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上下五千年文明中形成了底蕴丰厚,丰富多彩的各民族文化,而陕北民歌是这众多文化中的一支,具有其自身很强的特色和艺术感染力,对于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也有着特殊的意义。而对于我们日常教学与演唱来看,陕北民歌无疑是我们可以借鉴和传承的一项宝贵资源,它的独特唱腔和丰富的情感对我们的教学和演唱都有着极大地帮助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陕北民歌;声乐;文化意蕴
民间歌曲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了音乐,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用它来反映劳动者的思想感情,并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我国地广人多,各地人民的劳动、语言和风俗习惯都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在民歌的形式上,就形成了各种格调的体裁和名目繁多的种类。陕北民歌也是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之下产生的,反应了其鲜明的地域和人文特色,也将其当地文化以音乐艺术的形势发扬光大。流传于世的陕北民歌,是一代又一代陕北人民口头创作的智慧结晶。陕北民歌独具特色,有深厚的人民性、罕见的纪实性、独特的艺术性、很强的包容性,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欣赏价值、和开发价值,其经久不息,代代相传,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的欢迎。
陕北民歌不同于中国其它民歌的有四方面,就是丰厚的文化背景,独特的音乐旋律,鲜明的语言风格和强烈的时代烙印。其中,其语言风格是最值得一提的,陕北民歌的语言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 完全是当地人民自然的感情流露, 甚至就是两个人的日常对话,例如:“头一回看妹妹你不在, 你的妈妈给我吃了扁豆捞饭就白莱”,“羊汤荞面辣子红,大女子吊辫爱死人”。这些语言大都通俗易懂,并且是属于当地的方言,风趣幽默,雅俗共赏。
随着当代音乐文化事业的逐渐发展,民歌乃至声乐领域的教学与演唱已经开始逐渐具有民族化的意识。以前我们在日常学习和教学时所接触和传授的声乐知识大都来自国外的美声体系,不管在美声教学或者民族教学中,更多强调的是腔体、气息和位置,对于本民族的传统的文化遗存关注力度不够,这也就使我们陷入了一个误区,就是一味的会去强调外来的一些经验和文化,而逐渐丢失了本民族的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这样一来,声乐教育与声乐艺术渐渐脱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成为了象牙塔里的阳春白雪,近而失去了其弘扬民族文化、贴近人民生活的社会功能。而在长期的教学与研究中,我们也注意到了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在专业院校中,大家接受的基本都是正统的西洋式的音乐理论,真正民族化的东西少之又少。再加上很多民歌是由原生态的唱法发展而来,要把之前人们口传心授的民间文化转化为和西洋乐一样的有谱面的资料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这样的文化艺术一旦被用谱面的方式记录下来,那它之前的艺术形式也就改变了。就像现在有很多陕北民歌都是有伴奏有节奏甚至还有配器、合唱,与之前原生态单声部无伴奏的歌唱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别,我们只有将西洋与民族的文化融合在一起,才能做到丰富民族文化、把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与国际接轨的作用,从而达到“脍炙人口”、“深入生活”、“雅俗共赏”的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民艺术素质、提高民族声乐艺术水平。
