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信息时代,人们能够及时快速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获得想要知道的信息。但是,信息轰炸不利于人对其内容的深度思考和内在逻辑的判断,而获取、消化知识和基于知识行动的能力至关重要。概念时代已然开始,光掌握知识是不够的,创造性、同感能力与意义分析这些右脑功能将占主导地位。美术课程相较于其他学科更综合,也是锻炼学生右脑思维能力的绝佳平台。而美术教学资源获取容易且丰富,如果不进行筛选和有效开发应用,就会导致美术课程内容宽泛和停留在浅层次,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学习。如何在美术课程中做到资源开发应用最优化,让学生的学变得更深入更有意义,本文从资源的选择和开发以及如何应用到教学中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美术课程 资源 开发应用
一、美术课程教学资源使用现状
美术教学资源主要来源于美术教科书,美术教科书版本较多,题材广泛,大到包罗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小到地方民间特色。学校美术课程安排一周一到两节,时间上有限制。美术课程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教师需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课标要求,推进教学进度,如果不懂得筛选教学资源,很容易导致学生浅尝辄止,没有深度的学习必然导致没有深度的思考;其次,教师的教学流于形式,教学能力得不到提高,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
此外,网络教学资源较多,但多以碎片化不成体系的形式呈现。针对一个课例,网上可以搜集到很多资料,而这些资料哪些可以用?哪些不可以用?怎么用?用在何处?需要教师对资源进行甄选、鉴别并自然整合,从而制作出有价值、有深度、有意义的美术学习课程。那么,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开发应用美术课程,也是美术教师所面临的挑战。
二、选择和开发应用教学资源依据及方法
为了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从教师角度和学生角度出发,基于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展开讨论,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不断学习的品质,学生在美术课程中能够真正有所收获,提高自身能力,针对美术课程教学资源使用现状及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观点。
(一)基于学生能力培养
我们所理解的学生能力,不同的理论希望学生提高不同的能力,如文化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处理信息能力、解决社会问题能力、跨学科综合能力等。有关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很多,简而言之,学生能力培养需满足社会的需求,即训练有素的劳动力、有能力且参与社会建设的公民、具备交际能力的个体。在美术教室中,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确实能够培养学生这些能力。那么,怎样将课程目标与满足社会需求相结合,又能结合到什么程度呢?将这些思想引入到教学时,需灵活处理。
基于满足社会需求的条件,我们教授的内容需要考虑劳动力、社会建设和文化多元化。未来的劳动者除了需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具备创造力、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比如有主题的手绘学校文化宣传墙、设计广告活动、为城市创作建筑模型等都是不错的资源。另外,我国有很多艺术家的作品也体现了其文化特色,徐冰的装置艺术赋予文化内涵,力图使观者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如《凤凰》,远看外表华丽辉煌,近看则是由建筑废旧材料拼凑而成,观者产生视觉反差,从而引发多方面的思考。研究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了解他们在艺术品中融入的表达自己民族特色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学生的主题学习活动,本质上都是跨学科的。当我们向学生讲解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时,如果不讲当时物理界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的发现,或者只说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而不提及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就会显得浅薄,这些流派的出现都是基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些艺术家都饱读了物理、心理学方面的文献,在艺术上进行了探索,他们是齐头并进的关系。因此,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从主题思想着手设计美术课程
美术教师的课程中应注重学生掌握了哪些技巧和方法,当然,家长也很看重这些,一节课下来,如果孩子能做出让人满意的作品,显然会被认为学有所成。方法技巧固然重要,但是,美术的精髓是运用和改造既有的方法来探索和交流思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美术思想,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并融会贯通到其他领域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体验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珍贵。“艺术即思想”,如何让学生理解美术的本质,以及艺术家所探讨的思想呢?找到一个好的主题,进行主题性学习非常重要。
