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3年底,中国足球开启职业化大幕前夜,中国足协选拔、健力宝集团赞助组建成中国健力宝青年队,由一批1977年1月1日后出生的小球员组成,其中邱卫国为大西南独苗。健力宝青年队历时5年先后3次赴巴西留学,这批77后的小球员后来铸造了“健力宝神话”,堪称中国足球青训近几十年来走出去的成功典范。
1998年4月23日,健力宝青年队学成归国,即斩获当年的土伦杯第四,8月,健力宝青年队在昆明正式解散,由于球员的“产权不清”,中国足协做出了解散球队、球员挂牌转会的决定。随着以健力宝青年队为班底的77国奥队折戟奥运会预选赛,健力宝神话破灭。转战职业联赛后,除了“六小天鹅”,大部分健力宝成员终其职业生涯也再未能披上国字号战袍,但他们大多都在各俱乐部担纲主力,功勋卓著。
如今,除了李玮锋仍在职业赛场拼杀外,他们大多已经退役,有的走上教练岗位,如李铁;有的从事青训工作,如韩涛,有的转战商场,如邱卫国……
元旦前夜,在重庆江北南湖郡体育公园的一间西餐厅,记者再会甲A故人邱卫国,虽已退役7载,转战商场多年,但话题更多的还是足球。
当打之年退役,无奈的选择
踢完2005赛季中超联赛后,邱卫国从深圳健力宝队退役,这位姚夏之后大西南最负盛名的职业球员可谓“始于健力宝终于健力宝”,只不过,与1993年入选中国健力宝青年队赴巴西留学的风光不同,这次从深圳健力宝职业队退役,却是无奈、寂寞和惋惜。当时几乎没有人知道邱卫国退役,只是突然间发现绿茵场上再无邱卫国。
其实早在2004年,邱卫国就已经打算退役了。2004赛季前,冲超失败的重庆力帆买来云南红塔的中超壳,将自己的中甲壳卖给湖南湘军,一部分球员也被卖了过去,其中包括就有邱卫国。征战中甲一年,邱卫国为湘军保级立下汗马功劳,但他一直心系中超,心系重庆,因为妻子已经生了小孩。那年冬天,已经和力帆谈好回购,已经在洋河基地和力帆队员一起训练,但2005年1月10日这天上午,邱卫国接到力帆俱乐部负责人的电话,被告知力帆放弃引进他。妻子刚生小孩不久,家人需要照顾,邱卫国回来之前的想法就是回不了力帆就不踢了,尽管自己的心在足球,尽管还在27岁的当打之年,但邱卫国无奈只好决定退役。力帆突然宣布放弃引进他,也让他没有时间去联系其他队伍。
邱卫国坦言:“在足球方面,那几年每到年底就要找出路,去哪个队?有没有球踢?很是难过、纠结,心里压力大,我也感觉累!”退路不用愁,从球场上退下来,邱卫国打算跟岳父学习打点商场上的生意。但老婆、岳父对他踢足球是很支持的,“我们都没看你踢过中超,如果有机会的话,你可以把握!”
