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型财政规则及其财政绩效:国际经验与启示

来源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c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规则因其约束政府支出过度膨胀、降低财政赤字与债务规模的财政绩效,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青睐。基于IMF财政规则数据库和最新研究文献,文章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数值型财政规则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实施,其中,预算平衡规则和债务规则实施最为广泛,支出规则其次,最少的是收入规则。多类财政规则的配合使用是各国的普遍做法。2008年金融危机后,第二代财政规则开始流行,其主要特征是增强了财政规则的灵活性和对经济周期的应对性。基于最新的研究文献,文章指出,以债务和预算平衡规则为代表的财政规则能够有效实现财政绩效目标。总体而言,我国目前尚缺乏数值型财政规则,鉴于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和财政收支压力,债务规则、周期性预算平衡规则和支出规则应是我国当前财政规则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其他文献
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是数字时代下连接国家与社会的公共空间,其创设的初衷是通过双向互动机制以增进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与支持。然而,地方领导留言板在实际运行中却出现回应性不足的问题。已有研究虽然注意到这一现象的存在,但侧重于从外部视角剖析其成因并在统计层面上进行相关性的解释,缺乏从制度与组织层面进行过程分析。文章通过对5914个留言进行文本分析以及借助深度访谈对政府与民众互动现状、互动路径进行考察,致力于剖析中国地方政府回应性不足的原因。研究发现,由于回应发动点与回应调节点的错位,"诉求"与"问责"呈现脱
经历传统时期、集体化时期的"小我服从大我"模式后,社会转型期的个体与集体关系形态有待研究。文章运用集个体化研究、维权研究、分类研究分析范式优势于一体的集体意识与个体的自主性框架,分析汶川震后乡村社区居民的个体与集体意识的关系,并对国家意识、社群意识、个体的自主性三个维度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国家意识""社群意识""屈从集体""集体冷漠"四个因子。在此基础上,文章进行聚类分析,区隔出精英、中层、游离者、底层四个群体,呈现了社会转型期"小我服从大我"与"个人自主"并存的个体与集体
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农业农村发展的道路。中国和日本两国的农业均具有生产经营规模细小的特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通过对农业政策和措施的多次调整,在小农户生产的基础上,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文章首先系统梳理了日本解决小农户生产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提升农民的素质现代化;推动小农户的机械化与服务化;促进土地适度规模化;加强小农户的生产经营组织化;引导农业的"六次产业化"等。接下来,分析了日本现代农业政策的实施效果。最后,总结了对我国实现小农生产与农业现代化衔接问题的
志愿服务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思维框架和社会环境下,残疾人往往是公益慈善的对象,但当下流行的社交媒体为残疾人回馈社会、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了可能。基于社交媒体环境,文章将残疾人作为公益慈善服务的供给者,以深圳和东莞的问卷调查为基础,重点分析了网络行为对残疾人志愿参与的影响。研究表明,残疾人不仅是社会福利的对象,在社交媒体环境下,他们也正在以多元化的方式参与志愿服务。研究发现,社会发展水平是影响残疾人志愿参与的宏观变量,深圳残疾人的志愿参与水平高于东莞;社会经济地位是残疾人志愿参与的个体性因
尤袤在诗歌创作、目录学和《文选》学三个方面具有突出成就。他的诗歌创作成就卓越,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他的目录学著作《遂初堂书目》,首先开始重视版本的研究;他的《文选》学著作尤刻本《文选》,影响巨大而深远,是宋代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文选》李善注本,弥足珍贵。
城投债与私人资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基于一个内生经济增长框架,文章探讨了城投债对私人资本存量的影响,然后利用中国2009~2016年期间地级市层面的数据检验了这一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城投债是否促进私人资本积累依赖于城投债资金转化资本后的收益率与家庭消费的时间偏好率相对大小;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城投债增加将促进私人资本积累。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城投债规模扩大显著地提高了私人资本存量。进一步来看,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城投债与私人资本存量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然而消费与零售领域的城投债增加对私人资本存量的
文章以1986年中国实施的义务教育法为工具变量,使用DID-IV方法识别义务教育法带来的外生受教育年限变化对一般信任的影响,估计结果表明义务教育法增加了平均受教育年限。OLS估计表明教育和一般信任显著正相关。IV估计表明教育显著提升了一般信任,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一般信任增加1.86个百分点。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教育对一般信任的影响在女性和非农户口群体中更大。
文章考察了中央银行应对金融风险的方式、力度以及关注的风险类型。首先,采用金融压力刻画金融风险,并通过构建金融压力指数测度金融风险状态;然后,建立引入金融压力的时变参数泰勒规则,并基于变系数方法建立状态空间模型进行估计。研究表明:(1)反应方式上,中央银行在面对金融压力时会下调政策利率,而且"高压力"与"低压力"状态相比,利率调整幅度更为显著,进而表现出非对称性效应;在面对产出缺口和通胀压力时会相应上调利率,并且其利率调整幅度会随产出缺口和通胀变化而表现出顺周期性。(2)反应力度上,随着金融压力的不
文章通过引入国家能力、市场竞争和社会信念等概念,为理解新中国70年来经济体制变革的演进路径、影响因素和内生动力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发现,中国的制度变迁过程是在经济效率、政治权力和社会信念等多重逻辑的作用与互动中推进的,而具体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受制于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制度环境以及执政者的意识形态偏好,国家采取了不同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前工业化的政治经济遗产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腾飞的历史逻辑起点。因此,"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两个互相不否定"是正确理解新中国经济体制变革以及长期经济
学界对发展中国家政权韧性(持续时长和稳定性)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知识,但一直未重视军人政权差异化的韧性问题。通过比较1947~1992年间泰国的5次军人政权,文章解释了为什么不同的军人政权在韧性上有着显著差异。文章认为:只有建立在军事寡头之上且得到国王强力支持的军人政权,才享有高度韧性(长期持续且有高稳定性);建立在军事寡头之上但缺乏国王强力支持的军人政权,只具有中度韧性(长期持续但只有低稳定性);建立在文武多头之上的军人政权,无论是否得到国王的强力支持,都难以长期执政,故只具有低度韧性。文章有助于推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