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末,重读鲁迅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ndi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转型期,重现鲁迅热
  
  从1936年鲁迅先生逝世起,时至今日,历史的时序在干支纪元的意义上完成了一次循环,而鲁迅先生及其著作,作为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其历史余响绵延至今。
  鲁迅先生曾经说,在我死后,我希望我和我的文字能够迅速地被世人所忘却。但时至今日,我们无数次地违背了先生的遗愿。今天,人们面对物质日益增长与精神相对萎缩这样一个文化悖论,更需要伟大民族精神的弘扬。于是乎,在泱泱神州,一个新的鲁迅热正在兴起。
  在社会转型期的历史环境下,人们的价值世界,新旧并存,泥沙俱在,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为我们提供了试金石,重读鲁迅的这股热潮并非无源之水。
  
  政治解读:仰视“现代圣人”的光环
  
  在中国近现代作家中,没有人比鲁迅予人以更深刻的影响。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青年学生的导师。鲁迅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领袖地位的形成,一方面由于鲁迅作品本身具有深远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不可否认政治推波助澜的作用。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鲁迅:“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在意识形态最泛化的时代,鲁迅这位“现代圣人”甚至成了被用来打倒孔圣人的工具。在传统的政治本位的价值观驱使下,鲁迅以一种思想神的形象被强行推到意识形态至高无上的祭坛上。
  从调查中。我们获悉,84%的人都曾拥有鲁迅作品。但很多人不是通过鲁迅的著作去了解鲁迅,而往往借助关于鲁迅的繁杂的第二手材料,通过别人的讲解和诠释,接受了一个侧重于政治解读的鲁迅形象。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鲁迅文章与毛泽东的文章并驾齐驱,不少人对于鲁迅作品的了解,就仅仅局限于中学语文课本。
  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往往会有一些短暂的非常时段,历史和文化的现象也是如此。犹如孩童的天真幼稚,总会逐渐走向成熟。
  
  一度冷漠:淡忘“空前的民族英雄”
  
  政治宣传和舆论导引的强大惯性作用使人们习惯了对鲁迅偏于一元的政治解读。过多的政治宣传反而削弱了对鲁迅作品原初意义的了解。人们心目中的鲁迅形象,神性一度压倒了人性。随着商业大潮的波飞云涌,政治本位的价值观受到了经济本位的价值观的冲击,鲁迅从意识形态的前景中逐渐淡出,甚至一度消隐于人们模糊而遥远的意识深层。
  调查中,近半数的人认为鲁迅对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帮助不大。
  77%的人认为大多数人曾经一度淡忘鲁迅。
  一位中学语文教师说:“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鲁迅文章太多。时代在变化,教材内容要更新。我不否认鲁迅作品的意义。但我认为,无论对于教师备课还是学生接受而言,鲁迅先生都过于沉重。”
  把这些数字、声音、画面用蒙太奇手法组接起来,给人一个统一的印象——在一段时间内,大众主体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冷落了鲁迅,鲁迅似乎从人们的文化视野中悄然隐遁了。这固然与传媒对鲁迅的宣传力度不如以往有关,但同时也有着深刻的心理原因。
  不少人不愿像鲁迅一样直面人生的真实和痛苦,而宁愿在梁实秋、周作人式的“静静的独自”中躲避生命之沉重,寻求心灵的短暂的慰藉。“因为鲁迅是一个直视人生、背着因袭的重担出现于人间的猛士,所以在他的作品里,找不到甜蜜柔媚的爱情,找不到堤畔墙边的香花,也找不到悦耳销魂的歌声。”鲁迅的作品,是需要人站着看的,决不如躺在床上漫读来得舒适。比起鲁迅的“愤言激语”,闲适文学的田园诗味更令一些人感到安慰。
  需要指出的是,对鲁迅的冷落并不是彻底决绝地将之遗忘,而是大众主体对鲁迅接受态度上的淡漠和被动。文学界、思想界“阶级斗争”、“革命政治”一统天下的局面尽管已被打破,但以往对鲁迅的宣传和解读仍潜藏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艺术形象仍鲜活在人们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被调查者,都曾品读过鲁迅文字的馨香。在他们的意识深处,都或深或浅地遗留下了鲁迅思想的投影。
  