那时候退役,的确很惋惜,但已经无法留在力帆了,对于力帆想节约钱培养年轻人的做法,邱卫国表示了理解,新人上来,就需要老将挪位置。
包括魏新等队友、王印毅等媒体朋友都对邱卫国的退役感到突兀,而起因是力帆的“变卦”,《重庆晚报》、《体坛周报》等国内媒体刊发了关于邱卫国当打之年退役的大幅报道,2005年1月12日期的《体坛周报》刊载了王印毅撰文的《邱卫国:我们是这个时代的悲剧、是中国足协的失职》一文,这篇文章被远在深圳的李玮锋看到了,“大头”唏嘘不已。
不久,邱卫国接到了前中国健力宝青年队队友李玮锋打来的电话,“邱,到深圳队来踢球吧!”当时恩师朱广沪正在深圳健力宝队执教,在李玮锋的牵线搭桥下,邱卫国从湖南队转会深圳队,才将自己的足球生命又延续了一年。能有球踢,还是中超,27岁的邱卫国又怎甘退役呢?尽管想留在重庆照顾妻儿,但他内心其实更不愿意放弃足球,于是,原本打算退役的邱卫国收拾行囊南下深圳,加盟新科中超冠军深圳平安队,但前路却非坦途。
2004年,在朱广沪的率领下,深圳健力宝夺得首届中超联赛冠军。2005年,由于俱乐部经营不善,球队财政状况糟糕,朱广沪离开球队出任国足主帅,一批国脚和实力选手出走,郑智转会山东鲁能,球队只剩下李玮锋、李毅两个“大佬”,实力大受影响。迟尚斌入主后,与球员发生矛盾,发生“球霸事件”,一年内竟三易主帅,迟尚斌下课后,郭瑞龙、王宝山先后入主。虽然这一年在亚冠历史性闯入四强,但中超战绩却一塌糊涂,最后仅列倒数第三,中超冠军的光环褪去后,沦为一支保级球队。俱乐部的震荡,教练的频换,邱卫国在深圳队过得并不如意,终于下决心赛季结束后退役。
当时还在英超踢球的李铁给邱卫国打来电话:“邱,你有没有考虑过再把你的足球生命延续一两年呢?”李铁建议邱卫国去成都谢菲联踢球。电话这头的邱卫国犹豫了,李铁让他考虑两周再给答复。
邱卫国认真的考虑了两个星期,与家人商量。“是可能再踢一两年,但一两年后自己还是可能得从事足球以外的行业,去成都的意义就不大了,毕竟在这个年龄,上升的空间不是很大了。”最终,邱卫国做出了痛苦的、坚决的决定:退役!
转战商场,全新的生活方式
退役之后,邱卫国开始帮岳父打点生意,从事石油机械加工行业,他以前对这个可谓一窍不通,从球场到商场,生活完全改变,邱卫国感觉非常的不适应。已经不再有做球员时的光环,不再像踢球的生活那么充实,而是回归平淡,离开从事了20多年的足球,突然转到一个陌生的行业,陌生的打交道的人,邱卫国很茫然。
虽然在家人的帮助下支撑着邱卫国还算平稳的度过了过渡期,但离开球场,心里还是不甘心。毕竟国家花了很多精力、金钱把他们这批球员培养出来,是难得的不容易的,邱卫国觉得再踢两3年也没问题,但当时实在是没有好的环境和条件。
和王文华一样,邱卫国始终认为当年在巴西接受的那套东西是最好的,他想过从事足球教育工作,做自己钟爱的职业,把自己的经历、经验带个踢球的青少年,但还是因机遇问题放弃了。
说到健力宝青年队,邱卫国说真的很感谢他们,无论是教练朱广沪,还是球员李铁、李玮锋,他们很关心中下游球员队友的足球生命。毕竟少年时在一起吃过苦、流过泪,积累起来了一种感情。 从2005年退役到现在,邱卫国说自己的生活状态进入了另一个全新的阶段,从不适应、不习惯到进步、提高。做球员时,出去比赛、训练都有人全部给安排好了,而换了个陌生的环境,做生意、开拓市场,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很多人都不认识你,受到的尊重和感觉完全不一样。生意场上,有些人说话可能很客气,有些人说的话就让你感觉难受,比如跟客户送资料、沟通,很可能就被拒之门外。这对邱卫国是一种挑战,一开始无法接受,感觉反差太大。“但你既然要吃这个饭,就必须学会去适应,这对我来说,也是人生阅历的积累。”邱卫国逐渐也学会了冷静、客观的去面对,商场上的种种,是他在足球领域不会遇到和面对的,他说吃的苦并不亚于当年在巴西,而经历过一些事情后,再回想以前,邱卫国觉得当年的苦都不算什么了,“当年在巴西吃的苦,是幸福的苦,现在吃的苦,才是面对生活真正的苦。”
健力宝青年队的经历,邱卫国最大的体会是:抛开足球的层面,健力宝队员形成了一种特质——真诚,绝大部分队员身上都有这种特质。正是这种特质,影响了邱卫国的踢球人生,直到现在。在生意场上,邱卫国也一直保留着这种特质——真诚,并受用无穷,他认为在生意上,“真诚”这两个字是非常可取的,不管做什么,只要有这两个字,哪怕没有生意做,还可以做朋友,别人会回报你的真诚,你都会觉得欣慰。
回首健力宝,方向是正确的
邱卫国原籍四川中江,和谢娜是老乡,入选健力宝前曾就读于重庆著名的足球中学重庆七中,1993年底,邱卫国随健力宝大队伍开赴巴西圣保罗。第一次去巴西,条件很艰苦,住在一个封闭的山庄,训练要坐公交车去三五公里之外的一个土场,每天都是如此,土场的地还是小球员们自己平的。对此,主帅朱广沪戏言:“这就是上山下乡啊!”
