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拜罗伊特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80237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达昂布弗莱的画《布列塔尼的宗教仪式》(Le Pardon en Bretagne)

  到拜罗伊特的时候刚下过雨,因为列车中逆向的座位,头还晕晕乎乎的,偶尔念想刚刚车厢里的情形——青年人与年长者随意攀谈,操着我听不懂的德语,却不时发出我熟悉的音节:Parsifal,Der Ring,Die Meistersinger……我独坐人群侧旁,妄自奢想,理查德的几代“儿孙”依然孜孜痴迷着他们的音乐“顽父”。
  城市静得要命,除了零星的游客以外跟其它欧洲小镇别无他样。眼看此番情形,我实在想象不出不久后音乐节的人头攒动该是何种景象。言诚,我对拜罗伊特的憨实不语有所不适,一是因为刚从吵闹的纽伦堡赶来,二是缘于少年时代无数次对拜城音乐节满街盛况的遐想。人流,盛装,拥抱此刻全部缺席,原来这才是拜罗伊特的常态。不知当年瓦格纳的“入侵”是想给宁静的拜城谱上自己的狂妄,还是只是想追求晚年的平静,只知身处“瓦城”的我,还没有轻易地融进这个始料未及的静谧。作罢,忆起《罪与罚》,“人这种卑鄙的东西,什么都会习惯的”。


行走在拜罗伊特

  入城。先朝“山丘”行去,稀稀散散的德国老头老太从山上往下走,异常认真地观看旁边闲散的风景。此刻脚下踩着的果真是瓦格纳身体“供养”的泥土么?一个个骨骼异常清晰的年长者眯着眼睛,满脸沧桑,我分明看到达昂布弗莱(Pascal Dagnan-Bouveret)画面中那批虔诚行进的信仰者,只是少了要饭的穷人,多了一座“狂妄”的神殿。来殿朝圣的人流也一向不是僧侣,而是一群追随一个自傲艺术天才的信徒。人已死,信徒犹在,缘音乐得留,圣殿未倒。
  节日剧院正在整修,前部外层裹着仿原外观的塑料保护,估计为了音乐节还得下一阵功夫。我走近剧院,趴在窗户上看内景。院内长廊跟描述的一样,朴素得要死——呆愣的墙壁,无华的色彩。不知情的游人要是也像我这般模样撅着屁股偷看,估计还得以为这是开代表大会的礼堂。瓦格纳的朴实自不是为了混模范标兵,而是向众人传递一个讯息:我的歌剧是你观看的全部。



  随即,眼睛的焦点往景深处探去:一个小门敞开,疑是内厅的入口,里面漆黑一片。小口瞬时好像摄人的子宫,我仿佛听到《莱茵的黄金》开头,管弦乐团声音渐强,万物混沌而生。我的联想未必现实,也许在更多人的联想中,这个入口正是一切邪念的根源,在如机械运作的音乐巨响中,纳粹军队浩浩荡荡地行驶而出。瓦格纳与二十世纪战争的“联姻”或许需要在时间上掠过几代男女老少方才罢休。
  剧院旁站着瓦格纳那个著名的头部塑像,出名并非源于工艺,而是因为雕像是由臭名昭著的纳粹建成,下令者正是希特勒本人。此刻我抬头看着它,突然全身颤抖,仿佛瓦格纳告诉我他没看透生前的爱恨情仇,倒看懂了死后的百年恩怨。也许瓦格纳根本不懂“身后事”,可德国人看得明白,他们没有推倒这部塑像。瓦格纳与希特勒非婚非姻,纳粹的倒台不意味着瓦格纳的崩盘。希特勒的偶像崇拜,充其量也就是九牛一毛的粉丝之举。大师的信徒多了,谁能保证都是好人?如果推倒,岂不适得其反,等于承认了瓦格纳与希特勒的“世纪婚姻”。
  我曾看过一部BBC的纪录片,讲的是一位瓦格纳的狂热爱好者。原以为片子会讲述瓦格纳的个人传记或歌剧版本赏析,不曾想却拍成了整个纳粹问题的大讨论。其原因也很简单:纪录片的主讲人,也就是这位“瓦格纳迷”,是一位犹太人。片中他采访了一位经历过集中营的犹太老人,老人叙述痛苦经历,说的委屈也实实在在:每当有人将被拖出去行刑,瓦格纳音乐必然响起,你让我们今天如何聆听瓦格纳?如何原谅瓦格纳?
  犹太老人一脸悲伤又一脸凶恶,活脱脱珂勒惠支(Kathe Kollwitz)笔下那些痛苦的母亲。儿时的我哪曾想到瓦格纳会与这番模样联系起来?那时我头脑里勾画的瓦格纳是勇士、森林和男孩做不完的英雄梦。犹太老人的“叫嚣”让人理解同情,却实难感同身受。言实,我们怎能强迫受过这样苦难的人接受瓦格纳呢?一句“音乐无罪”,说起来多么苍白无力。瓦格纳的被动抹黑已植入一代被害者的内心,我们无法改变,况瓦格纳生年确凿的反犹太言论,也在百年后得到回应,并永成历史污点。