  返璞归真:褪去神性外衣的普通人
  
  近年来,随着传媒重新向鲁迅投去关注的目光,大众对鲁迅的记忆被重新唤醒,以此为契机,开始了对鲁迅的新一轮的重新解读。人们对鲁迅的认识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转折,不仅突出了过去长期以来鲁迅作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一面,而且在这三位一体的接受框架中对鲁迅的思想和生活、乃至人格给予了全方位的关注。
  读者渐渐走出了传统的单一解读框架,重新走近了一个更真实的鲁迅,不再把鲁迅视为偶像般地顶礼膜拜,而是把他看作师长、朋友,甚至对手。鲁迅头顶耀眼的光环逐渐淡去,人性的光辉日渐清晰起来;鲁迅身上人为的神圣袈裟正在脱除,能憎能爱的血肉之躯逐渐显露出来。
  新近出版的各种鲁迅传记,大多跳出了传统的贴标签似的角色判定,尽情抒写鲁迅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使人们认识到,鲁迅不仅是一个“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金刚怒目式的英雄,也是一个“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有情有欲的普通人。
  在宽松的文化氛围下,大众对鲁迅的认识从一元开始走向多元,呈现出一种多方位多角度的立体框架。
  李长之先生根本否认鲁迅作为思想家的存在,他的论据是:鲁迅并没有建构一个自足的体系。另有学者以马恩经典著作里的话为根据,认为体系对于思想家来说是暂时的东西。还有人对选择革命家的答案提出质疑,认为我们应当跳出“革命家”这个传统注释的篱笆,扩大其内涵和外延。
  受众对鲁迅评价的异彩纷呈,恰恰说明了传统的一元的价值体系正受到当代迅变的多元的价值观念的挑战。大众开始以平常心看待鲁迅,鲁迅也愈来愈贴近了我们的现实生活。
  
  理解万岁:仍然是“孤独的思想先行者”
  
  尽管人们已经走出了传统认识模式的围墙,重新走近了鲁迅。但在大众心目中的鲁迅形象仍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和丰富。
  拓印在人们心版上的仍然是这样一幅侧面浮雕头像:在黯灰色的封面(7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单行本鲁迅著作)上,鲁迅先生短发直立,眉头深锁。
  鲁迅一生的人生背景确曾充满了太多的黯灰色。从鲁迅的个人经历来看,来自亲者与仇者的双重打击使沉淀在鲁迅心中的忧伤成为其作品中抹不去的底色。鲁迅先生自己也曾说过:“在我的生活里,没有爱,也没有诗。”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倾向于选择冷峻、耿直、多疑等以冷色调的词汇来概括鲁迅的性格。
  也许所有的启蒙思想家都难免高处不胜寒的命运。亚里士多德的预言总是不幸而言中——所有的天才人物都是忧郁的。忧郁于他们,是人生一剂不可或缺的兴奋剂。在苦难的钻磨下,思想更易迸射出火花。一个精神世界的先行者,观察事物愈透彻,对人生痛苦 的咀嚼也愈苦涩。
  人生最易走的路便是亦步亦趋地跟在众人后面随波逐流。懵懂于人生路途中的人可以免却思想的麻烦,即便与众人幽闭于铁屋子中,即将昏睡入死灭,也因为有许多旁人作陪而不感到深刻的痛苦。而那引领众人前行的人,总不免有离群之苦。总不免要比旁人先遇着无从选择的歧路,先逢着无路可走的苦楚。尤其是赤手空拳在荆棘中辟路的人,没有不身受重创的。那在昏梦中先醒觉的人,既承担着唤醒别人的苦役,又肩负着找寻前途的使命。作为一个启蒙思想家,鲁迅就担负着这种启蒙与自我启蒙的双重任务。
  鲁迅是从旧壁垒中冲杀出来的,在他身上,背负着旧思想的“因袭的重担”,残留着旧社会的“苦痛的遗产”。他一面自觉地反对这遗产,一面又为了存身“不敢舍弃这遗产”,“彷徨于明暗之间”。在他长歌当哭、一唱三叹的诗文中,不难窥见那种沉郁感伤的基调,其落寞心情令人久久萦怀。
  鲁迅的悲哀决不仅仅是难觅知己的一己的孤独感,而是作为一位先行者难以唤醒民众、无力只手撑天的深沉的悲凉。
  