怎样找到一个美术主题呢?大卫·珀金斯列出了主题思想的四大特征:(1)与美术直接相关;(2)涵盖其他学科的内容;(3)符合学生认知;(4)能激发教师的兴趣。第一个特征需要我们思考古往今来的美术家都探讨过哪些主题、思想或观念。探讨他们是如何理解美和追求真理的,怎樣试图用自己的作品去反映自己的思想。艺术家所探讨的思想有关于政治、社会、个人、真理或对美的追求。但不同的艺术家却会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来表达同一个主题,艺术家路易斯·勒南表现的农民神态严肃,构图庄严,像描绘贵族和圣人一样描绘他们;兰格用绘画表现贫困人口在大萧条时期挣扎着生活;画家米勒描绘普通民众。这些都在表达同一个主题:这个社会哪些人不受重视,没有话语权。即使是平凡的劳动者,也存在价值,当他们存在价值和有意义,那么,它们就是美的。
仅仅找到主题思想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给学生解释这些思想,组织学生学习,他们才可能吸收这些知识。如果上文提到的关于表现农民的美,让学生调查社会边缘化群体,不同群体的待遇收入有何不同,《时代》期刊上哪些人没有被刻画到,然后让学生去完善和修订期刊使内容更全面,这才是探求美的概念,并具备趣味性、可实施和操作性。课堂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提出核心问题勾勒出主题思想。课后需要学生完成考核作业,作业要求需紧扣主题思想,简明扼要并说出具体行为要求,为学生提供完成作业的具体策略。
(三)坚持“少少益善”的教学方法
美术课程中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完成美术创作,融入美术史、美学、美术批判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将这些割裂开来,显然是不利于主题课程的设计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怎样进行自然地整合呢?例如,研究美术史也可以通过研究美术作品获得,一些美术史学家用其整个职业生涯研究一位画家的作品,有时候只研究一幅或几幅美术作品,如果教师也这样做,也能成为研究美术作品方面的专家。
我们可以通过单元课程持续研究某一位艺术家的某一件作品。例如,运用费德曼鉴赏方法鉴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探讨画作表现内容、主题、象征意义、结构与风格等。运用阿恩海姆的方法,记录其草图表现过程,带着审视的眼光去看待。审视美学家与批评家对此作品的评论。在这个过程之后,学生形成自己有关这件作品的美术立场,学习毕加索的思考方式和创作方法,撰写关于毕加索的具有说服力的美术历史性描述。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深入探讨学习了毕加索的作品内容及其复杂的组合表现方式。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以适当调整难度。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将更多的时间花在更少的内容上,而学生也真正学会了学习和探索的方法。
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美术教学资源如何开发应用,文章明确论述了现行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原因及解决方案并举例说明,为美术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供了一个可探讨和可深度思考的方法和方向。但文章仍有不足之处,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应该立足学生,本文对学生各年龄段的特点及不同学生的文化背景缺少研究,学生的学还应该建立在学生自身的经验基础之上,这也是今后需要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迈克·帕克斯,约翰·赛斯卡.美术教学指导[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15.
[2]钱初熹.美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关键词:美术课程 资源 开发应用
一、美术课程教学资源使用现状
美术教学资源主要来源于美术教科书,美术教科书版本较多,题材广泛,大到包罗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小到地方民间特色。学校美术课程安排一周一到两节,时间上有限制。美术课程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教师需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课标要求,推进教学进度,如果不懂得筛选教学资源,很容易导致学生浅尝辄止,没有深度的学习必然导致没有深度的思考;其次,教师的教学流于形式,教学能力得不到提高,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
此外,网络教学资源较多,但多以碎片化不成体系的形式呈现。针对一个课例,网上可以搜集到很多资料,而这些资料哪些可以用?哪些不可以用?怎么用?用在何处?需要教师对资源进行甄选、鉴别并自然整合,从而制作出有价值、有深度、有意义的美术学习课程。那么,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开发应用美术课程,也是美术教师所面临的挑战。
二、选择和开发应用教学资源依据及方法
为了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从教师角度和学生角度出发,基于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展开讨论,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不断学习的品质,学生在美术课程中能够真正有所收获,提高自身能力,针对美术课程教学资源使用现状及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观点。
(一)基于学生能力培养
我们所理解的学生能力,不同的理论希望学生提高不同的能力,如文化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处理信息能力、解决社会问题能力、跨学科综合能力等。有关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很多,简而言之,学生能力培养需满足社会的需求,即训练有素的劳动力、有能力且参与社会建设的公民、具备交际能力的个体。在美术教室中,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确实能够培养学生这些能力。那么,怎样将课程目标与满足社会需求相结合,又能结合到什么程度呢?将这些思想引入到教学时,需灵活处理。
