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现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下,与新课程教学相配套的各项考试评价制度越早出台,就越有利于明确课程改革的方向和保证学校、学生和家长情绪的稳定。课改提出的“改变我国普通高中长期以来以高考为基本追求,以升学率为主要目标的被动局面,让每一个高中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总目标让广大教育工作者,广大学生、家长欢欣鼓舞,但在实践中,我们却无奈地看到,普通高中学校在高考压力下苦苦挣扎的生存状态并没有根本改变。我们也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目前课改中的许多尴尬局面,原因多与目前社会对高考的认识有关。既然高考选拔的方式短期内无法改变,那我们对于考试评价的内容与方式改革就必须在这一大背景下展开,在传统考试评价中加入综合素质考评因素为以上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借鉴意义。
关键词:考试评价改革;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教育;语文教育;
现今社会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是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也正是新课改所强调的。
2004年以来,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行,新课程体系有关高中教育(性质、目标)和课程改革的理念越来越为中学教育界所认可并得到实施,各地均在普遍地探索新课程体系中教材设计、课程教学、学科模块、学业评价、水平考试乃至高考等高中教育改革的实践和效果问题。尽管许多研究涉及到了新课程的教学和考试,然而,对于新课程的实施引起的学业水平考试组织管理的变革,如何运营考试管理,落实“使每一所学校成功,使每一位学生成功”这一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如何培养每个学生在学业水平考试中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的研究,目前除了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者在实践中探索外,还很少有人从理论角度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二、传统考试评价不可完全放弃的因素
对考试的评价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评价。考试事实作为特殊的价值事实,决定了考试评价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1]
(一)多重压力的相互制约
巨大的就业压力必然导致高考的激烈竞争。课程改革不可能改变当前的社会就业压力,也就不可能改变高考的激烈竞争。当前高中教育教学服务于社会的最大表现是满足社会需求。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就是不但满足家长和社会“望子成龙”的心愿,而且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搭建新的平台。在不能废除高考制度的背景下进行的课程改革,都应充分利用高考这根有力的指挥棒。
高考压力必然引起教学跟着考试走。社会的巨大压力,迫使有责任心的高中教师非常重视高考。当前,一所普通高中如果高考升学率年年为零,这所学校的存在意义必然会受到社会的质疑。同样,一位高中教师如果经常高考成绩不理想,他的教学业绩必然受到质疑乃至影响其职业前途。鉴于高考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如此重要的地位,我们的课程改革就没有必要放弃这根有力的指挥棒。
(二)评价滞后的负面影响
新课程实验,无论课程、教材变化到何种程度,考试仍然具有导向作用。[2]评价滞后等于减弱了课改动力。放弃考试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引导功能,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课程改革中的观望态度的增加,尤其是当前提出的高考改革跟着课程改革走的信息,更增加了这种消极影响力。因为高考跟着课改走,就预示着没有必要走在课改的最前列,而是可以看看再走,这就极大挫伤了教师和学校推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在传统考试评价中加入综合素质考评的因素
在个人或团体组织实施某种自己需要的考试时,他们需要判明所实施的考试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考试自身是否合乎测量规律,考试本身有何改进余地及改进方法等[3]
(一) 考试评价内容
在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考试多以答案惟一的记忆性、技巧性或速度性的内容为主。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学生能够背诵并不等于学生真正理解。有鉴于此,新课程倡导在考试内容方面体现“能力立意”,少考一些名词解释、少考一些计算速度、少考一些计算技巧方面的内容,而多考一些与生活实际问题相关联的、能体现综合应用的、需要创新思维的内容,以反映学生真正的理解状况,在综合应用中测查学生的发展状况。考试命题应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考试内容的这一变革将使传统的题海战术、大量练习这种通过增强技巧的熟练性和速度、提高记忆的准确性来换取高分的教学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彻底打破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发展,關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考试评价方式
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组成。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模块教学结束时所进行的测评。终结性评价主要是纸笔测试形式,主要考查学生知识与能力维度,过程性评价则主要考查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通过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对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
(三)考试评价方法
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学分认定中的权重比是4 :6。即学生完成每个模块的学习后,学业成绩的评定由过程性评价(40%)和终结性评价(60%)两部分组成,两者相加后转换成等级制,实行等级评价:85分以上为A等(优秀),84-75分为B等(良好),74-60分为C等(及格),59分以下为D等(不及格)。等级评定为“及格”或以上者,可获得该模块的2学分;等级评定为“不及格”的学生要参加补考或重修。过程性评价和模块测试由学校参照相关要求进行。学业水平考试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实施。监考、评卷、分数核算、等级评价等工作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 以语文学科为例,在传统考试评价中加入综合素质考评因素,完全可以设计出像下面这种新的、可行的、更加全面的考试评价方式
1.纸笔测试(60%)
纸笔测试属水平考试,试题易中难比例为7:2:1。考试范围:各学科必修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现代文和文言文的阅读与鉴赏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其主要题型包括:
(1)阅读与鉴赏,包括文言文言阅读、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现代诗歌鉴赏、名句填空等。
(2)表達与交流,包括字音、字形、词语运用、新闻概写、对联、作文及其他。
2.过程性评价(40%)
(1)日常表现(10%)
评价内容:
①课堂表现。按时上课,无迟到早退现象。上课时注意力集中,善于思考,积极发言,参加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
②课后作业。主要指作文。要求每两周一次大作文,作文评分标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作文按时、有质量地完成,书写规范。
(2)单元测试(10%)
可根据单元测试的平均成绩制定标准,分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等记分。
(3)口语表达(10%)
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内容,从语文读本中选择合适的篇目,也可从优秀的古典诗文作品中选取,诗歌和散文均可。
评价方式:朗诵。可将选出的诗文作品篇名做成抽签卡,在开考前由学生抽取,然后在考场外做准备,最后按抽签顺序一一进行考试。
评价标准:
①普通话标准,朗读正确流利,感情表达自然得体,有1-2处错误,可评为“优”。
②普通话比较标准,朗读正确流利,错3-5处,可评为“良”。
③普通话不够标准,朗读正确,比较流利,错6-8处,可评为“合格”。
④朗读中问题较多的,为“不合格”。
(4)课外阅读(10%)
评价内容及方法:学生可主要选择高中生课外必读书目中的读物作为课外阅读的材料,每个学段课外阅读量应达15——20万字(第一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5万字,以后为每学段不少于20万字。为了便于考查,可由教师每周指定阅读书目,针对书籍内容设计问题,学生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反馈信息,并由教师做出等级评定。可每两周检查一次读书笔记,每学段检查四次,模块结业时取平均成绩计入总分。
评价标准:根据阅读量的多少和课外资料的积累情况进行评价(主要根据读书笔记)
每一学段,阅读量达到20万字并认真记写读书笔记的,可为“优”。达到18万字并较认真记写读书笔记的为“良”。达到15万字并记写读书笔记的为“合格”。阅读量不足15万字的,为“不合格”。
当然,以上的这种设计模式,仅仅只是一种可供借鉴的模式,各个学校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在遵循大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自身需要的考试评价模式。我们要时刻牢记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新课程倡导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思想、评价体系和评价制度,在对学生考试评价过程中,只有加入综合素质考评的因素,才能使教师真正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从而及时调整,以达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目标,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张警鹏 郑启跃;考试研究的新课题:对考试的评价[J]《教育科学研究》 2005年12期
[2]景民 齐志勇;新课程需要促进学习的评价与考试《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 第12期
[3]张远增;考试评价:考试研究的新领域[J]《考试研究》 2005年01期
作者简介:
孔令杰,出生于1983年3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现供职于甘肃省金昌市第一高级中学,为中学一级教师,获得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科教育(语文)硕士学位,工作十年,至今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并先后六次获得“先进班主任”荣誉称号,同时从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两次获得“青年教学能手”荣誉称号。
关键词:考试评价改革;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教育;语文教育;
现今社会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是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也正是新课改所强调的。
2004年以来,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行,新课程体系有关高中教育(性质、目标)和课程改革的理念越来越为中学教育界所认可并得到实施,各地均在普遍地探索新课程体系中教材设计、课程教学、学科模块、学业评价、水平考试乃至高考等高中教育改革的实践和效果问题。尽管许多研究涉及到了新课程的教学和考试,然而,对于新课程的实施引起的学业水平考试组织管理的变革,如何运营考试管理,落实“使每一所学校成功,使每一位学生成功”这一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如何培养每个学生在学业水平考试中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的研究,目前除了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者在实践中探索外,还很少有人从理论角度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二、传统考试评价不可完全放弃的因素
对考试的评价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评价。考试事实作为特殊的价值事实,决定了考试评价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1]
(一)多重压力的相互制约
巨大的就业压力必然导致高考的激烈竞争。课程改革不可能改变当前的社会就业压力,也就不可能改变高考的激烈竞争。当前高中教育教学服务于社会的最大表现是满足社会需求。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就是不但满足家长和社会“望子成龙”的心愿,而且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搭建新的平台。在不能废除高考制度的背景下进行的课程改革,都应充分利用高考这根有力的指挥棒。
高考压力必然引起教学跟着考试走。社会的巨大压力,迫使有责任心的高中教师非常重视高考。当前,一所普通高中如果高考升学率年年为零,这所学校的存在意义必然会受到社会的质疑。同样,一位高中教师如果经常高考成绩不理想,他的教学业绩必然受到质疑乃至影响其职业前途。鉴于高考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如此重要的地位,我们的课程改革就没有必要放弃这根有力的指挥棒。
(二)评价滞后的负面影响
新课程实验,无论课程、教材变化到何种程度,考试仍然具有导向作用。[2]评价滞后等于减弱了课改动力。放弃考试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引导功能,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课程改革中的观望态度的增加,尤其是当前提出的高考改革跟着课程改革走的信息,更增加了这种消极影响力。因为高考跟着课改走,就预示着没有必要走在课改的最前列,而是可以看看再走,这就极大挫伤了教师和学校推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在传统考试评价中加入综合素质考评的因素