  时代需要:重建民族精神的脊梁
  
  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大众对鲁迅的认识多停留在表层,而且屡生分歧,但鲁迅在人们心目中的文学家地位始终坚如磐石。即便是在鲁迅被冷落的时期,文学界也一直尊鲁迅为世界级的文学大师。被调查者在这一点上达到了共识:鲁迅首先是文学家,他的深刻的思想与无畏革命精神是通过文学活动体现出来的;但鲁迅的价值决不仅表现在其作品的文学与美学价值上,而更多的体现在深远的思想意义上。
  尽管鲁迅的作品以其沉雄悲凉的美学风格为艺术史添一笔最璀璨的色彩,尽管鲁迅也曾致力于学术研究,甚至在古碑帖中消磨过战士的豪情。但鲁迅之所以弃医从文,决不是文学天才之醉心文艺,或学者之独钟学术,鲁迅的文章不是锦上添花似的美之歌咏,也不是正襟危坐式的真之索求,而是笔如匕首、似投枪,欲戳破旧中国浓重的黑幕,撕开旧社会阴暗的假面,放国人“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鲁迅的风骨是构成民族精神脊梁的最精粹部分,鲁迅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思想资源。鲁迅的存在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一种文化传统。透过斑驳的历史云影,一个文化的鲁迅、一个中国现代文化大师的鲁迅形象逐渐出现在读者面前。
  研究鲁迅的专家指出,由于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以及鲁迅自身的“文化构造”的特点,在中国,对鲁迅的接受,几乎是每十年一个“周期”。但不管发生怎样的变化,鲁迅的思想光芒历数十载而未曾减色。调查问卷显示,鲁迅曾致力于解决的国民劣根性等文化命题至今仍困扰着人们。在当今的商业文化氛围中,占压倒多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必须重提鲁迅。人们在内心深处期待着出现鲁迅式的思想大师。
  历史的浓云淡去。前人将自己的血一滴滴地滴过来,让我们渴饮,我们因此而长得丰满健壮起来;前人将自己的身体一个个叠陈起来,让我们攀踩,我们因此而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了。但我们也总是习惯于忘却那曾仆倒了让我们践踏、自甘牺牲了供我们吮饮的人。在忙于现代化的角逐中,我们淡忘了很多,包括凝聚我们这个民族的民族精神。鲁迅先生曾说:“唯有民魂是最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在今天全球性的文化危机中,要重塑民族精神,重建意义世界,我们仍然需要鲁迅。
  
