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方式应正确、有效。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品位;学会与人合作、与人相处;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关键字新课程;语文教学;基本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190-02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这当然是件大好事。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大家对新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到底怎样去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众说纷纭,使人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许多观点虽然很独到,很新颖,但操作起来,好像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通过听一些课,隐隐觉得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开始走向新的极端:一味的课堂对话,一味的强调读和感悟。这,是不是一定就是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式呢?像这样教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我认为,像这样去教语文,如果用辩证法来看,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
1语文教学要赋予“时代内涵”
要赋予“语文双基”以时代内涵。所谓双基,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指语文知识:字、词、句、篇;语文能力:听、说、读、写。当然,时代发展了,我们对语文学科双基的认识也应赋予新的内涵。根据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语文学科应着重从两大方面打好基础:一是打好文化的底子,如:获取语文字、词、句、篇的基础知识,有初步的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听、说、读、写能力等;二是打好精神的底子,如: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品位;学会与人合作、与人相处;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2使学生具备学习语文的基本素质
2.1习惯好。即具有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尤其要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这样一说,好像同“以人为本”的理念相悖。其实则不然。笔者认为,真正的“以人为本”,并不完全是课堂上的热热闹闹,一味的顺从和迁就学生,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因为,我们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那才是“以人为本”最本质的含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以下六个方面的习惯养成十分必要:①主动学习,刻苦学习的习惯;②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③大胆、大方、大声说话,说普通话习惯;④爱惜书本文具的习惯;⑤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的习惯;⑥规范、整洁写字的习惯。
培养习惯,要悉心引导,严格要求,点点滴滴到位。举例来说,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要让学生写一笔好字,就必须要求有一定速度,必须规范、整洁地写字。必须经常主动习字。习惯是具有迁移性的。还是以写字习惯培养为例来说,笔者发现,良好的写字习惯就具有极强的迁移性。学生把规范整洁地、有一定速度地写字的良好习惯养成了,其他习惯:如爱惜书本文具,学习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学习讲效率、讲质量、求速度等等也跟着上来了。
2.2善质疑。学贵有疑,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利交给学生。长期以来,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習惯,先生讲,学生听,记录现成的答案。因此,我们要有开放性的目标观,提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发问的习惯。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维,从中发现问题。当然,教师也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教给他们一些方法,如,看课前提示,找关键词,依据文章结构,文体特点,在比较中质疑等。如果学生提的问题在备课时没想到,一时无法解答,有时也可把球踢回给学生,大家讨论。
2.3热情高。即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学习语言文字的激情。笔者认为,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是一种活态的,有生命的现象。更赞同一种观点,语文课堂要成为生命成长的课堂。因此,离开了学生的感情——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感情,语文课是无法上的,至少是无法上好的。尤其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这样才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落实。也就是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必须进入“角色”,我们常说的:不动感情不读书;拒绝伪读等等,其实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这方面,需要引导,需要熏陶,需要结合习惯养成教育来培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让孩子同语言文字伤了感情。这一点并非危言耸听,这种可能随时都可能发生,如: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反感;机械重复的抄写;教师对学困生的歧视等等,都可能导致这种后果。很好理解,试想,如果学生看了课表,某节课是语文,眉头都是皱的,语文课还怎么上?笔者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学生对语文的情,来自于趣,要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兴趣,对美好生活充满热爱和向往。一旦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感情自然也就产生了。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求知欲有了,主动性强了,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并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教学效果自然好。最关键的一点,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爱,对语文学习的激情,都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有种提法,笔者很赞成:让大爱温暖课堂!
