步减少。 2.3不良的就业价值观 中国人才市场的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大学毕业生应该学会适应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期望值比其他专业可能更高一些。一般向往外资企业、东部发达地区等能找到高薪、舒适的工作的大中城市。而西部贫困地区、基层艰苦岗位没有被划人考虑的范围。而且要求从事与专业对口的职业等,过高的期望值往往限制了外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空间。这说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中还存留着不良传统观念的痕迹和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看不到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积极进取、艰苦奋斗的一面。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看,其实质就是一个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不断下降的过程,这样必然不利于就业。
3如何拓展就业途径
3.1培养复合型人才 (1)改革高校体制:英语始终是一种工具,在工作中起辅助作用,没有与一些职业技能相结合,不能发挥它的作用。社会需要的是既懂英语又懂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受传统办学模式的影响,高校长期游离于社会经济和市场需求之外。不能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内容的设置,英语专业同样是以该专业自身内在逻辑发展为依据,保持着封闭的状态,与其他学科相对立,由于不能反映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最终必然导致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不明显,融招生、培养、就业于一体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不健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等不能适应人才市场的要求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在这个亟需复合型人才的社会里,英语专业毕业生光靠一门语言过关。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所以高校应该制定一套“语言+专业”的培养模式。比如英语专业设置了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和工程英语方向。结合理工科院校的特点。在培养方式上坚持理工与人文并重、专业与基础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技术与素质并重的原则,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对口岗位的工作要求。
(2)提高大学生全方位包装自己的意识:外语毕竟是一门工具,只懂语言而缺乏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会碰到种种困难。甚至无法适应工作需要。因此,英语学习者应该从以单纯学好语言技能为主要目标转变为以培养语言技能加专业知识为主要目标,成为英语复合型人才。广大英语学子在学好自己专业的基础上,可以对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分析,结合周围朋友和老师的意见,以及磐要的职业铡评参考,进行自我职业定位,然后选择偏社会性和职业性专业作为第二专业进行辅修,或适当参加相关技能的培训和资格考试,为将来的求职做充分准备;另外,对语言有着特珠偏爱的同学不妨多掌握几门外语。以拓宽自己的专业领域。由于中国的全球化进程还会继续加快。英语作为国际市内市场会找到很多用武之地。对于大学生来说。良好的就业前景是专业选择与专业学习的根本动力之一,只要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社会、学校及学生本人充分掌握市场信息,将专业所长与市场需求衔接好,那么英语专业的职业之路将会越走越宽。
(3)提高大学生自身对市场的关注: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日益加强,国家之间的经济纠纷也日趋增大。由于中国既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又懂国际法的人才紧缺。所以在国际法庭上常常处于败诉,这样严重影响着我过的对外经济的发展,所以市场对国际型人才的需要不断扩大。大学生应该提高自身对市场的关注意识,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3.2转变就业观念,开辟就业新渠道 如今,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大中型城市以其灵活的用人制度、丰厚的薪酬待遇和良好的事业发展前景形成了英语人才集聚效应。而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则因其多方面的劣势形成英语人才的离散效应,最终导致人才相对过剩,人才浪费。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英语专业学生的择业观念与就业观念要适应时代要求。英语专业毕业生必须正视现实,调整心态,转变就业观念,打破“精英”光环的束缚。勇于到英语人才匮乏的农村、基层去。参加服务型岗位工作,走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3.3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外语专业是外向型专业,开拓国际就业市场是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而随着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经济的复苏,社会劳动力需求旺盛,为国际就业市场的开拓提供了条件。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在社会各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政府应该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从而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