健力宝建制五年,实际在巴西的时间3年多一点,在巴西,他们主要是比赛踢得多,经常联系当地的一些小球会,参加俱乐部青年队的锦标赛,邱卫国认为他们当时还没有完全融入到巴西足球的氛围中,而日本在这方面就做得好,“小日本当时有两三万青少年球员在巴西,他们以个体为单位,完全融入到当地的俱乐部中,与巴西小孩一起生活、学习、踢球,我们当时算是试验品,后来还断档了。小日本是一批一批的去,踢球方式完全巴西化,他们的足球现在已经在向欧洲靠,但还是以控球为主,踢球节奏、战术都还是巴西化的。”
说到这里,记者和邱卫国聊起中国足球发展方向的话题,邱卫国认为突破在于青少年培养体系,而健力宝的模式是可取的,“我们回来后给人的感觉明显不一样,我们不能改变中国足球的现状,但给中国足球提供了一个方向,就是:走出去。”在邱卫国看来,这几年中国足球投入很大,职业联赛更是大把烧钱,这些能带动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需要有个好的方向,良性的发展下去。在这一点上,邱卫国是认可日本模式的,“我们在身体、技术上并不比人家差,但和日韩为什么差距那么大呢?人家小日本从小到大都是这样一种踢法,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是人家几十年的坚持。”足球发展中最重要的坚持,恰恰是中国足球近几十年来做得最差的,健力宝青年队在巴西学了5年,但回来后国家队却请了一个英国教练,“没办法体现当年学到的东西,既然从小培养,就应该延续走下去。”邱卫国认为这种搞法对成体系的青少年培养是不利的。
虽然已经退役多年,但邱卫国仍然很关注足球,经常看一些体育新闻,没把自己当圈外人,仍挂念着中国足球的发展。退役之后,邱卫国和很多前健力宝队友都有联系,如王文华、郝伟、黄勇、鲍文杰、马永康等,大家只要一见面,都感觉非常亲。健力宝队员建立了一个微信群,邱卫国、李金羽、李铁、王文华和韩涛等大部分健力宝成员都在里边,大家经常在群里聊聊天,开开玩笑。队友们在微信群里有很多交流,邱卫国说有一种感觉说不出来,兴奋、激动、遗憾……仿佛又回到了过去。据邱卫国透露,健力宝成员在10周年时在北京搞了一次聚会,目前李铁等人正在筹办20周年,还在踢球的也就李玮峰了,大家还准备搞个健力宝退役仪式。
健力宝队员们在微信群里也讨论中国足球的发展方向,对此,邱卫国深有感触,“我们在外面这么多年,见过很多先进的足球理念,如果我们当青少年足球教练,肯定会讲得更细一些,把自己当初领会的那一套传授给现在的小孩,一定能够让他们养成正确的踢球习惯,开发正确的思维方式。”
邱卫国的儿子邱俊尧刚上小学二年级,也喜欢踢足球,记者在采访时,邱俊尧在旁边玩耍,手上拿着一个新的足球。“他干爹(韩涛)送了他一个足球,高兴得很了!”邱卫国摸着儿子的头对记者说道。当记者问他有没有想让儿子也走当年自己走过的路时,邱卫国道:“这完全取决于他自己,职业球员虽然风光,但会失去很多,如果到了某个层次不能如愿,将来面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尽管当年在力帆时,和李章洙的合作难称愉快,但提到韩国铁帅,邱卫国还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还是一个有水平的人了!”据邱卫国回忆,到力帆的第一场比赛是主场打八一,邱卫国才和队伍合练两天,只进行了两次训练,李章洙就坚持让邱卫国打首发,力帆3比1力克八一。
邱卫国和记者聊到健力宝队友的近况,记者也只知道武汉籍几个,目前都在做助理教练,邱卫国向记者咨询了教练员证的考试情况,他以后也打算考教练员证。或许将来的某一天,邱卫国会以老板、教练等身份重返球场,会吗?邱卫国没有说过,记者也不知道,或许一切皆有可能!