第三帝国时期建造的瓦格纳头部塑像

  在同情一代犹太人痛苦悲哀遭遇的同时,我们又实在无法拒绝瓦格纳音乐强大的声音魅力,毕竟理性管不住耳朵,人的感受力终不受自我控制,这可能才是艺术顽皮的本性。就好像听克莱门斯克劳斯(Clemens Krauss)的“指环”历史录音,每每被枯燥的单声道录音折腾得辗转反侧,却又在经历一段过程的适应之后,马上被音乐本身的“魔性”所吸引,直至听罢全剧。的确,艺术与残酷的事实时而并驾齐驱,但艺术在于时间永恒,在于不言自明的魅力,在于我们内心的感知。黑塞在《悉达多》里说:“意义与实在并非隐藏于事物的背后,而是寓于事物自身,寓于事物的一切现象。当一个人能够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毫无疑虑地走过这个世界,生命真是一件赏心乐事。人只应服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屈从于任何外力的驱使,并等待觉醒那一刻的到来;这才是善的和必要的行为,其他的一切均毫无意义。”   遐想方久,抬头看看一脸严肃的瓦格纳,我突然明白了德国人让这部塑像存在的意义。既定事实无需掩盖,我们每每经过这具塑像,走入剧院,音乐响起,一切已不言自明。
   2
  从“山丘”移步市中心,慢悠悠地闲逛,仿佛适应了小城的悠然节奏。快入国庆,一帮德国学生叫喊着穿过大街小巷,样子像极了《放大》(Blow Up)开头的那些疯狂“游街”的青年,成群结队地在路上乱蹦乱跳,不知道他们心里念的是节日还是爱国。我羡慕这些“不知好歹”的欧洲少壮,自己学生时代从来不敢笑呵呵地满街疯跑,生怕被列为“坏孩子”之列。


珂勒惠支的画《思考的女人》

  前行途经街角一古董店,休息日关门,只得又趴窗内望。店内地板上躺着一堆瓦格纳头像,乍看耸人,好似一部当代艺术新作,若是被安迪·沃霍尔看到,怕是又要把它们涂进一个个颜色各异的小格子里了。玻璃侧角,一尊李斯特头像靠在其中一个瓦格纳大脑袋上。这两老小子曾在拜罗伊特汇合,瓦格纳却在这座城里抢尽了李斯特的风头,情况甚至延续至今。然当下,正是在拜罗伊特的一间小古董店里,一脸傲气的李斯特把自己的大脑袋压在了瓦格纳的鼻头上。
  瓦格纳有太多的发明来自于他岳父独创的音乐逻辑,他惊为天人的“主导动机”思想就不难看出与李斯特交响诗的“血缘关系”。就连动机本身,《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著名和弦,都是缘自李斯特的艺术歌曲《我想去》(Ich m?chte hingehn)。更有趣的是,在英国纪录片《欧洲电影史》的一集中,介绍德国早期电影《尼伯龙根的指环》时,背景音乐直接用的是李斯特的《前奏曲》。不过,这个做法后来被许多李斯特迷诟病,因为这部“指环”实际上被列为一部纳粹电影,希特勒十分喜爱它。
  事实上,瓦格纳并没有否认过他的这种“学习”,甚至在两位还未谋面的时候,就多次表示过对李斯特的崇拜。李斯特也十分欣赏瓦格纳的才能,他在魏玛大肆介绍新音乐的时期多次指挥过瓦格纳的音乐。两人结识后,瓦格纳也曾尽力赞赏李斯特对他音乐的处理方式,称其为“灵魂上懂我的人”,估计这是其他指挥过瓦格纳作品的指挥家想都别想得到的评价。最终,无论是李斯特还是汉斯·冯·彪罗,这两个跟瓦格纳在音乐上和在生活上关系十分不一般的人,都沦为“‘瓦格纳’指挥乐派”的一员。