因此,在注意演唱方法的科学性、形象塑造的艺术性和表演形象的时代性基础上,尽可能吸收原生态民歌演唱的一些特点,继承好传统民族歌唱艺术的神韵,不断强化中国民族声乐表演的民族性已经成为当务之急[1]。现阶段,我们在教学中已经逐步引入了一些陕北民歌作品的教学与演唱,运用现有的声乐技术结合陕北民歌的特色,演绎出风格优美,更符合大众口味的声乐艺术。首先,从声乐技术上来讲,西洋声乐中的美声唱法注重的是“声”的表现,即在声音上要求甜、圆、脆、亮;在发声上要求气息、声带和共鸣的灵活变换,以及嗓音的合理协调,持久力强;在声音效果上要求音域宽广,穿透力强;除此之外在歌唱方法上要求先动情后发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达到声情并茂的境界[2]。民族歌唱也大部分借鉴了西洋美声唱法的技术和理论,使得民歌脱离了以前单纯靠嗓音和条件来歌唱的方法,从而也加入了腔体的共鸣、气息和力量的控制。在演唱陕北民歌时,我们在原有民歌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声乐技术,使得民歌音色更加充盈,唱腔也更加圆润,较之单声部的原生态歌唱,增添了艺术表现力,使得情感的表达也更加丰富;其次,原有的陕北民歌大都为独唱形式,无伴奏,无固定节奏,是纯粹的单声部音乐形式,所谓单声部,即是只有旋律,而没有独立或衬托性伴奏的音乐[3]。我们在演唱陕北民歌时,加入了器乐或人声伴奏形式,用充满陕北风情的和声加上编配好的旋律和节奏,使其音乐形式由“单一声线”转变为“横向扩展”,音响效果上也显得更加饱满,突出了陕北民歌特有的音乐美感;再次,在对陕北民歌的丰富和发展中,我们也注重了对于陕北民歌歌曲结构的合理安排,既要符合音乐作曲技法理论的要求,又要让人们已经习惯了的中国民族歌曲音乐效果得以凸显。
原生态的陕北民歌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独有的音乐形态,是中国民间音乐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虽然它在音域、音色、音响以及表现力上无法达到完美的效果,但正是这种“土气”、“大气”,才使得陕北民歌源远流长[4]。我们对于陕北民歌的发展和继承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传统文化自身的底蕴和审美特征,在后期的“二度创作”中加入了更为纯净,纯朴的色彩,在演唱时还加入了美声唱法中才会出现的表演和情境,可以说是做到了声情并茂、身临其境,将民族与国际化的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得陕北民歌更加能够打动观众的心,并且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从而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也使这样美的一种民族艺术得以继续发展和流传下去。
古语有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意思就是在说丝弦乐器的声音不如竹管乐器,而竹管乐器又不如人声的感染力强。近现代的器乐技巧和发声原理经过不断发展已经在连贯性和准确性上大大提高,但是器乐的表现力虽强,还是不能像声乐那样包含更多的感情色彩和思想内容。一个好的声乐演唱者不仅仅要有漂亮的嗓音和高超的声乐技巧,更需要很好的表演能力和艺术感染力,陕北民歌作为人声歌唱艺术的一个宝库,更是印证了这样的理论。因此,在我们演唱陕北民歌的时候就需要对所演唱的曲目有很准确的把握和理解,就比如陕北民歌——“南山疙瘩雾生云,难活不过人想人,东山糜子西山谷,哪哒想起哪哒哭。半碗黑豆半碗米,端起饭碗想起你,想你想你实想你,泪格蛋蛋流在那饭碗里”。从歌词里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描写一个姑娘因思念自己心爱之人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歌词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同时还带有浓郁的地方语言特色,我们在演唱时就需要深究其情感色彩和语言特色,要把这种特色表现出来才更加能突出陕北民歌与众不同的特点。
陕北民歌不仅充满着浪漫的感情色彩,而且也注重现实意味,内容也主要以体现爱情、婚姻,反抗压迫向往和争取自由为主,显得朴素自然,反映着劳动人民勤劳善良的品质。我们在传承和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保留这样优秀的一种文化底蕴和精神,脱离了民族就会失去原有的灵魂,再美好的事物也会失去它的光泽而变得没有意义。所以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和艺术是当今艺术教育的当务之急。
结语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经过漫长历史发展而来的地域文明,并逐渐形成本民族的文化根基和其发展模式,这种文明标志着一个民族的个性,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民间文化之所以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于其根植于人们的生活中,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虽然现代生活模式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使这种根基发生了动摇,但是我们相信,在我们的珍视和精心培育下,陕北民歌一定会带着黄土地特有的风韵,永远传唱下去!
参考文献
[1]董华.传统音乐元素在当代声乐教学中的继承与发展——以陕北民歌教学为例[A].中国音乐(季刊),2008(2).