1998年4月23日,健力宝青年队学成归国,即斩获当年的土伦杯第四,8月,健力宝青年队在昆明正式解散,由于球员的“产权不清”,中国足协做出了解散球队、球员挂牌转会的决定。随着以健力宝青年队为班底的77国奥队折戟奥运会预选赛,健力宝神话破灭。转战职业联赛后,除了“六小天鹅”,大部分健力宝成员终其职业生涯也再未能披上国字号战袍,但他们大多都在各俱乐部担纲主力,功勋卓著。
如今,除了李玮锋仍在职业赛场拼杀外,他们大多已经退役,有的走上教练岗位,如李铁;有的从事青训工作,如韩涛,有的转战商场,如邱卫国……
元旦前夜,在重庆江北南湖郡体育公园的一间西餐厅,记者再会甲A故人邱卫国,虽已退役7载,转战商场多年,但话题更多的还是足球。
当打之年退役,无奈的选择
踢完2005赛季中超联赛后,邱卫国从深圳健力宝队退役,这位姚夏之后大西南最负盛名的职业球员可谓“始于健力宝终于健力宝”,只不过,与1993年入选中国健力宝青年队赴巴西留学的风光不同,这次从深圳健力宝职业队退役,却是无奈、寂寞和惋惜。当时几乎没有人知道邱卫国退役,只是突然间发现绿茵场上再无邱卫国。
其实早在2004年,邱卫国就已经打算退役了。2004赛季前,冲超失败的重庆力帆买来云南红塔的中超壳,将自己的中甲壳卖给湖南湘军,一部分球员也被卖了过去,其中包括就有邱卫国。征战中甲一年,邱卫国为湘军保级立下汗马功劳,但他一直心系中超,心系重庆,因为妻子已经生了小孩。那年冬天,已经和力帆谈好回购,已经在洋河基地和力帆队员一起训练,但2005年1月10日这天上午,邱卫国接到力帆俱乐部负责人的电话,被告知力帆放弃引进他。妻子刚生小孩不久,家人需要照顾,邱卫国回来之前的想法就是回不了力帆就不踢了,尽管自己的心在足球,尽管还在27岁的当打之年,但邱卫国无奈只好决定退役。力帆突然宣布放弃引进他,也让他没有时间去联系其他队伍。
邱卫国坦言:“在足球方面,那几年每到年底就要找出路,去哪个队?有没有球踢?很是难过、纠结,心里压力大,我也感觉累!”退路不用愁,从球场上退下来,邱卫国打算跟岳父学习打点商场上的生意。但老婆、岳父对他踢足球是很支持的,“我们都没看你踢过中超,如果有机会的话,你可以把握!”
那时候退役,的确很惋惜,但已经无法留在力帆了,对于力帆想节约钱培养年轻人的做法,邱卫国表示了理解,新人上来,就需要老将挪位置。
包括魏新等队友、王印毅等媒体朋友都对邱卫国的退役感到突兀,而起因是力帆的“变卦”,《重庆晚报》、《体坛周报》等国内媒体刊发了关于邱卫国当打之年退役的大幅报道,2005年1月12日期的《体坛周报》刊载了王印毅撰文的《邱卫国:我们是这个时代的悲剧、是中国足协的失职》一文,这篇文章被远在深圳的李玮锋看到了,“大头”唏嘘不已。
不久,邱卫国接到了前中国健力宝青年队队友李玮锋打来的电话,“邱,到深圳队来踢球吧!”当时恩师朱广沪正在深圳健力宝队执教,在李玮锋的牵线搭桥下,邱卫国从湖南队转会深圳队,才将自己的足球生命又延续了一年。能有球踢,还是中超,27岁的邱卫国又怎甘退役呢?尽管想留在重庆照顾妻儿,但他内心其实更不愿意放弃足球,于是,原本打算退役的邱卫国收拾行囊南下深圳,加盟新科中超冠军深圳平安队,但前路却非坦途。
2004年,在朱广沪的率领下,深圳健力宝夺得首届中超联赛冠军。2005年,由于俱乐部经营不善,球队财政状况糟糕,朱广沪离开球队出任国足主帅,一批国脚和实力选手出走,郑智转会山东鲁能,球队只剩下李玮锋、李毅两个“大佬”,实力大受影响。迟尚斌入主后,与球员发生矛盾,发生“球霸事件”,一年内竟三易主帅,迟尚斌下课后,郭瑞龙、王宝山先后入主。虽然这一年在亚冠历史性闯入四强,但中超战绩却一塌糊涂,最后仅列倒数第三,中超冠军的光环褪去后,沦为一支保级球队。俱乐部的震荡,教练的频换,邱卫国在深圳队过得并不如意,终于下决心赛季结束后退役。
当时还在英超踢球的李铁给邱卫国打来电话:“邱,你有没有考虑过再把你的足球生命延续一两年呢?”李铁建议邱卫国去成都谢菲联踢球。电话这头的邱卫国犹豫了,李铁让他考虑两周再给答复。
邱卫国认真的考虑了两个星期,与家人商量。“是可能再踢一两年,但一两年后自己还是可能得从事足球以外的行业,去成都的意义就不大了,毕竟在这个年龄,上升的空间不是很大了。”最终,邱卫国做出了痛苦的、坚决的决定:退役!