瓦格纳与科西玛

  据说科西玛恋上瓦格纳正是瓦格纳去彪罗家作客的时候,当时科西玛还是彪罗的妻子。当日三人成行,去郊外游玩,瓦格纳坐骑骏马,英姿华发,豪气满溢地述说自己的革命理想。想想瓦格纳那张穿上戏服的著名照片,谁能不被这般英气折服?况当时科西玛与彪罗正处婚姻危机,彪罗一如既往的神经质,后又偏偏换上了头痛症,发作起来要人命,动手打人更是家常便饭。不难想象,科西玛看着身边这两个男人该是何种不同的感受。碰巧那时瓦格纳与妻子米娜的关系也在破裂边缘,两人的问题在魏森冬克就埋下命根。瓦格纳曾因政治原因在欧洲四处逃亡,正是瑞士贵族魏森冬克先生不顾风险,救助他于危难之中。他将瓦格纳夫妇请来山庄,居住在这青山碧水中。不料,瓦格纳竟不念情份,试图与魏森冬克夫人行不轨。而对于呵护自己多年的妻子,瓦格纳却这样写道:“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米娜病死。”当然,瓦格纳这场“过分”的爱情并没有成功,两人随即离开魏森冬克,瓦格纳在这座秀丽豪宅留下的只有幻想情愫的《魏森冬克之歌》和在剧末两位主角双双为情赴死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然而,现实中情感上的“恶人”没有像莫扎特的《唐璜》那样得到惩戒,相反,苦命的米娜却受到了瓦格纳“诅咒”的应验,她患得重病,已与死亡不远。恰恰在此时,瓦格纳遇上了与自己婚姻状况相近的科西玛。
  两人私奔,四处辗转,没人待见瓦格纳。两只自由鸳鸯出轨的事实曝光之后,更加受到各方舆论的强烈指责。瓦格纳从不在意,科西玛似乎也淡然自若,毕竟,她一出生就笼罩在李斯特与达古尔特的世纪绯闻中。


远眺维修中的万弗里德

  瓦格纳与科西玛的被动处境在得到年轻的巴伐利亚国王的大力资助后得到彻底的翻身。源头,还得怪资本主义时代到来,在这个剧变的时代里,音乐家再也不是皇帝的萌宠,却摇身成为民众偶像。对于这位“疯王”来说,瓦格纳是他的精神领袖,瓦格纳的歌剧是比自己屁股底下的皇位还要重要得多的。宫廷深院众臣深知皇朝危机,和宋徽宗一样,皇帝迷恋文艺,朝代更迭便不远了。
  瓦格纳的音乐理想无限扩张,他的精神支持者是身边的科西玛,他的财富支持者是坐在皇位上的超级粉丝路德维希二世。此刻衣枕无忧的瓦格纳目标只有一个——建立他的音乐王国。而他规划中这座王朝的“故宫”就是我脚下的这座城,拜罗伊特。
  言语至此,突然心悯起可怜的彪罗。科西玛跟瓦格纳私奔后,彪罗虽转入勃拉姆斯阵营(全因他指挥风格的冷静作风与勃派的音乐理想更加接近),但心中仍热爱瓦格纳音乐,依然去欧洲各地指挥宣扬瓦格纳作品的伟大魅力。这番做派令人联想起梵高的一部传记电影中画家的赞助人,这位苦闷商人的妻子被梵高强奸,却依然背负痛苦赞助梵高的创作。原因只有一个——他热爱他的画。赞助人戏剧化的故事情节或许是电影导演别出心裁的编造,但我总是相信这般伯乐的存在,他们不曾想牺牲自我,只怪爱艺术爱得深沉。彪罗就是这样的“赞助人”,我不知道他心里是否曾怪罪瓦格纳,但我深信他终爱瓦格纳的音乐。


