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师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都十分重视,在阅读教学上花了很大力气。但是,效果却不如人意。近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得分率都很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根本原因在于语文教学中普遍重视语文知识的讲解、灌输、而忽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内化和语感的积淀。
目前,关于的众多定义中,绝大多数认为语感是人在理解语言时的较强的感受力,主要表现为听、读两项能力。其中叶圣陶先生也认为:“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正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语感’”。①从中我们可以理解语感是一种高层次的语言能力。语文学科所要培养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即语文能力,其高度综合的表现形式即语感。它是主体对语言所产生的敏锐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其主要作用是判断言语的可接受性、依据语境理解各种言语与按照交际需要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表达。中学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训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们彼此渗透,互为条件,需要我们整体把握,不断深化。笔者认为,语感能力的培养,目前应该进行下面四个方面的工作。
1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切断了语言文字和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即使是十分优秀的作品也难以感受到其意义和情味。语感作为一种能力不是靠灌输生成,只能在生活实践中习得。语感之“感”源于所感之“语”,由学生对言语对象的感受积淀而成,而感受只能产生于人们自身感受的实践,任何人都无法代替。感知“自已的实践”是语感得以生成和升华的惟一条件。叶圣陶说得好:“如果单靠翻字典,就得不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得就深切。”如朱自清笔下的“背影”,只有他才“真切地感过”,所以在他人看来平凡而普通的背影而在作者的笔下却变成了感人至深的父爱象征,如果不是作者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如果不是读者有切身的体验,那来平凡之中见伟大,朴素之中见真情。所以,语感的产生离不开生活实践。
学生在语言习得中,“不仅要接触经过专家精心选定的话语材料,而且接触各种语言知识,并有各种各样的生活实践训练”。因此,语文教育要建立一个开放的系统,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广阔天地,立足课堂,延申课外,通过广播、影视、书报、交际等多角度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扩充学生知识,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形成终生受用的语感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2 重视学生的意象积累
语言的感受力最主要是依靠阅读来培养,并在长期的阅读训练中不断得到积累。意象指的是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结合,即蕴含着情和理的形象,具有瞬息性和随意性,形成语言,体现为“气势”,而读者头脑中的意象则是被词语唤起的表象。阅读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在“入境”、“入情”、“入理”的阅读中逐步积淀语感。要“入境”,须多读。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要从内容与形式上把握作品的精要,首先要进到作品的具体语境中去,让语言符号在头脑中“还原”成具体、实在的人、事、景、物。 有表情的朗读是“入境”的妙法,因为“声音符号比文字符号更具有音乐性、形象性和感染性”②。要“入情”也须多读。刘勰指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要想进入作品的情感领域,把握作者的感情,接爱情感熏陶,“披文入情”是不二法门。要“入理”仍须多读。要把 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观念,理情的把握作品,也只有“熟读而精思”(朱熹)才行。语感就正是这种“入境 ”、“入情”、“入理”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不断增强的。离开阅读实践的阅读教学违反阅读教学的特殊规律。
3 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语感教学需要大量形象思维的参与,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教学中对想象和联想应以重视。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作者或说者若能传达出、读者或听者若能捕捉到那种言语之外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他们的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想象是以记忆中的表象为基础,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鲜明生动。李健吾《雨中登泰山》里将虎山水库的水比喻为“黄锦”“细纱”,像虬龙“回到了故居”,又将它比拟为人,是“躲在瑰丽的黄锦底下”;朱自清《荷塘月色》将如丝如缕的荷香写成远处高楼上的琴声,运用了比喻、通感。他们传神的描绘都借助于由想象、联想引发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在阅读理解中更是离不了想象与联想。如阅读鲁迅《药》描写康大叔突然闯进华老栓的茶馆时所嚷道的一段话:“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单纯停留在字面认读上,一般的读者都能理解其语表意义。“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是名词作谓语的句子,按照语法规则是病句。但我们一旦联想到康大叔这个刽子手的凶狠贪婪、缺少教养与粗俗不堪,便立即觉得这病句不病,作者正是运用这种病句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康大叔的性格特征,从而读出了这段话的言外之意。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因此,想象、联想是思维的翅膀。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从而形成良好语感。
4 指导学生的吟咏朗诵
把诵读视为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法,这是从语感的直接感知、整体感知出发的。熟读成诵,是阅读教学的优良传统。三国时的学问家董遇有句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苏轼也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朱熹认为:“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训学斋规》)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不能把阅读课上成讲解课,说明课,而只能用少量的时间激发阅读兴趣,指导阅读门径,传授阅读方法,提示文章重点, 点拔文章难点。要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熟读精思,同时引导学生在课外多读名著、妙文,课内外结合,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并消化吸收,内化为自身的血液,这就引导学生在呤咏诵读中进入一种美妙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③” 另外,吟咏诵读可以使学生领悟作文之道.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育,主要是通过吟咏诵读让学生直接体悟语言规律,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程度。
叶圣陶强调,对现代的“美文”,应重视“美读”。这里的朗读就是叶老所说的“美读”,要读得感受情充沛,抑扬顿挫,移情动容。显然,诵读可以促使良好语感 的形成。可见,强调朗诵、吟诵,无疑是一条有效提高语感水平的捷径。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 (曾祥芹主编 《阅读技法系统》).
