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讨门诊儿科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及干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我院875例手足口病患儿家长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了解要求广泛,教育方式需求多样,需要得到支持及心理疏导。结论:提高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给予患儿家长必要的情感支持,使家长全身心地配合患儿的治疗及护理,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关键词】手足口病;家长;健康教育;需求;对策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发热和手、足、臀部、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的丙类传染病[1],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手足口病的疫情严重威胁着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同时由于媒体的宣传,导致婴幼儿家长产生紧张、恐慌情绪。为此,笔者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进行相关调查,探讨其健康教育需求,为寻求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1年5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年龄为0~5岁儿童的家长875人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内容 围绕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发病机理、临床症状、治疗、护理方法、预防措施、疾病转归,重点指导有效阻断传播途径的方法,如何做到疾病的早期发现及发病后的日常护理措施,正确的洗手方法。
1.2.2 心理疏导的内容:①让家属了解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明白该病虽然具有中度传染性和少数病例死亡的严重后果,但可防可控可治愈,完全没有必要恐惧焦虑。②让家属掌握正确的预防措施,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可预防该病的产生。③让患儿家属明白,自己紧张焦虑恐惧的不良情绪也不利于对患儿的护理和疾病的康复。
1.2.3 教育方式:①语言教育:是健康教育中最常用的较易掌握的一种教育方法,通过与患者或家属交谈,根据患者家庭情况与患者或家属协商制定具体家庭护理措施,并传授实施方法。②文字教育:除利用宣传栏进行宣教外,把手足口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家庭护理等,制作成健康教育处方发放给患儿家长,这种方式不受时间限制,便于家长自由阅览,仔细领会。③影像教育:利用电视机播放健康教育图片、资料,家长和患儿可在等候就诊或在输液过程中观看,以达到对患儿和家长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
1.2.4 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的方式对875例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知晓率的调查。包括家长对疾病知识的需求、家长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和家长的心理需求情况。④进行健康教育后由责任护士提问,患儿家属回答,评估健康教育效果。
1.2.5 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Access 2003录入,采用Foxplus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分析主要为X2检验。
1.3 干预对策
1.3.1 家庭护理:①皮肤护理:会由于搔痒被挠破进而导致继发感染,剪短患儿的指甲,防止抓伤。②口腔护理:出现疱疹、溃疡引起剧痛而影响食欲,家属要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同时让患儿多饮水,餐后用温水漱口。③饮食护理:多以高热量、高蛋白和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尽量避免刺激性强的食物。④发热护理:出现低热或中等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患儿多饮温开水,只有当体温超过38.5℃时才服用退烧药。⑤家有患儿时避免其他儿童来造访,同时也要避免患儿拜访其他儿童,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1.3.2 家庭消毒:①患儿的奶瓶、奶嘴以及洗脸洗澡所用盆具应以流水充分清洗,并用消毒液消毒。②每天使用500 mg/L含氯的消毒液搽洗地板、物表和玩具等1~3次。③患儿穿的衣服、用具和排泄物等都需用500mg/L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冲洗消毒。④每天务必开窗通风2~3次,30min/次。
2 结果
2.1 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调查(见表1)
3 討论
由表1可见,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由于家长缺乏有关手足口病的知识,往往接受不了这种强烈的恶性刺激,使正常的应对能力减弱或消失,常常出现明显的情绪和行为问题[2]。根据患儿家长的不同需求及接受程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复地进行健康宣教,帮助他们正确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护理及预后的相关知识,使其对手足口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方面可减少家长对疾病的恐惧,减轻思想顾虑,另一方面可让家长采取消毒隔离措施防止疾病传播。孩子患病后医护人员成为最主要的支持来源群体,护士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支持需求,提供更多的人性化的关怀。尊重、同情患儿家长,提供积极的心理辅导,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克服恐惧感和情感挫折。安慰关心家长,满足其合理需求,并对其需求加以引导,提供情感和行为方面的支持,有利于促进家长保持积极的应对状态,使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以提高。
健康教育能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提高居家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及家属遵医行为,让患儿家属了解手足口病传染性及可控制性,使家属主动配合按时复诊,通过复诊、电话联系等方式,护士能及时给患儿家属提供帮助,解决困难。另一方面,护士通过对患儿和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对手足口病的进一步认识,能够更好地去落实预防控制措施,有效防止了院内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 孙玉玲,龚素灵.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1(3):158~159.