转战商场,全新的生活方式
退役之后,邱卫国开始帮岳父打点生意,从事石油机械加工行业,他以前对这个可谓一窍不通,从球场到商场,生活完全改变,邱卫国感觉非常的不适应。已经不再有做球员时的光环,不再像踢球的生活那么充实,而是回归平淡,离开从事了20多年的足球,突然转到一个陌生的行业,陌生的打交道的人,邱卫国很茫然。
虽然在家人的帮助下支撑着邱卫国还算平稳的度过了过渡期,但离开球场,心里还是不甘心。毕竟国家花了很多精力、金钱把他们这批球员培养出来,是难得的不容易的,邱卫国觉得再踢两3年也没问题,但当时实在是没有好的环境和条件。
和王文华一样,邱卫国始终认为当年在巴西接受的那套东西是最好的,他想过从事足球教育工作,做自己钟爱的职业,把自己的经历、经验带个踢球的青少年,但还是因机遇问题放弃了。
说到健力宝青年队,邱卫国说真的很感谢他们,无论是教练朱广沪,还是球员李铁、李玮锋,他们很关心中下游球员队友的足球生命。毕竟少年时在一起吃过苦、流过泪,积累起来了一种感情。 从2005年退役到现在,邱卫国说自己的生活状态进入了另一个全新的阶段,从不适应、不习惯到进步、提高。做球员时,出去比赛、训练都有人全部给安排好了,而换了个陌生的环境,做生意、开拓市场,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很多人都不认识你,受到的尊重和感觉完全不一样。生意场上,有些人说话可能很客气,有些人说的话就让你感觉难受,比如跟客户送资料、沟通,很可能就被拒之门外。这对邱卫国是一种挑战,一开始无法接受,感觉反差太大。“但你既然要吃这个饭,就必须学会去适应,这对我来说,也是人生阅历的积累。”邱卫国逐渐也学会了冷静、客观的去面对,商场上的种种,是他在足球领域不会遇到和面对的,他说吃的苦并不亚于当年在巴西,而经历过一些事情后,再回想以前,邱卫国觉得当年的苦都不算什么了,“当年在巴西吃的苦,是幸福的苦,现在吃的苦,才是面对生活真正的苦。”
健力宝青年队的经历,邱卫国最大的体会是:抛开足球的层面,健力宝队员形成了一种特质——真诚,绝大部分队员身上都有这种特质。正是这种特质,影响了邱卫国的踢球人生,直到现在。在生意场上,邱卫国也一直保留着这种特质——真诚,并受用无穷,他认为在生意上,“真诚”这两个字是非常可取的,不管做什么,只要有这两个字,哪怕没有生意做,还可以做朋友,别人会回报你的真诚,你都会觉得欣慰。
回首健力宝,方向是正确的
邱卫国原籍四川中江,和谢娜是老乡,入选健力宝前曾就读于重庆著名的足球中学重庆七中,1993年底,邱卫国随健力宝大队伍开赴巴西圣保罗。第一次去巴西,条件很艰苦,住在一个封闭的山庄,训练要坐公交车去三五公里之外的一个土场,每天都是如此,土场的地还是小球员们自己平的。对此,主帅朱广沪戏言:“这就是上山下乡啊!”