  (邹佳湘摘自《书缘》/责任编辑:宋乾)
其他文献
六七十年代的黑海有着旖旎风光:明净而高远的天空下,清澈的海面波光粼粼,五彩斑斓的渔船和游船装点着美丽的湖面,近岸的海里,顽皮的海豚成群地嬉戏,三五成群的游客漫步在柔软的海滩  八十年代中期,人们惊奇地发现,海面上泛起了海藻,兴奋地跳到海里游泳,一种怪异的气味却把泳者逼上海岸。海面上不时可以发现一些死鱼。到了今天,如果再到黑海观光,看到的将是这样一幅画面:海面上泡沫飞溅;浑浊不清的海水散发着一种难闻
期刊
六十年代末,我大学毕业,由天津分配到宁夏六盘山区工作。嘴上不敢对别人说,心里着实有一种感觉,如林冲刺配沧州,似荆轲离燕往秦,“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果真是一去不还。我在六盘山区立业成家。三个女儿相继在大西北的寒风中出生、成长,像当地的孩子一样,脸由红苹果冻成紫茄子。只是有一点不同,当地农家多不让孩子上学,尤其是女孩;而我的孩子还在呀呀学语之时,我就开始了家教。那年头,读书被认为无
期刊
我从小就爱读书。记得有一次,我正在捧着书看,父亲从外地回到家里,我竟毫无知觉,弄得父亲很不高兴,说:“像你这样子,小偷把家里的东西偷光了你都不知道。”幸亏母亲经常护着我。她和我父亲都没有文化。她指望我多读一些书,考上大学。  然而,生不逢时。我初中还没毕业,“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碾碎了我的读书梦。  那时,三天两头停课“闹革命”。我不能使母亲失望,别人不让我读书,我偏偏要读书。然而,经济并不宽裕的
期刊
也谈谜目的通俗化  邱中尧    谜目就像是路标,指引猜谜者的猜射思路,帮助猜破谜底。所以谜目要通俗化才能为大众所理解。首先谜目本身所指的事物应是大众比较熟悉的内容,太古太生僻的都不好。什么四书五经之类的古书古文篇目或其中的某一句,最好不用。有时有些谜目虽指同一事物,但在不同情况下,却可能有不同的名称。这就要选用容易为大众所熟悉的名称标作谜目。举个例子,《聊斋》的不少故事都拍成了同名电视剧或电影。
期刊
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择偶的趣闻轶事,这些趣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古代人的择偶观:有的重财,有的贪貌,有的看重才学,更有甚者把择偶当政治斗争的工具。    东食西宿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十分美丽的女子,父母视之若掌上明珠。一天,东西两家邻居同时托人来为自己的儿子向这位女子家提亲。东家邻居是户大财主,家财万贯,可财主的儿子却长得十分丑陋;西邻是户穷苦人家,可他儿子却十分英俊,且有才学。她的父母一时难以
期刊
阎树声 译    没有摔坏吧    两位游客正在攀登阿尔卑斯山的勃朗峰。突然,其中一游客滑了一跤,掉入一个裂隙缝里。另一个匆忙跟到裂隙边,朝不幸的伙伴喊:  “喂!你没有摔坏吧?”  “现在我还不知道呢。”掉下去的那一个叫道:“因为我还在往下掉呢!”    最好是现在    主人为客人们准备的食物太少了,客人只吃了个半饱。客人告别时,主人客气地说:  “各位,您们什么时候再来?”  其中一位客人忍
期刊
清朝初年,科举制度得到了恢复。  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七月,方犹和钱开宗被任命为江南乡试主考官后,顺治召见两人并当面告诫他们说,这次派遣你们去主持考试,你们应当秉公办事,如果行为不正,我将把你们杀掉,决不轻恕。  同年8月,江南乡试结束。发榜后,舆论大哗,群情激愤。社会上纷传江南考官们不顾皇帝的圣旨,知法犯法,营私舞弊。一些考场失意的江南才子,使出浑身解数,讽刺挖苦科场黑暗。根据这次科考试
期刊
刘志坚。湖南平江县人,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军事科学院政委。政治学院院长兼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谢添。著名电影导演、演员,1914年生,从艺六十多年,成功地塑造《林家铺子》、《洪湖赤卫队》中的许多角色。导演过《甜蜜的事业》、《茶馆》等影片。    傅嘉仪。号印道人。1945年生于西安。1988年创建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并首任馆长,现为陕西省书法家
期刊
第一部《百家姓》是北宋初年钱塘(今杭州)一个老儒所编撰的启蒙读物。史载吴越钱氏在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率土归降,故《百家姓》以宋朝皇帝的姓赵为开头,其次为钱塘吴越王钱镠之姓,孙乃钱镠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后主的姓氏,第五至第八均为钱锡后妃的姓,次则国之大族。从《百家姓》的排列次序来看,反映了北宋初年几大家族的权力分配情况。  《百家姓》全书像一首四言诗,如“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读起来琅琅上口
期刊
杨玉环是我国历史上四大美人之一。据史书记载,她天性聪颖,晓音律,善歌舞,能吹奏弹拨多种乐器,并以貌美受宠于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封为贵妃。有一次,玄宗谕旨杨贵妃设宴于百花亭,至时玄宗未到,玉环满怀幽怨,独饮至醉,后来遂有“贵妃醉酒”之说。  杨玉环是一位天才的音乐家。她擅长金、石、土、革、丝、木、匏、竹诸般乐器,然而最娴熟和最喜爱的是磬、笛和琵琶。唐天宝十年九月,玄宗在勤政楼宴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