关于彪罗指挥动作的漫画

  城中大街上的路边雕塑都太好看,促使我在街上停留良久,一度把说好要看的侯爵歌剧院忘到一边。走到歌剧院已经快下午三点了,入口咨询台的一位西装笔挺的老爷子恶狠狠地一遍一遍重复着蹩脚的英语 “Restoration”(维修),那煞有介事的样子好像自己真是一介侯爵。我暗自泄气,缘十分想看看这座与瓦格纳刻意低调截然不同的富丽堂皇,但想想也就看开了,旅行的目的倒是变得更加单纯了——与瓦格纳无关的闲杂人等一率清场。
  途经新宫花园一路直奔瓦格纳故居万弗里德(Wahnfried),刚起兴意立刻又心凉了半截,远望纪念馆门口满是施工标记。我赶紧跑到旁边的办公室小房子里询问,房中老太识我亚洲面孔,想了半天用英语跟我说:“瓦格纳不在,改日!”原来是时音乐节将至,每年此季城市必然大肆维护,免得节日“功能瘫痪”。我被老太俏皮的回答逗乐,随口问:“那李斯特先生呢?”老太遂笑:“在家。”
  李斯特的小房子就在万弗里德旁边,墙壁上爬满了常春藤,翠绿的常春藤和红砖砌成的房子相互交合,跟刚刚“施工现场”画面中的万弗里德相比,自是漂亮、可爱多了。屋内到处落着李斯特用过的几架钢琴,墙上满是李斯特各个时期的画像。木桌木椅、嵌着花雕的乐器、镶着图案的画框与淡蓝色的墙壁衬在一起,真是好看极了。李斯特就是坐在这般环境里回忆着自己一生的岁月么?一个放荡不羁的音乐疯子晚年居然变成了一个不吝世俗的天主神父。
  我坐在李斯特故去的家中,环望四周画中一张张李斯特英俊的脸和他一生纠缠的几位女子的画像。此刻我未识乐音,只念风月。


李斯特的“红房子”

  李斯特一生独爱同一身份的女人——伯爵夫人。他向来追求“精神贵族”的理想,而自己现世追求的女人却都是实打实的贵族身家。以弗洛伊德的解释,我们成年后的行为和性格的生成都跟年幼时的各种挫折经历有关。这些理论在心理学中已然过时,但在李斯特身上似乎又得到了绝妙的呼应。他的第一次恋爱产生在他的一位女学生身上,女孩的名字叫卡罗琳,两人互相爱慕,坠入情网。可女孩的父亲根本看不起这位音乐家,他完全没有理会李斯特对自己女儿的追求,自顾自地把女儿许配给了一位伯爵。一个未结成果实的爱情,最终以女方成为伯爵夫人告终,我们就不难想象李斯特后来为何一直对“伯爵夫人”情有独钟了。
  是乎,李斯特的第二次恋爱,也是第一次“失常”的爱情开始了。主角是令贵族世界掀起轩然大波的伯爵夫人达古尔特,两人的结合也造就了瓦格纳的命中伴侣——科西玛的诞生。达古尔特为了李斯特抛弃伯爵和贵族身份,与李斯特私奔瑞士,由此以男性化名著述立作。现世贵族放弃身家摇身变成了精神贵族,这样的奇女子怎能不叫李斯特喜欢?活脱脱的一位早期女权主义艺术家。想到这里,我眼前又猛然浮现出瓦格纳那张豪气逼人的“戏服照片”,只是脖子上架的不是瓦格纳的脑袋,而是我正身处的李斯特家中的一幅画像中高贵的夫人达古尔特俊俏的脸庞。


李斯特在其故居“红房子”里

  李斯特的钢琴演奏获得了全欧人民的喝彩,他的偶像风潮比瓦格纳来得要早得多。李斯特喜欢追名逐利,更爱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和崇拜,但这一切都与达古尔特的精神追求相去甚远。她喜欢伟大的艺术,但不喜欢被塑造得“伟大”。于是她只身离李斯特而去,这回达古尔特的举动更加惊为天人,这位女贵族又重新回到了原配伯爵的身边。
  李斯特第三次的爱情是关于偶像崇拜。身家更加显赫的伯爵夫人赛音(Karolyne zu Sayn)为演奏中的李斯特着迷,最终抛下身家,跑到了这位多情种子的身边。两人定居魏玛,李斯特再次开展他的指挥事业,也正值“魏玛时期”,李斯特与瓦格纳“世纪相逢”。