[2]周青青.中国民歌[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3]刘梦.美声唱法在陕北民歌中的运用[D].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
[4]侯西平.试论陕北民歌中西洋声乐演唱的融入[J].陕西教育,2012(10).
作者简介:王莉娜,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音乐理论研究。
【关键词】陕北民歌;声乐;文化意蕴
民间歌曲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了音乐,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用它来反映劳动者的思想感情,并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我国地广人多,各地人民的劳动、语言和风俗习惯都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在民歌的形式上,就形成了各种格调的体裁和名目繁多的种类。陕北民歌也是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之下产生的,反应了其鲜明的地域和人文特色,也将其当地文化以音乐艺术的形势发扬光大。流传于世的陕北民歌,是一代又一代陕北人民口头创作的智慧结晶。陕北民歌独具特色,有深厚的人民性、罕见的纪实性、独特的艺术性、很强的包容性,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欣赏价值、和开发价值,其经久不息,代代相传,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的欢迎。
陕北民歌不同于中国其它民歌的有四方面,就是丰厚的文化背景,独特的音乐旋律,鲜明的语言风格和强烈的时代烙印。其中,其语言风格是最值得一提的,陕北民歌的语言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 完全是当地人民自然的感情流露, 甚至就是两个人的日常对话,例如:“头一回看妹妹你不在, 你的妈妈给我吃了扁豆捞饭就白莱”,“羊汤荞面辣子红,大女子吊辫爱死人”。这些语言大都通俗易懂,并且是属于当地的方言,风趣幽默,雅俗共赏。
随着当代音乐文化事业的逐渐发展,民歌乃至声乐领域的教学与演唱已经开始逐渐具有民族化的意识。以前我们在日常学习和教学时所接触和传授的声乐知识大都来自国外的美声体系,不管在美声教学或者民族教学中,更多强调的是腔体、气息和位置,对于本民族的传统的文化遗存关注力度不够,这也就使我们陷入了一个误区,就是一味的会去强调外来的一些经验和文化,而逐渐丢失了本民族的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这样一来,声乐教育与声乐艺术渐渐脱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成为了象牙塔里的阳春白雪,近而失去了其弘扬民族文化、贴近人民生活的社会功能。而在长期的教学与研究中,我们也注意到了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在专业院校中,大家接受的基本都是正统的西洋式的音乐理论,真正民族化的东西少之又少。再加上很多民歌是由原生态的唱法发展而来,要把之前人们口传心授的民间文化转化为和西洋乐一样的有谱面的资料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这样的文化艺术一旦被用谱面的方式记录下来,那它之前的艺术形式也就改变了。就像现在有很多陕北民歌都是有伴奏有节奏甚至还有配器、合唱,与之前原生态单声部无伴奏的歌唱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别,我们只有将西洋与民族的文化融合在一起,才能做到丰富民族文化、把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与国际接轨的作用,从而达到“脍炙人口”、“深入生活”、“雅俗共赏”的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民艺术素质、提高民族声乐艺术水平。
因此,在注意演唱方法的科学性、形象塑造的艺术性和表演形象的时代性基础上,尽可能吸收原生态民歌演唱的一些特点,继承好传统民族歌唱艺术的神韵,不断强化中国民族声乐表演的民族性已经成为当务之急[1]。现阶段,我们在教学中已经逐步引入了一些陕北民歌作品的教学与演唱,运用现有的声乐技术结合陕北民歌的特色,演绎出风格优美,更符合大众口味的声乐艺术。首先,从声乐技术上来讲,西洋声乐中的美声唱法注重的是“声”的表现,即在声音上要求甜、圆、脆、亮;在发声上要求气息、声带和共鸣的灵活变换,以及嗓音的合理协调,持久力强;在声音效果上要求音域宽广,穿透力强;除此之外在歌唱方法上要求先动情后发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达到声情并茂的境界[2]。民族歌唱也大部分借鉴了西洋美声唱法的技术和理论,使得民歌脱离了以前单纯靠嗓音和条件来歌唱的方法,从而也加入了腔体的共鸣、气息和力量的控制。在演唱陕北民歌时,我们在原有民歌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声乐技术,使得民歌音色更加充盈,唱腔也更加圆润,较之单声部的原生态歌唱,增添了艺术表现力,使得情感的表达也更加丰富;其次,原有的陕北民歌大都为独唱形式,无伴奏,无固定节奏,是纯粹的单声部音乐形式,所谓单声部,即是只有旋律,而没有独立或衬托性伴奏的音乐[3]。我们在演唱陕北民歌时,加入了器乐或人声伴奏形式,用充满陕北风情的和声加上编配好的旋律和节奏,使其音乐形式由“单一声线”转变为“横向扩展”,音响效果上也显得更加饱满,突出了陕北民歌特有的音乐美感;再次,在对陕北民歌的丰富和发展中,我们也注重了对于陕北民歌歌曲结构的合理安排,既要符合音乐作曲技法理论的要求,又要让人们已经习惯了的中国民族歌曲音乐效果得以凸显。