2.4重积累。诵读中国文化经典,厚实学生文化底蕴。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量太少,语言积累不多,文化积淀过浅。著名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张志公先生为此痛切地指出:“贫之,语文教学的致命伤。”《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要求,1~2年级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到了5~6年级,则需“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论语》中有很多句子早已被简缩为成语,演化成格言警句。如“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诵读中国文化经典十分有利于小学生对成语、格言警句以及精美句段的积累。对精美句段熟读成诵后,才有可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这主要是就语言“积累”而言,而“积累”的外延还应该拓而展之,即包括丰富的生活积累和丰厚的文化积淀。语文资源和环境随处可有,《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章中列举的资源就达21种之多,因此,我们要跳出“语言文字”的局限,扩展视野,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坚持积累,学生的文化底蕴必然会日渐厚实,说写能力也得到有效增强。
总之,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更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和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离开了全面地看问题,离开了变化发展地看问题,把什么都来个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语文教学需要与时俱进,但绝不可抛弃!尤其要全面地遵循它们所揭示的教育教学规律。
关键字新课程;语文教学;基本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190-02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这当然是件大好事。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大家对新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到底怎样去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众说纷纭,使人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许多观点虽然很独到,很新颖,但操作起来,好像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通过听一些课,隐隐觉得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开始走向新的极端:一味的课堂对话,一味的强调读和感悟。这,是不是一定就是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式呢?像这样教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我认为,像这样去教语文,如果用辩证法来看,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
1语文教学要赋予“时代内涵”
要赋予“语文双基”以时代内涵。所谓双基,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指语文知识:字、词、句、篇;语文能力:听、说、读、写。当然,时代发展了,我们对语文学科双基的认识也应赋予新的内涵。根据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语文学科应着重从两大方面打好基础:一是打好文化的底子,如:获取语文字、词、句、篇的基础知识,有初步的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听、说、读、写能力等;二是打好精神的底子,如: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品位;学会与人合作、与人相处;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2使学生具备学习语文的基本素质
2.1习惯好。即具有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尤其要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这样一说,好像同“以人为本”的理念相悖。其实则不然。笔者认为,真正的“以人为本”,并不完全是课堂上的热热闹闹,一味的顺从和迁就学生,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因为,我们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那才是“以人为本”最本质的含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以下六个方面的习惯养成十分必要:①主动学习,刻苦学习的习惯;②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③大胆、大方、大声说话,说普通话习惯;④爱惜书本文具的习惯;⑤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的习惯;⑥规范、整洁写字的习惯。
培养习惯,要悉心引导,严格要求,点点滴滴到位。举例来说,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要让学生写一笔好字,就必须要求有一定速度,必须规范、整洁地写字。必须经常主动习字。习惯是具有迁移性的。还是以写字习惯培养为例来说,笔者发现,良好的写字习惯就具有极强的迁移性。学生把规范整洁地、有一定速度地写字的良好习惯养成了,其他习惯:如爱惜书本文具,学习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学习讲效率、讲质量、求速度等等也跟着上来了。
2.2善质疑。学贵有疑,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利交给学生。长期以来,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習惯,先生讲,学生听,记录现成的答案。因此,我们要有开放性的目标观,提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发问的习惯。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维,从中发现问题。当然,教师也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教给他们一些方法,如,看课前提示,找关键词,依据文章结构,文体特点,在比较中质疑等。如果学生提的问题在备课时没想到,一时无法解答,有时也可把球踢回给学生,大家讨论。
2.3热情高。即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学习语言文字的激情。笔者认为,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是一种活态的,有生命的现象。更赞同一种观点,语文课堂要成为生命成长的课堂。因此,离开了学生的感情——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感情,语文课是无法上的,至少是无法上好的。尤其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这样才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落实。也就是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必须进入“角色”,我们常说的:不动感情不读书;拒绝伪读等等,其实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这方面,需要引导,需要熏陶,需要结合习惯养成教育来培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让孩子同语言文字伤了感情。这一点并非危言耸听,这种可能随时都可能发生,如: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反感;机械重复的抄写;教师对学困生的歧视等等,都可能导致这种后果。很好理解,试想,如果学生看了课表,某节课是语文,眉头都是皱的,语文课还怎么上?笔者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学生对语文的情,来自于趣,要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兴趣,对美好生活充满热爱和向往。一旦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感情自然也就产生了。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求知欲有了,主动性强了,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并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教学效果自然好。最关键的一点,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爱,对语文学习的激情,都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有种提法,笔者很赞成:让大爱温暖课堂!
2.4重积累。诵读中国文化经典,厚实学生文化底蕴。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量太少,语言积累不多,文化积淀过浅。著名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张志公先生为此痛切地指出:“贫之,语文教学的致命伤。”《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要求,1~2年级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到了5~6年级,则需“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论语》中有很多句子早已被简缩为成语,演化成格言警句。如“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诵读中国文化经典十分有利于小学生对成语、格言警句以及精美句段的积累。对精美句段熟读成诵后,才有可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这主要是就语言“积累”而言,而“积累”的外延还应该拓而展之,即包括丰富的生活积累和丰厚的文化积淀。语文资源和环境随处可有,《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章中列举的资源就达21种之多,因此,我们要跳出“语言文字”的局限,扩展视野,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坚持积累,学生的文化底蕴必然会日渐厚实,说写能力也得到有效增强。
总之,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更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和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离开了全面地看问题,离开了变化发展地看问题,把什么都来个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语文教学需要与时俱进,但绝不可抛弃!尤其要全面地遵循它们所揭示的教育教学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