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甲斑蝥素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9蛋白表达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迁移及侵袭力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de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蛋白表达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去甲斑蝥素作用于前列腺癌PC-3细胞后,Western-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MP-9表达水平的变化,划痕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PC-3细胞侵袭力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PC-3细胞的伪足形态变化。结果:去甲斑蝥素干预组PC-3细胞中MMP-9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同时,去甲斑蝥素干预组PC-3细胞中MMP-9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
其他文献
为提高装配式剪力墙的抗震性能,采用配筋齿槽和部分无黏结钢筋改善拼缝的力学性能。为了掌握部分无黏结钢筋对配筋齿槽装配式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情况,对一片普通配筋齿槽装配式剪力墙和一片钢筋部分无黏结配筋齿槽装配式剪力墙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两个试件的承载力、耗能能力、滞回特性、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参数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两个试件的破坏形式相同,均为压弯破坏。通过设置在拼缝处的无黏结钢筋使配筋齿槽装配式剪力墙的耗能能力及延性分别提高了19%和16%,同时其承载力和刚度略微下降。
光致电化学(PEC)生物传感器是一种结合了电化学分析和光化学分析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检测技术,具有设备简单、灵敏度高、背景信号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分析检测、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和医学研究等领域.在光致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光电活性物质在光激发通过电子调节机制产生光电流信号.其中,信号放大策略能提高产生的光电流信号,直接影响着检测的灵敏度,其放大效率与传感器的检测效果息息相关.为提高响应信号,通常还需要采用一些信号放大策略.该综述主要从纳米材料信号放大技术、酶催化信号放大技术和核酸信号放大技术等角度出发,进行详细
为了研究不同聚丙烯纤维(PPF)掺量对高温后再生混凝土(RAC)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了79块掺有聚丙烯纤维RAC(PPFRAC)立方体试块,对其进行20~800℃的高温试验,分析其高温后的外观特征、质量损失及力学性能.结果 表明:800℃高温后PPFRAC试件未发现明显爆裂.高温后PPFRAC试件的质量损失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200~400℃阶段,各试件质量损失最为严重;且在同一温度条件下,随着PPF掺量增加,PPFRAC试件质量损失逐渐增大.PPFRAC的力学性能随受热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相同高温作用下
离子迁移谱技术(IMS)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能耗低、易于小型化并且工作在大气压下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对毒品、爆炸物和化学战剂等毒害物质的检测和鉴定.该文对离子迁移谱仪的工作原理和产物离子产生过程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讲述了用于离子迁移谱仪的非射性电离技术,及非放射性电离源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国际社会对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注日益增多.从活体动物层次对脑内的化学物质进行研究,是获悉脑功能及脑疾病相关分子机制的重要研究手段.而电化学分析方法,因其高时空分辨、实时、在体等特点,在活体分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然而,脑环境复杂、干扰众多.针对这一关键问题,基于生物识别元素,如特异性酶等的传感策略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期刊
该文基于氧化石墨烯(GO)修饰玻碳电极(GCE)的电化学还原,提出了一种新的检测过氧化氢(H2O2)的电化学传感器.首先将制备的氧化石墨烯修饰在GCE的表面,利用电化学的方法原位将GO还原成石墨烯(RGO),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ME)和循环伏安法(CV)对RGO进行了表征.在优化条件下,RGO修饰GCE对H2O2的线性范围在2.0~600μmol/L之间,检测限为0.67μmol/L(S/N=3).该基于电化学还原石墨烯修饰电极的H2O2传感器,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是使吸附在粗糙金属表面分子的拉曼散射显著增强的现象.SERS效应主要是通过金属中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引起的电磁场增强.金、银纳米材料由于光激发产生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可以显著增强SERS信号而被广泛用于SERS基底材料.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这类材料的精细纳米结构、表面粗糙度和聚集度无法精确控制,导致SERS检测稳定性和重复性不高.为此,研究者常通过引入内部标准或利用比值法来校准样品干扰和测量条件的信号波动等
离子迁移谱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痕量化学物质检测技术之一,近年来,电晕放电电离源作为替代现在通用的放射性电离源成为研究热点.该文针对电晕放电电离源的各种参数(针-网间距、网孔间距、针尖曲率半径等)进行研究,选取最佳参数,并将其应用在离子迁移谱仪中,以化学毒剂模拟剂和爆炸物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实验测试并与放射源离子迁移谱仪进行比对,最后对电晕放电电离源-离子迁移谱仪进行了长期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电晕放电电离源电离效率比放射源提高1~2个数量级,自行构建的电晕放电离子迁移谱仪在10 h以上稳定放电衰减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继发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侵犯是一种严重的临床并发症,治疗方法有限,预后普遍较差.随着利妥昔单抗的广泛应用,其发生率呈降低趋势,但是脑实质受累越发多见,病理活检在诊断中则越发重要.在高危因素鉴定方面需要结合临床与分子生物学因素综合评估.以大剂量甲氨蝶呤为主的全身化疗作为主流的预防策略,其作用尚存争议.伊布替尼等新药、新疗法的治疗价值得到进一步探索.本文旨在对近年来DL
目前,通过运用传统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虽然取得一定疗效,但远期预后仍存在局限性.为改善这一缺陷,抗体偶联药物将可能成为这部分患者的最佳选择.吉妥珠单抗(gemtuzumab ozogamicin,GO)是一种由人源化抗CD33单抗与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嵌入剂卡奇霉素(calicheamicin,CLM)形成的抗体偶联药物.CD33表达于90%的AML细胞表面,不表达于正常造血干细胞和成熟