原生态的陕北民歌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独有的音乐形态,是中国民间音乐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虽然它在音域、音色、音响以及表现力上无法达到完美的效果,但正是这种“土气”、“大气”,才使得陕北民歌源远流长[4]。我们对于陕北民歌的发展和继承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传统文化自身的底蕴和审美特征,在后期的“二度创作”中加入了更为纯净,纯朴的色彩,在演唱时还加入了美声唱法中才会出现的表演和情境,可以说是做到了声情并茂、身临其境,将民族与国际化的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得陕北民歌更加能够打动观众的心,并且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从而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也使这样美的一种民族艺术得以继续发展和流传下去。
古语有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意思就是在说丝弦乐器的声音不如竹管乐器,而竹管乐器又不如人声的感染力强。近现代的器乐技巧和发声原理经过不断发展已经在连贯性和准确性上大大提高,但是器乐的表现力虽强,还是不能像声乐那样包含更多的感情色彩和思想内容。一个好的声乐演唱者不仅仅要有漂亮的嗓音和高超的声乐技巧,更需要很好的表演能力和艺术感染力,陕北民歌作为人声歌唱艺术的一个宝库,更是印证了这样的理论。因此,在我们演唱陕北民歌的时候就需要对所演唱的曲目有很准确的把握和理解,就比如陕北民歌——“南山疙瘩雾生云,难活不过人想人,东山糜子西山谷,哪哒想起哪哒哭。半碗黑豆半碗米,端起饭碗想起你,想你想你实想你,泪格蛋蛋流在那饭碗里”。从歌词里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描写一个姑娘因思念自己心爱之人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歌词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同时还带有浓郁的地方语言特色,我们在演唱时就需要深究其情感色彩和语言特色,要把这种特色表现出来才更加能突出陕北民歌与众不同的特点。
陕北民歌不仅充满着浪漫的感情色彩,而且也注重现实意味,内容也主要以体现爱情、婚姻,反抗压迫向往和争取自由为主,显得朴素自然,反映着劳动人民勤劳善良的品质。我们在传承和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保留这样优秀的一种文化底蕴和精神,脱离了民族就会失去原有的灵魂,再美好的事物也会失去它的光泽而变得没有意义。所以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和艺术是当今艺术教育的当务之急。
结语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经过漫长历史发展而来的地域文明,并逐渐形成本民族的文化根基和其发展模式,这种文明标志着一个民族的个性,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民间文化之所以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于其根植于人们的生活中,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虽然现代生活模式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使这种根基发生了动摇,但是我们相信,在我们的珍视和精心培育下,陕北民歌一定会带着黄土地特有的风韵,永远传唱下去!
参考文献
[1]董华.传统音乐元素在当代声乐教学中的继承与发展——以陕北民歌教学为例[A].中国音乐(季刊),2008(2).
[2]周青青.中国民歌[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3]刘梦.美声唱法在陕北民歌中的运用[D].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
[4]侯西平.试论陕北民歌中西洋声乐演唱的融入[J].陕西教育,2012(10).
作者简介:王莉娜,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音乐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