[2] 余文玉,李邦会,魏玲,等。杨玉婷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心理反应的质性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634-1635
【关键词】手足口病;家长;健康教育;需求;对策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发热和手、足、臀部、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的丙类传染病[1],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手足口病的疫情严重威胁着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同时由于媒体的宣传,导致婴幼儿家长产生紧张、恐慌情绪。为此,笔者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进行相关调查,探讨其健康教育需求,为寻求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1年5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年龄为0~5岁儿童的家长875人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内容 围绕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发病机理、临床症状、治疗、护理方法、预防措施、疾病转归,重点指导有效阻断传播途径的方法,如何做到疾病的早期发现及发病后的日常护理措施,正确的洗手方法。
1.2.2 心理疏导的内容:①让家属了解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明白该病虽然具有中度传染性和少数病例死亡的严重后果,但可防可控可治愈,完全没有必要恐惧焦虑。②让家属掌握正确的预防措施,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可预防该病的产生。③让患儿家属明白,自己紧张焦虑恐惧的不良情绪也不利于对患儿的护理和疾病的康复。
1.2.3 教育方式:①语言教育:是健康教育中最常用的较易掌握的一种教育方法,通过与患者或家属交谈,根据患者家庭情况与患者或家属协商制定具体家庭护理措施,并传授实施方法。②文字教育:除利用宣传栏进行宣教外,把手足口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家庭护理等,制作成健康教育处方发放给患儿家长,这种方式不受时间限制,便于家长自由阅览,仔细领会。③影像教育:利用电视机播放健康教育图片、资料,家长和患儿可在等候就诊或在输液过程中观看,以达到对患儿和家长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
1.2.4 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的方式对875例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知晓率的调查。包括家长对疾病知识的需求、家长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和家长的心理需求情况。④进行健康教育后由责任护士提问,患儿家属回答,评估健康教育效果。
1.2.5 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Access 2003录入,采用Foxplus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分析主要为X2检验。
1.3 干预对策
1.3.1 家庭护理:①皮肤护理:会由于搔痒被挠破进而导致继发感染,剪短患儿的指甲,防止抓伤。②口腔护理:出现疱疹、溃疡引起剧痛而影响食欲,家属要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同时让患儿多饮水,餐后用温水漱口。③饮食护理:多以高热量、高蛋白和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尽量避免刺激性强的食物。④发热护理:出现低热或中等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患儿多饮温开水,只有当体温超过38.5℃时才服用退烧药。⑤家有患儿时避免其他儿童来造访,同时也要避免患儿拜访其他儿童,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1.3.2 家庭消毒:①患儿的奶瓶、奶嘴以及洗脸洗澡所用盆具应以流水充分清洗,并用消毒液消毒。②每天使用500 mg/L含氯的消毒液搽洗地板、物表和玩具等1~3次。③患儿穿的衣服、用具和排泄物等都需用500mg/L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冲洗消毒。④每天务必开窗通风2~3次,30min/次。
2 结果
2.1 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调查(见表1)
3 討论
由表1可见,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由于家长缺乏有关手足口病的知识,往往接受不了这种强烈的恶性刺激,使正常的应对能力减弱或消失,常常出现明显的情绪和行为问题[2]。根据患儿家长的不同需求及接受程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复地进行健康宣教,帮助他们正确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护理及预后的相关知识,使其对手足口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方面可减少家长对疾病的恐惧,减轻思想顾虑,另一方面可让家长采取消毒隔离措施防止疾病传播。孩子患病后医护人员成为最主要的支持来源群体,护士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支持需求,提供更多的人性化的关怀。尊重、同情患儿家长,提供积极的心理辅导,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克服恐惧感和情感挫折。安慰关心家长,满足其合理需求,并对其需求加以引导,提供情感和行为方面的支持,有利于促进家长保持积极的应对状态,使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以提高。
健康教育能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提高居家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及家属遵医行为,让患儿家属了解手足口病传染性及可控制性,使家属主动配合按时复诊,通过复诊、电话联系等方式,护士能及时给患儿家属提供帮助,解决困难。另一方面,护士通过对患儿和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对手足口病的进一步认识,能够更好地去落实预防控制措施,有效防止了院内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 孙玉玲,龚素灵.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1(3):158~159.
[2] 余文玉,李邦会,魏玲,等。杨玉婷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心理反应的质性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634-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