约瑟夫·丹怀瑟的画《演奏钢琴的李斯特》

  理应稳定的关系,不巧的是,李斯特的艺术理想和人生思考在这个阶段发生了巨大转变。他对艺术的追求开始变得越来越纯粹、细微,瓦格纳说李斯特在指挥时开始追求精妙的重音变化。同时,他对名利也产生了厌恶,似乎越来越热爱淡泊、清雅的天主教生活,最终成为一位神父(我们就不难明白后来瓦格纳名声大噪,李斯特对此并没有半点非难的原因了)。显然,现在的音乐家与赛音当年认识的李斯特判若两人,他们相处了十二年,最终友好分离。
  尼采的“永恒轮回”学说似乎产生了作用,李斯特的最后一段恋情又在他和他的学生中间产生。这名学生名叫佳妮娜,她性格偏执,行为怪异且天不怕地不怕,就好像年轻时代的李斯特。她疯狂地追求音乐大师,起初大师本人并不作声,权缘这时的李斯特已然淡泊名利,也不愿再对感情上有更多的奢望。但最终,老人没架住佳妮娜的强烈进攻,还是答应了女学生跟他共同生活的愿望。
  生活的问题很快出现,疯癫的佳妮娜受不了李斯特现在“无趣”的生活状态,她与李斯特经常“混战”,甚至服毒自杀,还欲亲手杀死李斯特。两人自然关系破裂,分道扬镳。更令人心痛的是,分开后,佳妮娜写了一部诋毁李斯特生活的回忆录。这些不堪的文字虽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流传,却使得李斯特在他最在意的教会中身败名裂。
  我望着故居里一幅幅光彩照人的李斯特画像,心生悲哀。一位艺术天才,一位万众偶像和一位虔诚的教徒,哪一个李斯特更加光彩我不得而知,但此间的我似乎看到了每一幅画像背后音乐大师无限伤怀的眼泪。
  走出“红房子”,我回头一眺,骤时吓得一身鸡皮疙瘩:门中笑脸送客的这位驻馆老太长长的脸庞和一只显眼的尖鼻子,难不成当真是大师的一位后裔,或者是穿梭百年的一位李斯特深爱着的伯爵夫人?


乌云下的拜罗伊特

   4
  回程的火车快到站了,我在候车厅的玻璃窗边远远看着山丘上的节日剧院,突然领悟到自己此行拜城的感念与当初的设想相去甚远。直奔着“主导动机”——瓦格纳而去,看到了几经神往的节日剧院,错失了大师生活过的家万弗里德。却意外地“结识”了太多的人和事,这些人不是瓦格纳,但都跟瓦格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能我们太过沉溺于瓦格纳的音乐,以至于终到拜罗伊特的我,却莫名地迷恋起了他身边的那些人和事……
其他文献
纺织业被公认为我国加入WTO后最有优势的行业,加入WTO一年后中国纺织产品出口的数字惊人,到2002年底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额达到617.69亿美元,这一数据表明,加入WTO后第一年;纺织
12月2日,古巴驻上海领事馆总领事李兹培·戈萨达·露娜女士(Lisbet Quesada Luna)在省卫计委有关领导和负责人陪同下访问了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慰问在该医院中古友谊眼
爱情,一切艺术的永恒主题。作为音乐艺术集大成的歌剧,也是如此。大部分的歌剧,讲的都是爱,扩展些说,是爱恨情仇,因为爱是一把双刃剑,弄得不好要出人命,甚至会成为战争的导火线。  不过,我有时候不免困惑,这剧中的主人公,爱的究竟是谁?爱,包含着情和欲,其中欲往往占了主导地位,尤其是男性。  比才歌剧《卡门》中的唐霍塞,原先有位家乡的女友米凯拉,俩人青梅竹马,相亲相爱。但自从碰到热情奔放、美艳性感的卡门
架子牛的选择要坚持就近的原则.选择体格高大的牛只。经过育肥使架子牛在短期内适应当地环境,多吃多长肉,才有可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熔融纺丝氨纶生产工艺是氨纶四种纺丝方法(溶液干法、溶液湿法、熔融挤出法和化学反应法)之一,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投资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纺速一般可达到400~800m/min,
目的:探讨系统的护理干预对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僵硬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31例膝关节僵硬患者在关节镜下行粘连松解术,围手术期给予患者个体化的心理疏导,全面、系统的健
肥胖症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问题,选用好的动物模型进行候选基因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由于猪的新陈代谢、器官大小和饮食习惯与人类较为类似,因此猪是一个很好的动物模
现代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复杂的污水处理工艺环节设计要求日渐提高,对相应工艺流程监控系统的设置要求也随之增长。本文通过对广州从化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设计的简要分析,通过PCL(可编程控制器)和仪表的控制设计、选择,探索其在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中的重要性和关键性。
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是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或对苯二甲酸和1,3-丙二醇聚合而得的聚酯树脂,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很有开发价值。用PTT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