[3] (清)唐彪.家塾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
目前,关于的众多定义中,绝大多数认为语感是人在理解语言时的较强的感受力,主要表现为听、读两项能力。其中叶圣陶先生也认为:“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正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语感’”。①从中我们可以理解语感是一种高层次的语言能力。语文学科所要培养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即语文能力,其高度综合的表现形式即语感。它是主体对语言所产生的敏锐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其主要作用是判断言语的可接受性、依据语境理解各种言语与按照交际需要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表达。中学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训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们彼此渗透,互为条件,需要我们整体把握,不断深化。笔者认为,语感能力的培养,目前应该进行下面四个方面的工作。
1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切断了语言文字和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即使是十分优秀的作品也难以感受到其意义和情味。语感作为一种能力不是靠灌输生成,只能在生活实践中习得。语感之“感”源于所感之“语”,由学生对言语对象的感受积淀而成,而感受只能产生于人们自身感受的实践,任何人都无法代替。感知“自已的实践”是语感得以生成和升华的惟一条件。叶圣陶说得好:“如果单靠翻字典,就得不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得就深切。”如朱自清笔下的“背影”,只有他才“真切地感过”,所以在他人看来平凡而普通的背影而在作者的笔下却变成了感人至深的父爱象征,如果不是作者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如果不是读者有切身的体验,那来平凡之中见伟大,朴素之中见真情。所以,语感的产生离不开生活实践。
学生在语言习得中,“不仅要接触经过专家精心选定的话语材料,而且接触各种语言知识,并有各种各样的生活实践训练”。因此,语文教育要建立一个开放的系统,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广阔天地,立足课堂,延申课外,通过广播、影视、书报、交际等多角度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扩充学生知识,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形成终生受用的语感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2 重视学生的意象积累
语言的感受力最主要是依靠阅读来培养,并在长期的阅读训练中不断得到积累。意象指的是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结合,即蕴含着情和理的形象,具有瞬息性和随意性,形成语言,体现为“气势”,而读者头脑中的意象则是被词语唤起的表象。阅读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在“入境”、“入情”、“入理”的阅读中逐步积淀语感。要“入境”,须多读。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要从内容与形式上把握作品的精要,首先要进到作品的具体语境中去,让语言符号在头脑中“还原”成具体、实在的人、事、景、物。 有表情的朗读是“入境”的妙法,因为“声音符号比文字符号更具有音乐性、形象性和感染性”②。要“入情”也须多读。刘勰指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要想进入作品的情感领域,把握作者的感情,接爱情感熏陶,“披文入情”是不二法门。要“入理”仍须多读。要把 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观念,理情的把握作品,也只有“熟读而精思”(朱熹)才行。语感就正是这种“入境 ”、“入情”、“入理”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不断增强的。离开阅读实践的阅读教学违反阅读教学的特殊规律。
3 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语感教学需要大量形象思维的参与,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教学中对想象和联想应以重视。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作者或说者若能传达出、读者或听者若能捕捉到那种言语之外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他们的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想象是以记忆中的表象为基础,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鲜明生动。李健吾《雨中登泰山》里将虎山水库的水比喻为“黄锦”“细纱”,像虬龙“回到了故居”,又将它比拟为人,是“躲在瑰丽的黄锦底下”;朱自清《荷塘月色》将如丝如缕的荷香写成远处高楼上的琴声,运用了比喻、通感。他们传神的描绘都借助于由想象、联想引发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在阅读理解中更是离不了想象与联想。如阅读鲁迅《药》描写康大叔突然闯进华老栓的茶馆时所嚷道的一段话:“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单纯停留在字面认读上,一般的读者都能理解其语表意义。“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是名词作谓语的句子,按照语法规则是病句。但我们一旦联想到康大叔这个刽子手的凶狠贪婪、缺少教养与粗俗不堪,便立即觉得这病句不病,作者正是运用这种病句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康大叔的性格特征,从而读出了这段话的言外之意。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因此,想象、联想是思维的翅膀。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从而形成良好语感。
4 指导学生的吟咏朗诵
把诵读视为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法,这是从语感的直接感知、整体感知出发的。熟读成诵,是阅读教学的优良传统。三国时的学问家董遇有句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苏轼也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朱熹认为:“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训学斋规》)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不能把阅读课上成讲解课,说明课,而只能用少量的时间激发阅读兴趣,指导阅读门径,传授阅读方法,提示文章重点, 点拔文章难点。要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熟读精思,同时引导学生在课外多读名著、妙文,课内外结合,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并消化吸收,内化为自身的血液,这就引导学生在呤咏诵读中进入一种美妙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③” 另外,吟咏诵读可以使学生领悟作文之道.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育,主要是通过吟咏诵读让学生直接体悟语言规律,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程度。
叶圣陶强调,对现代的“美文”,应重视“美读”。这里的朗读就是叶老所说的“美读”,要读得感受情充沛,抑扬顿挫,移情动容。显然,诵读可以促使良好语感 的形成。可见,强调朗诵、吟诵,无疑是一条有效提高语感水平的捷径。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 (曾祥芹主编 《阅读技法系统》).
[3] (清)唐彪.家塾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