在个人或团体组织实施某种自己需要的考试时,他们需要判明所实施的考试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考试自身是否合乎测量规律,考试本身有何改进余地及改进方法等[3]
(一) 考试评价内容
在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考试多以答案惟一的记忆性、技巧性或速度性的内容为主。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学生能够背诵并不等于学生真正理解。有鉴于此,新课程倡导在考试内容方面体现“能力立意”,少考一些名词解释、少考一些计算速度、少考一些计算技巧方面的内容,而多考一些与生活实际问题相关联的、能体现综合应用的、需要创新思维的内容,以反映学生真正的理解状况,在综合应用中测查学生的发展状况。考试命题应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考试内容的这一变革将使传统的题海战术、大量练习这种通过增强技巧的熟练性和速度、提高记忆的准确性来换取高分的教学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彻底打破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发展,關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考试评价方式
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组成。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模块教学结束时所进行的测评。终结性评价主要是纸笔测试形式,主要考查学生知识与能力维度,过程性评价则主要考查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通过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对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
(三)考试评价方法
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学分认定中的权重比是4 :6。即学生完成每个模块的学习后,学业成绩的评定由过程性评价(40%)和终结性评价(60%)两部分组成,两者相加后转换成等级制,实行等级评价:85分以上为A等(优秀),84-75分为B等(良好),74-60分为C等(及格),59分以下为D等(不及格)。等级评定为“及格”或以上者,可获得该模块的2学分;等级评定为“不及格”的学生要参加补考或重修。过程性评价和模块测试由学校参照相关要求进行。学业水平考试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实施。监考、评卷、分数核算、等级评价等工作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 以语文学科为例,在传统考试评价中加入综合素质考评因素,完全可以设计出像下面这种新的、可行的、更加全面的考试评价方式
1.纸笔测试(60%)
纸笔测试属水平考试,试题易中难比例为7:2:1。考试范围:各学科必修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现代文和文言文的阅读与鉴赏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其主要题型包括:
(1)阅读与鉴赏,包括文言文言阅读、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现代诗歌鉴赏、名句填空等。
(2)表達与交流,包括字音、字形、词语运用、新闻概写、对联、作文及其他。
2.过程性评价(40%)
(1)日常表现(10%)
评价内容:
①课堂表现。按时上课,无迟到早退现象。上课时注意力集中,善于思考,积极发言,参加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
②课后作业。主要指作文。要求每两周一次大作文,作文评分标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作文按时、有质量地完成,书写规范。
(2)单元测试(10%)
可根据单元测试的平均成绩制定标准,分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等记分。
(3)口语表达(10%)
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内容,从语文读本中选择合适的篇目,也可从优秀的古典诗文作品中选取,诗歌和散文均可。
评价方式:朗诵。可将选出的诗文作品篇名做成抽签卡,在开考前由学生抽取,然后在考场外做准备,最后按抽签顺序一一进行考试。
评价标准:
①普通话标准,朗读正确流利,感情表达自然得体,有1-2处错误,可评为“优”。
②普通话比较标准,朗读正确流利,错3-5处,可评为“良”。
③普通话不够标准,朗读正确,比较流利,错6-8处,可评为“合格”。
④朗读中问题较多的,为“不合格”。
(4)课外阅读(10%)
评价内容及方法:学生可主要选择高中生课外必读书目中的读物作为课外阅读的材料,每个学段课外阅读量应达15——20万字(第一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5万字,以后为每学段不少于20万字。为了便于考查,可由教师每周指定阅读书目,针对书籍内容设计问题,学生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反馈信息,并由教师做出等级评定。可每两周检查一次读书笔记,每学段检查四次,模块结业时取平均成绩计入总分。
评价标准:根据阅读量的多少和课外资料的积累情况进行评价(主要根据读书笔记)
每一学段,阅读量达到20万字并认真记写读书笔记的,可为“优”。达到18万字并较认真记写读书笔记的为“良”。达到15万字并记写读书笔记的为“合格”。阅读量不足15万字的,为“不合格”。
当然,以上的这种设计模式,仅仅只是一种可供借鉴的模式,各个学校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在遵循大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自身需要的考试评价模式。我们要时刻牢记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新课程倡导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思想、评价体系和评价制度,在对学生考试评价过程中,只有加入综合素质考评的因素,才能使教师真正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从而及时调整,以达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目标,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张警鹏 郑启跃;考试研究的新课题:对考试的评价[J]《教育科学研究》 2005年12期
[2]景民 齐志勇;新课程需要促进学习的评价与考试《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 第12期
[3]张远增;考试评价:考试研究的新领域[J]《考试研究》 2005年01期
作者简介:
孔令杰,出生于1983年3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现供职于甘肃省金昌市第一高级中学,为中学一级教师,获得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科教育(语文)硕士学位,工作十年,至今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并先后六次获得“先进班主任”荣誉称号,同时从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两次获得“青年教学能手”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