健力宝建制五年,实际在巴西的时间3年多一点,在巴西,他们主要是比赛踢得多,经常联系当地的一些小球会,参加俱乐部青年队的锦标赛,邱卫国认为他们当时还没有完全融入到巴西足球的氛围中,而日本在这方面就做得好,“小日本当时有两三万青少年球员在巴西,他们以个体为单位,完全融入到当地的俱乐部中,与巴西小孩一起生活、学习、踢球,我们当时算是试验品,后来还断档了。小日本是一批一批的去,踢球方式完全巴西化,他们的足球现在已经在向欧洲靠,但还是以控球为主,踢球节奏、战术都还是巴西化的。”
说到这里,记者和邱卫国聊起中国足球发展方向的话题,邱卫国认为突破在于青少年培养体系,而健力宝的模式是可取的,“我们回来后给人的感觉明显不一样,我们不能改变中国足球的现状,但给中国足球提供了一个方向,就是:走出去。”在邱卫国看来,这几年中国足球投入很大,职业联赛更是大把烧钱,这些能带动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需要有个好的方向,良性的发展下去。在这一点上,邱卫国是认可日本模式的,“我们在身体、技术上并不比人家差,但和日韩为什么差距那么大呢?人家小日本从小到大都是这样一种踢法,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是人家几十年的坚持。”足球发展中最重要的坚持,恰恰是中国足球近几十年来做得最差的,健力宝青年队在巴西学了5年,但回来后国家队却请了一个英国教练,“没办法体现当年学到的东西,既然从小培养,就应该延续走下去。”邱卫国认为这种搞法对成体系的青少年培养是不利的。
虽然已经退役多年,但邱卫国仍然很关注足球,经常看一些体育新闻,没把自己当圈外人,仍挂念着中国足球的发展。退役之后,邱卫国和很多前健力宝队友都有联系,如王文华、郝伟、黄勇、鲍文杰、马永康等,大家只要一见面,都感觉非常亲。健力宝队员建立了一个微信群,邱卫国、李金羽、李铁、王文华和韩涛等大部分健力宝成员都在里边,大家经常在群里聊聊天,开开玩笑。队友们在微信群里有很多交流,邱卫国说有一种感觉说不出来,兴奋、激动、遗憾……仿佛又回到了过去。据邱卫国透露,健力宝成员在10周年时在北京搞了一次聚会,目前李铁等人正在筹办20周年,还在踢球的也就李玮峰了,大家还准备搞个健力宝退役仪式。
健力宝队员们在微信群里也讨论中国足球的发展方向,对此,邱卫国深有感触,“我们在外面这么多年,见过很多先进的足球理念,如果我们当青少年足球教练,肯定会讲得更细一些,把自己当初领会的那一套传授给现在的小孩,一定能够让他们养成正确的踢球习惯,开发正确的思维方式。”
邱卫国的儿子邱俊尧刚上小学二年级,也喜欢踢足球,记者在采访时,邱俊尧在旁边玩耍,手上拿着一个新的足球。“他干爹(韩涛)送了他一个足球,高兴得很了!”邱卫国摸着儿子的头对记者说道。当记者问他有没有想让儿子也走当年自己走过的路时,邱卫国道:“这完全取决于他自己,职业球员虽然风光,但会失去很多,如果到了某个层次不能如愿,将来面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尽管当年在力帆时,和李章洙的合作难称愉快,但提到韩国铁帅,邱卫国还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还是一个有水平的人了!”据邱卫国回忆,到力帆的第一场比赛是主场打八一,邱卫国才和队伍合练两天,只进行了两次训练,李章洙就坚持让邱卫国打首发,力帆3比1力克八一。
邱卫国和记者聊到健力宝队友的近况,记者也只知道武汉籍几个,目前都在做助理教练,邱卫国向记者咨询了教练员证的考试情况,他以后也打算考教练员证。或许将来的某一天,邱卫国会以老板、教练等身份重返球场,会吗?邱卫国没有说过,记者也不知道,或许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