基于满足社会需求的条件,我们教授的内容需要考虑劳动力、社会建设和文化多元化。未来的劳动者除了需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具备创造力、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比如有主题的手绘学校文化宣传墙、设计广告活动、为城市创作建筑模型等都是不错的资源。另外,我国有很多艺术家的作品也体现了其文化特色,徐冰的装置艺术赋予文化内涵,力图使观者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如《凤凰》,远看外表华丽辉煌,近看则是由建筑废旧材料拼凑而成,观者产生视觉反差,从而引发多方面的思考。研究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了解他们在艺术品中融入的表达自己民族特色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学生的主题学习活动,本质上都是跨学科的。当我们向学生讲解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时,如果不讲当时物理界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的发现,或者只说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而不提及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就会显得浅薄,这些流派的出现都是基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些艺术家都饱读了物理、心理学方面的文献,在艺术上进行了探索,他们是齐头并进的关系。因此,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从主题思想着手设计美术课程
美术教师的课程中应注重学生掌握了哪些技巧和方法,当然,家长也很看重这些,一节课下来,如果孩子能做出让人满意的作品,显然会被认为学有所成。方法技巧固然重要,但是,美术的精髓是运用和改造既有的方法来探索和交流思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美术思想,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并融会贯通到其他领域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体验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珍贵。“艺术即思想”,如何让学生理解美术的本质,以及艺术家所探讨的思想呢?找到一个好的主题,进行主题性学习非常重要。
怎样找到一个美术主题呢?大卫·珀金斯列出了主题思想的四大特征:(1)与美术直接相关;(2)涵盖其他学科的内容;(3)符合学生认知;(4)能激发教师的兴趣。第一个特征需要我们思考古往今来的美术家都探讨过哪些主题、思想或观念。探讨他们是如何理解美和追求真理的,怎樣试图用自己的作品去反映自己的思想。艺术家所探讨的思想有关于政治、社会、个人、真理或对美的追求。但不同的艺术家却会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来表达同一个主题,艺术家路易斯·勒南表现的农民神态严肃,构图庄严,像描绘贵族和圣人一样描绘他们;兰格用绘画表现贫困人口在大萧条时期挣扎着生活;画家米勒描绘普通民众。这些都在表达同一个主题:这个社会哪些人不受重视,没有话语权。即使是平凡的劳动者,也存在价值,当他们存在价值和有意义,那么,它们就是美的。
仅仅找到主题思想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给学生解释这些思想,组织学生学习,他们才可能吸收这些知识。如果上文提到的关于表现农民的美,让学生调查社会边缘化群体,不同群体的待遇收入有何不同,《时代》期刊上哪些人没有被刻画到,然后让学生去完善和修订期刊使内容更全面,这才是探求美的概念,并具备趣味性、可实施和操作性。课堂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提出核心问题勾勒出主题思想。课后需要学生完成考核作业,作业要求需紧扣主题思想,简明扼要并说出具体行为要求,为学生提供完成作业的具体策略。
(三)坚持“少少益善”的教学方法
美术课程中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完成美术创作,融入美术史、美学、美术批判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将这些割裂开来,显然是不利于主题课程的设计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怎样进行自然地整合呢?例如,研究美术史也可以通过研究美术作品获得,一些美术史学家用其整个职业生涯研究一位画家的作品,有时候只研究一幅或几幅美术作品,如果教师也这样做,也能成为研究美术作品方面的专家。
我们可以通过单元课程持续研究某一位艺术家的某一件作品。例如,运用费德曼鉴赏方法鉴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探讨画作表现内容、主题、象征意义、结构与风格等。运用阿恩海姆的方法,记录其草图表现过程,带着审视的眼光去看待。审视美学家与批评家对此作品的评论。在这个过程之后,学生形成自己有关这件作品的美术立场,学习毕加索的思考方式和创作方法,撰写关于毕加索的具有说服力的美术历史性描述。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深入探讨学习了毕加索的作品内容及其复杂的组合表现方式。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以适当调整难度。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将更多的时间花在更少的内容上,而学生也真正学会了学习和探索的方法。
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美术教学资源如何开发应用,文章明确论述了现行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原因及解决方案并举例说明,为美术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供了一个可探讨和可深度思考的方法和方向。但文章仍有不足之处,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应该立足学生,本文对学生各年龄段的特点及不同学生的文化背景缺少研究,学生的学还应该建立在学生自身的经验基础之上,这也是今后需要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迈克·帕克斯,约翰·赛斯卡.美术教学指导[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15.
[2]钱初熹.美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